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诊疗技术(精品).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1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诊疗技术(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诊疗技术(精品).ppt(1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1 21 二十一世纪医学诊疗技术二十一世纪医学诊疗技术基因诊断与治疗基因诊断与治疗目目 录录18661866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人类疾病人类疾病v人类疾病分为遗传性疾病和获得性疾病。v遗传性疾病主要是自身基因结构或表达异常所致。v获得性疾病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v疾病是环境因素与人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生命过程,包括“发生、发展、转归”三个阶段。v疾病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使完全由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疾病(例如烧伤、烫伤等),其病程长短、修复难易也与个体的遗传类型有关。v任何疾病都与基因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都是特定基因型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目目 录录18
2、671867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疾病的诊断治疗疾病的诊断治疗v传统医学是被动的,主要是从环境因素去寻找病因,根据疾病发生后的症状进行诊治。v现代医学是主动的,注重在疾病发生前进行预测,并采取适当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v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和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技术不仅可以从基因水平上诊断和治疗疾病,而且可以开展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目目 录录18681868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21.1 21.1 基因诊断基因诊断v中医“望闻问切”、西医“视触叩听”,还有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等。v传统诊断方法以疾病表型为依据,表型改变不是特异
3、的,在疾病发生一定时间才有表现,不能及时作出明确诊断。v“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临床医生的努力方向。v基因诊断从源头上去查找问题,从基因水平去阐明疾病的病因和发病过程。目目 录录18691869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21.1.1 21.1.1 基因诊断概述基因诊断概述v基因诊断是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分析受检者的某一特定基因的结构(DNA水平)或功能(RNA水平)是否正常,以此来对相应的疾病进行诊断。v基因诊断项目一般包括基因序列分析、基因突变检测、基因剂量和拷贝数测定、基因表达产物分析、外源基因检测等。v基因诊断技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一般用于基因分型、基因突变检
4、测、外源感染性病原体基因检测等;定量分析一般用于测定基因或染色体拷贝数以及基因的表达产物,不同项目的基因诊断应该选择适宜的技术。目目 录录18701870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分子诊断分子诊断v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DNA序列及其表达产物(RNA或蛋白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称为分子诊断(molecular diagnosis)。v针对DNA的分子诊断称为DNA诊断(DNA diagnosis)或基因诊断。v对表达产物mRNA质和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称为RNA诊断(RNA diagnosis)。v对蛋白质的质和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称为蛋白质诊断(protein diagnosis)。目目
5、 录录18711871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v一般未将基因诊断和分子诊断严格区分,通常所说的基因诊断已经包括RNA和蛋白质诊断的内容。v从技术角度讲,DNA诊断相对较易,蛋白质诊断相对较难。v目前开展的分子诊断主要是针对DNA的,很少将蛋白质作为分析对象。v一般涉及到基因功能分析时,才需要进行RNA诊断。目目 录录18721872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21.1.1.1 21.1.1.1 形成和发展形成和发展v20世纪70年代初,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和DNA分子杂交技术的建立为基因诊断奠定了基础。v1978年,美籍华裔科学家简悦威(Y.M.Kan)根据胎儿羊水细胞
6、DNA作出镰形红细胞贫血症的产前诊断,开创了基因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的时代。v早期主要针对遗传病,特别是单基因病,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前提是疾病表型与基因型关系已经明确。v现在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包括肿瘤、病毒感染性疾病、高脂蛋白血症、寄生虫病、传染病病原体的诊断等。目目 录录18731873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21.1.1.2 21.1.1.2 特点和临床意义特点和临床意义v针对性强:以基因为探查对象,是基因水平的病因诊断。v特异性高:选用特定基因序列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能准确探知被检样品中是否存在相应序列。v灵敏度高:PCR技术解决了样品需求量大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灵
7、敏度。v适用面广:检测目标可以是任何一段DNA序列、一个特定基因或一组基因,内源或外源基因,开放或关闭的基因。检测那些具有组织和分化表达特异性的基因。目目 录录18741874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v诊断疑难疾病:弄清致病基因类型,了解发病过程和机制,对疾病分类分型,提供最佳治疗方案。v预防重大疾病:预测易感因素,提供预防对策。v预测疾病发生:检测感染性流行病病原体,探知不同病原体之间的同源性,为流调提供可靠资料。v血源及各种生物制剂的安全:灵敏地检出携带病毒的细胞。v改善器官移植:分析基因型,有效完成组织配型。v提高人口质量:广泛开展产前基因诊断,杜绝患儿出
8、生,降低发病率。目目 录录18751875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21.1.1.3 21.1.1.3 原理和技术流程原理和技术流程v基本原理:检测相关基因结构及表达功能,特别是RNA产物是否正常。采用特异DNA探针与靶基因分子杂交,可直接检测上述变化。v技术流程:样品核酸抽提靶序列扩增分子杂交信号检测。v取样:依诊断项目不同而异。利用PCR技术只需采集微量样品就可使其中的DNA大量扩增。v分析:核酸分子探针技术是确认DNA中是否存在某一特定序列的基本方法。PCR技术也可间接分析某一特定序列是否存在。DNA测序或其他DNA结构分析方法可直接确定基因结构及表达产物是否正常。目目 录
9、录18761876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21.1.2 21.1.2 基因诊断基本策略基因诊断基本策略v如果某种基因突变类型与疾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对疾病基因及致病机制已清楚或部分清楚,可直接检测基因突变类型作为诊断依据;v如果疾病基因尚未确定或未被克隆出,对其结构及分子机制一无所知,或者同一疾病存在不同突变类型,可选择基因连锁分析来判断受检者是否带有致病基因;v如果要分析基因的功能是否正常,可选择mRNA进行检测。目目 录录18771877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21.1.2.1 21.1.2.1 基因突变类型的直接诊断基因突变类型的直接诊断v直接诊断方法简
10、单,结果可靠,不依赖家系调查资料,在缺乏家系成员样品时也可对患者进行诊断,是目前诊断遗传病的主要方法。v基因缺失或插入的诊断:Southern印迹法、PCR法。v点突变的诊断:ASO法、RDB法、基因芯片、DHPLC法。v短串联重复序列的诊断。目目 录录18781878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SouthernSouthern印迹法印迹法vSouthern blotting,也称DNA印迹。v基本原理:DNA经限制酶作用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变性处理后将单链D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再与核素标记的DNA探针杂交。依据放射自显影片段构成的DNA限制性酶切图谱(条带的大小和数量),可
11、区分正常和突变样品的基因型,并可获得基因缺失或插入片段大小等信息。vSouthern印迹结果可靠,可以显示50bp20kb的DNA片段,是检测大片段基因缺失或插入的经典方法;但操作繁琐,使用放射性核素,难以作为一种常规的临床诊断手段广泛开展。目目 录录18791879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PCRPCR法法v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v几乎所有的基因突变检测的分子诊断技术都是建立在PCR基础上。v基本原理:采用特异引物扩增出目的DNA片段。v一般基因突变区两侧的碱基序列和正常基因相同,根据待测基因两端的DNA顺序设计一对引物,经P
12、CR反应将目的基因片段扩增出来,分析判断致病基因是否存在,了解变异形式。v目前PCR法已有20余种,包括单链构象多态性和异源双链分析法等。目目 录录18801880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PCR-SSCPPCR-SSCP法法v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mformational polymorphism,SSCP)。v基本原理:单链DNA在中性条件下会形成二级结构,短的单链DNA和RNA依其大小序列不同形成不同构象,一个碱基的改变将影响构象而导致其在凝胶上的移动速度改变。v该法简单快速,广泛用于未知基因突变的检测。该法不能测定突变的准确位点,需通过序列分析来确
13、定。v该法特别适合大样本基因突变的筛选,是检测抑癌基因p53突变最常用方法。目目 录录18811881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ASOASO法法v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分子杂交(allel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ASO)是检测点突变的经典技术。v前提是点突变的确切位置及其基因序列已经明确。v根据已知基因突变位点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包含突变位点在内的一对寡核苷酸探针(A和B),分别针对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两个探针标记后分别与待检DNA样品的扩增产物进行杂交。目目 录录18821882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v正常人的样品只能与A探针杂交,
14、突变纯合子的样品只能与B探针杂交,突变杂合子的样品能与两个探针都杂交。如果被检样品与两个探针都不杂交,表明缺陷基因可能是新的突变类型。vASO法可准确进行已知突变的基因分型,还可发现新的突变基因。vASO法对于突变类型较少的遗传病进行诊断较为快速简便,当一种遗传病存在多种突变类型且频率较分散时,ASO法就有些繁琐。目目 录录18831883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寡核苷酸杂交分析寡核苷酸杂交分析SNPSNP目目 录录18841884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RDBRDB法法v反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RDB)与ASO的操作相反。v在ASO杂交体系中
15、,待检DNA样品的扩增产物固定在杂交膜上,ASO探针作为流动相与扩增产物进行杂交。v在RDB杂交体系中,针对各种突变和正常序列的ASO探针固定在杂交膜上,而扩增产物改为液相进行杂交,这样一次可以同时筛查多种突变,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目目 录录18851885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基因芯片(基因芯片(gene chipgene chip)v又称寡核苷酸微芯片(oligonucleotide microchip),在RDB基础上发展起来。v将大量已知序列的寡核苷酸片段或基因片段作探针,有规律地排列在硬质小基片(如玻片)上,然后与荧光标记的待测样品的扩增靶序列微杂交,杂交信号经激光共
16、聚焦扫描显微镜捕获,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并自动报告检测结果。v一个芯片可集成大量基因探针,能高通量地进行,便于自动化操作。目目 录录18861886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基因芯片工作流程示意图基因芯片工作流程示意图目目 录录18871887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DHPLCDHPLC法法v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vPCR扩增的单链DNA产物,可随机与互补链结合成双链,观察最终产物中是否出现异源双链来判断待检样品是否存在点突变。v如被测DNA片段不存在点突变,所
17、有的PCR产物都将有相同序列,所有双链DNA都是一致的,只产生一种同源双链。v如待测DNA片段存在点突变,就会产生4种不同的DNA双链分子(2种异源双链、2种同源双链)。目目 录录18881888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v在给定的部分变性洗脱条件下,异源双链的变性程度有别于同源双链,由此造成的DNA分子电荷量等的差异,可以在液相色谱柱中呈现出不同的滞留时间,可将含不同点突变的片段分离成不同特征性洗脱峰而达到检测基因变异的目的。v出现“变异”洗脱峰的样品可进一步通过DNA直接测序,确定样品的突变所在和性质。vDHPLC依赖自动化操作的分析仪完成,是目前临床基因诊断的重要工具。目目
18、录录18891889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短串联重复序列的诊断短串联重复序列的诊断v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的拷贝数扩增(动态突变)是某些遗传病的原因。v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由于基因组中CGG重复序列扩增所致,正常人的拷贝数为550,症状前携带者的拷贝数为50200,患者的拷贝数超过200。v动态突变病的诊断主要采用PCR方法。以致病靶位点的STR及周围序列为模板,设计合成一对针对STR两侧的寡核苷酸引物,扩增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直接检测扩增片段的长度,据此计算STR的拷贝数。目目 录录18901890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19、学课件21.1.2.2 21.1.2.2 疾病基因相关遗传标志连锁分析疾病基因相关遗传标志连锁分析v一条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构成一个连锁群。两个基因靠得越近,连锁就越紧密,由于染色体重组而分开的可能性就越小。v连锁分析(linkage analysis):利用与致病基因相邻的基因作遗传标志,通过鉴定遗传标志的存在来判断个体是否带有致病基因。v连锁分析属于间接诊断(indirect diagnosis),不直接检测致病基因,无需了解致病基因的结构及分子机制,适宜对大多数由未知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病进行诊断。目目 录录18911891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遗传标志遗传标志v进行连锁分析
20、需要足量的家系成员样本,以确定遗传标志与致病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v选择的遗传标志必须与致病基因紧密连锁,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好,遗传标志必须在人群中存在高度多态性。v高度多态性的遗传标志的数量越多,在基因组中覆盖密度越高,越能满足在更多的染色体位点进行遗传病的连锁分析。v目前已有三代多态性遗传标志用于疾病基因的连锁分析:第一代是RFLP标志;第二代是STR标志;第三代是SNP标志。目目 录录18921892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遗传多态性遗传多态性v遗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指在一个群体中,同时和经常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异型或基因型,每种变异型超
21、过1定为多态性,不足1的为罕见变异型。v人类遗传多态性包括染色体、酶、蛋白质、抗原、DNA五大类。vDNA多态性分析是人类遗传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是基因诊断的理论基础和检测依据。v人类基因组平均每200对碱基就有1对发生中性突变,导致个体间核苷酸序列不同,表现出DNA的多态性。目目 录录18931893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RFLPRFLP标志标志v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v限制酶识别位点发生变异,导致酶切DNA时产生长度不同的片段。v某一RFLP可能只存在于正常染色体,也可能只存在于
22、携带疾病基因的染色体,这种非随机遗传现象称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quilibrium)。v在一家族中,如果某一致病基因与特异的多态性片段紧密连锁,可用该片段作为一种遗传标志,来判断家庭成员或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v人类基因组约有10万个RFLP位点。目目 录录18941894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STRSTR标志标志v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分布,总数约有510万个。v最常见是二核苷酸重复,其次是三、四核苷酸重复,如(CA)n、(GT)n、(GC)n、(TC)n、(AGC)n、(CAG)n等,其中以(CA)
23、n、(GT)n 最多,约3060kb就存在一个(CA)n或(GT)n。v不同个体或不同染色体中的STR复制数相差悬殊,形成高度的遗传多态性。除了部分同卵双生子,个体之间的STR都不相同。目目 录录18951895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SNPSNP标志标志v单个碱基变异所致,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人类基因组至少有300万个SNP位点,平均5001000个碱基就有一个,几乎在任何致病基因附近都可以找到SNP位点。vSNP变异类型简单,易于进行自动化检测,因此SNP检测更适合在大规模的连锁分析中发挥作用。v国际上多家大型医药公司和学术界组成的SNP联盟,正在绘制人类基因组的高密度SNP图
24、谱。目目 录录18961896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根据遗传标志进行连锁分析根据遗传标志进行连锁分析vRFLP连锁分析:建立在RFLP基础上,与家系分析相结合的连锁分析技术。vSTR连锁分析:STR和RFLP都用Southern印迹杂交进行连锁分析,采用方法相同,但遗传标志不同。vSNP连锁分析:SNP的表现形式是个别碱基差异,不是DNA片段长度差异。SNP连锁分析是以序列变异为检测信息,是检测基因序列点突变,点突变分析技术可用于SNP分析。vSNP分析要面对大量SNP位点,对自动化操作提出更高要求。目目 录录18971897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RFLPRFL
25、P连锁分析连锁分析v基本原理:利用疾病基因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一RFLP之间的连锁不平衡而进行的间接分析。v利用家系中患病个体的染色体上,与致病基因紧密连锁的RFLP所导致的限制性位点的丢失或获得作为遗传标志,通过基于RFLP分析的Southern印迹分析,间接推断后代是否遗传了致病基因。v对于基因突变尚不明确的家系,拟采用RFLP连锁分析进行基因诊断,即采用与突变基因连锁的位点(+)为标志来间接诊断致病基因。vRFLP连锁分析主要用于较大基因且突变类型不清楚的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如杜氏肌营养不良和血友病A等。目目 录录18981898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RLFPRLF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诊疗技术精品 十一 世纪 医学 诊疗 技术 精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