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目标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目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目标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期中考查期中考查高一物理试卷高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第(第 1-61-6 题为单选题,每题题为单选题,每题 4 4 分,第分,第 7-107-10 题为多选题,每题题为多选题,每题 4 4 分,选不全得分,选不全得 2 2分,错选得分,错选得 0 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可能为零B. 加速度减小的越来越快,速度一定变化的越来越慢C. 速度变大,加速度一定为正D. 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答案】C【解析】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可能为零,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开
2、始时刻,故 A 说法正确;加速度减小的越来越快,速度一定变化的越来越快,故 B 说法错误;当速度和加速度方向均为负值时,速度度也变大,故 C 说法错误;速度是矢量,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其方向可能变化,可能加速度不为零,例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故 D 说法正确。所以选C。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平均速度B. 在研究足球的香蕉球运动时,可以将足球看成质点C. 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D.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答案】D【解析】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瞬时速度,故 A 错误;在研究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
3、的偏转原理时,足球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忽略,否则就不能偏转,则不能看成质点,故B 错误;链球成绩是比较从人的位置到球落地位置的水平距离的长度;不是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距离;故 C 错误;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故 D 正确。所以D 正确,ABC 错误。3.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定有弹力的作用B. 轻绳所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轻杆所产生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2 -C. 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D. 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答案】B【解析】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只有相互接触又发生弹性形
4、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故 A 错误;轻绳所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的收缩方向,轻杆所产生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方向,故 B 正确;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但不能说压力就是重力,因为它们的性质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不同,故 C 错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 D 错误。所以 B 正确,ACD 错误。4. 如图所示, “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A. 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B. 马蹄大的缘故C. 马的重心
5、在飞燕上D. 马跑得快的缘故【答案】A【解析】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翔的燕子上,和马跑得快慢没关系,和马蹄的大小没关系,而是因为马处于平衡状态,飞燕对马的支持力和马的重力在一条竖直线上,故 A 正确,BD 错误;根据马的形态,马的重心不会在飞燕上,故 C 错误。所以 A 正确,BCD 错误。5. 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 2 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 5 s 内的位移是 36 m,则( )A. 小球在 2 s 末的速度是 20 m/s B. 小球在第 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18 m/sC. 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 10 m/s2
6、 D. 小球在 5 s 内的位移是 100 m【答案】D- 3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公式:,可得第 5s 内的位移:,解得重力加速度为:,故 C 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故 A 错误;小球在第 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故 C 错误;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小球在 5 s 内的位移为:,故 D 正确。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6.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 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xt图
7、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速度为B. 超声波的速度为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D.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答案】C【解析】超声波在 时间内通过位移为,则超声波的速度为,由图可知:超声波通过位移为x2时,所用时间为,则超声波的速度为,B 错误;物体通过的位移为时,所用时间为,物体的平均速度,故 C 错误 D 正确7. 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A. 物体 3 s 末开始改变速度方向B. 物体 4 s 末开始改变速度方向C. 物体在第 5 s 内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第 1 s 内加速度的大小D. 物体在前 5 s 内的总位移为负【答案】BC【解析】在
8、 04s 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 A 错误;在 4s 前速度为正,4 s 后速度为负,方向相反,所以物体 4 s 末开始改变速度方向,故 B 正确;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物体在第 5 s 内的斜率大于第 1 s 内的斜率,所以物体在第 5 s 内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第 1 s 内加速度的大小,故 C 正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由图可知前 4s内的位移大于第 5s 内的位移,所以物体在前 5 s 内的总位移为正,故 D 错误。所以 BC 正确,AD 错误。8.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
9、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t1时间后改为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t2时间后停下。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答案】ABD【解析】由题意知,物体先做匀速度为零的加速运动后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则可知,全程中的最大速度v=a1t1,因前后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平均速为:,故 AB 正确,C 错误;全程的总位移:,对全程由平均速度公式:,故 D 正确。所以 ABD 正确,C 错误。9. 一辆摩托车与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表是每隔 1 秒记录的两车的速度值。若两车的运动可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1234- 5 -摩托车18.
10、017.517.016.516.0汽车9.811.012.213.414.6A. 从 t4s 开始计时,经过两车的速度相等B. 摩托车的速度变化快C. 在 04s 内,摩托车的平均速度较大D. 摩托车的位移在减小【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摩托车的加速度为;汽车的加速度为,故汽车的速度变化快,故 B 错误;0-4s 内的平均速度为;汽车的平均速度为,故C 错误;摩托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在减小,位移在增大,故 D 错误;摩托车速度为;汽车速度为,故A 正确;故选 A.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名师点睛】此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属于比较简单的题目,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
11、理量,首先要求出各自的加速度;解题时要学会选择不同阶段重复使用同一个公式,这样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10. 摩托车以速度v1沿直线运动,突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s处,有一辆汽车正以v2(v2v1)的速度开始减速,加速度大小为a2,为了避免发生碰撞,摩托车也同时减速,其加速度的最小值可能为( )A. B. C. D. 【答案】CD【解析】第一种情况:两车速度方向相同,临界情况是速度相等时,恰好不相撞,则有- 6 -,则位移为:,联立两式解得:,故 D 正确;第二种情况:两车速度方向相同,不会同时出现速度相等,临界情况为速度都减为零后恰好不相撞,位移为:,解得:,故 C 正确;第三种情况:两车相向运
12、行,临界情况是两车速度减为零时恰好不相撞,位移为:,解得:。所以 CD 正确,AB 错误。二、实验题。二、实验题。 (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共小题,共 1414 分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11.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依次取了 A、B、C、D、E、F、G 等 7 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 个计时点(图中没有画出) ,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 T=0.02s 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9.24cm,d3=16.85cm,d4=26.46cm,d5=38.06cm,d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物理 上学 期期 试题 解析 新目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