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3).doc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3).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A. 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B. 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C. 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D. 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答案】D【解析】运动员在跳高时,要看人的动作是否符合要求,所以此时人不能看成质点,所以 A错误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时车轮是不能忽略的,否则就没有车轮的边缘可言了,所以 B 错误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时,要考虑乒乓球的转动的情况,不能看成质点,所以 C 错误轮船的大小相对于海洋的大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2、所以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时,可以忽略轮船的大小,能看成质点,所以 D 正确故选 D2.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 速度变化一样但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D. 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答案】A【解析】根据知,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 A 错误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 B 正确根据知,速度变化一样但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故C 正确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故 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定义以
3、及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加速度与速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3. 如图所示是 A、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 xt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B 质点前 4s 做减速运动,4 秒后做加速运动B. A、B 两质点在 8s 相遇C. A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B 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正方向做直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B 的速度先为正,后为负,所以 B 质点先沿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D 错误;在末,A、B 两质点位置不同,没有
4、相遇,故 B 错误;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则知,A 质点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名师点睛】理解位移-时间图象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的同时,还要理解好好速度-时间图象的点、线、面的物理意义关键要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4.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 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照片与实际尺度比例为 1:10) ,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0.01s,则小石子的出发点离 A 点约为( )A. 6.5m B. 10m C. 20m D. 45m【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 AB 的
5、长度为 2cm,即 0.02m,则实际的下降的高度为 0.2m,曝光时间为0.01s,- 3 -所以 AB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由于时间极短,故 A 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近似为 20m/s,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式 v2=2gh 可得:故选 C点睛:由于 AB 的运动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 AB 段的平均速度来代替 A 点的瞬时速度,由此再来计算下降的高度就很容易了,通过本题一定要掌握这种近似的方法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定有弹力的作用B. 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且起阻碍作用D. 静摩擦的方向可能与
6、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可能提供动力,也可能是阻力【答案】D【解析】接触且有挤压才会产生弹力,所以 A 错;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B 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是阻碍作用,C 错;静摩擦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可能提供动力,也可能是阻力,D 对。6.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 A、B 两物体,B 物体受力 F 作用,A、B 一起相对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 B 物体的受力个数为( )A. 4 个 B. 5 个 C. 6 个 D. 7 个【答案】B【解析】由 A 分析,可知 A 受重力、支持力,由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水平
7、方向受到 B 对 A的静摩擦力,所以 A 对 B 也静摩擦力;对 B 分析可知 B 受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及地面对 B 的摩擦力,还有 A 对 B 也静摩擦力,故 B 受 6 个力; 故选 C7. 有三个力 F1、F2、F3作用于一点,F1=F2=F3=10N,且相互成 120角,若只将 F1减小为5N,方向不变,则此时合力大小是( )A. 25N B. 15N C. 5N D. 0【答案】C- 4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F2、F3的合力与 Fl等值方向,则合力为零若只将 F1减小为 5N,方向不变,则此时合力大小是 5N故选 C.8.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 7s 内的
8、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 3s 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m/s2 B. 1.5m/s2 C. 3m/s2 D. 4m/s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 3s 内的平均速度为第 15s末的速度;第一个 7s 内的平均速度为第 35s 末的速度;则有:;故选C。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9. 如图所示,物块 M 静止于倾斜放置的木板上,使倾斜角 缓慢增大,在 M 沿木板滑动之前,受力情况是( )A. 物块对木板的压力逐渐减小B. 物块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C. 物块所受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不变D. 物块所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逐渐
9、变大【答案】AC【解析】设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为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垂直木板向上的支持力 N,沿木板向上的静摩擦力 F,由于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故垂直木板方向合力为零,则物块所受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相平衡,故合力不变因此,N=mgcos在沿斜面方向有 F=mgsin,由题意可知 逐渐增大,故 N 逐渐减小,F 逐渐增大故选AC.点睛:本类题目的解题步骤: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进行正交分解,最后根据受力平衡写出所求力的数学表达式,从而可以根据角度的变化情况判断出力的变化情况- 5 -10.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3s 内通过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物理 上学 期期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