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_局域网技术.ppt
《第2章_局域网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_局域网技术.ppt(1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2章章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2.1 局域网概述局域网概述2.1.1局域网的特点2.1.2局域网的分类2.1.3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2.1.4IEEE802标准2.2常用的局域网技术2.2.1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2.2.2交换式以太网2.2.3千兆以太网2.2.4万兆以太网第第2章章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2.3小型局域网的设备和传输介质2.3.1小型局域网的主要网络设备2.3.2网络传输媒体和连接设备2.4小型局域网的安装2.4.1网络规划和器材准备2.4.2安装硬件2.4.3网络测试2.4.4使用局域网2.4.5交换机级联第第2章章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局域网(LocalAreaNetw
2、ork,简称LAN)是在小型计算机与微型机上大量推广使用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使用范围最广泛的网络。2.1.1局域网的特点局域网与广域网(WAN)不同,它一般限制在一定距离区域内。一般所说的局域网是指以微机为主组成的局域网,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通信速率较高。局域网络通信传输率为每秒百万比特(Mbps),从5Mbps、10Mbps到100Mbps,随着局域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正在向着更高的速度发展(例如155Mbps、655Mbps的ATM及1000Mbps的千兆以太网等)。(2)通信质量较好,传输误码率低,位错率通常在10-710-12。2.1.1局域网的特点(3)通常属于某一部门、单
3、位或企业所有。由于LAN的范围一般在0.1km2.5km之内,分布和高速传输使它适用于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管理,所有权可归某一单位,在设计、安装、操作使用时由单位统一考虑、全面规划,不受公用网络当局的约束。(4)支持多种通信传输介质。根据网络本身的性能要求,局域网中可使用多种通信介质。(5)局域网络成本低,安装、扩充及维护方便。LAN一般使用价格低而功能强的微机网上工作站。(6)如果采用宽带局域网,则可以实现数据、语音和图像的综合传输。在基带网上,随着技术的迅速进展也逐步能实现语音和静态图像的综合传输,这正是办公自动化所需求的。2.1.2局域网的分类局域网的功能:LAN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资源共
4、享和相互通信,它可提供以下几项主要服务:(1)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及数据库共享。在局域网上各用户可以共享昂贵的硬件资源,如大型外部存储器、绘图仪、激光打印机、图文扫描仪等特殊外设。用户可共享网络上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避免重复投资及重复劳动。网络技术可使大量分散的数据能被迅速集中、分析和处理,分散在网内的计算机用户可以共享网内的大型数据库而不必重要设计这些数据库。局域网的功能(2)数据传送。数据和文件的传输是网络的重要功能,现代局域网不仅能传送文件、数据信息,还可以传送声音、图像。(3)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可以互为后备,避免了单机系统的无后备时可能出现的故
5、障导致系统瘫痪,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4)易于分布处理。利用网络技术能将多台计算机连成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一定算法,将较大型的综合性问题分给不同的计算机去完成。在网络上可建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使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大大提高。局域网的分类局域网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拓扑结构分类、按传输介质分类、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分类等。(1)按拓扑结构分类网络拓扑结构在第1章已经介绍。按不同的拓扑结构组建的局域网就称作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网状网络等。(2)按传输介质分类局域网使用的主要传输介质有双绞线、细同轴电缆、光缆等。以连接到用户终端的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细缆网等。局域网的分类(3)按介质
6、访问控制方法分类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提供传输介质上网络数据传输控制机制。按不同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局域网可分为以太网、令牌环网等。(4)按网络使用的技术分类如以太网、ATM网、快速以太网、FDDI网等。(5)按照网络规模分类根据局域网连接计算机的数量、覆盖范围等因素,可以分为小型局域网(如网吧、计算机房等)、中型局域网(如行政办公单位的网络)、大型局域网(如大型企业的网络)。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所谓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是指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信息通过介质传输时如何控制、如何合理完成对传输信道的分配、如何避免冲突同时又使网络有最高的工作效率及高可靠性等。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法从控制方式来看,可分为集中式控
7、制和分布式控制两大类。集中式控制是指网络中有一个单独的集中控制器或有一个具有控制整个网络功能的节点,由它控制各节点的通信。分布式控制则指网络中没有专门的集中控制器,也没有控制整个网络的节点,网络中所有节点都处于同等地位。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的网络基本上都采用分布式控制方法。分布式控制方法中常见的有: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点访问(CSMA/CD)法、令牌(TokenPassing)控制法、时隙(Timeslot)控制法和寄存器延迟插入法(Bufferinsertion)等。其中前两种是较常见的访问控制方法。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点访问法(CSMA/CD)CSMA/C
8、D(Carriersenses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起源于Hawai大学的ALOHA广播网。1970年Xerox公司研制的实验性以太网(Ethernet)使用了CSMA/CD方法并作为其专利。第二个以太网由DFC、Intel、Xerox三公司共同研制,并迅速成为产品并得到大规模应用。CSMA/CD方式主要用于总线型、星型拓扑结构,通常为基带传输系统,信息传输是以“数据包”为单位。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点访问法(CSMA/CD)CSMA/CD与人际间通话方式相似。这里用下面几步来说明该方法的运作远程:(1)载波监听:想发送信息包的节点要确保现
9、在没有其他节点在使用共享介质,所以该节点首先要监听信道上的动静(即先听再讲)。(2)如果信道在一定时间段内寂静无声(称为帧间缝隙IFG),该站就开始传输(无声则讲)。(3)如果信道一直忙,就继续监听信道,直到出现一定值的IFG时段时,该节点才开始发送它的数据(一等到有空就讲)。(4)冲突检测:如果两个站或更多的站都在监听和等待发送,然后在信道空时同时决定立即开始发送数据,此时就会发生碰撞。这一事件会导致冲突并使双方信息包都受到损坏。因此在传输过程中不断地监听信道,以检测碰撞冲突(边谈边听)。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点访问法(CSMA/CD)(5)如果一个节点检测出碰撞冲突,则立即停止该次传输,
10、并向信道发生一个“拥挤”信号,以确保其他节点也发现该冲突,从而摒弃可能一直在接收的受损的信息包。(6)多路存取:在等待一段时间(称为后退)后,想发送的站试图进行新的发送。一种特殊的随机后退算法决定不同的站在试图再次发送数据前要等一段时间(即延迟时间)。(7)序列回到第1步CSMA/CD方式原理简单,技术上易实现,网络中工作站处于同等地位。但这种方式不能提供优先级控制,无法满足远程控制所需的确定延时和绝对可靠性的要求。该方式效率较高,但当负载大时发送信息等待时间较长。目前出现了不少CSMA/CD的改进方式,令牌访问控制方法l令牌法(Tokenpassing)又称为许可证法,用于环型结构局域网的令
11、牌法称为令牌环访问控制法(TokenRing),用于总线形结构局域网的令牌法称为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法(TokenBus)。令牌法的基本思想是:一个独特的称为令牌的标志信息(标志信息可以是一位,也可以是多位二进制数组成的码)从一个节点发送到另一节点。例如令牌是一个字节的二进制数“11111111”,设该令牌沿环型网依次向每个节点传递,只有获得令牌的节点才有权发送信包。令牌有“忙”、“空”两个状态,“11111111”为空令牌状态。当一个工作站准备发送报文信息时,首先要等待令牌的到来,当检测到一个经过它的令牌为空令牌时,即可以“帧”为单位发送信息,并将令牌置为“忙”向下一站发送。下一站用按位转发的方
12、式转发的方式转发经过本站但又不属于由本站接收的信息。令牌访问控制方法l接收过程为:每一站随时检测经过本站的信号,当查到信包指定的目的地址与本站地址相同时,则一面拷贝全部有关信息,一面继续转发该信息包,环上的帧信息绕环网一周,由原发送点予以收回。按这种方式工作,发送权一直在源站点控制之下,只有发送信包的源站点放弃发送权,把Token(令牌)置“空”后,其他站点得到令牌才有机会发送自己的信息。l令牌环访问控制法TokenRing是美国IBM公司1995年推出的局域网产品,已发展为IEEE802.5局域网标准。TokenRing的网络拓扑为环型基带传输。环型网的主要特点是只有一条环路,信息单向沿环流
13、动,无路径选择问题,令牌是隐式地(无寻址信息)传输到环上每一节点。环路是一个含有有源部件的信道,环中每一个节点都具有放大整形作用。令牌环负载能力强,对信道的访问访问控制技术比较简单。令牌访问控制方法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法TokenBus是1976年美国DatePoint公司研制成功的ARCnet(AttachedResourceComputer)网络使用的方法,它综合了令牌传递和总线结构网络的优点,在物理总线结构中采用显式令牌(即含有特定节点的地址)实现令牌传递控制方法,从而在总线布局中产生节点的排序,这种节点的排序称为逻辑环。目前,由于以太网的迅速普及,使用令牌访问控制的网络已经很少了。IEEE
14、802标准IEEE802标准的原理标准的原理为了促进局域网产品的标准化,便于组网,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委员会为局域网制订了一系列标准,且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作为国际标准的参考并得到认可。IEEE802标准着重描述了微机局域网的低2层:(1)物理层(PH)标准。与OSI标准相似,主要规定比特(bit)流的传输与接收,描述使作用的信号电平编码、规定网络拓扑结构、传输速率及传输介质等。(2)数据链路层标准。OSI的数据链路层在局域网中实际上分成两部分: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IEEE802标准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不具备解决局域网中各站点争用共享通信介质的
15、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又保持与OSI参考模型的一致性,在将OSI参考模型应用于局域网时,将数据链路层划分成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如图2.1所示。图中MAC子层外理局域网中各站对通信介质的争用问题,对于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MAC方法;而LLC子层屏蔽各种MAC子层的具体实现,将其改造成为统一的LLC界面,从而向网络层提供一致的服务。这样既可以通过MAC子层解决局域网中各站对通信介质的争用问题,又可以通过LLC子层保持局域网与OSI模型的衔接;服务访问点指的是在一个系统内上下层通信的接口。由于LLC提供对多个高层实体的支持。因此LLC层有多个服
16、务访问点。IEEE802协议标准正是按图2.1所示层次制定的。IEEE802标准的原理图2.1局域网协议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IEEE802标准的基本构成图2.2IEEE802标准IEEE802标准的基本构成IEEE802.1:综述和体系结构(IEEE802.1(A),它除了定义IEEE802标准和OSI参考模型高层的接口外,还解决寻址、网际互连和网络管理等方面的问题(IEEE802.1(B)。IEEE80.2:逻辑链路控制,定义LLC子层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对于所有的MAC规范,LLC是共同的。IEEE802.3: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是一种对总线型局域网的介质访
17、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4:令牌总线(TokenBus),是另一种对总线型局域网的介制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5:令牌环(TokenBus),是另一种对总线型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标准的基本构成IEEE802.6:城市区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它可以实现一个城市范围内的计算机连网。在城市网上,可以传输数据,也可以传输语音和图像。IEEE802.9:LAN-ISDN接口。IEEE802.10:互操作LAN安全标准(SILS)。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irelessLAN)。IEEE8
18、02.12:100VG-ANYLAN的MAC标准及物理层规范。IEEE802.14:交互式电视网,包括cablemodem的技术规范。IEEE802这一组标准的数目还在不断扩充和完善。IEEE802标准对微机局域网的标准化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尽管高层软件和网络操作系统不同,但由于低层采用了标准协议,几乎所有局域网均可实现互连。2.2常用的局域网技术2.2.1 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1以太网以太网指符合IEEE802.3标准的网络。以太网是最早使用的局域网,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网络产品。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Xerox、DEC和Intel三家公司共同推出正式的网络产品。20世纪80
19、年代至今,以太网获得空前的发展,传输率自20世纪80年代初的10Mbps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达到100Mbps,而且目前1Gbps的以太网产品已很流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太网标准系列已扩展成10余个,其中几个主要的标准如表2.1所示。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以太网方案以太网方案 802.3标准标准 使用传输介质使用传输介质 1982年10BASE-5802.3粗同轴电缆1985年10BASE-2802.3a细同轴电缆1990年10BASE-T802.3i双绞线1993年10BASE-F802.3j光纤1995年100BASE-T802.3u双绞线1997年全双工以太网802.3x双绞线、光纤199
20、8年1000BASE-X802.3z短屏蔽双绞线、光纤2000年1000BASE-T802.3ab双绞线1以太网以太网的的原始方式使用同轴电缆方式。分为细缆方式的10BASE-2和粗缆方式的10BASE-5,这里10代表10Mbps,BASE表示基带传输方式,2和5代表每段长度最大分别为200米和500米。这两种方式都采用总线型结构;细缆网络最多可以有30个站点,最大电缆长度为200米;粗缆网络最多可以有100个站点,最大电缆长度为500米。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中的T表示双绞线。物理上这种网络以集线器为网络中心,为星型结构,逻辑上也是总线拓扑,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式。由于双绞线
21、网络易于安装、价格低廉、可靠性好、容易进行故障隔离和修复,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0BASE-FL网络采用62.5/125多模光纤,FL代表光纤。2快速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是在10BASE-T和10BASE-FL技术上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具有100Mbps传输率的以太网。快速以太网的媒体和媒体布局向下兼容10BASE-T和10BASE-FL,其差别就在于传输速率相差10倍,帧结构和媒体访问控制方式完全按照IEEE802.3的基本标准。快速以太网技术与产品推出后,迅速获得广泛应用。(1)快速以太网的种类快速以太网共有4种不同的连接方式,用以满足不同的布线环境。2快速以太网100BASE-Tx继承了10B
22、ASE-T使用5类UTP的环境,在布线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将10BASE-T的设备换成100BASE-Tx的设备即可形成100Mbps的以太网系统。100BASE-Tx的最大电缆长度为100米。这种连接方式是最常用的一种。100BASE-FX继承了10BASE-FL的多模光纤的环境,在布线不变的情况下,可直接升级为100Mbps的以太网系统。对于原来使用3类双绞线的布线环境,要升级为100Mbps的以太网系统,就需要使用100BASE-T4和100BASE-T2,其中100BASE-T4使用全部4对双绞线。这两种方式都采用特殊的编码方式进行信息传输,目前已很少见。快速以太网中用得最广泛的是100
23、BASE-TX和100BASE-FX。2.2.2交换式以太网1.共享媒体和交换技术在以太网或快速以太网中,采用的是共享媒体技术,形成的是一种广播式网络,物理结构上的星型结构在逻辑上还是总线型结构。多个用户共享一条信道,一个用户传送数据时,其他所有用户都必须等待,因而用户的实际使用速率比较低。例如,在一个有5个用户的10Base-T网络中,当负载较重时,每个用户的平均可用网络速率仅约是网络总带宽的1/5,即2Mb/s。使用交换技术的以太网的核心设备是交换机(SWITCH)。交换机系统摆脱了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方式的约束,在交换机的各端口之间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数据通道,如图2.5所示。此时的交
24、换机逻辑上可认为是一个受控制的多端口开关矩阵,根据需要打开和关闭2个逻辑端口之间的开关。1.共享媒体和交换技术图2.3交换机的各端口之间同时存在多个数据通道1.共享媒体和交换技术交换式以太网相当于把整个网络划分成一个个单用户的网段,在这个网段上只有一个用户,因而不存在碰撞问题,使用户可以充分利用带宽。在10Mbps网络中,如果将普通的集线器改为交换式集线器,那么相当于每个用户都可以独立使用10Mbps带宽,假如有5个端口,则网络的总带宽为10Mbps5=50Mbps,把共享媒体网络的带宽除法变成了乘法,大幅度提高了网络性能。2.交换式以太网的应用组建网络时,一般把功能类似或者把一个部门的用户组
25、成一个工作组,工作组之间通过交换机相连。图2.4是一个典型的交换式以太网,以一个1000Mbps的交换机作为网络核心,通过100Mbps的交换机连接网络中的全部工作站,每个100Mbps交换机连接的工作站形成一个工作组,主服务器连接在核心交换机上。100Mbps交换机为连接到它上面的每个工作站提供100Mbps的专用带宽。有些部门级或工作组级的交换机可提供了多个(一般为两个)上联的1000Mbps的高速端口,通过这个高速端口可以连接到1000Mbps的交换机上。这样就在工作组之间建立起连接。2.交换式以太网的应用图2.4典型的交换式以太网2.2.3千兆以太网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应用的多样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局域网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