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课时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课时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课时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1 1 课时课时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学考报告】考核要求 考试内容 必考加试孙中山为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b孙中山的优秀品质及其在 20 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c考点一 孙中山为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b)一、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兴中会的成立(1)建立: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2)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3)影响: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成立:1905 年,孙中山联络部分光复会成员,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历史
2、上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2)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3)影响:同盟会的建立及三民主义的提出,极大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深化认知 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三民主义未能明确反帝,仍对帝国主义心存幻想,也未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因而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二、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准备(1)思想上:与以康有为为首的保皇派论战。(2)军事上:筹划、组织和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2.经过2(1)推翻清朝:1911 年 10 月 10
3、日,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土崩瓦解。(2)建立民国: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3)颁布约法:1912 年 3 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结果: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孙中山被迫将临时大总统职务让给袁世凯,从此,共和制度名存实亡。4.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深化认知 辛亥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使社会风俗和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可见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帝制,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政治素质。三、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1
4、.二次革命(1)背景:袁世凯撕下了民主共和的伪装,屠杀革命党人;1913 年 3 月,派人刺杀了宋教仁;与西方财团签订了“善后大借款”合同来扩大军队,准备镇压革命力量。(2)结果:1913 年 7 月,以失败告终。2.护国运动(1)背景:1915 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出卖国家利益,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 。(2)结果: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孙中山等革命派积极参加了这场运动,最终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3.护法运动(1)第一次背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不仅出卖国家主权,还拒绝恢复象征民主共和制度的临时约法和国会。结果:由于受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2)第二次概况:1920 年底,孙中山
5、返回广州,重新组织军政府。结果:1922 年,由于陈炯明发动叛乱,运动失败。深化认知 护国运动的兴起和袁世凯帝制梦破灭,说明民主共和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谁逆历史潮流,终将受到历史的唾弃。四、国共合作31.条件(1)捍卫共和斗争的屡屡失败,给孙中山带来极大困惑。(2)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孙中山受到鼓舞和启发。(3)中国共产党给孙中山以真诚帮助。(4)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2.实现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概况:1924 年 1 月,在广州召开。(2)内容: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3.孙中山北上
6、(1)北京政变:1924 年 9 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并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共商国是。(2)概况:孙中山为谋求国家的和平统一,抱病北上。在途中,宣传召集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主张。深化认知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因此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孙中山晚年接受反帝反封建主张,提出“新三民主义” ,促成国共合作等政治活动,既实现了其自身革命思想的伟大转变,也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要点 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史料一 1905 年,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具体解释为: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
7、的反动统治,争取实行民族的独立自主史料二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二条 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之权。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史料三 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4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思考(1)史料一中,孙中山的解释蕴涵了什么思想?依据这种思想,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时,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8、?(2)史料二中强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具有什么进步意义?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力图在中国实行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3)史料三与史料一比较,指出孙中山对列强的态度变化。孙中山在 1924 年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提示 (1)思想:民族主义;成果: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或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进步意义: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制、责任内阁制。(3)变化:由不明确反帝到明确反帝。举措: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1.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是指( )A.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奋斗目标B.资产阶级
9、革命力量开始形成C.开始以武力反抗清王朝的统治D.主张建立共和国解析 同盟会成立以后,形成了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都集合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明确了资产阶级的奋斗目标。答案 A2.下图所示会议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A.通过了宣言B.通过了三大政策5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D.提出节制资本解析 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在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是其最大成果。B 项错误,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三大政策,并未在国民党“一大”上通过。A、D 两项易排除。答案
10、 C考点二 孙中山的优秀品质及其在 20 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c)1.历史功绩(1)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最伟大的功绩)。(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进程。2.革命精神(1)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2)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3)勇于开拓创新、
11、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4)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要点 孙中山在 20 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史料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阅读下列三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6思考(1)结合图一,指出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什么?(2)结合图二,你认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3)结合图三,指出孙中山晚年思想的发展及其对中国革命发展作出的贡献。提示 (1)提出了“三民主义” 。(2)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孙中山接受了中共
12、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召开国民党“一大” ,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到来。1.“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 1912 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A.彻底摧毁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解析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封建统治的基础仍然存在,排除 A 项;从所给材料来看,并没有提到民主共和的观念和资产阶级共和国,仅仅提到“皇帝倒了” ,排除 B、C两项;这一材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答案 D2.(2016浙江选考)1
13、905 年, 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 、 “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 、 “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 、 “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 。 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7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C.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解析 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报,对黄帝、卢梭、华盛顿、墨翟的宣传是为了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不是树立人生新坐标,故 A 项错误;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不是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中西人
14、物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故 B 项错误;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中西人物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动员民众,故 C 项正确;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人物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进行舆论宣传,动员民众,故 D 项错误。答案 C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下图是 20 世纪初某革命组织制发的党员执照,该组织( )成立于日本东京 最早提出“驱除鞑虏”的口号 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 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A. B.C. D.解析 从图中的党员的宗旨可以判断这是同盟会的党员执照。最早的革命团体和提出“驱除鞑虏”口号的是兴中会。答案 C2.孙中山把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第四 单元 课时 中国 民主革命 先行者 孙中山 新人 选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