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深基坑工程7地下水控制ppt课件.ppt
《第八章深基坑工程7地下水控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深基坑工程7地下水控制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8.1 概述 基坑工程中的降低地下水亦称地下水控制地下水控制,即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要满足支护结构和挖土施工的要求,并且不因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基坑周围的环境和设施带来危害。第八章 地下水控制(1)地下水的埋藏条件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上层滞水上层滞水是指埋藏在地表浅处或局部隔水层(透镜体)的上部、且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以上且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承压水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承压井承压井地下水示意图地下水示意图湖湖自流井自流井潜水位潜水位潜水井潜水井隔水层隔水层承压水承压水潜水潜水基岩(岩浆岩)
2、基岩(岩浆岩)隔水层隔水层(2)地下水位 实测水位:初见水位、稳定水位 历年最高水位(3)动水力、流砂、管涌 静水压力与动水力静水压力与动水力:静水(不流动的水)作用在水中物体上的力称为静水压力;而流动的水(地下水,或渗流)对单位体积土的骨架作用的力称为动水力,又称渗透力。临界水力梯度:临界水力梯度:渗透力恰好等于土的有效重度时的水力梯度,称为临界水力梯度 可用渗流的水力梯度i 和土的临界水力梯度icr来判断是否会发生流砂,若iicr则会发生流砂现象。设计时不仅应保证iicr,而且还应该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即应满足 ,式中,K是安全系数,有研究者建议对一般工程不应小于1.5,对深基坑工程不应小于
3、2.5。流砂流砂:当渗流的方向由上而下时,动水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使土颗粒压得更紧,这对于工程是有利的;反之,如渗流方向由下向上,此时动水力方向与重力相反。当动水力 j 在数值上等于土的有效重度时/,土粒处于悬浮状态,砂土随水流动,这种现象称为流砂。流砂常发生在细砂、粉砂和粉土中。管涌管涌,又称为潜蚀,指当地下水流动的水力梯度很大时,渗流从层流变为紊流,此时动水力可把土体粗粒孔隙中填充的细粒土冲走,破坏土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管涌或潜蚀。长期潜蚀的结果,会形成地下土洞,土洞由小逐渐扩大,可导致地表沉陷。流砂与管涌的判别流砂与管涌的判别渗透变形的形式与土的类别、颗粒级配以渗透变形的形式与土的
4、类别、颗粒级配以及水力条件等因素有关及水力条件等因素有关 粘性土由于粒间具有粘聚力,粘结较紧,一般不出现管涌而只粘性土由于粒间具有粘聚力,粘结较紧,一般不出现管涌而只发生流砂破坏;一般认为不均匀系数发生流砂破坏;一般认为不均匀系数Cu10的砂和砾石、卵石,分两种情况的砂和砾石、卵石,分两种情况:1.当孔隙中细粒含量较少(小于当孔隙中细粒含量较少(小于30%)时,由于阻力较小,只)时,由于阻力较小,只要较小的水力坡降,就易发生管涌要较小的水力坡降,就易发生管涌2.如孔隙中细粒含量较多,以至塞满全部孔隙(此时细料含量如孔隙中细粒含量较多,以至塞满全部孔隙(此时细料含量约为约为30%35%),此时的
5、阻力最大,一般不出现管涌而会),此时的阻力最大,一般不出现管涌而会发生流土现象发生流土现象基坑开挖面是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粉土粉砂,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降水后的粉土粉砂面干爽得可穿皮鞋走上去。水库副坝产生管涌 管涌造成稻田被冲毁(4)地下水控制方法简述 方法名称土类渗透系数/m/d降水深度/m水文地质特征集水明排填土、粉土、粘性土、砂土720.05上层滞水或水量不大的潜水降水轻型井点0.120.05含水非富的潜水、承压水、裂隙水截水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可熔岩、破碎带回灌填土、粉土、砂土、碎石土0.12008.2 基本降水方法(1)集水明排集水明排: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和集水井 1)排水沟和
6、集水井宜布置在基坑底部与基础边缘净距0.4m以外,排水沟边缘离开坡脚不应小于0.3m;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应设一个集水井;2)排水沟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1-排水明沟;2-集水井;3-离心式水泵;4-设备基础或建筑物基础边线;5-原地下水位线;6-降低后地下水位线 当基坑侧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按不同高程设置导水管、导水沟等构成明排系统;当基坑侧壁渗水量较大或不能分层明排时,宜采用导流降水方法。降水井的深度应根据设计降水深度、含水层的埋藏分布和降水井的出水能力确定。1-底层排水沟;2-底层集水井;3-二层排水沟;4-二层集水井;5-水泵;6-原
7、地下水位线;7-降低后地下水位线 基坑明排适用于土层比较密实,坑壁比较稳定(细基坑明排适用于土层比较密实,坑壁比较稳定(细粒土边坡不易被渗流冲刷而产生塌方),基础埋深粒土边坡不易被渗流冲刷而产生塌方),基础埋深较浅,降水深度不大,不易发生流砂、管涌的工程。较浅,降水深度不大,不易发生流砂、管涌的工程。(2)轻型井点法)轻型井点法此法主要是利用“下降漏斗”。当在井内抽水时,井中的水位开始下降,周围含水层的地下水流向井中,经一段时间后达到稳定,水位就形成了向井弯曲的下降曲线。地下水位逐渐降低到坑底设计标高以下。使施工能在干燥无水的情况下并行。轻型井点系统由井点管(直径50mm的钢管)、连接管、集水
8、总管及抽水设备等组成。一般是沿基坑周边以一定间距(计算确定)埋入井点管,在地面上用水平铺设的集水总管将各井点管(下端为滤管)连接起来,在一定位置设置离心泵和水力喷射器,离心泵驱动工作水,当水流通过喷嘴时形成局部真空,地下水在真空吸力作用下经滤管进入井管,然后经集水总管排出。轻型井点降水一般适用于粉、细砂,粉土,粘质粉轻型井点降水一般适用于粉、细砂,粉土,粘质粉土和粉质粘土等渗透系数较小(土和粉质粘土等渗透系数较小(0.120m/d)的弱)的弱含水层中降水,降水深度单层不大于含水层中降水,降水深度单层不大于6m,双层不大,双层不大于于12m。(3)管井井点法)管井井点法管井井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
9、井壁管,一是滤水管。井壁管可用直径200350mm的铸铁管、无砂混凝土管、塑料管。滤水管可用钢筋焊接骨架,外包滤网(孔眼为12mm),长23m(如图),也可用铸铁管打孔,外缠镀锌铅丝。降水井宜在基坑外缘采用封闭式布置,井间距应大于15倍井管直径,在地下水补给方向应适当加密;当基坑面积较大、开挖较深时,也可在基坑内设置降水井。降水井的深度应根据设计降水深度、含水层的埋藏分布和降水井的出水能力确定。设计降水深度在基坑范围内不宜小于基坑底面以下0.5m。p水井分类水井是常用的集水建筑物,用以开采、排泄地下水。可分为水平集水建筑物(排水沟、集水管、集水廊道等)和垂直集水建筑物(钻孔、水井、竖井等)。(
10、1)按井径大小和成井方法:管井、筒井。管井是直径通常小于0.5m、深度比较大、采用钻机开凿的水井。筒井是直径通常大于0.5m甚至数米、深度比较浅、通常用人工开挖的水井。8.3 降水基本理论(2)按揭穿含水层的程度及进水条件:完整井:贯穿整个含水层,在全部含水层厚度上都安装有过滤器并能全断面进水的井。非完整井:未揭穿整个含水层、只有井底和含水层的部分厚度上能进水或进水部分仅揭穿部分含水层的井。或揭穿整个含水层,但只有部分含水层厚度上进水的井。完整井和非完整井(a)-潜水井;(b)-承压水井(3)按揭穿含水层的类型:潜水井、承压水井潜水井潜水井:揭露潜水含水层的水井。又称无压井。承压水井承压水井:
11、揭露承压含水层的水井。又称有压井。当水头高出地面自流时又称为自流井自流井;当地下水埋深很大时,可出现承压承压-无压井无压井。(4)按井工作的方式:抽水井、注水井抽水井:抽水井:是从井中抽取地下水的水井。注水井注水井:是将水注入地下的水井。(5)按井工作时相互影响的程度:单井、干扰井实际上,水井类型可交叉命名,如承压水完整井、潜水非完整井等。p地下水向井的运动特征(1)水位降深:从井中抽水时,井周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向井中运动,井中和井附近的水位降低。设某点(x,y)的初始水头为H0(x,y,0),抽水t时间后的水头为H(x,y,t),则该点的水头降低值为s,s=H0(x,y,0)-H(x,y,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基坑 工程 地下水 控制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