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课文《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500字.docx





《2023年课文《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课文《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500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课文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500字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胜利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视,低头深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家乡无尽的思念。可关心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我为大家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静夜思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反文旁,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诗的朗读、讲解,学生能够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意境。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2、】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意境。 【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 师:同学们很喜爱背古诗,而且在入学前你们已经会背一些古诗了。谁能为大家背一首? (指名背诵古诗) (二)教读古诗 1、今日我们要学习一首诗,诗题是静夜思。可能许多同学在入学前就已经会背诵这首诗了,请这些同学为大家背一背。(指名背诵静夜思) 2、教读古诗。教师范读全诗,学生个别读。 (1)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留意“床、“光、“望、“乡是后鼻音。 (2)读出诗句的节奏,全班齐读。 (三)识记生字 1、教师板书:静夜思。这三个字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啊? “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 2
3、、小组内学习:学生在课文中用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已认识的,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小组内沟通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学习新偏旁反文旁 你怎样记住这个偏旁? 5、学生说说自已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看“目、“耳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留意这两个字要写得窄一些。学生描红,教师和学生一起评议。 2学生观看“头、“米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书写这两个字,提示学生“头的第五笔要长一点,“米字的第四笔和第五笔要写长一些。 (五)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教师出示表现静夜思诗意的图画。 谈话: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
4、白写的,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李白躺在床上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子洒落在床前,那月光光明如霜。仰视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缕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千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诗篇静夜思。 2、教师朗读全诗。 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刚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3、学生读古诗,教师略作指教。 4、背诵这首诗。 (六)拓展活动 同学们观看了晴朗的夜空,如今请你们在小组中沟通一下你们看到的星空。推举一个学生到讲台前为大家讲解并描述自已看到的星空。 四、板书设计 静夜思 月光霜 明月思家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5、,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这首诗的意思。 2.会认“静、夜、思、床、前、明、举、低、故、乡十个生字,会写“乡、头、是三个字以及词语“月光 3、体会古诗的意思,表达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喜爱家乡、喜爱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 朗读、背诵古诗,读出诗的韵味。 【教学难点】 1. 识字、写字。 2. 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具预备】教学挂图(或课件)、录音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谈话引入:我们已学过不少古诗,谁先给大家把你最拿手的一首古诗朗读或背诵一首?(生诵读。)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2
6、.板书课题,释题。静夜清静的夜晚。思所想到的。师:这道诗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诗中描写了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月夜里所看到的和所想到的。 二、尝试朗读,初步感知 1.听课文录音。 (1)闭眼听录音。师提问题:诗人在深秋的月夜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打开书听课文录音。 2.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留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 4.分组读课文。 5.小组商量:诗人在深秋的月夜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整体入手,了解大意 1.出示课件(或挂图),教师大致描述图意,学生转述。师生评价。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图文对比,说说诗句大意。 四、分句导读,理解诗意 1.朗读第一行诗
7、,思索:从诗中知道是什么时候?(夜晚。)诗人看到了什么?(光明的月光。)这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月光?(远离家乡的地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从诗中的第四句可以看出来。) 2.读第二行,思索:“疑是什么意思?(以为。)诗人以为什么是地上的霜?(月光。) 3.读读、议议。讲讲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床前一片银白色的月光,以为是秋霜降落在床前。) 4.指名读第三、四行诗句,商量:到底是霜还是月光呢? (1)这第三、四行里哪些词意思刚好相反?(“举头和“低头。) (2)“举头这个词应当怎么理解?(抬头。)诗人抬起头来,望见了什么?低下头去,想到了什么? 5.读读、议议。试说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抬头望
8、去,只见窗外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不禁低下头思念起家乡来。) 五、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1.看图体会感情,并想象:诗人先靠在窗前,望着明月,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会想到什么样呢?(启发想象,围绕着思乡之情各抒己见。) 2.指导朗读:这首诗表达了远离家乡的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思想感情呢?(指导朗读时留意韵脚、停顿和重音。)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六、认读认字,指导书写 1.出示卡片认读。 2.记忆字形。 (1)同座沟通记忆字形的方法。 (2)全班沟通。 (3)重点强调“低不能掉点。 3.指导书写“头、乡、是。 七、背诵课文,再说诗意 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夜思 2023 课文 教学 设计 范文 50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