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与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与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河南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与答案与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在幼儿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A.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是由小到大B.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是由大到小C.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也是由大到小D.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也是由小到大【答案】A2、()既可以评价幼儿展现某种技能的水平,也可以直接评价幼儿创造的成果。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表现性评价D.档案袋评价【答案】C3、2 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
2、。这说明他的()A.大小知觉发展不足B.形状知觉发展不够C.距离知觉发展不足D.想象力不够丰富【答案】C4、幼儿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答案】D5、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A.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B.逻辑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C.对话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D.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答案】A6、以下哪类方法是按照观察的方式分的?()A.自然情景中的观察和实验室观察B.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答案】B7、婴儿的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A.23 个
3、月B.34 个月C.45 个月D.56 个月【答案】C8、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A.智育B.体育C.德育D.美育【答案】C9、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进行推理和判断。A.游戏逻辑B.生活逻辑C.直观逻辑D.客观逻辑【答案】D10、()是指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政策D.培养目标【答案】B11、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在()的基层社会中进行。A.县B.街道C.市D.区【答案】B12、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
4、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A.回避型B.无依恋型C.安全型D.反抗型【答案】C13、幼儿接触到的周围人和物的总和,属于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答案】B14、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为幼儿修沙坑,让幼儿在沙坑里做造型、进行结构游戏,用树枝在沙上画画、写字。这一环境创设贯彻的是()原则。A.目标导向性B.发展适宜性C.幼儿参与性D.经济性【答案】D15、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A.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B.卢梭的爱弥儿C.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D.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答案】A16、.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为
5、主。A.管理人员评价B.教师自评C.家长评价D.社会评价【答案】B17、幼儿教师了解幼儿最好的信息来源是()。A.同龄人B.社区人士C.家长D.教养员【答案】C18、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A.回避型B.无依恋型C.安全型D.反抗型【答案】C19、教师将同样大小的 A、B 两个杯子装满水后,当着孩子的面将 8 杯的水倒入细高的 C 杯中,问孩子 A 杯的水和 C 杯的水是否一样多,孩子的回答是不一样多。这说明孩子的思维发展正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
6、案】B20、在我国多数幼儿园中,根据幼儿的(),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班级。A.发展水平B.入园时间C.年纪或年龄D.综合情况【答案】C21、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答案】C22、幼儿在认识“方”“万”和“日”“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由()所致。A.观察的无序性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C.观察的跳跃性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答案】D2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养成
7、良好的行为习惯”。A.教育教学B.行为规范C.保教结合D.日常教育【答案】C24、36 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A.注意的稳定性好B.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C.有意后注意占优势地位D.有意注意占优势地位【答案】B25、园所可以通过()解答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疑问和难题。A.咨询活动B.家长委员会C.家长学校D.电话联系【答案】C26、婴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依靠()。A.感觉B.直觉C.感知觉D.知觉【答案】C27、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B.幼儿的意志力差C.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8、答案】D28、能达到“会自己系鞋带”这一目标所属的年龄段是()A.23 岁B.34 岁C.45 岁D.56 岁【答案】D29、下雨天走在被车轮辗过的泥泞路上,晓雪说“爸爸,地上一道一道的是什么呀?”爸爸说:“是车轮压过的泥地儿,叫车道沟。”晓雪说:“爸爸脑门儿上也有车道沟(指皱纹)”。A.转导推理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D.归纳推理【答案】C30、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做到()。A.将小学内容下放到幼儿园B.大班幼儿不再玩游戏C.幼小衔接工作贯穿整个幼儿期D.大班使用小学低年级的作息时间表【答案】C31、幼儿园教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A
9、.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C.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D.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答案】D32、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它制约着个性的发展。A.兴趣B.自我意识C.气质D.能力【答案】B33、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B.操作性条件发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重要学习形式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提供 D 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惩罚措施【答案】A3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课程四要素的是A.课程设计B.课程目标C.课程组织与实施D.课程内容【答案】A35、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的区别主要是()
10、。A.B.C.D.【答案】A36、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指导策略,该老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A.诊断性评价B.标准化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答案】D37、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A.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答案】A38、()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A.需要B.动机C.气质D.性格【答案】C39、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
11、()。A.面色蜡黄B.肝、脾、淋巴结肿大C.表情呆滞、嗜睡D.恶心【答案】D40、在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对象时,表明婴儿已获得()。A.条件反射观念B.母亲观念C.积极情绪观念D.客体永久性观念【答案】D41、1 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这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A.电报句B.完整句C.单词句D.简单句【答案】A42、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大班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的是()。A.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B.好学、好问C.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D.个性初具雏形【答案】A43、小赵老师观察到班上一位幼儿在上舞蹈课时能够善始善终,没有开小差。这说明
12、该幼儿的注意具有很好的()A.稳定性B.广度C.转移力D.分配能力【答案】A44、幼儿教师了解幼儿最好的信息来源是()。A.同龄人B.社区人士C.家长D.教养员【答案】C45、在美术活动中,培养()能力是儿童认识、理解、描绘对象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儿童美术才能的关键。A.观察B.思考C.模仿D.创新【答案】A46、幼儿园课程以()为基础,让幼儿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A.教师讲授B.幼儿自学C.幼儿的间接经验D.幼儿的直接经验【答案】D47、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答案】D48、儿童的理解主要是()。A.直接理解B.间接理解C.表面理解D.
13、客观性理解【答案】A49、对某一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不能只听某个领导或某个专家的意见,还要听取同行的意见,听取广大家长的意见,更要考查所评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收集方方面面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最后作出恰当的评价体现了评价的()原则。A.一致性B.全面性C.目的性D.可比性【答案】B50、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A.13 个月B.56 个月C.1 岁左右D.3 岁以上【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幼儿东东,因打了人,没有拿到小红花,而其他小朋友都拿到了。当天妈妈来接他时,他不肯回家,非要拿到小红花才肯离园。经过说服,他明白了道理。从第二天起,他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每天都要问老
14、师:“我今天表现好吗?”一天,老师说他有进步,给他一朵小红花,东东高兴极了。问题 1简答题请用自我意识及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答案】1)自我意识及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有关原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个性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的调节。它包括三种形式,即自我认识(狭义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a自我认识的发展第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经历以下阶段: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名字与身体联系。第二,对自己行动的意识。1 岁左右,婴儿出现了最
15、初的独立性。第三,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儿童从 3 岁左右开始,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4 岁以后,开始出现对自己的认识活动和语言的意识。b自我评价的发展自我评价大约从 23 岁左右开始出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其特点如下:第一,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依赖于成人对他的评价。第二,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第三,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幼儿的自我评价受认识发展水平的局限,表现在下列方面:自我评价一般从比较笼统,逐渐向比较具体和细致的方向发展;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
16、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较多只根据某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以后逐渐能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第四,从只有评价而没有评价的论据,发展到有论据的评价。B自我调节的发展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不但能够根据成人的指示调节自己的行动,而且有自己的独立性。3 岁以后,“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儿童表现的积极性很高,力求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改变周围环境。幼儿期,出现对自己的社会性的“我”的意识,自尊心明显地发展起来,追求在人际关系中取得一些地位。总的来讲,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在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内心活动,并且能够恰当地评价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由此逐渐形成自我满足、自尊心、自信心等性格特
17、征。(2)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东东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自我认识的发展。东东在经过说服后,明白了道理,这是他对自己行动的意识和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自我评价的发展。东东没有得到小红花,则不肯回家。后来每天都要问老师:“我今天表现好吗?”当老师说他有进步,给他一朵小红花时,东东高兴极了,表明他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对他的评价。自我调节的发展。东东从第二天起,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表明他不但能够根据成人的指示调节自己的行动,而且有自己的独立性,力求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改变周围环境。二、在“认识电”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线路板,让幼儿把两节电池的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2023 教师资格 幼儿 知识 能力 题库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