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专题四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必修3).ppt
《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专题四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专题四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必修3).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专题题四四第第1515课课晨读新晨读新课启航课启航积累写积累写作点滴作点滴探究探究文本文本研读研读片段背诵片段背诵资料助读资料助读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文本层析文本层析素材档案素材档案佳作欣赏佳作欣赏领悟学海览胜领悟学海览胜应用体验之旅应用体验之旅识记知识必备识记知识必备课文对译课文对译忠言逆耳忠言逆耳 当我们决定给他人进当我们决定给他人进“忠言忠言”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对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对方当时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设计好劝说对方的策略,采取能接受当时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设计好劝说对方的策略,采取能接受的的“批评批评”方式,使对方心平气和地接受你的意见,并且对你方式,使对方心平气和地接受你的意见
2、,并且对你心存一份感激,这就是忠言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劝说他人的心存一份感激,这就是忠言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劝说他人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劝说的时机和对方性格情感的变化,及时调过程中,要把握好劝说的时机和对方性格情感的变化,及时调整劝说的策略,让对方潜移默化地接受你的意见,这样,整劝说的策略,让对方潜移默化地接受你的意见,这样,“忠忠言言”就不再就不再“逆耳逆耳”了。了。邢东邢东忠言可以不逆耳忠言可以不逆耳 正如现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样,古代的劝谏纳谏,也是说起正如现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样,古代的劝谏纳谏,也是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难。人都有这样一个毛病:明明知道自己错了,来容易,操作起来难。人都有
3、这样一个毛病: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愿意承认,因为觉得很伤面子。这种情况与人的地位成正比,却不愿意承认,因为觉得很伤面子。这种情况与人的地位成正比,地位越显赫就会越在乎。作为九五之尊的古代皇帝,那就更不消说地位越显赫就会越在乎。作为九五之尊的古代皇帝,那就更不消说了。龙颜龙威,本就需要时刻保持得让人崇敬和畏惧。当然,有时了。龙颜龙威,本就需要时刻保持得让人崇敬和畏惧。当然,有时为了服众,他们偶尔也会放下架子,摆出一种姿态,但心里并不会为了服众,他们偶尔也会放下架子,摆出一种姿态,但心里并不会很舒服。所以,历史上那些能真心去听取意见、敢于作自我批评的很舒服。所以,历史上那些能真心去听取意见、敢于
4、作自我批评的君王,是非常伟大的;而那些仗义执言的臣子,也同样伟大得可爱。君王,是非常伟大的;而那些仗义执言的臣子,也同样伟大得可爱。自古至今,劝谏纳谏之事,留下了许多君臣佳话。这一方面检验的,自古至今,劝谏纳谏之事,留下了许多君臣佳话。这一方面检验的,是君王的心胸;另一方面检验的,则是臣子的智慧。每位帝王的脾是君王的心胸;另一方面检验的,则是臣子的智慧。每位帝王的脾性并不相同,心胸气量也不一样。如何劝谏皇上才能纳谏,这里面性并不相同,心胸气量也不一样。如何劝谏皇上才能纳谏,这里面还有个技巧问题。还有个技巧问题。仗义执言的臣子实在伟大仗义执言的臣子实在伟大争臣争臣魏徵魏徵 魏徵魏徵(580(58
5、0643)643),字玄成,巨鹿,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今属河北)人。唐代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魏李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魏徵知无不言,敢于犯颜直谏,史有徵知无不言,敢于犯颜直谏,史有“诤臣诤臣”之称。死后赠之称。死后赠司空,谥号文贞。司空,谥号文贞。曾主持曾主持隋书隋书群书治要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的编撰工作,隋书隋书的序论及的序论及梁书梁书陈书陈书齐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时称良史。唐太宗是历史上著名的开明君
6、主,他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唐太宗是历史上著名的开明君主,他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听取劝谏,甚至被誉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听取劝谏,甚至被誉为为“从谏如流从谏如流”。但到了贞观中期,随着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但到了贞观中期,随着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对外战争连年胜利,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民生活逐渐富裕,对外战争连年胜利,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他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百姓服徭役,长年本。他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百姓服徭役,长年不能回家。有大臣为此进谏,太宗却说:不能回家。有大臣为此进谏,太宗却说:“百姓
7、无事则易骄,劳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役则易使。”针对这些情况,魏徵在贞观十一年,从三月到七月,针对这些情况,魏徵在贞观十一年,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中,连给太宗上了四疏,五个月中,连给太宗上了四疏,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便是其中的第便是其中的第二疏,也称二疏,也称“论时政第二疏论时政第二疏”,简称,简称十思疏十思疏。疏疏 疏,奏文的一种。作为文体,是古代官员向皇帝进言以疏,奏文的一种。作为文体,是古代官员向皇帝进言以使下情上达的进谏文书。使下情上达的进谏文书。“疏疏”始创于汉代,后世又以始创于汉代,后世又以“奏奏疏疏”作为这类进言文体的总称。作为这类进言文体的总称。“疏疏”的用途广泛,论
8、谏、的用途广泛,论谏、劝请、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均可用劝请、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均可用“疏疏”。比较著。比较著名的如贾谊的名的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论积贮疏、诸葛亮的、诸葛亮的街亭自贬疏街亭自贬疏、魏、魏徵的徵的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等。有时私人交往的书信也称之为等。有时私人交往的书信也称之为“疏疏”,如陶渊明的,如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与子俨等疏。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部分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部分放纵情感放纵情感把把(它它)当做当做泛指古代的帝王泛指古代的帝王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动词,长得高大动词,长得高大 形容词作动词,流得长远形容词作动词,流得长远副词,最终副词
9、,最终动词,坚持到底动词,坚持到底名词,诚心名词,诚心副词,果真副词,果真副词,确实副词,确实形容词,诚实的形容词,诚实的 名词,信用名词,信用名词,本源名词,本源形容词,原来的、本来的形容词,原来的、本来的名词,底本名词,底本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使牢固、稳固牢固、稳固形容词,牢固、稳固形容词,牢固、稳固 副词,本来副词,本来 副词,究竟、到底副词,究竟、到底形容词,安定形容词,安定形容词,安逸,安乐形容词,安逸,安乐疑问代词,怎么疑问代词,怎么形容词,缓慢形容词,缓慢动词,惩处,惩办动词,惩处,惩办动词,医治动词,医治形容词,治理得好,安定形容词,治理得好,安定连词,表转折关系
10、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因果关系连词,表因果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代词,它的代词,它的表推测,大概表推测,大概语气词,还是语气词,还是代词,自己的代词,自己的介词,用、拿介词,用、拿介词,把介词,把连词,表目的关系连词,表目的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在表面上;在表面上;从内心里从内心里统治统治居居之下之下指兴建宫室等事情指兴建宫室等事情想要的东西想要的东西使使倾覆倾覆使使鸣鸣重任、重权重任、重权重大的地位重大的地位邪恶的人邪恶的人安逸的环境;安逸的环境;危难的情况危难的情况有才能的人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好的意见流得远流得远流得长远流得长远
11、使使安定安定使使弘扬弘扬使使端正端正使使疲劳疲劳使使辛苦辛苦使使虚虚以以为乐为乐以以为忧为忧使使牢固、稳固牢固、稳固 四、文言句式四、文言句式 (一一)判断句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者也者也”表表判断判断)(二二)省略句省略句 1 1(皇上皇上)鸣琴垂拱鸣琴垂拱(省略主语省略主语“皇上皇上”)2 2江海下江海下(于于)百川百川(省略介词省略介词“于于”)3 3(人民人民)载舟覆舟载舟覆舟(省略主语省略主语“人民人民”)(三三)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 1虽董之以严刑虽董之以严刑(“(“以严刑以严刑”作状语,应为作状语,应为“虽以严刑虽
12、以严刑董之董之”)2 2震之以威怒震之以威怒(“(“以威怒以威怒”作状语,应为作状语,应为“以威怒震之以威怒震之”)(四四)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1 1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应为应为“将崇峻极天,永保休无疆将崇峻极天,永保休无疆”)2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应为应为“人君当重神器,居大域中人君当重神器,居大域中”)(五五)固定句式固定句式 1 1而况于明哲乎而况于明哲乎(况况乎:何况是乎:何况是呢呢)2 2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岂其取之易而守之
13、难乎(岂岂乎:难道是乎:难道是吗吗)3 3则思三驱以为度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把以为:把作为作为)本文是魏徵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作者以政治家特有本文是魏徵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作者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唐太宗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唐太宗“忘本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忘危危”(即忘记隋亡的教训即忘记隋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十十思思”,阐明了要,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的道理。一、阅读课文第一、阅读课文第1 12 2段,回答下面问题。段,回答下面问题。1 1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人君不能善始以
14、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人君不能善始善终的原因的一项是善终的原因的一项是 ()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情以傲物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A A B B C C D D 解析:解析:指出指出“人君不能善始善终
15、人君不能善始善终”这一历史现象;这一历史现象;就这一现象,提出疑问;就这一现象,提出疑问;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原因。答案:答案:C C 2 2下面的句子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下面的句子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A作者以作者以“固本浚源固本浚源”为喻来说明君主要想治理好为喻来说明君主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一定要自己的国家,一定要“积其德义积其德义”。因此,。因此,“德义德义”是君是君主应具备的重要品质。主应具备的重要品质。B B古代的君主能创业却不能守成,主要与他们品德古代的君主能创业却不能守成,主要与他们品德的衰微有关,这是一种普遍的规律。魏徵以此说明太宗要的衰
16、微有关,这是一种普遍的规律。魏徵以此说明太宗要守成力量已经不足了。守成力量已经不足了。C C作者认为治国仅靠作者认为治国仅靠“严刑严刑”“”“威怒威怒”是远远不够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以德义来赢得民心,最终消解人民心中的的,关键是要以德义来赢得民心,最终消解人民心中的“怨怨”,才能取得社稷的稳定长久。,才能取得社稷的稳定长久。D D课文前两段分别从设喻和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说明课文前两段分别从设喻和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说明“居居安思危安思危”的重要性。的重要性。解析:解析:B B项,魏徵的用意是提醒太宗,项,魏徵的用意是提醒太宗,“守成守成”要注重积要注重积“德义德义”,而不是说太宗力已不足。,而不是
17、说太宗力已不足。答案:答案:B B 二、阅读课文第二、阅读课文第3 3段,回答下面问题。段,回答下面问题。3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十思十思”内容内容的一项是的一项是 ()知止以安人知止以安人谦冲以自牧谦冲以自牧慎始而敬终慎始而敬终役聪役聪明之耳目明之耳目简能而任之简能而任之正身以黜恶正身以黜恶 A A B B C C D D 解析:解析:均为魏徵提出均为魏徵提出“十思十思”后建议太宗做或不做后建议太宗做或不做的事。的事。答案:答案:D D.4 4下列对第下列对第3 3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是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学年 语文 同步 课件 专题 15 课谏太宗十思疏 苏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