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题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题高二数学高二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 U1,2,3, 4,5,6,7,8,A1,3,5,7,B2,4,5,则 CU(AB)等于( )A. 6,8 B. 5,7 C. 4,6,7 D. 1,3,5,6,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中 U=1,2,3,4,5,6,7,8,A=1,3,5,7,B=2,4,5,
2、我们根据集合并集的运算法则求出 AB,再利用集合补集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到答案解:U=1,2,3,4,5,6,7,8,A=1,3,5,7,B=2,4,5AB=1,2,3,4,5,7,Cu(AB)=6,8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补集及其运算,集合并集及其运算,属于简单题型,处理时要“求稳不求快”2. 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已知,则( )A. 8 B. 12 C. 16 D. 24【答案】C【解析】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由,得:a1+4d=8,3a1+3d=6,解得:a1=0,d=2.a1+8d=82=16.故答案为:16.3. 若,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A. B. C
3、. D. 【答案】B- 2 -【解析】,因此 B 不正确.故选:B4. 某大学数学系共有本科生 1000 人,其中一、二、三、四年级的人数比为 4321,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本科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200 的样本,则应抽取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为( )A. 80 B. 40 C. 60 D. 2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三年级的人数为人,所以应抽取的三年级的人数为人考点:1分层抽样;5. 若样本数据的标准差为 8,则数据,的标准差为( )A. 8 B. 15 C. 16 D. 3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样本数据,的标准差为 ,所以方差为 64,由可得数据,的方差为,所以标准差为考点:方
4、差与标准差6. 如下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 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分别为 14,18,则输出的( )- 3 -A. 0 B. 2 C. 4 D. 14【答案】B【解析】由 a=14,b=18,ab,则 b 变为 1814=4,由 ab,则 a 变为 144=10,由 ab,则 a 变为 104=6,由 ab,则 a 变为 64=2,由 ab,则 b 变为 42=2,由 a=b=2,则输出的 a=2故选:B7. 在棱长为 的正方体中随机地取一点 P,则点 P 与正方体各表面的距离都大于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A【解析】符合条件的点
5、P落在棱长为的正方体内,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P= .故选 A.8. 把二进制的数 11111(2)化成十进制的数为( )- 4 -A. 31 B. 15 C. 16 D. 11【答案】A【解析】11111(2)故选:A9. 已知点 是边长为 1 的等边的中心,则( )A. B. C. D. 【答案】D【解析】由于点 O 是边长为 1 的等边ABC 的中心,D 为 BC 的中点,两两夹角为120所以所以。故选 D10.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四边形都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两条虚线互相垂直,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知:
6、原几何体为一个棱长为 2 的正方体,里面挖去一个四棱锥,四棱锥的高为 1.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考点:三视图。点评:做此类题的关键是正确还原几何体及几何体的一些棱的长。属于基础题型。- 5 -11. 设动点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A. 50 B. 60 C. 70 D. 100【答案】D【解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ABCO).由得y=x+,平移直线y=x+,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x+经过点C(20,0)时,直线y=x+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代入目标函数得z=520=100.即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10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性规划问题,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实质是把代
7、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出可行域;二,画目标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让其斜率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12. 函数的零点有(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答案】B【解析】定义域:由,得:,或(舍) ,或故函数的零点有一个.故选:B点睛:函数的零点有两种转化方式:一种是转化为方程的根的问题;一种是转化为两个图像- 6 -的交点问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8、. .13. 已知函数,用秦九韶算法计算_。【答案】4485【解析】,所以14. 甲、乙、丙三人进行传球练习,共传球三次,球首先从甲手中传出,则第 3 次球恰好传回给甲的概率是_【答案】【解析】用甲乙丙甲表示一种传球方法所有传球方法共有:甲乙甲乙;甲乙甲丙;甲乙丙甲;甲乙丙乙;甲丙甲乙;甲丙甲丙;甲丙乙甲;甲丙乙丙;则共有 8 种传球方法。记求第 3 次球恰好传回给甲的事件为A,可知共有两种情况, ,而总的事件数是 8,P(A)= =.故答案为: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1)列举法.(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
9、常采用树状图法.(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4)排列组合法: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15. 经过直线,的交点且平行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_。【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求得交点坐标,然后结合直线系方程可得所求直线方程为.试题解析:- 7 -由,得, 设,则 为所求。 【答案】【解析】取x=1,得f(14)=f(3)=f(1)=log2(1+1)=1,,所以f(3)=f(3)=1,故正确;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f(x4)=f(x),则f(x4)=f(x),f(x2)=f(x2),函数f(x)关于直线x=2 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数学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新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