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内力计算.ppt
《框架结构内力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结构内力计算.ppt(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结构布置(结构布置(structural configuration)框架结构布置主要是确定柱在平面上的排列方式(框架结构布置主要是确定柱在平面上的排列方式(柱网布置柱网布置)和选)和选择择结构承重方案结构承重方案,这些均必须满足建筑平面及使用要求,同时也须使结,这些均必须满足建筑平面及使用要求,同时也须使结构受力合理,施工简单。构受力合理,施工简单。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满足使用要求,并尽可能与建筑的平、立剖面划分相一致;满足使用要求,并尽可能与建筑的平、立剖面划分相一致;满足人防、消防要求,使水、暖、电各专业的布置能有效地进满足人防、消防要求,使水、暖、电各专业的布置能有效地
2、进行;行;结构尽可能简单、规则、均匀、对称,构件类型少;结构尽可能简单、规则、均匀、对称,构件类型少;结结构布置构布置框架结构柱网平面布置举例框架结构柱网平面布置举例BackBack框架结构平面布置框架结构平面布置框框架架结结构构透透视视图图 考虑因素:考虑因素:生产工艺使用要求,建筑、结构及施工条件等;采用预制生产工艺使用要求,建筑、结构及施工条件等;采用预制构件,符合模数制;柱网尺寸应力求简单规则,受力合理及有利于施工工构件,符合模数制;柱网尺寸应力求简单规则,受力合理及有利于施工工业化。业化。民用建筑柱网布置民用建筑柱网布置柱网布置柱网布置柱网布置柱网布置 好好 差差与分隔墙协调,柱通常
3、设在纵与分隔墙协调,柱通常设在纵横墙交叉点上,以减小对建筑横墙交叉点上,以减小对建筑功能的影响,柱距一般在功能的影响,柱距一般在6-9m之间。之间。而且要考虑结构在荷载作用下而且要考虑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受力合理,各构件材料强度能受力合理,各构件材料强度能充分发挥。充分发挥。3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框架梁:框架梁:梁高:梁高:框架梁计算跨度框架梁计算跨度梁宽:注意:现浇框架梁是注意:现浇框架梁是T形截面,装配或装配整体式位矩形形截面,装配或装配整体式位矩形 或花篮形截面或花篮形截面框架柱框架柱截面尺寸为方形或矩形截面尺寸为方形或矩形按非抗震设计时按非抗震设计时柱组合轴压力设
4、计值柱组合轴压力设计值一级抗震一级抗震二级抗震二级抗震三级抗震三级抗震一般宜取一般宜取而且要求而且要求按抗震设计时按抗震设计时4 变形缝的设置变形缝的设置 变形缝是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统称。的统称。在多高层建筑结构中,尽量在多高层建筑结构中,尽量少设或不设变形缝少设或不设变形缝,可以,可以简化构造简化构造方便方便施工,而且可施工,而且可增强结构整体性或空间刚度增强结构整体性或空间刚度。措施:措施:在建筑设计时,调整平面形状、尺寸、体型等;结构设计时在建筑设计时,调整平面形状、尺寸、体型等;结构设计时,选择节点连接方式、配置构造钢筋、设置刚性层等;施工时,分段,
5、选择节点连接方式、配置构造钢筋、设置刚性层等;施工时,分段施工、设置后浇带、做好保温隔热层等措施防止收缩、不均匀沉降等施工、设置后浇带、做好保温隔热层等措施防止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损坏。因素引起的损坏。但但当建筑平面狭长或体型复杂、不对称,部分刚度、高度、重量相当建筑平面狭长或体型复杂、不对称,部分刚度、高度、重量相差悬殊,且上述措施无法解决时,应设置变形缝差悬殊,且上述措施无法解决时,应设置变形缝。(1)、伸缩缝、伸缩缝 仅将仅将仅将仅将基础顶面以上基础顶面以上基础顶面以上基础顶面以上的结构分开,宽度一般为的结构分开,宽度一般为的结构分开,宽度一般为的结构分开,宽度一般为2040mm
6、2040mm。作用:作用:作用:作用: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上收缩而使房屋产生裂缝。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上收缩而使房屋产生裂缝。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上收缩而使房屋产生裂缝。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上收缩而使房屋产生裂缝。设置:设置:设置:设置:伸缩缝的设置主要与施工方法和房屋长度有关。伸缩缝的设置主要与施工方法和房屋长度有关。伸缩缝的设置主要与施工方法和房屋长度有关。伸缩缝的设置主要与施工方法和房屋长度有关。(2)、沉降缝、沉降缝 沉降缝将沉降缝将沉降缝将沉降缝将基础至屋顶全部分开基础至屋顶全部分开基础至屋顶全部分开基础至屋顶全部分开。作用:作用:作用:作用:避免因房屋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而
7、导致基础、地面、墙体、楼面、避免因房屋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基础、地面、墙体、楼面、避免因房屋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基础、地面、墙体、楼面、避免因房屋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基础、地面、墙体、楼面、屋面拉裂。屋面拉裂。屋面拉裂。屋面拉裂。设置沉降缝:设置沉降缝:设置沉降缝:设置沉降缝:1)1)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处;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处;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处;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处;2)2)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不同处;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不同处;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不同处;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不同处;3)3)房屋平面形状变化的凹角处;房屋平面形状变化的凹角处;房屋平面形状变化的凹角处;房屋平面形状变化的凹角处;
8、4)4)房屋高度、重量、刚度有较大变化处:房屋高度、重量、刚度有较大变化处:房屋高度、重量、刚度有较大变化处:房屋高度、重量、刚度有较大变化处:5)5)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的结合处。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的结合处。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的结合处。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的结合处。(2)、沉降缝、沉降缝 处理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方法有三种:处理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第一种是“放放”,设沉降缝让建筑物各部分自由沉降互不影响;,设沉降缝让建筑物各部分自由沉降互不影响;第二种是第二种是“抗抗”,采用刚度较大的基础,利用本身的刚度来抵抗沉降差,采用刚度较大的基础,利用本身的刚度来抵抗沉降差,不需设沉降缝;不需
9、设沉降缝;第三种是第三种是“调调”,施工过程中,沉降缝位置的基础到楼,施工过程中,沉降缝位置的基础到楼(屋屋)盖结构的梁板盖结构的梁板不断开,钢筋连续,设约不断开,钢筋连续,设约800mm宽的后浇段,待沉降基本完成后再连成整宽的后浇段,待沉降基本完成后再连成整体,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体,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需同时设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应二缝合一,以使整个房屋的缝数减少,需同时设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应二缝合一,以使整个房屋的缝数减少,缝宽度不小于缝宽度不小于50mm,当房屋高度超过,当房屋高度超过10m时,缝宽应不小于时,缝宽应不小于70mm。(2)、沉降缝、沉降缝 沉降缝设置方法:挑梁或搁置预制板
10、、预制梁沉降缝设置方法:挑梁或搁置预制板、预制梁(3)、抗震缝、抗震缝 震害表明,建筑物造型复杂,质量和刚度分布差异显著,地质条件变震害表明,建筑物造型复杂,质量和刚度分布差异显著,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化较大时,在地震作用下,由于结构各部位产生的变形不协调在地震作用下,由于结构各部位产生的变形不协调,导致结构,导致结构一些部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设置抗震缝,将一些部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设置抗震缝,将基础顶面以上基础顶面以上的结构断开,的结构断开,把房屋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单元体,使其在地震作用下互不影响,地震作用把房屋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单元体,使其在地震作用下互不影响,地震作用明确。明确。规范规范
11、要求下列情况宜设抗震缝:要求下列情况宜设抗震缝:1)平面形状复杂而无加强措施;平面形状复杂而无加强措施;2)房屋有较大错层;房屋有较大错层;3)各部分结构的刚度或荷载相差悬殊。各部分结构的刚度或荷载相差悬殊。当需要同时设置伸缩缠、沉降续和抗震缝时,应当需要同时设置伸缩缠、沉降续和抗震缝时,应三缝合一三缝合一。宽度:详见宽度:详见建设计规范建设计规范。两栋房屋的沉降缝处理柱轴线错位两栋房屋的沉降缝处理悬臂挑出人群、家具、设备等人群、家具、设备等荷载,取值见荷载,取值见建筑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荷载规范,可,可折减。折减。框框架架荷荷载载垂直荷载垂直荷载水平荷载水平荷载恒载恒载活载活载风载风载地震作
12、用地震作用框架自重;粉灰重;框架自重;粉灰重;板、次梁、墙体重。板、次梁、墙体重。荷载计算荷载计算 传力路线明确传力路线明确 竖向荷载竖向荷载:恒载恒载:自重、面层重、永久设备:自重、面层重、永久设备 梁承担的竖向荷载梁承担的竖向荷载:活荷载(角平分线分配荷载)按面积分配活荷载(角平分线分配荷载)按面积分配 当采用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楼盖时,板当采用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楼盖时,板上荷载通过预制板的两端传递给它的支承结上荷载通过预制板的两端传递给它的支承结构;构;当采用现浇楼盖时,楼面上的恒载和活当采用现浇楼盖时,楼面上的恒载和活载根据每个区格板两个方向的边长比,沿单载根据每个区格板两个方向的边长比
13、,沿单向或双向传递,区格板长边向或双向传递,区格板长边/短边短边3时沿单向时沿单向传递,长边传递,长边/短边短边3时时沿双向传递。沿双向传递。n 楼面荷载分配原则楼面荷载分配原则现浇楼盖荷载传递示意图现浇楼盖荷载传递示意图 某3层框架结构平面布置与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纵向框架主梁截面尺寸为300mm800mm;横向框架主梁截面尺寸为300mm700 mm,走道框架主梁截面尺寸为300mm500mm;框架的次梁截面尺寸为300mm700mm。柱子1层截面尺寸为600mm600 mm,计算高度为5.13m;23层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柱子计算高度为4.2m。梁、板采用C30混凝土(Ec=
14、3.0104N/mm2),柱子采用C35混凝土(Ec=3.15104N/mm2);各楼面荷载设计值为3.06 KN/m2。横向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ABBCCC横向框架结构荷载计算区域示意图 q1=3.063=9.18 KN/m (A区区);P1=(3.0637.5/2)2=68.85 KN (B区区)P2=(3.0637.5/2)2+3.063/29=110.16 KN (C区区)纵向框架计算简图如下纵向框架计算简图如下 纵向框架结构荷载计算区域示意图 q2=3.061.5=4.59 KN/m (D区区);P3=3.061.57.5/2=17.21 KN (E区区)P4=3.0637.5/2=3
15、4.425 KN (F区区)DE F 对六层以下无侧移的框架,此法较为方便。具体步骤:(1)首先计算框架各杆件的线刚度及分配系数;(2)计算框架各层梁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固定端弯矩;(3)计算框架各节点处的不平衡弯矩,并将每一节点处的不平衡弯矩同时进行分配并向远端传递,传递系数为1/2;(4)进行两次分配后结束(仅传递一次,但分配两次)。弯矩二次分配法 弯矩二次分配法例题:某教学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的截面尺寸为250mmx 600mm,混凝土采用C20;柱 的 截 面 尺 寸 为450mmx450mm,混 凝 土采用C30,现浇梁、柱,结构剖面图及计算简图见右图,试用弯矩二次分配法绘
16、该框架的弯矩图。两边有楼板一边有楼板现浇楼面Ib=2.0I0Ib=1.5I0装配整体式楼面 Ib=1.5I0Ib=1.2I0框架梁截面惯性矩增大系数 为了简化计算,本例框架梁截面惯性矩增大系数 均采用1.2。半边结构()弯矩分配与传递首先将各节点的分配系数填在相应方框内,将梁的固端弯矩填写在框架横梁相应的位置上。第一次分配:放松节点,把各节点不平衡弯矩“同时”进行分配。()弯矩分配与传递 第一次分配 传递假定:远端固定进行传递;右(左)梁分配弯矩向左(右)梁传递;上(下)柱分配弯矩向下(上)柱传递(传递系数均为1/2);()弯矩分配与传递第一次分配传递第二次分配:放松节点,把各节点不平衡弯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框架结构 内力 计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