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8章课件.ppt
《初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8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8章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 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范式与过程社会工作研究的范式与过程第三节第三节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第四节第四节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Company Logo本章六大考点1.1.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0909、1010、1111)2.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概念和特点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概念和特点(0909年年2 2题,题,1010年年2 2题,题,1111年年1 1题,题,1212年年1 1题)题)3.3.问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方法(0808年年4
2、 4题,题,0909年年4 4题,题,1010年年1 1题,题,1111年年2 2题,题,1212年年3 3题)题)4.4.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5.5.个案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方法(0808年年2 2题、题、1010、11 11,1212年年2 2题)题)6.6.一般过程一般过程(0909、1111年年2 2题)题)考点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考点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一)社会工作研究的概念(一)社会工作研究的概念(二)核心要素(二)核心要素1 1、主体、主体2 2、研究对象、研究对象3 3、目标、目标4 4、伦理、伦理5 5、方法、方
3、法Company Logo考点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考点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二、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二、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考点考点)以弱势群体及其问题为主要以弱势群体及其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注重采用社会工作注重采用社会工作视角视角体现社会工作体现社会工作伦理伦理研究的根本研究的根本目的目的在于促进实务及提升理论,从而推进民众福祉在于促进实务及提升理论,从而推进民众福祉研究者可以是资料的收集者、分析者和结果应用者(研究者可以是资料的收集者、分析者和结果应用者(角色角色)Company Logo三、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三、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1 1、信守研究选题的伦理、信守研究选题
4、的伦理2 2、恪守社会工作的伦理、恪守社会工作的伦理3 3、遵守社会研究的伦理、遵守社会研究的伦理四、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功能四、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功能1 1、提升服务对象的整体福利、提升服务对象的整体福利2 2、促进宏观场景的总体优化、促进宏观场景的总体优化3 3、协助社会工作专业的多元增能、协助社会工作专业的多元增能Company Logo考点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考点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201148下列议题中,最宜作为社会工作研究问题的是()。A学生素质教育 B税收体制改革 C全球气候变暖 D家庭暴力成因2010年真题77.社会工作研究属于社会工作与社会研究的交叉领域,社会工
5、作研究的特性有()A.A.研究者可以是资料的收集者、分析者和结果应用者B.B.以弱势群体及其问题或需要为研究的主要对象C.C.行动研究是开展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方法D.D.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体现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E.首要目标是协助研究对象舒缓和解决问题7第八章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范式和过程社会工作研究的范式和过程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定量研究:定量研究:基于实证主义方法,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测量的方法,基于实证主义方法,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测量的方法,收集资料并作统计分析,以解释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收集资料并作统计分析
6、,以解释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实证研究的观点:实证研究的观点:社会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规律是可以感知与测量的社会规律是可以感知与测量的重在实然分析重在实然分析使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使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依据反实证主义的方法,依据现象学、解释学、社会互依据反实证主义的方法,依据现象学、解释学、社会互动理论,收集和分析非数字华资料,探索社会关系,理动理论,收集和分析非数字华资料,探索社会关系,理解、描述和阐释个体。解、描述和阐释个体。特征:特征:强调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不可重复、无一般规律强调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不可重复、无一般规律认为社会研究方法重在分
7、析社会整体的因素,说明整体认为社会研究方法重在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说明整体与成分的关系与成分的关系运用描述性的历史方法,反对自然科学概括性规律方法运用描述性的历史方法,反对自然科学概括性规律方法社会科学的知识是主观的、相对的社会科学的知识是主观的、相对的注重社会现象的发生、变化过程和人的意识过程注重社会现象的发生、变化过程和人的意识过程(二)比较定量和定性研究:(二)比较定量和定性研究:1 1、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定量:研究者于外部研究定量:研究者于外部研究定性:研究者参与定性:研究者参与2 2、研究与理论的关系、研究与理论的关系定量:依托理论、形成假设、分析数据、验
8、证假设定量:依托理论、形成假设、分析数据、验证假设定性: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理论定性: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理论3 3、研究策略、研究策略定量:演绎定量:演绎定性:归纳定性:归纳4 4、资料特性、资料特性定量:收集和分析量化资料定量:收集和分析量化资料定性:获取面描述性的非数字性的信息定性:获取面描述性的非数字性的信息5 5、结果范围、结果范围定量:结论可以推论定量:结论可以推论定性:问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不做结论推论定性:问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不做结论推论(三)适用范围(三)适用范围定量研究的适用范围:定量研究的适用范围:已有大量资料已有大量资料/资料收集相对容易资料收集相对容易须探讨变量间的关系
9、须探讨变量间的关系宏观层面的大规模调查与预测宏观层面的大规模调查与预测定性研究的适用范围:定性研究的适用范围:不熟悉社会系统、无权威、不受控的场景不熟悉社会系统、无权威、不受控的场景不需要过分观念化和学说建构不需要过分观念化和学说建构需发现对象的主观理念、定义新概念和形成新假设需发现对象的主观理念、定义新概念和形成新假设在微观层面发现社会现象的独特性在微观层面发现社会现象的独特性(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注意:定量与定性方法是互补的。注意:定量与定性方法是互补的。二、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二、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一)基本逻辑(一)基本逻辑归纳归纳演绎演绎假
10、设演绎法假设演绎法(二)社会工作研究的基本内容(二)社会工作研究的基本内容拟定研究主题拟定研究主题界定研究问题界定研究问题进行文献回顾进行文献回顾完成研究设计完成研究设计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应用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应用研究成果资料收集建立研究假设资料分析准备工作确定研究问题进行研究设计资料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总结(三)定量研究的一般过程(三)定量研究的一般过程(四)定性研究的一般过程(四)定性研究的一般过程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总结准备1 1、报告撰写的基本原则:、报告撰写的基本原则:内容与标题呼应内容与标题呼应板块体现完整性与逻辑性板块体现完整性与逻辑性定性与
11、定量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风格朴实积极风格朴实积极2 2、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3 3、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4 4、成果应用、成果应用(五)报告撰写及成果应用第三节第三节 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重点)一、含义一、含义二、问卷类型:自填问卷、访问问卷二、问卷类型:自填问卷、访问问卷三、问卷结构:三、问卷结构:标题标题封面信封面信指导语指导语问题和答案问题和答案编码编码其他其他四、问卷设计四、问卷设计(一)问卷设计的原则:(一)问卷设计的原则:信度与效度信度与效度考虑研究目的和类型考虑研究目的和类型以回答者为视角以回答者为视角确保可行性确保可
12、行性(二)问卷设计的步骤:(二)问卷设计的步骤:探索性研究:前人成果探索性研究:前人成果设计问卷初稿:卡片法、框图法设计问卷初稿:卡片法、框图法试用和修改试用和修改定稿和印刷:美观、简洁、易懂定稿和印刷:美观、简洁、易懂(三)问卷的问题和答案的设计(核心):(三)问卷的问题和答案的设计(核心):1 1、关注问题特性、关注问题特性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指标属性分为状态、行为与态度指标属性分为状态、行为与态度2 2、注意语言表达、注意语言表达3 3、数量时间适当、数量时间适当4 4、问题按序排列、问题按序排列五、问卷资料收集五、问卷资料收集(一)对象选取(一)对象选取
13、(二)访问员选拔培训(二)访问员选拔培训(三)物质准备(三)物质准备(四)质量控制(四)质量控制六、评价六、评价优点:省时省力、匿名、标准化程度高、便优点:省时省力、匿名、标准化程度高、便于量化分析于量化分析缺点:调查员质量,对被调查者有要求,填缺点:调查员质量,对被调查者有要求,填答质量答质量问卷设计目标问卷必须激发被访者合作、参与项目并提供完整和精确的回答问卷必须激发被访者合作、参与项目并提供完整和精确的回答问卷必须激发被访者合作、参与项目并提供完整和精确的回答问卷必须激发被访者合作、参与项目并提供完整和精确的回答问卷目标:问卷目标:问卷目标:问卷目标:设计必须将我们需要研究的信息转化为一
14、组特定的设计必须将我们需要研究的信息转化为一组特定的设计必须将我们需要研究的信息转化为一组特定的设计必须将我们需要研究的信息转化为一组特定的 问题,问题,问题,问题,这些问题必须是被访者能够且愿意回答的。这些问题必须是被访者能够且愿意回答的。这些问题必须是被访者能够且愿意回答的。这些问题必须是被访者能够且愿意回答的。问卷能够激励被访者参与、合作、完成整个访问。问卷能够激励被访者参与、合作、完成整个访问。问卷能够激励被访者参与、合作、完成整个访问。问卷能够激励被访者参与、合作、完成整个访问。设计者应努力降低被访者的厌烦情绪,不完整回答。设计者应努力降低被访者的厌烦情绪,不完整回答。设计者应努力降
15、低被访者的厌烦情绪,不完整回答。设计者应努力降低被访者的厌烦情绪,不完整回答。问卷应尽力减少反映(回应)误差。问卷应尽力减少反映(回应)误差。问卷应尽力减少反映(回应)误差。问卷应尽力减少反映(回应)误差。问卷设计过程问卷设计面临的最大弱点是缺少理论支持。因为没有科问卷设计面临的最大弱点是缺少理论支持。因为没有科问卷设计面临的最大弱点是缺少理论支持。因为没有科问卷设计面临的最大弱点是缺少理论支持。因为没有科学的理论能保证什么样的问卷设计是最理想的、或是最学的理论能保证什么样的问卷设计是最理想的、或是最学的理论能保证什么样的问卷设计是最理想的、或是最学的理论能保证什么样的问卷设计是最理想的、或是
16、最优的。它需要经验累积的技巧,同科学比较起来,它更优的。它需要经验累积的技巧,同科学比较起来,它更优的。它需要经验累积的技巧,同科学比较起来,它更优的。它需要经验累积的技巧,同科学比较起来,它更象是一种艺术。象是一种艺术。象是一种艺术。象是一种艺术。问卷设计过程(一)明确我们需要获得的信息明确我们需要获得的信息这是问卷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第一步。这是问卷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第一步。对目标调查对象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有些问题对有大学学历对目标调查对象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有些问题对有大学学历 的人可能较为适宜,但对家庭主妇就不一定适合了。的人可能较为适宜,但对家庭主妇就不一定适合了
17、。问卷设计过程(二)明确访问方式:明确访问方式:明确访问方式:明确访问方式:面对面访问:适合较长、较复杂问题面对面访问:适合较长、较复杂问题面对面访问:适合较长、较复杂问题面对面访问:适合较长、较复杂问题 电话访问:适合较短、简单问题电话访问:适合较短、简单问题电话访问:适合较短、简单问题电话访问:适合较短、简单问题 邮寄访问:问题简单,有详细的指示说明邮寄访问:问题简单,有详细的指示说明邮寄访问:问题简单,有详细的指示说明邮寄访问:问题简单,有详细的指示说明 电脑辅助访问:(电脑辅助访问:(电脑辅助访问:(电脑辅助访问:(CAPICAPICAPICAPI和和和和CATICATICATICAT
18、I)适合复杂的逻辑关系问题适合复杂的逻辑关系问题适合复杂的逻辑关系问题适合复杂的逻辑关系问题问卷设计过程(三)确定单个问题的内容:确定单个问题的内容:确定单个问题的内容:确定单个问题的内容:这个问题是否是必要的。这个问题是否是必要的。这个问题是否是必要的。这个问题是否是必要的。某些场合,问题不能直接涉及你所关心的问题,开始时,只能某些场合,问题不能直接涉及你所关心的问题,开始时,只能某些场合,问题不能直接涉及你所关心的问题,开始时,只能某些场合,问题不能直接涉及你所关心的问题,开始时,只能 问一些中性的问题。例如可以问一些你所感兴趣品牌的竞争品问一些中性的问题。例如可以问一些你所感兴趣品牌的竞
19、争品问一些中性的问题。例如可以问一些你所感兴趣品牌的竞争品问一些中性的问题。例如可以问一些你所感兴趣品牌的竞争品 牌的情况,以便获得客观结果。牌的情况,以便获得客观结果。牌的情况,以便获得客观结果。牌的情况,以便获得客观结果。问卷设计过程(三)续有时候,需要用几个问题代替一个问题更合适有时候,需要用几个问题代替一个问题更合适例:您认为这种饮料是否是可口的新鲜的饮料呢?例:您认为这种饮料是否是可口的新鲜的饮料呢?A)您认为这种饮料是否是可口的饮料?B)您认为这种饮料是否是新鲜的饮料?问卷设计过程(四)尽量避免不能回答的问题:尽量避免不能回答的问题:被访者不知道的问题被访者不知道的问题 问丈夫许多
20、关于买菜的事情,而这些事又都是妻子负责的问丈夫许多关于买菜的事情,而这些事又都是妻子负责的被访者回忆不清的数字被访者回忆不清的数字 过去一个月内,您喝过了多少瓶软饮料?过去一个月内,您喝过了多少瓶软饮料?被访者很难描述的事情被访者很难描述的事情 请您描述一下您经常购物的百货商场的环境?请您描述一下您经常购物的百货商场的环境?问卷设计过程(四)续避免不愿回答的问题:避免不愿回答的问题:敏感的问题敏感的问题内容的选择性内容的选择性 有些问题,专业人士询问没问题,但其它人士询问可有些问题,专业人士询问没问题,但其它人士询问可 能会被拒绝能会被拒绝问卷内容设计问题的措词应注意1、提问确切,避免出现模棱
21、两可的问题 3、问题应以中性形式提出,不能参杂调查者的意图和观点,不能暗示、诱导 2、每一个问题都应可以独立作答,不能把几个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4、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采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和恰当的措词设问 5、各个问题的备选答案必须具有互斥性,不能模糊不清 例1:“上个星期您总共看了几小时书?”其中“书”是否包括杂志、报刊?又如:“您每个月的收入是多少?”其中“收入”是否包括奖金、津贴和其他收入?例2:您为什么不喝牛奶而换喝豆浆?这一问句包含了三层意思:1、您为什么不喝牛奶?2、您为什么改喝豆浆而不改喝其它?3、什么原因使您更换流食?例3:“大家都认为某教师的课上得好,您的看法如何?”,“政府的收
22、购政策大家都认为好,您的看法呢?”问卷内容设计例4:“您父母赞同您的婚姻吗?”这里父母指两个人,若遇到父亲赞成、母亲反对或母亲赞成父亲反映,应答者如何回答呢?例5:“您的职业是企业职工;经济管理人员;干部;商业服务人员;农民;军人;学生;教科文卫人员”。答案交叉重复现象很多,使应答者无所适从。问卷内容设计问卷设计过程(五)选择合理的题型:选择合理的题型:单选题复选题评分题开放题问卷设计过程(六)续选择问题的用词:选择问题的用词:选择问题的用词:选择问题的用词:如果用词不恰当,被访者可能会拒绝回答或回答不准确如果用词不恰当,被访者可能会拒绝回答或回答不准确如果用词不恰当,被访者可能会拒绝回答或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级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 综合 能力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