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语文教案模板集合八篇.docx
《2022语文教案模板集合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语文教案模板集合八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语文教案模板集合八篇语文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4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实际当中能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教学重点、难点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通
2、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流程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2学生之间交流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3教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
3、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自然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4交流生字词语,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解决课文字、词障碍。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三、合作识字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四、作业设计1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2找出能体现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的话,多读几遍。第二课时课时目
4、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2学会通过体会文章关键词句揣摩人物内心,从而深入体会人物品质的读书方法。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指名学生读词: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1默读15自然段,画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思考:小男孩是怎样来到高尔基面前的?(1)读第1自然段。(2)“突然”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高尔基感到突然?(要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突然”)(3)指导理解纸条的内容。A、读纸条内容:纸条上一共写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B、读
5、了纸条内容后,你知道了什么?(4)这么有礼貌的孩子,门卫为什么不让进去呢?(引导学生理解高尔基工作很忙,“正在读书”;轻易不让人进去打扰高尔基是门卫的责任,并非看不起小孩。从高尔基破例地让小男孩进去,体会出那种热爱关心下一代的特殊感情。)(5)朗读15自然段。2默读611自然段思考: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做,怎么说的?(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思考:A、“打量”是什么意思?怎样是“仔细打量”?仔细打量之后,为什么“咧开嘴笑了”?B、“吩咐”是什么意思?小男孩是怎样吩咐的?从哪句话体会出小男孩是在吩咐高尔基?(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6、这句话没有商量的语气,只有礼貌的安排。C、重点理解第7自然段:读第7自然段,说说高尔基是怎样按小男孩的安排做照相准备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D、抓住第一句中的“按”进行体会。E、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了什么?理解“摆弄”的意思,把“很久很久”与“很久”比较,体会其摆弄时间长,直到把要做的事,要做的准备都做完,“一切停当”。F、高尔基“侧着脸,对着他微笑。”(结合课文插图)G、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从高尔基听从小男孩的吩咐,配合小男孩给自己照相中体会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怀和深深的爱。(4)读811自然段,说说当小男孩突然哭起来时,高尔基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A、读第8自然段,体
7、会高尔基十分关心疼爱的语气。B、反复、有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体会高尔基为什么“赶紧”站起来,又为什么“大声喊”?“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是什么意思?从这些词句中你又体会出了什么?(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5)师生小结611自然段:写小男孩进办公室给高尔基照相,发现忘了带胶卷,伤心地跑回去了。重点写高尔基怎样听从小男孩的吩咐,配合小男孩照相。(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7)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3默读1215自然段。思考:(1)“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
8、希望来的是小男孩?(引导理解“一定”的意思,联系第10自然段中的“赶紧”、“大声喊道”,体会高尔基此时是多么希望并等待着小男孩能再次出现。抓住高尔基对“记者”与“小摄影师”截然不同的态度,体会高尔基对孩子的关心爱护。)(2)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两种可能都会有的,只要能找出依据,说出理由即可。)(3)师生小结。(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三、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续写故事。语文教案 篇21.认识“晋、扭”等13个生字,读准“囊、吧”等4个多音字,会写“晋、炕”等15个字,会写“芦花、发愣”等16个词语。2.带着“为什么说
9、雨来是小英雄”的问题,快速默读课文。3.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找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部分,体会这样写的作用。第一课时一、视频导入,了解课题。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电影吗?我们先来看一个电影片段吧。(出示电影片段)2.看了这个片段,大家有什么感受?3.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鬼哭狼嚎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板书课题)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要求:自己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读一读。2.指名读生字新词。着重指导:“笤帚”中的
10、“帚”要念轻声。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强调。3.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全班齐读,读中巩固,掌握生字新词。芦花 发愣 铅笔 枪栓 胳膊 劫难 炕沿 鬼脸 戒指 柜板绸子 枪声 敌人 尸首 防备 慌忙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并按顺序概括小标题。(1)归纳各部分的主要意思。第一部分:雨来的游泳本领高强。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把长长的一部分内容浓缩成一个简短的小标题
11、,必须抓住内容要点,用语精练。小标题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概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第一部分: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上夜校读书第三部分:掩护交通员第四部分:勇斗鬼子第五部分:河沿枪声第六部分:机智逃生2.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评价检测学生读的情况。(1)确定重点段: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哪部分就是重点语段。(第四部分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所以重点段是第四部分。)(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
12、“没看见”。)(3)试着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3.把六个小标题连起来,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预设:老师帮你在最前面加上时间抗战时期,地点芦花村,这样故事的主要内容就变得更完整了。)四、课堂小结,畅谈体会。读了课文之后,雨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检查掌握情况。2.上节课,通过读课文,我们学习了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二、品读课文,理清思路。1.出示提纲,思考问题:(1)文章通过哪几件事表现了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交通员、勇斗
13、鬼子)(2)文章其他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第一部分: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样?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从哪里可以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第三部分:雨来的机智勇敢表现在哪些地方?第四部分:雨来是怎样与鬼子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的?第五部分: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的行为有什么反应?第六部分:雨来是怎样机智脱险的?2.以学生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标画的阅读习惯。3.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以及重点人物、细节等。三、深入文本,感受形象。(一
14、)理清联系,深入探究。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4)你认为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指导学生讨论、理解重点句子。在课文中画出句子“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的作用,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二)重点研读,感受英雄形象。第四部分描写了雨来与鬼子作斗争的场景,最能表现雨来的英雄形象。1.请同学们默读第四部分,边读边思考,从哪里能具体感受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预设一:品读雨来和鬼子之间的对话。(1)在鬼子对雨来的一连串盘
15、问、哄骗、利诱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鬼子的奸诈狡猾,雨来的沉着与机智。)(2)学生自读,指名分角色朗读。预设二:品读鬼子毒打雨来的片段。(1)找一找鬼子毒打的动作。(2)从这一连串的扭、打、揪、拧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鬼子是多么(残忍、残暴、没有人性)2.小结:我们刚才交流了第四部分的重要片段,品读了其中精彩的语言,小英雄雨来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更加生动立体了。(三)回顾总结,畅谈感受。1.读了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全班交流:鬼子的威逼利诱,也没有让雨来屈服,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板书:坚强不屈)雨来被鬼子毒打得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但他想到的却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16、(板书:热爱祖国)雨来小小年纪就智斗鬼子,与鬼子斗智斗勇。(板书:机智勇敢)四、拓展延伸,活学活用。分享你所知道的其他英雄故事。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鼓励学生把整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注意语言流畅,讲述生动真实,突出雨来的精神品质。小英雄雨来坚强不屈1.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表达顺序,按顺序概括小标题,并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在分析小英雄雨来这个人物形象时,引导学生研读重要片段、重点词句。在“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环节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明白雨来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对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的感悟与探讨,让学生在
17、感受雨来人物品质的同时也进行着爱国主义的熏陶、教育。语文教案 篇3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因此,“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就成了本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一、查阅资料,了解背景。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课前可先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的情况,并做到适当摘录,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文作好铺垫。学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教师可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在
18、课前几分钟里,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信息,这样,既为顺利地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的好习惯。二、理清脉络,分清因果。1初读感知,设疑激趣遵照大纲中阅读教学要从整体入手的原则,我们在教学伊始,可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读准、读通的前提下,教师可借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课文生字新词(包括课后题4的词语)的认读情况,对课文整体感知的情况以及对“将”“相”“和”三字的理解。然后由“和”字引出“不和”。此时教师可设疑激趣: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了呢?学生带问题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最后通过讨论,初步理出故事的来龙去脉,即前两个故事是失和的
19、原因,第三个故事是事情的结果。2分清因果,突破重点将相和一文篇幅较长,三个故事的处理不能平均用力。可以重点段“完璧归赵”为主,教师扶学指导,并渗透一定的学习方法或思路,然后发挥群体优势,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自学后两个故事,做到长文短讲,省时高效地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1)扶读悟法。细读“完璧归赵”,引导学生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该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各是什么;二是你从中体会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画出有关语句并谈出理由。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蔺相如的动作、语言和语句来体会,如“上前一步”“往后退了几步”“举起”等动作的描写;“他理直气壮的说”“大大方方地说”等语言的描写。通过练读体会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0、。也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理直气壮”地读,“大大方方”地说,尽可能地站在人物的立场体会他当时的心理,从而读出人物的语气。最终通过学生的读和发言,总结出这样的结论: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的性格。这样,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句段体会人物特点”,渗透了学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2)自学用法。“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两个故事,教师可由半扶半放到全放,也可以直接全部放手,以课后题1的(2)(3)或上面两个问题为主,分小组自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抓重点句段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在熟读
21、、精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可重点抓以下两部分:一是蔺相如“逼”秦王击缶并记录下来,二是“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说的话。从这两部分中,体会出他的机智勇敢和对敌寸步不让、对友却宽宏大量的高贵品质,突出他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思想,同时可渗透团结、爱国的思想教育。教师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复述“负荆请罪”,完成课后题5。通过自学,学生弄明白了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然后以课后题2、3为主进一步深入探讨,抓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第一个故事的结果是第二个故事的起因,即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才会有渑池之会的随行;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即蔺相如连立奇功造成廉颇与之失和;整个故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语文教案 模板 集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