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课件.ppt
《第三章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课件.ppt(1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概念l很久以前,人们就致力于寻找一种理想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19世纪末,由于美国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获得成功,引起了人们对生物防治的极大兴趣。此后,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展生物研究,想以此作为最理想的防治方法。l到20世纪40年代,由于人工合成了有机杀虫剂,随后相继合成了杀菌剂等,其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效果明显,一时间化学防治就成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但经长期大量使用后,产生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污染环境,造成公害,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以及大量杀伤有益生物等,导致有些病虫害失去控制。最后人们终于从历史的经验得出结论,
2、任何依赖单一方法解决病虫害的防治问题是不可能的。l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际上兴起一种新的病虫害防治对策,即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简称IPM。l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他的一些不良达到防治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他的一些不良反应。反应。l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有害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物综合治理”会议上,提出会议上,提出IPM的定义为:的定义为:综综合治理是一种有害生物的管理系统,依据有害合治理
3、是一种有害生物的管理系统,依据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关系,尽可生物的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关系,尽可能协调地运用一切适当的技术及方法,将有害能协调地运用一切适当的技术及方法,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下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下。一、综合治理的含义l我国我国于于1974年召开了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总年召开了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总结了国内外的经验与成就,在此基础上,于结了国内外的经验与成就,在此基础上,于1975年春全国植保会议上,确定了年春全国植保会议上,确定了“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的植保工作方针。l指出指出“以防作为贯彻植保方针的指
4、导思想,在综以防作为贯彻植保方针的指导思想,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为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的目的害的目的”。l1986年年11月中国植保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月中国植保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在成都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农作物病虫害植保所在成都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l提出提出综合防治综合防治的含义是:的含义是:“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
5、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益”。综合治理有如下特点:综合治理有如下特点:(一)从生态全局和生态总体出发,以预防为主,(一)从生态全局和生态总体出发,以预防为主,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虫的控制因素,达到控制病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虫的控制因素,
6、达到控制病虫发生的目的。虫发生的目的。(二)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使其相互协调,取(二)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使其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它不是许多防治方法的机械拼凑和综合,长补短,它不是许多防治方法的机械拼凑和综合,而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防而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防治方案。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但尽量避治方案。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但尽量避免杀伤天敌和污染环境。免杀伤天敌和污染环境。综合治理有如下特点:综合治理有如下特点:(三)综合治理并非以(三)综合治理并非以“消灭消灭”病虫为准则,病虫为准则,而是把病虫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而是把病虫控制在经济允许
7、水平之下。(四)综合治理并不是降低防治要求,而是把(四)综合治理并不是降低防治要求,而是把防治技术提高到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防治技术提高到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准则。准则。二、综合治理的原则二、综合治理的原则l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植物生产过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植物生产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培技术,调节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培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为害标准要求的策略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为
8、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及措施。l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的加强自然防治能力。有意识的加强自然防治能力。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一)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植物、病虫、天敌三植物、病虫、天敌三者之间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约。者之间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约。当它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中时,它们当它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中时,它们的发生、消长、生存又与这个环境的状态关系的发生、消长、生存又与这个环境的状态关系极为密切。这些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
9、生态极为密切。这些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系统。l 综合治理就是在播种、育苗、移综合治理就是在播种、育苗、移栽和管理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栽和管理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地调节和操纵生态系统里某些组成部分,节和操纵生态系统里某些组成部分,以创造一个有利于植物及病虫天敌的以创造一个有利于植物及病虫天敌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虫孽生和发展的环生存,而不利于病虫孽生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而预防或减境条件,从而预防或减 少病虫的发生与为害。少病虫的发生与为害。(二)(二)从安全角度出发从安全角度出发 根据生态系统里各组根据生态系统里各组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的相
10、互关系,既针对不同对象,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既针对不同对象,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一种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一种或几种适合作物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或几种适合作物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法。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如生产管理技术、病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如生产管理技术、病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对不同的病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对策。几项措施取长补短,相虫害,采用不同对策。几项措施取长补短,相互辅佐,并注意实施的时间和方法,达到
11、最好互辅佐,并注意实施的时间和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的效果。同时将对生态系统内外产同时将对生态系统内外产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既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既控制了病虫为害,又保护了控制了病虫为害,又保护了人、畜、天敌和植物的安全。人、畜、天敌和植物的安全。(三)(三)从保护环境,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从保护环境,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发然控制角度出发 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农药的使用,而是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的选择及合理的使用农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的选择
12、及合理的使用农药,应特别选择高效、无毒或低毒、污染轻、有选药,应特别选择高效、无毒或低毒、污染轻、有选择性的农药,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择性的农药,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保护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保护和利用 天敌,逐步加强自然控制的各个因素,天敌,逐步加强自然控制的各个因素,不断增强自然控制力。不断增强自然控制力。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l(四)(四)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 防治病虫防治病虫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为害,使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为害,使其为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
13、为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因而经济允许水平(经济阀值)是综因而经济允许水平(经济阀值)是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l 人们必须研究病虫的数量发展到何人们必须研究病虫的数量发展到何种程度,再采取防治措施,以阻止病种程度,再采取防治措施,以阻止病虫达到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这就是虫达到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这就是防治指标。病虫为害程度低于防治指防治指标。病虫为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否则,必须掌握有利标,可不防治;否则,必须掌握有利时机,及时防治。时机,及时防治。病虫害综合治
14、理作为有害生物管理体系有病虫害综合治理作为有害生物管理体系有一个逐步发展、改进的过程,无论防治对象是一个逐步发展、改进的过程,无论防治对象是一种害虫(或病害),还是一种作物上的多种一种害虫(或病害),还是一种作物上的多种害虫(或多种病害)。都要形成一个较完善的害虫(或多种病害)。都要形成一个较完善的综合治理体系,一般要经过以下方案:综合治理体系,一般要经过以下方案:三、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三、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一)调查作物地病虫害种类,确定主要防治对(一)调查作物地病虫害种类,确定主要防治对象以及需要保护利用的重要天敌类群。象以及需要保护利用的重要天敌类群。(二)测定主要防治对象种群密度与为害
15、损失的(二)测定主要防治对象种群密度与为害损失的关系,确定科学的、简便易行的经济阀值(或关系,确定科学的、简便易行的经济阀值(或防治指标)。防治指标)。(三)研究主要防治对象和主要天敌的生物学特(三)研究主要防治对象和主要天敌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相互作用与各种环境因子之间性、发生规律、相互作用与各种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明确病虫害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提出的关系,明确病虫害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提出控制为害的方法。控制为害的方法。方案:方案:(四)在进行单项防治方法试验的基础上,提(四)在进行单项防治方法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组合,要力求符合出综合治理的措施组合,要力求符合“安全、安全、有
16、效、经济、简便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先进行试验,再的原则,先进行试验,再示范验证后予以推广。示范验证后予以推广。(五)在此基础上根据科学研究不断提供的新(五)在此基础上根据科学研究不断提供的新信息和方法及推广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再进信息和方法及推广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再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治理体系,使一步改进和完善治理体系,使IPM从单一作物从单一作物上的单种害虫(或病害)、多种害虫(或多种上的单种害虫(或病害)、多种害虫(或多种病害)水平,向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病病害)水平,向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病虫草害的水平发展。虫草害的水平发展。方案:方案:第二节第二节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主要措
17、施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主要措施主要措施l植物检疫植物检疫l农业防治农业防治l生物防治生物防治l物理和机械防治物理和机械防治l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一、植物检疫一、植物检疫l植物检疫也称法规防治。指一个国家或地植物检疫也称法规防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专门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应用现区由专门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代科学技术,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等人为的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杂草等人为的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保护一个国家或保护一个国家或 地区农林业生产和农地区农林业生产和农
18、 林业生态的安全具有林业生态的安全具有 重要意义。重要意义。1 植物检疫的工作范围植物检疫的工作范围 根据国家所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双边根据国家所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双边协定和农产品贸易合同上的检疫条文等要求开协定和农产品贸易合同上的检疫条文等要求开展工作。对植物及其产品在引种、运输、贸易展工作。对植物及其产品在引种、运输、贸易过程中进行管理和控制,目的是防止危险性有过程中进行管理和控制,目的是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在地区间或国家间传播蔓延。害生物在地区间或国家间传播蔓延。(一)植物检疫的工作范围及内容。(一)植物检疫的工作范围及内容。2 植物检疫的任务植物检疫的任务 植物检疫的主要任务有植物
19、检疫的主要任务有3个方面:个方面:(1)禁止危险性病、虫及杂草随着植物及其禁止危险性病、虫及杂草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或由国内输出;产品由国外输入或由国内输出;(2)将国内局部地区已经发生的危险性病、将国内局部地区已经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及杂草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蔓延,虫及杂草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蔓延,并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消灭;并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消灭;(3)当危险性病、虫及杂草传入新地区时,当危险性病、虫及杂草传入新地区时,采取紧急措施,就地消灭。采取紧急措施,就地消灭。3植物检疫的内容植物检疫的内容 植物检疫分为植物检疫分为对内检疫对内检疫和和对外检疫对外检疫两部分。两部分。(1
20、)对内检疫又称国内检疫,是国内各级)对内检疫又称国内检疫,是国内各级检疫机关,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根据检疫检疫机关,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根据检疫条例,对所调运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条例,对所调运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仅在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和处理,以防止仅在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及杂草等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危险性病、虫及杂草等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延。3植物检疫的内容植物检疫的内容 植物检疫分为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两部分。植物检疫分为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两部分。(2)对外检疫又称国际检疫,是国家在对)对外检疫又称国际检疫,是国家在对外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设立检外港口、国际机场及国
21、际交通要道设立检疫机构,对进出口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处理。防止危险性病、虫及杂草等有害疫处理。防止危险性病、虫及杂草等有害生物的传入和输出。生物的传入和输出。4植物检疫对象植物检疫对象 植物检疫对象是指国家有关植物检疫部门植物检疫对象是指国家有关植物检疫部门根据一定时期内国际国内的病、虫、杂草发生根据一定时期内国际国内的病、虫、杂草发生分布情况和本国、本地区的实际需要,经科学分布情况和本国、本地区的实际需要,经科学审定,并明文规定要采取检疫措施禁止传播蔓审定,并明文规定要采取检疫措施禁止传播蔓延的某些植物病、虫及杂草。延的某些植物病、虫及杂草。确定植物检疫
22、对象的原则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原则l一是国内尚未发现或只在局部地区发生;一是国内尚未发现或只在局部地区发生;l二是危险性大,一旦传入可能造成农林业重大二是危险性大,一旦传入可能造成农林业重大损失,且传入后难以防治的;损失,且传入后难以防治的;l三是能随植物及其产品、包装材料等远距离传三是能随植物及其产品、包装材料等远距离传播,尤其是能随种子,苗木人为传播的危险性播,尤其是能随种子,苗木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病、虫、杂草。1.直接检验直接检验 随种子、苗木或其他植物产品运输随种子、苗木或其他植物产品运输传播的病、虫、杂草,如有明显的症状或容易传播的病、虫、杂草,如有明显的症状或容易辨认的形
23、态特征,用直接检验法。辨认的形态特征,用直接检验法。2.过筛检验过筛检验 在虫体、虫瘿、菌核、菌瘿、杂草在虫体、虫瘿、菌核、菌瘿、杂草种子与作物种子或其他粮谷类产品混杂的情况种子与作物种子或其他粮谷类产品混杂的情况下,多采用这种检验法。下,多采用这种检验法。(二)植物检疫检验的方法(二)植物检疫检验的方法3.解剖检验解剖检验 很多病害或病害初发阶段,在种很多病害或病害初发阶段,在种子、苗木及其他植物产品表面无明显症状,子、苗木及其他植物产品表面无明显症状,诊断比较困难时,需用解剖检验进行鉴别。诊断比较困难时,需用解剖检验进行鉴别。4.比重检验比重检验 用于检查颗粒与种子大小相仿的用于检查颗粒与
24、种子大小相仿的带病种子、菌核、虫瘿、杂草种子等。带病种子、菌核、虫瘿、杂草种子等。(二)植物检疫检验的方法(二)植物检疫检验的方法5.荧光反应检验荧光反应检验 利用病原微生物在植物组利用病原微生物在植物组织中荧光反应能力比正常组织的荧光反应织中荧光反应能力比正常组织的荧光反应强若干倍的原理,检测植物组织内是否带强若干倍的原理,检测植物组织内是否带有病原物。有病原物。(二)植物检疫检验的方法(二)植物检疫检验的方法 6.染色检验染色检验 用不同化学药品对粮谷、豆用不同化学药品对粮谷、豆类进行染色,通过观察颜色深浅程度鉴别类进行染色,通过观察颜色深浅程度鉴别有无害虫及害虫种类。有无害虫及害虫种类。
25、7.漏斗分离检验漏斗分离检验 检查种子或其他植物产品检查种子或其他植物产品是否带有病原线虫时,可采用漏斗分离检是否带有病原线虫时,可采用漏斗分离检验法。验法。(二)植物检疫检验的方法(二)植物检疫检验的方法8.洗涤检验洗涤检验 用蒸馏水洗涤种子,经离心处理后用蒸馏水洗涤种子,经离心处理后检查沉淀液中的病原真菌孢子和线虫。检查沉淀液中的病原真菌孢子和线虫。9.分离培养检验分离培养检验 主要用来检验潜伏于种子、苗主要用来检验潜伏于种子、苗木或其他植物产品内部不易发现和鉴定的病原木或其他植物产品内部不易发现和鉴定的病原菌,或外表有病斑但无病原菌可供鉴定时均可菌,或外表有病斑但无病原菌可供鉴定时均可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作物 病虫害 综合治理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