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粉尘防治新技术课件.pptx





《矿井粉尘防治新技术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粉尘防治新技术课件.ppt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矿井粉尘防治新技术矿井粉尘防治新技术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矿井粉尘的危害一、矿井粉尘的危害一、矿井粉尘的危害一、矿井粉尘的危害二、泡沫抑尘技术二、泡沫抑尘技术二、泡沫抑尘技术二、泡沫抑尘技术三、润湿剂喷雾降尘技术三、润湿剂喷雾降尘技术三、润湿剂喷雾降尘技术三、润湿剂喷雾降尘技术四、柔性附壁风筒辅助降尘技术四、柔性附壁风筒辅助降尘技术四、柔性附壁风筒辅助降尘技术四、柔性附壁风筒辅助降尘技术矿井粉尘危害-尘肺病矿山尘肺病简介 尘肺病是工人在生产中长期吸人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它是一种严重的矿工职业病,一旦患病,目前还很难治愈。因其发病缓慢,病程较长,且有一定的潜伏期
2、,不同于瓦斯、煤尘爆炸和冒顶等工伤事故那么触目惊心,因此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而实际上由尘肺病引发的矿工致残和死亡人由尘肺病引发的矿工致残和死亡人数,在国内外都远远高于各类工伤事故的总和数,在国内外都远远高于各类工伤事故的总和。煤矿尘肺病类型硅肺病硅肺病(矽肺病矽肺病):由于吸人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患者多为长期从事岩巷掘进的矿工);煤硅肺病煤硅肺病(煤矽肺煤矽肺):由于同时吸人煤尘和含游离SiO2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肺病(患者多为岩巷掘进和采煤的混合工种矿工);煤肺病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
3、的矿工)。煤矿尘肺病我国煤矿工人工种变动较大,长期固定从事单一工种的很少,因此煤矿尘肺病中以煤硅肺病比重最大,约占80左右。作业人员从接触矿尘开始到肺部出现纤维化病变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发病工龄。尘肺病中最危险的是硅肺病,发病工龄最短(一般10年左右),煤肺病的发病工龄一般为2030年,煤硅肺病介于两者之间。尘肺病的发生机理被毛细血管覆盖的气泡群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1)矿尘的成分矿尘的成分 能够引起肺部纤维病变的矿尘,多半含有游离SiO2,其含量越高,发病工龄越短,病变的发展程度越快。对于煤尘,引起煤肺病的主要是它的有机质(即挥发分)含量。据试验,煤化
4、作用程度越低,危害越大,因为煤尘的危害和肺内的积尘量都与煤化作用程度有关。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2)矿尘粒度及分散度矿尘粒度及分散度 尘肺病变主要是发生在肺脏的最基本单元即肺泡内。矿尘粒度不同,对人体的危害性也不同。5m以上的矿尘对尘肺病的发生影响不大;5m以下的矿尘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并沉积在肺泡中,最危险的粒度是2m左右的矿尘。由此可见,矿尘的粒度越小,分散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3)矿尘浓度矿尘浓度 尘肺病的发生和进入肺部的矿尘量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尘肺的发病工龄和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成正比。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在高矿尘浓度
5、的场所工作时,平均510年就有可能导致硅肺病,如果矿尘中的游离SiO2含量达8090,甚至1.52年即可发病。空气中的矿尘浓度降低到规程规定的标准以下,工作几十年,肺部吸入的矿尘总量仍不足达到致病的程度。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4)个体方面的因素个体方面的因素 矿尘引起尘肺病是通过人体而进行的,所以人的机体条件,如年龄、营养、健康状况、生活习性、卫生条件等,对尘肺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尘肺病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尽管很难完全治愈,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只要积极推广综合防尘技术,就可以达到降低尘肺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目的。2002年原国有重点煤矿有532处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占87
6、.4%。91.35%的小煤矿煤尘具有爆炸危险,其中高达57.71%的具有强爆炸性。1960年5月9日,大同老白洞煤矿发生一次死亡684人的煤尘爆炸事故,影响深远;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特大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71人死亡。矿井粉尘危害-煤尘爆炸2005年11月27日21时22分,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71人死亡,4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293万元。(一)矿井概况东风煤矿是原国有重点煤矿,隶属于原七台河矿务局。2005年核准生产能力为50万吨/年。该矿为高瓦斯矿井,煤尘具有强爆炸性。(二)事故直接原因违规放炮处
7、理主煤仓堵塞,导致煤仓给煤机垮落、煤仓内的煤炭突然倾出,带出大量煤尘并造成巷道内的积尘飞扬达到爆炸界限,放炮火焰引起煤尘爆炸。煤尘爆炸特征煤尘爆炸特征(1)易产生连续爆炸)易产生连续爆炸爆炸压力一次比一次增高,呈跳跃式发展。煤尘爆炸产生的火焰速度可达1120ms,冲击波的速度可达2000 ms,爆炸的压力可达到1700kPa。在煤矿井下,这种爆炸有时沿巷道传播数千米以外,而且距爆源点越远其破坏性越严重。因此,煤尘爆炸具有易产生连续爆炸、受灾范围广、灾害程度严重的重要特点。煤尘爆炸特征煤尘爆炸特征(2)产生粘块与皮渣)产生粘块与皮渣煤尘爆炸时,对于结焦性煤尘(气煤、肥煤及焦煤的煤尘)会产生焦炭皮
8、渣与粘块粘附在支架、巷道壁或煤壁等上面。根据这些爆炸产物,可以判断发生的爆炸事故是属于瓦斯爆炸或煤尘爆炸。同时还可以根据煤尘爆炸产生的皮渣与粘块粘附在支柱上的位置直观判断煤尘爆炸的强度。但是只但是只有气煤、肥煤、焦煤等粘结性煤尘爆炸时,有气煤、肥煤、焦煤等粘结性煤尘爆炸时,才能产生才能产生“粘焦粘焦”。煤尘爆炸特征煤尘爆炸特征(3)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煤尘爆炸时,要产生比沼气爆炸生成量多的有毒有害气其生成量与煤质和爆炸的强度等有关。一次煤尘爆炸后气体成分组成的成分其中COCO2的浓度较大,O2浓度很小,(4)挥发分含量减少)挥发分含量减少煤尘爆炸时,它的挥发分含量将减少,
9、对于不结焦煤尘(即爆炸时不产生焦炭皮渣与粘块的煤尘),可利用这一特点来判断井下的爆炸事故中煤尘是否参与了爆炸。煤层注水煤层注水 一般可降低粉尘浓度一般可降低粉尘浓度60%60%90%90%左右左右,施工难度大,施工难度大,操作程序复杂,国内很少使用。操作程序复杂,国内很少使用。喷雾降尘喷雾降尘 国内广泛使用,属传统降尘方式,除尘效果差。国内广泛使用,属传统降尘方式,除尘效果差。除尘器除尘除尘器除尘 除尘效果好,体积庞大,移动不方便,工作劳动除尘效果好,体积庞大,移动不方便,工作劳动强度高。强度高。国内粉尘治理技术现状国内粉尘治理技术现状 截留机理认为,粒子有大小而无质量或粒径小于5m时,不同大
10、小的粒子都跟着气体的流线而流动。如图所示,当流动的气体对着泡沫流动时,气流将在泡沫的上游折转而绕泡沫流过。如果在某一流线上的粒子中心正好使dp/2 能接触到泡沫,则该粒子被截留。截留效应截留效应惯性碰撞效应惯性碰撞效应 在惯性碰撞中,粒子沿流线运动绕流时,由于惯性作用而偏离流线,与泡沫相撞而被捕集,如图中虚线所示。一、泡沫抑尘技术一、泡沫抑尘技术 泡沫降尘原理泡沫降尘原理黏附效应黏附效应 泡沫外表面具有黏附粉尘的功能,其捕尘机理如图所示。当具有一定速度的泡沫向粉尘运动,粉尘经过碰撞、截留和扩散等一系列作用后到达泡沫表面,被泡沫所黏附。扩散效应扩散效应 微细尘粒(dp92.1)试剂试剂4(55.
11、7)4(55.7)试剂试剂1(45.1)1(45.1)试剂试剂3(39.5)3(39.5)试剂试剂2(25.4)2(25.4)。试剂。试剂2 2的接触角最小,实验的润湿性能最好,试剂的接触角最小,实验的润湿性能最好,试剂4 4的接触角最大,单独使用润湿效果不佳。的接触角最大,单独使用润湿效果不佳。p表面活性剂复配后产生协同效应和增效作用,有时能出现单一表面活性剂所没有的功能。煤尘沉降实验简单易行,并且比较能说明溶液对煤尘润湿能力的强弱,对表面活性剂复配后的溶液进行煤尘沉降实验,煤尘沉降时间越短,除尘效果越好。单体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复配单体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复配试剂名称试剂浓度(%)Na2SO4
12、(g)加Na2SO4平均沉降时间(s)单体平均沉降时间(s)沉降时间降低百分比(%)试剂10.40.54658.621.5试剂20.40.510.514.226.1试剂30.40.520.120.62.4试剂40.40.567.3681.1表面活性剂加入助剂表面活性剂加入助剂Na2SO4后煤尘沉降变化后煤尘沉降变化 p向试剂向试剂1和试剂和试剂2中分别加入无水中分别加入无水Na2SO4后,平均沉降时间比单体平均沉后,平均沉降时间比单体平均沉降时间分别下降了降时间分别下降了21.5%和和26.1%,下降幅度比较大,复配效果明显。,下降幅度比较大,复配效果明显。二、润湿剂喷雾降尘技术二、润湿剂喷雾
13、降尘技术润湿剂的复配实验润湿剂的复配实验试剂名称试剂浓度(%)NaCl(g)加NaCl平均沉降时间(s)单体平均沉降时间(s)沉降时间降低百分比(%)试剂10.40.55658.64.4试剂20.40.513.614.24.2试剂30.40.520.420.61.0试剂40.40.567.8680.3表面活性剂加入助剂NaCl后煤尘沉降变化 表面活性剂两两复配表面活性剂两两复配表面活性剂两两复配后,复配协调效果不明显。表面活性剂两两复配后,复配协调效果不明显。表面活性剂加入助剂表面活性剂加入助剂NaCl后,复配协调效果不明显。后,复配协调效果不明显。单体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复配单体表面活性剂和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井 粉尘 防治 新技术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