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粮油贮藏加工的原理精选PPT.ppt
《第二章粮油贮藏加工的原理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粮油贮藏加工的原理精选PPT.ppt(1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粮油贮藏加工的原理第1页,本讲稿共164页第一节 粮油原料的分类第二节 粮油原料的物质特征第三节 粮油原料的生物学特征第四节 粮油原料的物理性质第五节 粮油主要成分及其在贮藏中的变化第六节 影响粮油贮藏的因素第七节 贮藏与加工对粮油品质的影响 第2页,本讲稿共164页第3页,本讲稿共164页一、粮油作物的自然分类 数千年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形态、构造、生活史、生活习性以及生长发育特点等,积累足够的资料加以比较研究。分析、归并形成大类,又根据各自的差异再分成若干小类。分类系统以界、门、纲、目、科、属、种形成由高到低的分类阶梯。第4页,本讲稿共164页 各种粮油
2、作物都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们长期的选择、培育而成为栽培作物的,它们在自然分类中部有明确的位置。人们习惯称呼的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油菜、花生等等都是分类阶梯中的最基本单位“种”的名称。第5页,本讲稿共164页 粮油原料中的粮食作物绝大多数隶属禾本科,通常称为禾谷类作物。禾本科约620多个属,10,000多个物种。禾本科植物遍布全球,是陆地植被的主要部分。禾本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人类粮食的主要来源,也是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同时又是供造纸、纺织、制糖、制药、酿造、编织、家具、建筑及日用品等方面利用的重要资源。第6页,本讲稿共164页 禾本科植物中的禾亚科约575属,9500多种,分布很广。
3、我国约有170多属、600多种。其中作为粮食作物被广泛栽培的有稻属、小麦属、黑麦属、大麦属、燕麦属、黍属、狗尾草属、高梁属(蜀黍属)、玉蜀黍属等。粮食作物中的荞麦不是禾本科,而是蓼科植物的一个种。第7页,本讲稿共164页 油料作物油料作物的种类很多。在自然分类中,分别隶属不同的科、属。如豆科的大豆和花生;十字花科的油菜籽;锦葵科的棉籽;菊科的葵花籽;胡麻科的芝麻等等。第8页,本讲稿共164页 粮食原料中除绝大多数是作物的种子或果实外。还有的是某些作物膨大的根和茎,如马钤薯的块茎和木薯的块根。由于在这些膨大的块根和块茎中,物质部分主要是淀粉、和粮食作物的果实(籽粒)营养物质相似,可以成为人们的主
4、要食物,只是块根、块茎中含水份较多,其形态结构也与果实或种子完全不同。第9页,本讲稿共164页二、粮油原料的商品分类 粮油原料的种类很多,植物学的分类说明了它们各自的自然属性。但作为加工原料更重要的还是它们的商品属性商品属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其分类方法也不完全相同。第10页,本讲稿共164页 按粮油原料的性质、用途分类1、原粮与成品粮 (1)原粮 原粮指收获后尚未经过加工的粮食的统称。按照它们的某些植物学特征和化学成分以及用途的不同,又分为禾谷类、豆类和薯类。第11页,本讲稿共164页(1 1)原粮)原粮 谷类例如稻谷、玉米、小麦、大麦、燕麦、高粱、粟、黍等,它们都有发达的胚乳,内含丰富的
5、淀粉,一般作为主食食用。豆类例如大豆、花生、蚕豆、豌豆、绿豆等。它们的种子无胚乳,但有两发达的子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或淀粉。豆类在我国一般作副食食用,但大豆、花生也用作油料。薯类例如马铃薯、甘薯和木薯,它们的食用部分是块根或块茎,干物质主要是淀粉、薯块内含有大量水分。它们可作主食,也可作蔬菜,木著需脱毒后食用。工业上可用它们制取淀粉。第12页,本讲稿共164页(2)成品粮 成品粮是原粮经过碾磨加工而成的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粮食成品。例如大米、面粉、高粱米、小米、黍米等。成品粮这种原粮粗加工新产品,目前还是我国人民生活的主要食物种类。第13页,本讲稿共164页 成品粮还是粮油深加工食品的原料
6、,例如,面粉是面包、饼干、糕点、挂面、方便面等各类食品的主要原料。大米是制取米粉、各类米制品、啤酒、味精等产品的重要原料。对于一些不经过碾磨就可以直接蒸煮食用的粮食,如豆类,既可归属于原粮,也可归属于成品粮。第14页,本讲稿共164页2、油料与油品(1)油料 植物油料是指用来制取油脂的植物原料。它们的特点是含有丰富的脂肪,并具有工业提取价值。油料的种类很多,主要是指脂肪含量在20%以上的各种植物的籽粒。也包括一些粮食加工的副产品。第15页,本讲稿共164页(1)油料 油料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食用油料和非食用油料(或称工业用油料)。食用油料如大豆、花生、葵花籽、芝麻、米糠、玉米胚、小麦胚等。非
7、食用油料制取的油脂有异味或有毒素不宜供人食用而只适宜于工业用途的油料,如桐籽、乌桕籽、蓖麻籽等。第16页,本讲稿共164页(2)油品 油品是油料经压榨或溶济浸提得到的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油脂成品。与油料的分类相对应,油品可以分为食用油品与非食用油品。食用油的等级和质量因油脂的精炼程度而不同。一般来说,从油料中提取的油品要经过精炼才可食用。第17页,本讲稿共164页(2)油品 油品也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同时油品还可进一步加工成各种油脂制品,如人造奶油,起酥油等。加工原料和成品的概念及划分还要根据具体的加工综合利用系统而定。如淀粉是粮食深加工的产品,同时又是淀粉糖和变性淀粉及部分化工产品的原料。豆
8、粕过去一直被看成是油脂提取的副产品,仅作为饲料和肥料利用,而现在豆粕已成为植物蛋白新产品加工的基础原料。第18页,本讲稿共164页(二)按粮油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二)按粮油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 1、富含淀粉类 禾谷类作物的籽粒以及荞麦等粮食属于这一类,它们平均含碳水化合物68%-80%,其中主要是淀粉,其次还含有蛋白质(8%-15%)、脂肪(2%-6%)等成分,另外,马铃薯和甘薯的干物质中主要成分也是淀粉,也属于富含淀粉类。富含淀粉尖的粮食和薯类一般可作为人们的主食。第19页,本讲稿共164页2、富含蛋白质类 豆科作物的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比例在20%-40%,豆科作物中的大豆和花
9、生,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也很高,是蛋白质和脂肪兼用作物。其它豆类的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另外含有较多的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如菜豆、绿豆、豇豆等。蛋第20页,本讲稿共164页3、富含脂肪类 脂肪含量高的植物种类很多,如油菜籽、葵花籽、棉籽、芝麻、桐籽、花生和大豆等。富含水量脂肪类的果实和种子一般含油量在40%-50%,甚至更高。大豆含油量较低些,为18%-20%,但由于种植面积大,产量较高,也作为主要油料。富含脂肪类的植物种子或果实中,一般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淀粉含量较少或没有,碳水化合物往往是以寡聚糖存在。第21页,本讲稿共164页(三)按原料的工艺特点及加工目的分类 各种作物的果实或种子作
10、为加工原料,加工成为各种产品的可能性,首先是由果实或种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解剖学结构特点所决定的。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原料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加工产品的性质以及加工产品的状态,如面粉、米、油脂、淀粉、蛋白质等,具体分类如下:第22页,本讲稿共164页1、制米原料 籽粒的胚乳富含淀粉,同时角质化程度较高,机械硬度较大,不易破碎,籽粒表面较为圆滑,皮层容易经加工脱除。如水稻、高粱、粟等。第23页,本讲稿共164页2、磨粉原料 籽粒的胚乳富含淀粉,胚乳的机械硬度较小,容易破碎,籽粒外形不规则,难于完全脱净皮层。如小麦、荞麦、玉米等,尤其是小麦胚乳中富含面筋质,加工面制食品具有独特的功能性,所以小麦是典型的
11、制粉工业原料。第24页,本讲稿共164页3、制油原料 简称油料.主要指富含脂肪并具有工业提取价值的油料作物种子.也包括油脂含量高的粮食加工副产品.通过机械压榨或溶剂浸出等工艺可提取出所含的油脂。第25页,本讲稿共164页4、淀粉工业原料 富含淀粉的粮谷作物籽粒和马铃薯、甘薯等的块茎、块根都可以作为淀粉工业的原料。但由于水稻、小麦等主要作为人民生活的基本粮食食品、淀粉工业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玉米,还有马铃薯、木薯等。第26页,本讲稿共164页5、蛋白质食品原料 富含蛋白质的植物种子。主要是豆类和油料,其中大豆是主要的蛋白食品原料,可以用全脂大豆加工各种豆制品也可用脱脂大豆加工成各种蛋白质制品,近年来
12、,对花生以及其它油料蛋白质的加工利用研究也逐渐深入,新的植物蛋白资源不断开发。以植物蛋白质加工各种食品,是现代食品工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第27页,本讲稿共164页第28页,本讲稿共164页一、粮油原料的化学成分及其在籽粒中的分布 作为粮油原料的各类果实或种子,虽然其形状、大小、理化特性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但其所含有的主要化学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即碳水化台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第29页,本讲稿共164页 蛋白质(包括各种酶类)蛋白质(包括各种酶类)有机物有机物 脂脂 类类 维生素维生素 单糖单糖 粮油原料粮油原料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 低聚糖低聚糖 淀粉淀粉 多
13、多 糖糖 半半纤纤维素维素 无无机机物物 水水 纤纤维维素素 矿物质矿物质第30页,本讲稿共164页主要粮食、油料原料营养成分的含量(%)原料种类水分淀粉蛋 白质脂肪纤 维素矿 物质稻谷13.068.28.01.46.72.7小麦13.868.79.41.54.42.1大麦14.068.09.91.73.82.7高粱10.970.810.23.03.41.7玉米13.272.48.06.15.21.7粟米10.576.09.71.70.71.4荞麦13.171.96.52.33.23.9大豆10.026.0*40.018.24.55.5第31页,本讲稿共164页花生花生仁仁8.08.022.0
14、22.0*26.026.039.239.22.02.02.52.5绿豆绿豆8.08.056.056.022.322.31.11.11.61.64.04.0油油 菜菜籽籽5.85.817.617.6*26.326.340.440.44.64.65.45.4棉籽棉籽6.46.414.814.839.039.033.233.22.22.24.44.4葵花葵花籽籽7.87.89.69.623.123.151.151.14.64.63.83.8芝麻芝麻5.45.412.412.420.320.353.653.63.33.35.05.0第32页,本讲稿共164页 粮油原料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在籽粒的不同部分
15、的分布是很不平衡的,这对于粮油原料的质量评价,特别是对于加工利用的工艺程序,利用途径、产品方案的制订都有重要意义。第33页,本讲稿共164页 禾谷类作物的籽粒可分为皮层、糊粉层、胚乳和胚等几部分。皮 层 皮层是由果皮和种皮组成,二者愈合在一起,覆盖在籽粒表面,起保护作用。皮层中的化学物质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多缩戊糖和矿物质等。这些成分一般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工艺除去皮层部分第34页,本讲稿共164页胚 乳 胚乳是禾谷类作物籽粒的主要部分,约占籽粒质量的80以上,籽粒的淀粉绝大部分含在胚乳中,另外含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和少量的可溶性糖及其它成分,尤其是矿物质
16、成分含量很少。胚乳是加工利用的主要部分。第35页,本讲稿共164页糊粉层 在胚乳和皮层之间,有一层较大的薄壁细胞组织,称作糊粉层,其中所含的营养物质种类较多,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各种酶类、灰分等。糊粉层在粮食加工中,如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时,应尽量保留在成品中,以减少籽粒的营养损失。第36页,本讲稿共164页胚 胚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萌发后可长成新的植株。胚中也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可溶性糖以及各种酶类。禾谷类作物的胚一般与胚乳结合不紧密,加工时容易脱落,在制米和磨粉过程中多进入米糠和麸皮中,成为副产品,通过工艺改进可以将胚单独提取出来,进行有效利用,提高利用价值。第37
17、页,本讲稿共164页 豆科作物及不少油料作物的籽粒是由皮层和种胚两部分组成,胚乳部分在种子发育过程中逐渐消失,成熟的籽粒没有胚乳。皮层部分只有种皮,主要由纤维素、寡聚糖、矿物质等成分构成,加工和食用前多除去。第38页,本讲稿共164页 种胚是籽粒的主要部分,其中两片肥大的子叶是贮存营养的主要场所。大豆和花生等种子的子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是加工利用的主要部分,其它豆类,如绿豆、菜豆、豌豆等,子叶中的脂肪含量较少,含有较多的淀粉和蛋白质。有些油料种子中尚有部分胚乳,如棉籽和芝麻等,尚存的少量胚乳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第39页,本讲稿共164页二、粮油原料中的蛋白质
18、 粮油原料所含蛋白质中,简单蛋白质占主体,复合蛋白质含量很少。简单蛋白质是一种胶体含氮物质。这种胶体物质是由许多在品质上和数量上不同的氨基酸所构成。当简单蛋白质与糖或其它化合物相结合时,便形成复合蛋白质,也称结合蛋白质。第40页,本讲稿共164页(一)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及营养价值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粮油原料中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20余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所以从人体利用的角度称之为必须氨基酸。它们是:第41页,本讲稿共164页 必须氨基酸:色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由于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数量和比例
19、不同,所以其营养价值也不相司。主要粮油作物的籽粒中的氨基酸含量见表12。第42页,本讲稿共164页原 种料 类缬氨酸亮氨酸异 亮氨酸苏氨酸苯 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胱氨酸籼米403662245283343119141277545159162粳米394610257280344122125255595168-糯米46165833827438188146233-179159小麦粉454763384328487122151262460240272大麦525925335388405143175409573221236荞麦586824360465491161155740-254295小米54
20、81489376467562202300229388223170玉米415217427537041665153308394254201高粱米5621715399387575105180232342-197大豆18003631160716451800462409229331461016-绿豆11101818775784117920524214881551625-豌豆1075182779690511141421641352-238豇豆11421770968798110717922512011502718166主要粮食油料中氨基酸的含量(毫克主要粮食油料中氨基酸的含量(毫克/100/100克)克)第
21、43页,本讲稿共164页(二)蛋白质的分类及其性质 存在于粮油原料中的简单蛋白质按照它们在某种济剂中的溶解度差别划分为四种类型:1、清蛋白 清蛋白能溶于水。在小麦籽粒中含有数量不多的麦清蛋白,其它粮油原料中清蛋白含量也很少,但营养价值较高。第44页,本讲稿共164页 2、球蛋白 球蛋白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盐类溶液,球蛋白是构成豆类种子的主要蛋白质,但球蛋白在禾谷类种子中含量很少,如玉米胚中含有少量球蛋白。球蛋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第45页,本讲稿共164页 3、醇溶蛋白 醇溶蛋白不溶于水和盐类溶液,但能溶于稀薄的酒精中。这是禾谷类种子所特有的蛋白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玉米醇溶蛋白和小麦胶蛋白。4、谷
22、蛋白 谷蛋白不溶于水和盐类溶液,也不溶于酒精,但能溶于0.的碱溶液。谷蛋白精制比较困难,因此研究较少。在小麦、稻谷和玉术籽粒中都含有较多的谷蛋白,其营养价值也低于清蛋白和球蛋白。第46页,本讲稿共164页三、粮油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禾谷类作物籽粒化学组成中最重要,比例最大的一类物质。并且主要以淀粉的形式存在。其次是纤维索、半纤维素、糊精及少量的可溶性糖。大豆籽粒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寡糖类形式存在,其它油料中也以寡糖为主,有的含有少量淀粉。除大豆以外的其它豆类籽粒中淀粉为主要部分,如菜豆、蚕豆、豌豆等。第47页,本讲稿共164页(一)淀粉淀粉是由D葡萄糖以糖苷键连接的高分子物质,是绿色
23、植物经光合作用合成,积累贮藏的营养成分,是作为其它异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第48页,本讲稿共164页1、淀粉粒的特征淀粉粒的特征在植物种子或块根、块茎中的淀粉是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淀粉粒是淀粉分子的微晶束以氢键连接的集合体。不同植物的淀粉粒的形状,大小和结构特征并不相同。在显微镜下现察,完整的淀粉粒表面有层蛋白质薄膜,呈透明状,其形状有圆形、卯形和多角形。般含水量大,淀粉粒表层蛋白质少的淀粉颗粒大,呈圆形和卵形。反之,则淀粉粒较小,呈多角形。在禾谷类作物里,淀粉粒按其大小排列为稻米玉米大麦小麦黑麦,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粒最大,呈卵形,径长150微米。稻米淀粉粒最小的仅2微米。同一作物籽粒的不同
24、部位,淀粉粒的形状和大小也不相同。不同原料的淀粉粒都有不同位置的黑色十字,将颗粒分为四部分。在显微镜下观察黑色十字的位置和明显程度,很容易区分出所制淀粉的原料。第49页,本讲稿共164页2、淀粉的类型天然淀粉有两种结构形式,即直链淀粉和枝链淀粉。直链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以a-1.4糖苷键结合.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00150000,对碘呈蓝色反应。支链淀粉中,除有-1.4糖苷键结合的葡萄糖外,还有以-1.6糖苷键结合的分叉状结构。支链淀粉与卤素呈紫红色反应。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500000或更大。在各种粮谷作物籽粒中所含的淀粉一般都包括两种结构的淀粉粒。如直链淀粉在小麦淀粉中占26%,在玉
25、米淀粉中占25%,在大麦淀粉中占22%,在水稻淀粉中,根据品种不同,分别占15%一37%,其余则为支链淀粉。在各种糯性粮谷的籽粒中所含淀粉全部为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具有不同的性质,直链淀粉糊化后没有粘性,支链淀粉吸水膨胀后易生成冻胶状粘质体。淀粉中两种类型的比例不司,其加工性质也不同。第50页,本讲稿共164页3.淀粉的一般性质天然淀粉不经变性处理,都有相似的理化性质,是淀粉提取、加工和利用的依据。(1)淀粉的糊化淀粉不溶于冷水,天然淀粉在冷水中搅拌,虽可成乳状。但静置后则可完全沉降。淀粉的工业提取一般依据这性质。但搅拌均匀的淀粉乳,经过加热,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淀粉粒开始吸水膨胀,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粮油 贮藏 加工 原理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