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品德学习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第二节第二节 道德情感的形成及培养道德情感的形成及培养第三节第三节 道德行为的形成及培养道德行为的形成及培养第四节第四节 常见道德问题及其矫正常见道德问题及其矫正基基础础心心理理教教研研室室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二、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二、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三、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三、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四、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四、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基基础础心心理理教教研研室室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
2、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一)什么是品德?(一)什么是品德?(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三)品德的心理结构(三)品德的心理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一)什么是品德(一)什么是品德(moral trait)1.品德品德(道德品质、德行或品行、操行)(道德品质、德行或品行、操行):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事时所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事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或倾向。现出来的稳定特征或倾向。1 1)品德
3、所调节的是人的对社会、对他人有影响的社会行为品德所调节的是人的对社会、对他人有影响的社会行为 2 2)品德是与一定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相联系的。品德是与一定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相联系的。3 3)品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品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4 4)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一)什么是品德(一)什么是品德 2 2、构成:、构成:动机部分和行为部分,是道德意识与道动机部分和行为部分,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德行为的有机
4、统一。3 3、特点:、特点:稳定性:稳定性:品德是一系列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和稳定倾向品德是一系列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和稳定倾向 个别性个别性:是个体的特征是个体的特征 自觉性:自觉性:品德是自觉意志的结果品德是自觉意志的结果 例如,助人行为例如,助人行为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1 1)道德道德:(moral)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而形中,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而形成的成的行为规范行为规
5、范或或行为准则行为准则的总和。的总和。(2 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2 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区别:1 1)道德是一种道德是一种社会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一种现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个体现象现象 2 2)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是一定社会伦理行为规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是一定社会伦理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只是道德的部分表现。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只是道德的部分表
6、现。3 3)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服从于个体的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4 4)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2 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品德与道德
7、的区别与联系-联系联系:1)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离开社会道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离开社会道德也就谈不上个人品德也就谈不上个人品德。2)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学校道德教育、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学校道德教育、家庭成员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家庭成员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发展起来的。3)品德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品德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定的反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三)品德的心理结构(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8、(1)品德的因素结构)品德的因素结构(2)品德的功能结构(章志光)品德的功能结构(章志光)(3)系统学说(林崇德):)系统学说(林崇德):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三)品德的心理结构(三)品德的心理结构(1)品德的因素结构)品德的因素结构 1、二分法、二分法:知、行知、行 2、三分法:知、情、行、三分法:知、情、行 3、四分法:知、情、意、行、四分法:知、情、意、行(2)品德的功能结构(章志光)品德的功能结构(章志光)生成结构生成结构 执行结构执行结构 定型结构定型结构 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
9、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三)品德的心理结构(三)品德的心理结构(3 3)系统学说(林崇德)系统学说(林崇德)1.品德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品德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道德动机与(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系统)道德行为方式系统)2.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心理特征系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心理特征系统)3.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系统(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10、(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三)品德的心理结构(三)品德的心理结构1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2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3 3、道德行为、道德行为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三)品德的心理结构(三)品德的心理结构1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及意义的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包
11、括:道德认识包括: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信念的确立。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三)品德的心理结构(三)品德的心理结构2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他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是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他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即道德需要是否满足而引起的情感体验。内心体验。即道德需要是否满足而引起的情感体验。内容内容:包括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集体感、自:包括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集体感、自尊感等等
12、。尊感等等。形式形式:(:(1)直觉的道德情感)直觉的道德情感 (2)形象的道德情感)形象的道德情感 (3)伦理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 由上述分析可知:个体的品德是一个多因素、多由上述分析可知:个体的品德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水平的整体结构。只有这些因素都得到相层次、多水平的整体结构。只有这些因素都得到相应发展,特别是有关的道德动机(认识)与一定的应发展,特别是有关的道德动机(认识)与一定的道德行为方式形成稳固的联系时,某种品德或品德道德行为方式形成稳固的联系时,某种品德或品德体系才能更好地
13、形成。体系才能更好地形成。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可以从不同的结构因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可以从不同的结构因素入手。即素入手。即品德教育可以有不同的开端。品德教育可以有不同的开端。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二、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二、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三、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三、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四、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四、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基基础础心心理理教教研研室室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二、二、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道德认
14、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他采用他采用对偶故事对偶故事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在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在此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此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学基础。究的科学基础。皮亚杰用认知发展的观点来解释道德发展。他皮亚杰用认知发展的观点来解释道德发展。他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是使儿童从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是使儿童从他律他律道德向道德向自律自律道道德转化的过程德转化的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一、皮亚杰道德
15、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1 1)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2525岁)岁)(2 2)权威阶段()权威阶段(6868岁)岁)(3 3)可逆阶段()可逆阶段(910910岁)岁)(4 4)公正阶段()公正阶段(11121112岁)岁)1.他律期他律期v他律期(他律期(heteronomous stage),是指受到外界支配的时期,),是指受到外界支配的时期,约约68岁。有人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岁。有人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v这一段儿童的道德认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这一段儿童的道德认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认为规
16、则是不变的,不理解规则是由人创造的。)认为规则是不变的,不理解规则是由人创造的。(2)评定是非时,总抱着极端态度,非好即坏,非善即恶。)评定是非时,总抱着极端态度,非好即坏,非善即恶。(3)判断行为好坏的根据是后果的严重性,而不看主观的)判断行为好坏的根据是后果的严重性,而不看主观的动机。动机。(4)把惩罚看作是天意和报应,认为惩罚的目的是使过失)把惩罚看作是天意和报应,认为惩罚的目的是使过失者经受跟他所犯的错误一致的遭遇,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是改者经受跟他所犯的错误一致的遭遇,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是改变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变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2.自律期自律期v自律期(自律期(autonomous
17、stage),即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即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的时期,约准进行道德判断的时期,约911岁。有人称之为道德相对岁。有人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或合作的道德。主义或合作的道德。v这一阶段的道德认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这一阶段的道德认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儿童认为规则是由人们相互协商而形成的,因而可)儿童认为规则是由人们相互协商而形成的,因而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2)根据行为的意图和后果来判断行为。例如,)根据行为的意图和后果来判断行为。例如,1012岁岁的儿童认为,亨利比约翰坏,因为,约翰是无意中打碎的儿童认为,亨利比约翰坏,因为,约翰是
18、无意中打碎了杯子,而亨利是趁妈妈不在偷东西吃时打碎了杯子的。了杯子,而亨利是趁妈妈不在偷东西吃时打碎了杯子的。这说明,这时的儿童已经注意到了行为的意图和动机,这说明,这时的儿童已经注意到了行为的意图和动机,并从行为的主观责任来做判断。并从行为的主观责任来做判断。(3)所提议的惩罚与所犯的错误更加相称。)所提议的惩罚与所犯的错误更加相称。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趋向是从他律道德走向自律道德。要达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趋向是从他律道德走向自律道德。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间的合作。在同伴交往中儿童才成这一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间的合作。在同伴交往中儿童才能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和
19、修改,也才能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和修改,也才能意识到他人会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同样的行为,从而导致不同的能意识到他人会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同样的行为,从而导致不同的结果,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共同发展。结果,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共同发展。皮亚杰的皮亚杰的对偶对偶故事实验故事实验v 星期日下午,妈妈疲劳了,要她的女孩和小男孩帮她料理星期日下午,妈妈疲劳了,要她的女孩和小男孩帮她料理家务。要女孩去把一叠盘子揩干,要男孩去取一些柴禾来。家务。要女孩去把一叠盘子揩干,要男孩去取一些柴禾来。但是小男孩却上街去玩了。妈妈就叫女孩去做两件事。这个但是小男孩却上街去玩了。妈妈就叫女孩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 第十二 品德 学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