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押官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七【清代】蒲松龄课件.ppt
《陆押官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七【清代】蒲松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押官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七【清代】蒲松龄课件.ppt(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陆押官陆押官 聊斋志异聊斋志异 卷十七卷十七清代清代 蒲松龄蒲松龄聊斋故事聊斋故事赵公,湖广武陵人1,官宫詹2,致仕归3.有少年伺门下,求司笔札4。公召入,见其人秀雅;诘其姓名,自言陆押官。不索佣值。公留之,慧过凡仆5。往来笺奏6,任意裁答7,无不工妙。主人与客弈,陆脱之,指点辄胜。赵益优宠之。诸僚仆见其得主人青目8,戏索作筵。押官许之,问:“僚属几何?”会别业主计者约三十余人9,众悉告之数以难之。押官曰:“此大易,但客多,仓卒不能遽办,肆中可也。”遂遍邀诸侣,赴临街店。皆坐。酒甫行,有按壶起者曰:“诸君姑勿酌,请问今昔谁作东道主?宜先出资为质,始可放情饮吠;不然,一举数千,哄然都散,向何取偿
2、也?”众目押官。押官笑曰:“得无谓我无钱耶?我固有钱。”乃起,向盆中捻湿面如拳,碎掐置几上;随掷,遂化为鼠,窜动满案。押官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顷刻鼠尽,碎金满前,乃告众曰:“是不足供饮耶?”众异之,乃共恣饮。既毕,会直三两余。众秤金,适符其数。众索一枚怀归,白其异于主人。主人命取金,搜之已亡。反质肆主,则偿资悉化蒺藜。仆白赵,赵诘之。押官曰:“朋辈逼索酒食,囊空无资。少年学作小剧10,故试之耳。”众复责偿。押官日:“某村麦穰中,再一簸扬,可得麦二石,足偿酒价有馀也。”因挽一人同去。某村主计者将归,遂与偕往。至则净麦数斛,已堆场中矣。众以此益奇押官。一日,赵赴友筵,堂
3、中有盆兰甚茂,爱之。归犹赞叹之。押官曰:“诚爱此兰,无难致者。”赵犹未信。凌晨至斋,忽闻异香蓬勃,则有兰花一盆,箭叶多寡,宛如所见。因疑其窃,审之。押官曰:“臣家所蓄,不下千百,何须窃焉?”赵不信。适某友至,见兰惊曰:“何酷肖寒家物11!”赵曰:“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来。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某曰:“我实不曾至斋,有无固不可知。然何以至此?”赵视押官,押官曰:“此无难辨,公家盆破,有补缀处;此盆无也。”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鸭,宫詹僮也。遂如所请。公出,已有四人荷肩舆12,伏候道左。赵乘之,疾于奔马。俄顷入山,但闻奇香
4、沁骨。至一洞府,见舍字华耀,迥异人间;随处皆设花石,精盆佳卉,流光散馥,即兰一种,约有数十余盆,无不茂盛。观已,如前命驾归。押官从赵十余年。后赵无疾卒,遂与阿鸭俱出,不知所往。原文原文注释注释1湖广武陵:指湖南常德府武陵县,即今湖南常德市。2宫詹:即詹事:秦置宫,掌皇后、太子家事。明清皆置詹事府,设詹事及少詹事,掌太子(东宫)事:为三、四品官。3致仕:纳还其官职。公羊传宣公元年“致仕”注:“还禄于君。”一般指告老辞官,还归乡里。4司笔札:主管文书之事。5凡仆:一般的奴仆。6笺奏:书信、奏疏。7裁答:裁笺作答。8青目:看重,另眼相看。意同“青眼”。9别业:即别墅。主计者:主管财物账目的仆人。10
5、小剧:此谓小戏法,今称魔术。11寒家:贫寒之家,谦词。12肩舆:小轿。2译文译文赵公,是湖广武陵县人。曾在太子宫中做过詹事官,年老后退休还乡。一天,有个少年人来到赵公门口,恳求赵公收留他掌管文书。赵公将他叫进屋,见他生得文雅秀气,便询问他的姓名。少年人自称叫陆押官,还说情愿不要工钱,赵公便留下了他。陆押官非常聪明,胜过其他仆人。赵公的往来书信,他随便一写,便无不精妙;有时主人和客人对弈,他在一边看看,一指点,主人就赢了。赵公因此更加宠爱他。其他仆人见他得到主人的青睐3,便闹着要他请客。陆押官答应了,问道:“共有多少同事?”正好赵公田庄里的管家们都来了,一下子聚集了三十多人。大家便把这些人也算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代 陆押官 故事 聊斋志异 十七 蒲松龄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