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
《江苏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江苏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铜能导电B.银能与稀盐酸反应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D.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答案】B2、下列词语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是()。A.应用B.学会C.掌握D.讨论【答案】A3、5.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是()。A.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B.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
2、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C.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分科课程为主D.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课程为主【答案】A4、初中学生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学习;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很深,这种迁移现象是()。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A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以上均是【答案】D6、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
3、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变为原来的 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 A 的转化率增大了C.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aB【答案】B7、()溶质均匀扩散于溶剂中的现象。溶液透明,无固体,不沉淀。A.溶解B.溶质C.溶化D.结晶【答案】A8、在中学阶段,下列反应能一步实现的是()。A.Al2O3Al(OH)3B.NaNO3NaClC.MgOMgCl2D.CaCO3Na2CO3【答案】C9、下列有关化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不正确的是()。A.化学教科书应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趋势B.化学教科书要体现基础性、时
4、代性和选择性C.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重点知识的练习题目D.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答案】C10、下面不属于初中化学学习的实验技能的是()。A.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B.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C.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D.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物质【答案】C1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
5、是()。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的衔接【答案】A12、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不包括()。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答案】A13、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A.启发式教学模式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合作学习模式【答案】A14、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
6、科学家是()。A.汤姆逊B.张青莲C.门捷列夫D.侯德榜【答案】D15、下列关于化学发展趋势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宏观向微观B.由定性向定量C.由形象到具体D.由经验逐渐上升到理论【答案】C16、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铜能导电B.银能与稀盐酸反应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D.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答案】B17、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A.见表格选项 AB.见表格选项 BC.见表格选项 CD.见表格选项 D【答案】B18、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反映化学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和核心知识的是()。A.化学与技术B.实验化学C.化学反应原理D.化学与生活【答案】C19、
7、()适用于一些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的化学课题,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并且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答案】A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H=6 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c(H+)水电离产生=c(OH-)水电离产生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使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一定呈酸性D.强酸和强碱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答案】C21、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A.旧知导入B.实
8、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入【答案】A22、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B23、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8,W 与 Y 同主族,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周期数,Z 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XW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WYC.X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W、X、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答案】B2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9、()。A.除去甲烷中的少量乙烯:依次用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洗气B.制备氯乙烷:将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反应C.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钠元素: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待测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答案】B25、下列关于高中课程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B.必修包括 2 个模块,选修包括 5 个模块C.每个课程模块 2 学分,36 学时D.有机化学基础属于选修模块【答案】B26、下列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的是()。A.观察能力B.实验能力
10、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答案】D27、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C.答卷费时,速度慢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答案】B28、下列不属于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的是()。A.自主性B.时代性C.实践性D.情境性【答案】B29、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
11、?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的学习内容。”这种结课方法为()。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答案】B30、在教育活动中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学校课程,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为()A.课程设计B.课程编制C.课程改革D.课程评价【答案】C31、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A.设计化学作业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A32、下列属于化学概念的是()。A.溶解度B.加热操作C.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的性质【答案】A33、
12、某化学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该化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程序教学法B.发现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答案】B34、已知 X2、Y2、Z2、W2 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 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A.2W-+Z2=2Z-+W2B.2X-+Z2=2Z-+X2C.2W-+Y2=2Y-+W2D.2Z-+X2=2X-+Z2【答案】B35、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
13、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D36、气体 X 只可能含有 NH3、Cl2、HBr、CO2 中的一种或几种。已知 x 通入硝酸银溶液时产生淡黄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若将 x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没有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气体 x 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溴化氢、二氧化碳B.一定不含二氧化碳C.一定不含氨气、氯气D.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和氯气【答案】C37、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某教师按照“酸
14、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假设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酸和碱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该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是()。A.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主线B.以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主线C.以学生体验探究活动为主线D.以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为主线【答案】C38、下列关于环境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甘蔗生产的乙醇燃料属于可再生资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B.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雾霾的发生C.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答案】A39、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15、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A40、下列属于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的是()。A.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B.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C.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D.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答案】C41、下列不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是()。A.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B.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交流合作能力C.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D.知道并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答案】B42、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编写强调 STSE
16、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其中 STSE 是()的缩写。A.B.C.D.【答案】C43、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金属腐蚀速率越快B.在铁管外壁上镀锌可防止其被腐蚀C.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D.纯银在空气中久置变黑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答案】D44、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A.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呈现顺序是固定不变的B.科学探究必须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取事实和证据C.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果D.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过程【答案】D45
17、、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A.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呈现顺序是固定不变的B.科学探究必须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取事实和证据C.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果D.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过程【答案】D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CO2C.地壳中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D.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 1%【答案】B47、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化学教材分析的依据包括()。A.B.C.D.【答案】B48、课堂
18、上,老师在学生学完一个新的化学知识后会给出配套的习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A49、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答案】D50、()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策略D.学习方法【答案】C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阅读下列文
19、字,回答有关问题。体态语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人体任何一个部位辅助言语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体态语,教学体态语正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忽略的辅助手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化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运用体态语有何作用?(2)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常用的教学体态语有哪些?【答案】二、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素材 1 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理论,却无法得到科学验证,但被人接受。素材 21774 年拉瓦锡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20、。1791 年化学家里希特通过大量的酸碱中和实验提出了当量定律的雏形。1799 年普罗斯提出了所谓的定组成定律。后来许多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倍比定律。素材 3 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道尔顿在 1803年提出了他的原子学说: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再分割,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本性不变。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则相反。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此点乃道尔顿原子论的核心)。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其质量为所含各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通关 考试 题库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