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专题四近代教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专题四近代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专题四近代教育.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题四专题四 近代教育、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近代教育、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历史坐标】一、选择题 1.近代以来,教育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的 学堂是(B)A.京师同文馆B.北洋西学堂 C.南洋公学D.京师大学堂 2.1903 年,东莞仍有启蒙识字的私塾数百所,旧式私塾与新式学校并存,但 1905 年后,东莞 的旧式私塾骤减,新式学校迅速增多。结合史实,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A.清政府废科举B.辛亥革命爆发 C.八国联军侵华D.新文化运动兴起 3.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重要基石。中国在近代教育上的探索有(C) 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福州船
2、政学堂 戊戌变法期间,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创办中国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清末废除科举制度A.B. C.D.4.右图照片中军警给行人剪辫子的现象,发生于(D) A.鸦片战争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中华民国成立前 D.中华民国成立后 5.哲学家李泽厚说:“辛亥革命至少带来了平等的观念。”下列史实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 是(A) A.改称呼B.剪辫 C.禁缠足D.易服 【解析】辛亥革命后,废除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等称呼,体现了 平等观念。 6.“在南京各省代表会上,孙中山提议废除跪拜礼,提倡普通见面时为一鞠躬,最尊敬之礼为 三鞠躬。他身体力行,弯腰鞠躬。
3、众人皆感新鲜,纷纷跟着仿效。鞠躬之礼逐渐风行开来。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A.辛亥革命推动礼节的变化2B.鞠躬礼体现等级观念 C.礼节变化未受到西方影响 D.传统礼节被彻底废除 7.煤气灯刚在上海租界出现之时,很多人以为这种自来火是“地火”,都不敢赤足行走在煤 气公司附近的道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C) A.煤气灯阻碍了人们出行 B.煤气灯使用率普遍不高 C.人们对新技术认识不足 D.上海租界管理戒备森严 8.19 世纪 80 年代,一位住在天津的高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下列可以选择的最佳 手段是(A) A.拍电报 B.写封书信 C.上网 D.移动电话 9.看电影是时下人们休闲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历史 上册 第八 单元 近代 经济 社会生活 教育 文化事业 发展 专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