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版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节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 1识记大气的能量来源、主要的热力作用类型及形成风的主要作用力。2 2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重难点)3 3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状况。(难点)4 4应用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相关原理解释有关自然现象。(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大气的受热过程阅读教材 P28P29上部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1能量来源(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主要来源:地面辐射。2 2受热过程名称具体过程结果地面增温过程大部分 A 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
2、面增温大气增温过程地面增温后以 B 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3 3两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 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4 4主要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大气的运动状态。2正误判断:(1)太阳辐射是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 )(2)大气的绝大部分成分都可以直接吸收太阳辐射。( )(3)大气逆辐射与大气辐射是两种不同的辐射。( )【提示】 (1) 大气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将热量传给地面,地面再将热量传给大气,因此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2
3、) 太阳辐射透过厚厚的大气层时,大气中只有臭氧等少数成分可以直接吸收太阳辐射。(3) 大气受热后产生大气辐射,大气辐射射向四面八方,其中射向地面的那部分大气辐射,被称为大气逆辐射。教材整理2 2 热力环流阅读教材 P29P31上部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1大气运动(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2)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3)意义形成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 形成各种天气变化)2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2)形成过程:A 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D 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F 地冷却,空气
4、下沉,形成高气压;C、E 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正误判断:(1)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是会随大气运动而变化的。( )(2)大气运动的方向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 )(3)白天在青岛滨海会感受到海风扑面而来。( )【提示】 (1) 垂直方向上,总是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的气压。(2) 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的3气压差异引起的。(3) 滨海地带会形成海陆风,白天时陆地增温快,气压低,而海洋上增温慢,气压高,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教材整理3 3 大气的水平运动阅读教材 P31P32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5、1风形成的过程2 2风形成的原因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3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正误判断:(1)水平气压差异是形成风的根本原因。( )(2)植树造林可有效减弱风速。( )(3)地转偏向力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 )【提示】 (1) 地面受热不均,产生水平气压差异,形成了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风由高压吹向低压。(2) 植树造林可增大地面摩擦力,使风力减弱。(3) 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力大小,只影响风向,
6、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4疑问 1: 解惑: 疑问 2: 解惑: 疑问 3: 解惑: 大气的受热过程合作探讨2016 年 10 月 11 日起北京连续多日被雾霾笼罩,城市空气一片混沌,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结合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探讨下列问题。探讨1:1: 北京被雾霾笼罩期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D 会发生什么变化?【提示】 雾霾笼罩期间,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D 会减弱。探讨2:2: 北京被雾霾笼罩期间的昼夜温差是变大还是变小?结合图中信息说明原因?【提示】 昼夜温差变小。因白天时到达地
7、面的太阳辐射 D 会减小,从而使地面辐射F 减小,G 减小,气温不会很高;夜晚时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不会太低,因此昼夜温差变小。探讨3 3:城市郊区农民燃烧农田秸秆,对图中的哪个环节有增强的作用? 【提示】 燃烧秸秆主要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图中环节有增强作用。核心点击1 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52 2大气受热过程在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8、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高海拔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体验评价1 1当地时间 10 月 8 日 1 时 46 分左右,熊本县阿苏山中岳第一火山口时隔 36 年再次发生了爆发性喷发。火山口方圆 1 公里以上的广泛区域可能有喷石飞散。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1)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6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 【导学
9、号:23010082】(2)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解析】 第(1)题,火山灰云团能大量吸收(数字编号)和反射(数字编号)太阳辐射,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另一方面,由于云团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数字编号)也相应加强。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白天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当地气温相应下降;夜晚,因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当地气温下降幅度小,因而,昼夜温差变小。【答案】 (1) (2)小热力环流合作探讨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制成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地理 地球 大气 冷热 不均 引起 运动学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