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江苏省 20232023 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押题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押题练习试卷练习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晓东(化名),男,8 岁,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生活在贵州某小山村。父母为了使晓东能够上学,在晓东 3 岁的时候一起外出到广东打工。因为回家的路费非常昂贵,至今未回家一次,留下晓东和爷爷奶奶生活。你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像晓东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个小山村已经有 10 余个像晓东这样的儿童了。问题:请针对这类型儿童的需求情况,制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答案】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留守儿童问题是由于社会的整体变迁而产生
2、的。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等现象。所以,留守儿童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可能无法得到:(1)爱与管教的需要。留守儿童教育为隔代教育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年轻的父母需要更
3、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管教的时间会大大减少。但是,对儿童而言,建立对父母的依恋能促进儿童心理、智力的发展和社会化。(2)发展的需要。孩子成长需要良好的家庭生活、足够的教育及休闲娱乐活动。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外出,导致留守儿童缺少照料和陪伴,年迈的爷爷奶奶在生活上对儿童给予照料,但是难以满足其成长发展的爱、游戏等需要。(3)学习辅导的需要。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差,并且学习环境不好。由于长期和年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相当一部分老人不具备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并且乡镇很少有家教,无处得到帮助,因此学习辅导也是留守儿童迫切的需要。2方案设计(1)方案名称:儿童合家代代亲。(
4、2)方案目标:提高留守儿童的自身能力,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3)实施策略:开展亲子教育培训,对爷爷奶奶进行亲子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定期开展儿童联谊、游戏等活动。挖掘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服务。定期开展外出务工父母的联谊活动,交流自己对留守孩子的教育经验。定期开展外出务工父母探望留守儿童的活动。组建模拟照顾家庭,等等。(4)方案执行: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留守儿童危机,等等。(5)方案评估:包括评估方案的执行情况、家庭成员对各项服务项目的满意度、儿童对于相关活动的满意度,以及介入效果评估。二、某社区中有 14 名接受社区矫正的青少年,他们大都有过判刑或者劳动教养的
5、经历。经调查,这些青少年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因为他们大多学历水平偏低、缺少就业技能、脾气比较暴躁、容易冲动,且家庭条件不好、缺乏就业渠道等,导致他们无法顺利就业。【问题】假如你是该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根据这些青少年的需要,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答案】(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本案例中,某社区这 14 名接受矫正的青少年因为学历、就业技能等条件的制约,导致就业难。可以总结出他们在求职方面的需求主要包括:培训劳动技能的需求;学习求职技巧的需求;学习控制愤怒和缓解压力技巧的需求:进行再学习和再深造的需求;及时获得求职信息的需求。(2)方案设计根据该社区正接受矫正的青少年的需求,社会工作者拟订
6、的社区服务方案如下:方案目标整合社区资源,提升社区服刑矫正青少年在求职方面的技巧与能力,协助他们顺利就业。方案实施策略 a组织社区接受矫正青少年求职小组第一,协助接受矫正青少年相互交流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压力;三、案例:小军,15 岁,其父亲工作繁忙,与小军很少交流;其母亲对小军要求严格,事事包办、处处操心。期中考试小军的成绩降到了班级后几名,被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父亲回家后,母亲又把矛头指向父亲,继而引起夫妻间的激烈争吵。小军觉得再也待不下去,第二天就离家出走了。两天后,父母在同学家里找到了小军,但小军对父母不理不睬,拒绝回家。母亲焦急万分,遂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与小军的母亲进
7、行了第一次面谈,主要对话内容如下:母亲:“辛辛苦苦养他这么大,现在他却离家出走,我实在伤心透了。请你帮帮我,尽快劝我儿子回家吧。”社会工作者:“我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也愿意帮助你,我们是否可以商量一下具体该做些什么呢?”母亲:“这是我儿子同学家的地址,你赶紧去劝劝他吧。”社会工作者:“我听了你的讲述,觉得儿子的问题也与你平时的态度有关,能不能一起探讨一下呢?”母亲:“我怎么会有问题?我对儿子倾注了这么多心血!要怪就怪我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骂儿子,一点也帮不了我,要谈你就找我丈夫去谈吧。”社会工作者:“那你今天来找我,最希望的就是让我帮你说服儿子回家?”母亲:“是的,请你尽快帮我吧,我
8、实在走投无路了。”社会工作者:“好的,我明白了你的需要,我会马上找他的。”接案会谈就此结束。问题:结合本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上述接案会谈中没有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并说明理由。【答案】【答案要点】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接案会谈中没有完成的主要任务有:1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在社会工作者和小军母亲的会谈中,小军母亲一直强调自己对小军倾注了很多心血,而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骂儿子,把过错都放在丈夫身上,没有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在会谈中深入了解小军母亲对自己的看法,找出问题的原因。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面谈要澄清双方的期望和应尽的责任,通过协商减少差异。案例中小军母亲一直强
9、调让社会工作者说服小军回家,社会工作者并没有让服务对象承担她自己的责任。小军出走是他的整个家庭造成的,单靠社会工作者一个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让小军的母亲承担应有的角色和责任。3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社会工作者在会谈时要帮助并引导服务对象逐渐接受自己的角色,以便双方能够相互配合,从根本上解决小军离家出走的问题。4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小军母亲对小军要求严格,事事包办、处处操心,小军的成绩下降,被母亲狠狠训斥,因此小军离家出走主要是他母亲引起的。然而在会谈中,小军母亲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社会工作者也没有进行引导,应促使小军母亲改变这种态度和对待小军的行为。【
10、提示】此题考点是考察考生对接案会谈任务的清楚了解和实际执行的判断,此题出的很巧妙,但考察的是教材中的客观知识点,考生能否在考试中回答此问题,关键在于对教材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四、果果今年 7 岁,她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遗弃了,后来被当地的福利院收留。在福利院中有很多与果果有类似遭遇的小朋友,他们都生活得很好,唯独果果闷闷不乐,还非常任性和固执,只要是她认定的东西就必须得到,否则就会大哭大闹。平时也不喜欢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中看着天空发呆,还很怕见到陌生人,每当有陌生人出现在福利院中,果果总是躲得远远的,如果有人想接近她,她就会大哭。问题1.儿童社会工作具有什
11、么特点2.果果所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3.针对果果所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答案】1.儿童社会工作具有以下特点:独特的专业价值理念独特的理论知识范围独特的服务聚焦独特的身份定位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2.果果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患有失天性心脏病,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遗弃。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关爱。性格任性、固执,这对她以后的社会化非常不利,影响她正常的成长发展。3.针对果果所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如下介入策略:通过教育、游戏活动等手段,培养果果积极参与、乐观向上的精神。依据果果现在的情况,为了改変她任性、固执的性格,可以考虑家庭寄养的
12、方式,让她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暧和家人的关爱。在寄养之前,应尽量向原生家庭及相关知情人员了解果果的基本情况,协助寄养家庭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变,帮助果果减轻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家庭生活。整合社会资源,为果果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关注她的病情发展,为她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五、小明,9 岁,现在是北京某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三年级新生。小明的父亲一直在北京打工,母亲也在他两岁的时候来到了北京。小明自小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长大,平时很听话,课堂表现也很优秀,爷爷奶奶对他很是疼爱。母亲每年会回家探望小明几次,但父亲只有在春节时才回去。母亲很思念小明,并且觉得爷爷奶奶上了年纪,再一直照顾小明多有不便
13、,应该将小明接到身边照顾。2012 年 8 月,父母把小明接到了北京,并为他联系了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上三年级。小明来到北京后的第一个月,都是被反锁在家里看电视,因为父母白天都要工作,怕他自己在家不安全。上学后,因为小明的方言很严重,同学都排挤他,有些同学见他长得弱小就常欺负他。由于课程跟以往不同,课业方面他也总跟不上。慢慢地小明就变得郁郁寡欢,在家里不爱跟爸妈说话,在学校经常是上课睡觉,下课就躲在角落里,还经常逃学。只有偶尔跟爷爷奶奶讲电话时他才会高兴些,还总嚷嚷着要回去。一次,小明被同学欺负,他忍无可忍,抡起板凳打了对方。学校老师向小明父母反映了情况,父亲很生气,当时就打了他,小明哭着喊着
14、要回去找爷爷奶奶,母亲看着很心疼。父亲骂他没出息,还要把他送回去。母亲舍不得儿子离开,她知道小明是在来到这里后才改变的,但她不知道怎样帮助儿子适应这里的生活,着急、苦闷之余,经同事介绍找到社工小张,并向其求助。社工小张了解了小明的基本情况后,决定采用儿童个案工作的方法帮助小明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2根据材料说明小明有哪些方面的困境 3从学校和家庭层面出发,社工应该为小明提供哪些服务【答案】1儿童的心理特点有:(1)发展性。小明才 9 岁,正处于初始社会化阶段,还需要学习更多社会和生活的知识与规范。(2)依恋性。小明自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早已形成对他们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2023 社会工作者 中级 社会工作 实务 押题 练习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