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给药系统》PPT课件.ppt
《《经皮给药系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皮给药系统》PPT课件.ppt(10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皮吸收制剂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系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系 陈大为陈大为1本章学习要求:n掌握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特点、基本组成和分类。n掌握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的经皮吸收。n熟悉经皮吸收制剂的常用材料和制备方法。n了解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2教学内容n第一节 概述n第二节 经皮制剂的研究n第三节 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3第一节 概述n经皮传递系统或称经皮治疗制剂(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简称TDDS,TTS)系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常用的剂型为贴剂(patch),还有软膏剂、硬膏剂、涂剂和气
2、雾剂等。4n一、TDDS的发展和特点n自1974年美国上市的第一个Transderm-Scop镇晕剂东莨菪碱和1981年硝酸甘油透皮制剂用于临床以来,相继有雌二醇、芬太尼、烟碱、可乐定、睾酮、硝酸异山梨酯、左炔诺酮等透皮制剂。5n经皮给药的特点:n可以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n可维持恒定的最佳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减少胃肠给药的副作用;n延长有效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n通过改变给药面积调节给药剂量,减少个体间差异,且患者可自主用药,也可以随时停止用药。6n二、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与吸收途径n(一)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n皮肤的结构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即角质层、生长表皮、真皮和皮下脂
3、肪组织。角质层和生长表皮合称表皮(epidermis)。7n(二)药物在皮肤内的转移n药物透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主要经过两种途径:n1、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扩散到毛细血管,转移到体循环,是药物透过皮肤吸收主要途径。n2、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官吸收。8药物穿透皮肤角质层细胞内及细胞间机理示意图药物穿透皮肤角质层细胞内及细胞间机理示意图9n三、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n经皮吸收制剂大致可分为四类:n(一)膜控释型n膜控释型TDDS(membrane-moderated type TDDS)主要由无渗透性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粘胶层和防粘层五部分组成。n背衬层通常以软铝塑材料或不透性塑
4、料薄膜,如聚苯乙烯、聚乙烯、聚酯等制备而成。10n(二)粘胶分散型n粘胶分散型TDDS(adhesive dispersion type TDDS)的药库层及控释层均由压敏胶组成。n药物分散或溶解在压敏胶中成为药物贮库。11n(三)骨架扩散型n药物均匀分散或溶解在疏水性或亲水性的聚合物骨架中,然后分剂量成固定面积大小及一定厚度的药膜,与压敏胶层、背衬层、及防粘层复合即成为骨架扩散型TDDS(matrix-diffusion type,TDDS)。12n(四)微贮库型n微贮库型TDDS(microreservoir type TDDS)的兼有膜控释型和骨架扩散型的特点。13第二节 经皮制剂的研究
5、n一、影响经皮制剂吸收的因素n(一)生理因素n1、皮肤的水合作用;n2、角质层的厚度;n3、皮肤的条件;n4、皮肤的结合作用与代谢作用。14n(二)剂型因素与药物性质n1、药物剂量和药物浓度,TDDS首选药物一般是剂量小、作用强的药物;n2、分子大小及脂溶性,分子量大于600的物质较难通过角质层。n药物的扩散系数与分子量的平方根或立方根成反比,分子量愈大,分子体积愈大,扩散系数愈小;n3、pH和pKa;n4、TDDS中药物浓度;n5、熔点与热力活度。15n二、透皮给药系统n目前,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有:n1、物理学方法(physical approach):n除去角质层(striping o
6、f stratum corneum);n角质层的水化作用(hydration of stratum corneum);n离子渗透法(iontophoresis);n电致孔法(electroporesis);n超声波法(phonophoresis);n温热热能法(thermal energy);n无针注射系统,包括无针液体注射器(liquid injection)、无针粉末注射器(powder injection)。16n2、化学方法(chemical approach)n脂质类物质的合成(synthesis of lipophilic analogs);n角质层去脂质化(delipidizat
7、ion);n化学吸收促进剂的合用(coadministration of chemical permeation enhancer);n前体药物的合成(synthesis of prodrugs)。17n3、生化学方法(biochemical approach)n生物转化前体药物的合成(synthesis of bioconvertible prodrugs);n皮肤代谢抑制剂的合用(coadministration of methabolism inhibitor)。18n(一)TDDS中常用的经皮吸收促进剂n经皮吸收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是指能够降低药物通过皮
8、肤的阻力,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n理想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应对皮肤无损害或刺激、无药理活性、无过敏性、理化性质稳定、与药物及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无反应性、起效快以及作用时间长。1920n1、表面活性剂n表面活性剂自身可以渗入皮肤并可能与皮肤成分相互作用,改变皮肤透过性质。n非离子型主要增加角质层类脂流动性,刺激性小,透过促进效果也最差,可能是由于临界胶团浓度(CMC)较低,药物容易被增溶在胶束中而较少释放有关。n离子型与皮肤的相互作用较强,但连续应用后会引起红肿、干燥或粗糙化。21Results and Discussion增溶作用:增加亲脂性药物在水 溶液的溶解度,从而增加药物在水性通道中的扩
9、散通量,改变药物在皮肤和接收液之间的分配系数,有可能减小药物在皮肤中的滞留更大的透皮通量,更持久的平稳的渗透速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Function of surfactant22n2、二甲基亚砜(DMSO)和癸基甲基亚砜(DCMS)n(1)DMSOn吸收促进机理:与皮肤相互作用和对药物增溶。n缺点:具有皮肤刺激性和恶臭。n(2)DCMSn用量较少,对极性药物的促进能力大于非极性药物。23CH3CH3SODimethylsulphoxide(DMSO)24n3、氮酮类化合物n对亲水性药物的吸收促进作用强于亲脂性药物。NO(CH2)11-CH31-dodecylazocycloheptane 2-
10、one25CH3CH3NCOHN,N dimethylformamide (DMF)CH3CH3NCOCH3N,N dimethylacetamide (DMA)ON2-pyrollidone26n4、醇类化合物n含有25个碳原子的短链醇能溶胀和提取角质层中的类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极性和非极性药物的经皮透过。27(二二)脂质体技术:融合、局部作用脂质体技术:融合、局部作用 Conventional liposome tends to clog the pore much smaller than its size by fusion with SC.28柔性脂质体柔性脂质体(Flex
11、ible liposomes):磷脂、胆酸钠Flexible liposomes squeeze themselves through the narrow pores in SC by hydration force.29The amount of CyA in skin after the use of liposomes in vivo 30(三)离子导入技术 Iontophoresisn离子导入技术是利用电流离子经电极定位导入皮肤或粘膜、进入局部组织或血液循环的一种生物物理方法。31AnodeCathodeA1-D+A2-H+Cl-Na+BloodSkin(indifferent si
12、te)BufferDrug formulationRelease is controlled by;(1)ionization of drug(2)rate of migration to opposite electrodeCAN VARY VIA CURRENTMANIPULATIONConstant current generatorSkin(application site)离子导入技术示意图:离子导入技术示意图:3233电流强度及脉冲控制元件34影响离子导入有效性的因素:n(1)药物的解离性质;n(2)药物的浓度;n(3)介质的pH值;n(4)电流;n(5)离子电极。35离子电导或电
13、穿孔皮肤给药实验装置示意图离子电导或电穿孔皮肤给药实验装置示意图3637离子导入技术的原理:n1、离子导入n离子型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附属器,如毛囊、汗腺、皮脂腺等支路途径。n当在皮肤的表面放置正、负两个电极并导入电流时,离子型药物通过电性相吸原理,从电性相反的电极导入皮肤。38n2、电渗析n当在皮肤上施加电流时,皮肤两侧的液体将产生定向移动,液体中的离子随着进入皮肤。39n3、电流诱导n当施加在皮肤上的电流很高时,从而引起皮肤组织结构的某种程度上的变化,形成新的孔道。n如角质层中的角蛋白肽链中的偶极基团相互排斥或类脂质疏松或新的取向等。40n4、电致孔Electroporatio
14、nn在电流的作用下,角质层类脂质分子的定向排列可形成新的可逆性孔穴,当电流消失时,这些分子重新恢复原先的排列,关闭通道。n与经典离子导入技术有所不同,如需要较高的电压及电流,不限于离子药物的转运等。41体内循环被动扩散电迁移电渗 等DRUG 高压、短时脉冲 可将药物的经皮渗透量提高10104倍;相对于离子导入。电致孔示意图电致孔示意图42Results and Discussion实验条件:授液:PIX 悬浮液 收液:PBS 缓冲液脉冲:电压270 V,电容4.7 mF,每秒中一个脉冲,电致孔经皮传输PIX Transdermal piroxicam delivery by electropo
15、ration43大量实验表明,电致孔下皮肤中形成的LTRs是药物高速传输的最主要原因。LTRs是亲水性的,因而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亲水性药物上。对于很多亲脂性的药物,尽管其被动扩散的量较亲水性药物较高,但仍远小于治疗的需要;且这些药物往往不能高度的离子化,离子导入效果不明显。44Introduction电致孔化学促渗脂质体超声导入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经皮渗透量电致孔和其他促渗技术的耦合电致孔和其他促渗技术的耦合 Coupling Coupling electroporationelectroporation and other enhancement techniques and other en
16、hancement techniques45Introduction电致孔表面活性剂协助纳米脂质体载体体外透皮研究46Methods体外扩散实验 in vitro transdermal test(1)表面活性剂协助电致孔47表面活性剂的作用q表面活性剂可以和磷脂的分子相连;q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如Tween 80)分子的支链可以携带药物;q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脂质体的变形性,避免通过滤膜等 过程时的破坏。48(2)脂质体在电脉冲下的透皮传输电致孔透皮传输HDD;HDD脂质体电致孔透皮传输;49电致孔透皮传输电致孔透皮传输HDD Trasdermal delivery HDD by electro
17、porationHDD的透皮通量,尤其是在电致孔时的透皮通量,明显的依赖于接受液的pH值。在pH7.4的条件下,HDD在水中基本不溶,离子化的程度很微小。所以HDD在电致孔过程中形成的水性通道中的分子扩散量很小,这是导致透皮通量减小的主要原因。50电致孔透皮传输HDD脂质体 Trasdermal delivery HDD liposome by electroporationn以pH7.4 的PBS缓冲溶液为接收液51n当脂质体含有Tween80后,在电脉冲下药物的透皮传输速率有所下降,但是在电致孔后的平均渗透速率却大于不含Tween 80的脂质体。n对于不同含量Tween 80的脂质体,H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皮给药系统 系统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