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doc





《河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北省河北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能力能力测试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体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是()。A.有机化学基础B.化学与生活C.化学反应原理D.物质结构与性质【答案】B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 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 20?mLKMnO4 溶液B.B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 2/3。液体也不能蒸干D.将金属钠
2、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答案】C3、在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不包括()。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答案】A4、某有色溶液当浓度为 c 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50nm;若其他条件不变而浓度为 2c 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nm。A.450B.225C.900D.375【答案】A5、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A.纸笔诊断性测验B.纸笔总结性测验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D6、分子与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A.分子一定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含有电子和原子核B.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但原子种类不变C.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组成的气体D.氧原子只能两两结合形成气体【答案】D7、课程改革要求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初中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A.B.C.D.【答案】C8、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溶液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A9、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 l869 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
4、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 63 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某学生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四个特征: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 18 种元素;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是指 IA 族的所有的元素。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答案】C10、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做调味品
5、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答案】D11、化学教学媒体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答案】D12、某校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初三化学教研组的老师们编制了一套化学期末试题,对本学期的化学教学情况进行测定。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B13、下列属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A.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B.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C.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D.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6、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答案】A14、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小丽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小丽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答案】D15、创设化学教学情境最丰富的情景素材是()。A.实物B.化学实验C.投影仪D.模型【答案】B16、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A.知道 DH 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D.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答案】B17、初中学生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
7、课的学习。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加深,对初中部分知识掌握变好了。这种迁移现象是()。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B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19、关于化学史描述正确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1771 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B.拉瓦锡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C.汤姆生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测定出空气的成分D.意大利化学家凯库勒最早提出了分子概念【
8、答案】A20、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A21、在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控制教学节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需要注意的方面有()。A.B.C.D.【答案】D22、纸笔测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评价方式,中学化学教师往往根据班级学生的及格率来评定其教学效果,以调整其教学进度。教师运用的评价叫作()。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B23、某教师在开学时,对高一新生开展了一次小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发展水平。这
9、种测试属于()。A.活动表现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D2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四个部分。A.诊断建议B.实施方法C.实施建议D.教材编写【答案】C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评价当地雨水的酸度(酸性强弱),选用下列检测试剂,正确的是()。A.pH 值试纸B.酚酞试液C.淀粉碘化钾试纸D.红色石蕊【答案】A26、分子与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一定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含有电子和原子核B.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但原子种类不变C.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组成的气体D.氧原子只能两两结合形
10、成气体【答案】D27、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时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学语言具有的特点()。A.科学性B.逻辑性C.启发性D.人文性【答案】D28、通过高中化学选修课程化学原理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B.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C.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D.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
11、学的价值观【答案】D29、下列关于探究学习与教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探究学习重过程,轻结论B.探究学习中仍需要教师的指导C.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探究教学D.只有实验教学才是探究教学【答案】B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O2 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 KMnO4 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 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 AgNO3 溶液可以鉴别 KCl 和 KI【答案】B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确定了 4 个一级主题B.衡量教学的好坏,主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
12、多少C.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D.教师的讲解是学生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答案】C32、初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下列不符合上述评价理念的是()。A.统一评价标准,进行定量评价B.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C.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D.评价目标多元化【答案】A33、化学学科教学要以()为本。A.提高课堂教学质量B.人的全面发展C.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D.教材【答案】B34、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不包括()。A.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B.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C.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D.板书设计的艺术性【答案】D35、“以教师
13、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体现的教学方法是()A.自主学习B.“填鸭式”教学C.启发式教学D.研究性教学【答案】B36、目前,我国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融入了许多和人们日常行为有关的先行组织者材料,其主要目的是()。A.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B.体现“用教材去教,不是教教材”的使用理念C.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程理念D.体现“全方位发展,突破个性化”的培养理念【答案】C37、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
14、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D38、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C.答卷费时,速度慢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答案】B39、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组织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同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化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这里强调三点,不包括以下(
15、)。A.强调它是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取决于教师预先的谋划和设计B.强调课堂组织的指向要服从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C.强调了课堂组织要着眼于如何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序,课堂气氛和谐,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活泼、生动的学习状态的形成D.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切为学习成绩服务【答案】D40、关于化学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等B.引导一发现法是在教室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C.演示法除了教师的演示外,还包括学生的演示D.讨论法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不需要参与【答案】D41、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
16、。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A42、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酸碱滴定过程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B.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同浓度的 Na2CO3、Na2SO4,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测 pH 待查证C.检测某种绿色溶液中含有 Fe2+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 KSCN 溶液,不变红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当下层液体从液漏斗下端口留出后,及时关闭活塞,然后更换一个接收器,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放出【答案】C43、教育学属于()。A.自然科学B
17、.社会科学C.实验科学D.哲学【答案】B44、()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策略D.学习方法【答案】C45、气体 X 只可能含有 NH3、Cl2、HBr、CO2 中的一种或几种。已知 x 通入硝酸银溶液时产生淡黄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若将 x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没有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气体 x 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溴化氢、二氧化碳B.一定不含二氧化碳C.一定不含氨气、氯气D.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和氯气【答案】C46、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
18、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了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了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A.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B.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C.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D.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答案】D47、化学课堂上,有些同学只喜欢观看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这种兴趣属于()。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A48、某温度下将 Cl2 通人 KOH 溶液里,反应后得到 KCl、KClO、KClO3 的混合溶液,经测定 ClO-与 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1:1,则 Cl2 与 KOH 反应时,被还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测试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