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选修)第6课题-02-魏公子列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选修)第6课题-02-魏公子列传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魏魏公公子子列列传传 魏魏公公子子列列传传了解文中衬托手法的运用了解文中衬托手法的运用识记重要的文言常识识记重要的文言常识 分析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 一、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学习学习史记史记的叙事艺术的叙事艺术二、检查预习二、检查预习一、字音一、字音侯嬴侯嬴 姊妹姊妹 厚遗厚遗譬若譬若 馁虎馁虎 嚄唶宿将嚄唶宿将自刭自刭 韊矢韊矢 矫杀矫杀(yn)(z)(wi)(p)(ni)(hu z)(s)(jn)lan(jio)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吾所以所以待侯生者备矣2、侯生曾曾无一言半辞送我3、屏人间间语4、如姬资资之三年5 5、顾顾未有路耳6、此五霸
2、之伐伐也7 7、嚄唶嚄唶宿将8、公子亲数存存之9、效命之秋秋1010、矫矫魏王令代晋鄙1、用来、用来方式手段方式手段2、竟然、竟然3、秘密、私下、秘密、私下4、蓄积、蓄积5、只是、只是6、功绩、功业、功绩、功业7、嚄:大笑,唶:大呼。勇、嚄:大笑,唶:大呼。勇猛强悍,叱咤风云猛强悍,叱咤风云8、问候、问候9、时机、时机10、假托、假托三、文言知识归类三、文言知识归类(1)找出句中通假字)找出句中通假字1 1、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2 2、北乡自刭、北乡自刭3 3、公子与侯生决、公子与侯生决(2)指出词性活用的类型并加以解释)指出词性活用的类型并加以解释1 1、留军、留军壁壁邺邺
3、2 2、朱亥、朱亥袖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3 3、侯生乃、侯生乃屏屏人间语人间语4 4、北救赵而西、北救赵而西却却秦秦5 5、北、北救赵而救赵而西西却秦却秦 1“具具”通通“俱俱”,全,都。,全,都。2、“乡乡”通通“向向”,朝。,朝。3、“决决”通通“诀诀”,辞别。,辞别。(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壁,扎营驻守。壁,扎营驻守。袖,袖藏。袖,袖藏。(动词作使动用法)(动词作使动用法)屏,使人退避。屏,使人退避。却,使却,使 退却退却(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北,向北。北,向北。西,向西。西,向西。四、翻译下列句子四、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句式特点。,注意句式特点。1、具告
4、所以欲死秦军状、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2、譬若以肉投馁虎,、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尚安事客?3、嬴闻如姬父、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求报其父仇,莫能得。(魏公子)把打算同秦军拼一死命的情(魏公子)把打算同秦军拼一死命的情况全都告诉了(侯先生)况全都告诉了(侯先生)。(省略句、状语后置)。(省略句、状语后置)这就好像把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这就好像把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还要宾客干什么用呢?还要宾客干什么用呢?(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侯嬴我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报仇雪恨侯嬴
5、我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报仇雪恨的心志积蓄了三年之久,从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为的心志积蓄了三年之久,从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能如愿如姬报仇,但没能如愿。(被动句)。(被动句)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以为小礼无所用。5、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代之,何如哉何如哉?我只是个市场上击刀杀生的屠夫,可是公子竟多我只是个市场上击刀杀生的屠夫,可是公子竟多次亲自登门问候我,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谢您,是因次亲自登门问候我,
6、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谢您,是因为我认为小礼小节没什么用处。为我认为小礼小节没什么用处。(判断句)(判断句)如今我统帅着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关如今我统帅着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任。今天你只身一人来代替我,这系到国家命运的重任。今天你只身一人来代替我,这是怎么回事呢是怎么回事呢?(疑问句)(疑问句)信陵君窃符救赵发生在周赧信陵君窃符救赵发生在周赧(nannan)王时,秦国吞并六王时,秦国吞并六国日亟,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公元前国日亟,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公元前260260年,在年,在长长长长平之战平之战平之战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又乘胜中,秦国大破赵军又乘胜进围赵国
7、首都邯郸进围赵国首都邯郸进围赵国首都邯郸进围赵国首都邯郸,企,企图一举灭赵。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诸侯不敢援助。魏图一举灭赵。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诸侯不敢援助。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求援。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存魏。信陵君认识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存魏。信陵君认识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保障了两国的安全。赵,保障了两国的安全。三、写作背景:三、写作背景:四、整体感知一、中心事件一、中心事件 窃符救赵窃符救赵二、结构层次二、结构层次(
8、一)故事发展(一)故事发展(56段)段)(二)故事高潮(二)故事高潮(7段)段)五、重点问题探讨一、本文的传主是信陵君,在窃符一、本文的传主是信陵君,在窃符救赵中涉及到哪几个主要人物?救赵中涉及到哪几个主要人物?同学们同学们阅读课文阅读课文,通过他们的行,通过他们的行为为把握其人物性格把握其人物性格。(一)如姬 窃兵符 知恩图报(二)朱亥 击杀晋鄙 知恩图报 神勇过人(三)侯生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夷门,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夷门,见侯生。见侯生。信陵君见侯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信陵君见侯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惑,退回复见侯生。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
9、侯生。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次出发,过谢侯生。1、在文中找出、在文中找出四见四见侯生的相关内容侯生的相关内容2、侯嬴为什么不在信陵君辞决时献上计策,侯嬴为什么不在信陵君辞决时献上计策,而一定要让而一定要让信陵君去而复返才献计信陵君去而复返才献计?是否当时侯嬴并未想好计策是否当时侯嬴并未想好计策?1 1、信陵君以大队人马过夷门,顺便辞决侯生,并信陵君以大队人马过夷门,顺便辞决侯生,并无问计之意,作为门客不能主动干预;无问计之意,作为门客不能主动干预;2 2、此时耳目众多,不便说出;、此时耳目众多,不
10、便说出;3 3、当时公子情绪可能很激动,或许他未必采纳。他当时公子情绪可能很激动,或许他未必采纳。他想让公子冷静下来,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侯生对公想让公子冷静下来,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侯生对公子很了解,他料定公子会返回询问对策的。待公子回子很了解,他料定公子会返回询问对策的。待公子回来,火候已到,他才和盘托出。来,火候已到,他才和盘托出。4 4、侯嬴料定信陵君心中有憾,必定去而复返。、侯嬴料定信陵君心中有憾,必定去而复返。另一种观点:故弄玄虚,显示自己的高明。另一种观点:故弄玄虚,显示自己的高明。侯嬴早已想好此计,这可以从以下四侯嬴早已想好此计,这可以从以下四点来说明:点来说明:早已打听出魏王
11、藏符地点;早已打听出魏王藏符地点;想定窃符之人;想定窃符之人;考虑到晋鄙的态度;考虑到晋鄙的态度;计划好用朱亥去对付晋鄙等。计划好用朱亥去对付晋鄙等。3、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侯嬴:侯嬴:1 1、远见卓识,足智多谋远见卓识,足智多谋 2 2、忠于知己,冷静沉着、忠于知己,冷静沉着 3 3、知恩图报,一诺千金,、知恩图报,一诺千金,总之,是一个超凡出众的人才总之,是一个超凡出众的人才 。二、传主是信陵君,为何用大量的笔墨二、传主是信陵君,为何用大量的笔墨写侯嬴、如姬、朱亥?这些人又为何甘写侯嬴、如姬、朱亥?这些人又为何甘愿为信陵君效犬马之劳?愿为信陵君效犬马之劳?2、衬托手法的运用。、衬托手法的
12、运用。将衬托手法分为两种:将衬托手法分为两种:一是以人物烘托人物。一是以人物烘托人物。前者的例子:以侯生之故作傲慢前者的例子:以侯生之故作傲慢烘托信陵君的谦恭;以侯生北乡自颈、朱亥效命烘托信烘托信陵君的谦恭;以侯生北乡自颈、朱亥效命烘托信陵君之陵君之“能得士能得士”;以魏王;以魏王“持两端以观望持两端以观望”烘托信陵烘托信陵君君“急人之用急人之用”。二是以事件烘托人物。二是以事件烘托人物。后者的例子有:以信陵君虚左自后者的例子有:以信陵君虚左自迎生和迎生和“宾客皆惊宾客皆惊”烘托侯生的不同寻常;以平原君之烘托侯生的不同寻常;以平原君之急切望救、魏王之观望、信陵君之欲赴秦军死烘托侯生急切望救、魏
13、王之观望、信陵君之欲赴秦军死烘托侯生巧设奇谋。巧设奇谋。1、为了更好的凸显传主,这种创作方法叫衬托。衬托。1、这些人之所以肯替信陵君出力,又源于信、这些人之所以肯替信陵君出力,又源于信陵君的陵君的仁而下士 2、在在5-7节中,魏公子的仁而下士节中,魏公子的仁而下士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哪里?公子待侯生备,但公子出行时,侯生无一言半辞相赠。公子对市井鼓刀屠者朱亥亲数存之。三、探讨思考:1.侯嬴为何北乡自刭?2.信陵君为何不加劝阻呢?1、第一,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第一,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已者死士为知已者死”。信陵君能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仁而下士”,且,且“待侯生者备矣待
14、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为知己者死”的士。文中朱亥说:的士。文中朱亥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之秋也”,就是当时这一道德观念的反映。,就是当时这一道德观念的反映。第二,是侯生为激励信陵君,坚定他的意志而为。第二,是侯生为激励信陵君,坚定他的意志而为。因为当初侯生一讲出因为当初侯生一讲出“夺晋鄙军夺晋鄙军”的计策,信陵的计策,信陵君就哭了。晋鄙是为国领兵在外的大将,下决心君就哭了。晋鄙是为国领兵在外的大将,下决心杀了他是要有大决心支持的。侯生可能是在用自杀了他是要有大决心支持的。侯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信陵君的夺军信心。己的生命坚定信
15、陵君的夺军信心。第三,第三,侯生为信陵君出此计,客观上救了赵国,侯生为信陵君出此计,客观上救了赵国,也保住了魏国,但也保住了魏国,但毕竟是欺君之举毕竟是欺君之举,欺君是不忠,欺君是不忠的,为了保住声誉,只有一死。的,为了保住声誉,只有一死。明明陈懿陈懿读史漫笔读史漫笔:侯生自刭固侠烈之慨,亦料魏侯生自刭固侠烈之慨,亦料魏王知公子谋皆夷门擘画,势必收而王知公子谋皆夷门擘画,势必收而诛之,故宁自杀以为名,正是高处。诛之,故宁自杀以为名,正是高处。明明徐中行:徐中行:侯生度公子窃符,计必杀晋鄙,侯生度公子窃符,计必杀晋鄙,鄙何辜哉?心必有不忍而不自安者,鄙何辜哉?心必有不忍而不自安者,乃以死谢耳。不
16、然,诚报公子,即乃以死谢耳。不然,诚报公子,即死耳,何必数公子至晋鄙军日而后死耳,何必数公子至晋鄙军日而后自刭也?故侯生之死,世谓报公子,自刭也?故侯生之死,世谓报公子,余谓谢晋鄙也。余谓谢晋鄙也。今人今人 韩兆琦:韩兆琦:侯生自刭乃是为了坚定信陵君侯生自刭乃是为了坚定信陵君夺晋鄙的决心,是企图以此来强化夺晋鄙的决心,是企图以此来强化信陵君的信念,叫他到时候不要手信陵君的信念,叫他到时候不要手软。软。2、信陵君不加劝阻的原因 在春秋战国时期,尽管社会处在大变动中,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尽管社会处在大变动中,但守信用、践诺言守信用、践诺言守信用、践诺言守信用、践诺言还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还是人们的行为
17、规范。士为知己士为知己士为知己士为知己者死,以死报知遇之恩者死,以死报知遇之恩者死,以死报知遇之恩者死,以死报知遇之恩是他们坚守不渝的信条。是他们坚守不渝的信条。如果对以死相报知己的行动加以劝阻,就会如果对以死相报知己的行动加以劝阻,就会被认被认被认被认为是不以知己相待的表现,是对人格的蔑视,是为是不以知己相待的表现,是对人格的蔑视,是为是不以知己相待的表现,是对人格的蔑视,是为是不以知己相待的表现,是对人格的蔑视,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极不礼貌的行为。极不礼貌的行为。极不礼貌的行为。作为作为“仁而下士仁而下士”,有三千余,有三千余宾客的信陵君,对宾客的信陵君,对“士士”的这些特点是一清二楚的这些特点是一清二楚的,所以他不能劝阻侯嬴轻生死,重信诺的行动。的,所以他不能劝阻侯嬴轻生死,重信诺的行动。相反,显然,这样的处理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风相反,显然,这样的处理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气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更重要的 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社会风尚、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来分析。来分析。六、作业1、5-7节有这些表现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句子:公子待侯生备,但公子出行时,侯生无一言半辞相赠。公子对市井鼓刀屠者朱亥亲数存之。从1-4节找出具体情节。2、以衬托的表现手法写一篇作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