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3).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A. 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B. 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C. 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D. 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答案】D【解析】运动员在跳高时,要看人的动作是否符合要求,所以此时人不能看成质点,所以 A错误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时车轮是不能忽略的,否则就没有车轮的边缘可言了,所以 B 错误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时,要考虑乒乓球的转动的情况,不能看成质点,所以 C 错误轮船的大小相对于海洋的大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2、所以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时,可以忽略轮船的大小,能看成质点,所以 D 正确故选 D2.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 速度变化一样但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D. 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答案】A【解析】根据知,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 A 错误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 B 正确根据知,速度变化一样但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故C 正确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故 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定义以
3、及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加速度与速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3. 如图所示是 A、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 xt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B 质点前 4s 做减速运动,4 秒后做加速运动B. A、B 两质点在 8s 相遇C. A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B 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正方向做直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B 的速度先为正,后为负,所以 B 质点先沿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D 错误;在末,A、B 两质点位置不同,没有
4、相遇,故 B 错误;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则知,A 质点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名师点睛】理解位移-时间图象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的同时,还要理解好好速度-时间图象的点、线、面的物理意义关键要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4.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 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照片与实际尺度比例为 1:10) ,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0.01s,则小石子的出发点离 A 点约为( )A. 6.5m B. 10m C. 20m D. 45m【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 AB 的
5、长度为 2cm,即 0.02m,则实际的下降的高度为 0.2m,曝光时间为0.01s,- 3 -所以 AB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由于时间极短,故 A 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近似为 20m/s,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式 v2=2gh 可得:故选 C点睛:由于 AB 的运动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 AB 段的平均速度来代替 A 点的瞬时速度,由此再来计算下降的高度就很容易了,通过本题一定要掌握这种近似的方法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定有弹力的作用B. 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且起阻碍作用D. 静摩擦的方向可能与
6、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可能提供动力,也可能是阻力【答案】D【解析】接触且有挤压才会产生弹力,所以 A 错;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B 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是阻碍作用,C 错;静摩擦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可能提供动力,也可能是阻力,D 对。6.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 A、B 两物体,B 物体受力 F 作用,A、B 一起相对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 B 物体的受力个数为( )A. 4 个 B. 5 个 C. 6 个 D. 7 个【答案】B【解析】由 A 分析,可知 A 受重力、支持力,由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水平
7、方向受到 B 对 A的静摩擦力,所以 A 对 B 也静摩擦力;对 B 分析可知 B 受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及地面对 B 的摩擦力,还有 A 对 B 也静摩擦力,故 B 受 6 个力; 故选 C7. 有三个力 F1、F2、F3作用于一点,F1=F2=F3=10N,且相互成 120角,若只将 F1减小为5N,方向不变,则此时合力大小是( )A. 25N B. 15N C. 5N D. 0【答案】C- 4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F2、F3的合力与 Fl等值方向,则合力为零若只将 F1减小为 5N,方向不变,则此时合力大小是 5N故选 C.8.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 7s 内的
8、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 3s 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m/s2 B. 1.5m/s2 C. 3m/s2 D. 4m/s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 3s 内的平均速度为第 15s末的速度;第一个 7s 内的平均速度为第 35s 末的速度;则有:;故选C。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9. 如图所示,物块 M 静止于倾斜放置的木板上,使倾斜角 缓慢增大,在 M 沿木板滑动之前,受力情况是( )A. 物块对木板的压力逐渐减小B. 物块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C. 物块所受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不变D. 物块所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逐渐
9、变大【答案】AC【解析】设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为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垂直木板向上的支持力 N,沿木板向上的静摩擦力 F,由于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故垂直木板方向合力为零,则物块所受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相平衡,故合力不变因此,N=mgcos在沿斜面方向有 F=mgsin,由题意可知 逐渐增大,故 N 逐渐减小,F 逐渐增大故选AC.点睛:本类题目的解题步骤: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进行正交分解,最后根据受力平衡写出所求力的数学表达式,从而可以根据角度的变化情况判断出力的变化情况- 5 -10.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3s 内通过的
10、位移是 3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 1.2m/s2C. 3s 末的速度是 3.6m/s D. 前 3s 内的位移是 6m【答案】ABC【解析】第 3 s 内的平均速度是,故 A 正确;第 3s 内的位移为,解得 a=1.2m/s2,故 B 正确;3s 末的速度为 v=at=3.6m/s,故 C 正确;前 3s 内的位移为,故 D 错误;故选 ABC.11.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 a,初速度大小为 v0,经过时间 t 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A. v0t+ at2 B.
11、 v0t C. D. at2【答案】C【解析】因为 a 是加速度的大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位移 x=v0t- at2,故 A 错误根据平均速度推论,位移 x= t,故 B 错误,C 正确采用逆向思维,位移 x= at2,故 D错误故选 C12.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 0t0和 t03t0这两段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3:1 B. 位移大小之比为 1:2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1:1 D.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2【答案】BC【解析】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大小
12、,则有在 0t0和 t03t0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 6 -小之比为: 故 AD 错误根据“面积”等于位移大小,则有位移之比为故 B 正确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故 C 正确,故选 BC.点睛:本题只要抓住速度图象的两个数学意义和平均速度公式就能正确作答:斜率等于加速度, “面积”等于位移大小二、实验题二、实验题13. (1)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使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打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实验点未画出) ,分别标明 0、1、2、3、4、5、6,用刻度尺量得各计数点到 0 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 5
13、0Hz,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则: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 2 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v2=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_ms2(2)某同学用电火花计时器、直尺、铁架台等仪器测定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他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在打出的多条纸带中选取了一条纸带,并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重锤在各计数点的速度,为了减小误差,正确的方法是_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 a=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t 图,量出其倾角 ,由公式 a=tan 算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t 图,选取图线上两个较远的点,用公式 a=算出加速度【答案】 (1). (1)0.425 (2). 0.880; (3).
14、 (2)C【解析】 (1)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025=0.1s;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 2 时,小车的速度大小由x=at2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7 -14.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 F 和弹簧长度 L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1)弹簧的劲度系数_(2)弹簧的弹力为 5N 时,弹簧的长度为_【答案】 (1). 200N/m (2). 12.5cm 或 7.5cm【解析】解:(1)由图读出,弹簧的弹力 F=0 时,弹簧的长度为 L0=10cm,即弹簧的原长为10cm,由图读出弹力为 F1=10N,弹簧的长度为 L1=5
15、cm,弹簧压缩的长度 x1=L0L1=5cm=0.05m,由胡克定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200N/m(3)弹簧的弹力为 5N,弹簧的形变量x= =2.5cm弹簧的原长为 10cm,所以弹簧的长度为 12.5cm 或 7.5cm,故答案为:200N/m,12.5cm 或 7.5cm.- 8 -15. 某人骑自行车沿一坡路直线下滑,已知在坡顶的速度是 1m/s,他以 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了 4s,恰好到达坡底,试求:(1)坡路的长度;(2)在坡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答案】 (1)8m.(2)2m/s【解析】 (1)沿坡路直线下滑自行车做匀加速运动:由xv0t+at2得x14m+
16、0.542m8m(2)根据解得点睛:匀变速运动的题目往往有多种解法,此题也还有另外的解题方法,如先求末速度v=v0+at,再用 v2-v02=2ax 求坡路的长度,用求平均速度同学们不妨一试16. 如图,轻绳 OA 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线夹角 37,轻绳 OB 水平,一端系在墙上,O 点处挂一重为 40N 的物体 (cos37=0.8,sin37=0.6)(1)求 AO、BO 的拉力各为多大?(2)若 AO、BO、CO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 100N,则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大?【答案】 (1)50N、30N (2)80N【解析】试题分析:(1)对结点 0 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
17、运用合成法求出 AO 和 BO绳子的拉力;(2)通过分析哪根绳子承受的拉力最大,从而求出重物的最大重力解:(1)对结点 0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9 -TBO=Gtan37=30N(2)O 点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结合图中三角形知识,可知由于 TOATOCTOB,故:G1=TOAcos37=80N答:(1)OA、OB 的拉力分别为 50N、30N(2)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 80N【点评】本题是物体平衡中临界问题,其基础是分析物体受力、正确作出力的分解图17. 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 A,环 A 与球 B 问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0.40
18、kg 和 mB=0.30kg,由于 B 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使环 A 与球 B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绳始终保持与竖直方向夹角 =30,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求:(1)B 球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2)环 A 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 (1)1.73N;(2)0.25【解析】试题分析:(1)对球 B 受力可得,它受重力、拉力和风力的作用,三力平衡;则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F=mBgtan=3N=N;(2)对 AB 整体分析,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它们受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即f=F=N;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知 =025。考点:力的平衡,受力分析,摩擦因数的计算。18. 公路
19、上有一列汽车车队以 10m/s 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相邻车间距为 25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 20m/s 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 25m 时刹车,以 0.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 N 足够多,求:(1)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摩托车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长时间?【答案】 (1)4 辆;7 次 (2)20s【解析】试题分析:(1)当摩托车速度减为 10m/s 时,设用时为 t,摩托车行驶的距离为- 10 -x1,每辆汽车行驶的距离都为 x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10=20-05t,解得 t=20s根据位移时间关系:,解得 x1=“300m“ 每辆车前进的距离,x2=v2t=“200m“ 摩托车与最后一辆汽车的距离x=300-200-25=75(m)故摩托车追上的汽车数+1=4之后汽车反追摩托车,摩托车与汽车相遇的次数为 7 次。(2)设摩托车追上第一辆车与第一辆车反追摩托车的时间分别为和,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最后离开车队所经历时间为两个时间差。两种情况都满足下面关系式解得:故: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