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doc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9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周礼载,周王召见诸侯之时,向其中没有血缘关系的庶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往下动的“土揖”礼;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施以合手平推的“时揖”礼;向同姓诸候,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向上举的“天揖”礼。材料的现象源于A.世袭制 B.宗法观念 C.分封制 D.禅让思想2、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 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季氏用六十四人在庭院奏乐舞蹈,孔子表示:“是可忍也,孰不可
2、忍也!”这反映了A.西周贵族奢侈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生活礼仪多姿多彩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高度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3、周人认为“追孝”“ 享孝”祖先,可以祈福长寿,井将“孝”的含义从“事死”扩大到“事生”,不仅要孝顺父母、祖父母,还要孝顺宗室、宗庙等。这反映出周代A.伦理政治的建构 B.宗法观念的淡化C 神权政治的强化 D.君主专制的加强4、分封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虽然只是一种松散的臣属关系,但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由此可知分封制A.不利于国家统一和久安 B.加剧了社会等级的分化C.利于有序政治统治形成 D 促成了中央集权式统治5、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
3、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决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体现了皇帝决策时权力意志6 、公元前 113 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7、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革过程,选官的标准也各有不同,主要有“文、2武、德、才、血”等几种。如果“武”对应的是军功爵制,那么“德”指的是A.世官制 B.察举
4、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8、通典选举中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具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傥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由此可知,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 A选拔有才德者为官 B选拔有较多社会财富的人为官 C选拔豪门望族子弟为官 D优先选拔官宦子弟为官9、学者萧功泰评论说:这一制度“既是维系政治精英与社会精英相互依存关系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各阶层对君主、儒家意识形志和国家权威效忠的基础”,这一制度应是A 九品中正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度 D 藩镇制度10、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
5、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11、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请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12、“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
6、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13、据明史记载: 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 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以上变化表明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 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谋划的可能14、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撰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3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15、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
7、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政治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16、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17、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曾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古代雅典A.
8、民主政治避免了多数暴政 B. 民主政治没有能与时俱进C.城邦的小国寡民特征 D.公民参政具有自发性18、克里斯提尼在执政时期,面临与前僭主势力希帕克斯的斗争,还要与伊萨戈拉斯争夺民主派的领导权。他一方面选择与希帕克斯合作,一方面又制定陶片放逐法来防范希帕克斯。这表明陶片放逐法的制定主要基于A.激发雅典公民的热情 B.維护雅典的民主政治C. 配合公民大会的工作 D.实现雅典国家的团结19、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9、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20、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 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形体。”查士丁尼民法总纲规定取消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种变化反映罗马法律A.由习惯法向成文法演变 B.由公民法向万民法演变C.由野蛮习惯向文明演变 D.从不公平向公平的演变21、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4利息的罚款。这表明A.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22、1688 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新人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