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系统统自然观精选PPT.ppt





《第二讲系统统自然观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系统统自然观精选PPT.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讲系统统自然观第1页,本讲稿共30页第二讲 系统自然观 一、系统科学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一、系统科学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 1 1、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2 2、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 二、自然系统的存在方式二、自然系统的存在方式 三、自然系统的演化方式三、自然系统的演化方式 四、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四、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第2页,本讲稿共30页一、系统科学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一、系统科学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1 1、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的产生与发展(1 1)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系统科学
2、的产生和发展16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欧洲科学革命,是建立在经典力学和机械唯物主世纪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欧洲科学革命,是建立在经典力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上的科学体系。其主要特征:义自然观基础上的科学体系。其主要特征:还原论、可逆性、简单性、线性有序还原论、可逆性、简单性、线性有序性、因果决定论、绝对客观性等等性、因果决定论、绝对客观性等等。认为复杂性是现实的表面现象,追求结果的简单。认为复杂性是现实的表面现象,追求结果的简单性和统一性则构成了它的本质特征性和统一性则构成了它的本质特征。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类新型的科学群。是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类新型的科学群。是202
3、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类综合性科学。大类综合性科学。它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以及运筹学、系统工它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以及运筹学、系统工程、信息传播技术、控制管理技术等等许多学科在内。程、信息传播技术、控制管理技术等等许多学科在内。第3页,本讲稿共30页系统科学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系统科学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存在:第一阶段:研究存在:20世纪世纪4060年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年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可以看作系统科学的理论奠基。制论可以看作系统科学的理论奠基。19481948年,加拿
4、大籍奥地利人,年,加拿大籍奥地利人,贝塔朗菲创立贝塔朗菲创立“系统论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1948 1948年,美国,年,美国,申农申农 “信息论信息论”: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
5、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1948 1948年,美国,年,美国,维纳创立维纳创立“控制论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它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计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它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统计力学、行为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算机科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统计力学、行为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横断性学科形成的一门横断性学科第4页,本讲稿共30页第二阶段:研究演化:第二阶段:研究演化:6080年代,以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年代,以耗散
6、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和突变论为代表的自组织理论先后兴起。环和突变论为代表的自组织理论先后兴起。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第一次将生命性、演化、历史和选择等概念引入科学,从而在更根第一次将生命性、演化、历史和选择等概念引入科学,从而在更根本的意义上架设了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物理学与生物学之间、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本的意义上架设了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物理学与生物学之间、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19691969年,普里高津年,普里高津“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它探索远离平衡态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自它探索远离平衡态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自组织特性。组织特性。19771977年,德国,哈肯年,德国,哈肯
7、“协同学协同学”;它研究系统从一种组态向另一种组态转换过程中它研究系统从一种组态向另一种组态转换过程中各组成部分协同行为的规律。各组成部分协同行为的规律。7070年代开始,德国生物物理化学家曼弗雷德年代开始,德国生物物理化学家曼弗雷德艾根提出艾根提出超循环理论超循环理论,解释生命起源问题,解释生命起源问题,即生命如何从物理和化学的层次突现出来的问题。超循环论认为,在化学进化之后,即生命如何从物理和化学的层次突现出来的问题。超循环论认为,在化学进化之后,存在一个生物大分子的自组织进化。在这个进化过程中,原始的蛋白质和核酸之间的存在一个生物大分子的自组织进化。在这个进化过程中,原始的蛋白质和核酸之
8、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某种超循环组织,这种超循环组织能够稳定地、协同整合地朝着自我相互作用形成了某种超循环组织,这种超循环组织能够稳定地、协同整合地朝着自我优化的方向进化。艾根认为,这个超循环的自组织进化阶段,是理解自然界由化学进优化的方向进化。艾根认为,这个超循环的自组织进化阶段,是理解自然界由化学进化过渡到生物学进化的关键。化过渡到生物学进化的关键。6060年代末法国数学家年代末法国数学家R.R.托姆为了解释胚胎学中的成胚过程而提出托姆为了解释胚胎学中的成胚过程而提出突变论突变论 :它研究跳跃式转它研究跳跃式转变变、不连续过程和突发的质变,它的基础是结构稳定性。结构稳定性反映同种物体在形、不连
9、续过程和突发的质变,它的基础是结构稳定性。结构稳定性反映同种物体在形态上千差万别中的相似性。突变论的数学基础是奇点理论和分岔理论。态上千差万别中的相似性。突变论的数学基础是奇点理论和分岔理论。第5页,本讲稿共30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8090年代,混沌、分形、孤立子理论及复杂网络年代,混沌、分形、孤立子理论及复杂网络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洛仑兹、年代,洛仑兹、梅、梅、费根鲍姆费根鲍姆“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是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无
10、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讨研讨。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大的影响。造成极大的影响。“蝴蝶效应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会使更多蝴蝶跟着一起轻拍翅膀。: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会使更多蝴蝶跟着一起轻拍翅膀。最后将有数千只的蝴蝶都跟着那只蝴蝶一同振翅,其所产生的巨风可以导致一个月后最后将有数千只的蝴蝶都跟着那只蝴蝶一同振翅,其所产生的巨风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在美国德州发生一场
11、龙卷风。在美国德州发生一场龙卷风。“钉子效应钉子效应”: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第6页,本讲稿共30页(2)(2)系统及其特点系统及其特点 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特点是:系统的特点是:第一第一,系统是由若干系统是由若
12、干要素要素组成的;组成的;第二第二,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结构;第三第三,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整体;第四第四,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功能.1 1、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第7页,本讲稿共30页2 2、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 (1)(1)自然界是自然界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的以系统形式存在的;(2)(2)自然系统自然系统
13、不仅(静态)存在着,而且(动态)演化着;不仅(静态)存在着,而且(动态)演化着;(3)(3)自然界演化自然界演化具有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特点具有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特点;(4)(4)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有不可预测的随机性;不仅是确定的,而且有不可预测的随机性;(5)(5)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第8页,本讲稿共30页第二讲 系统自然观 一、系统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一、系统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二、自然系统的存在方式二、自然系统的存在方式 1 1、系统是自然界的普遍存在
14、形式、系统是自然界的普遍存在形式 2 2、自然系统的基本特点、自然系统的基本特点 3 3、自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自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三、自然系统的演化方式三、自然系统的演化方式 四、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四、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第9页,本讲稿共30页二、自然系统的存在方式二、自然系统的存在方式二、自然系统的存在方式二、自然系统的存在方式 1 1、系统是自然界的、系统是自然界的普遍存在形式普遍存在形式自然界大系统自然界大系统总星系系统总星系系统超星系团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团银河系银河系太阳系太阳系地球地球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群体群体个体个体器官器官自然界是无穷嵌套的系统,形成立体网络结构自然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系统 自然观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