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及其分解代谢.ppt
《糖类及其分解代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类及其分解代谢.ppt(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糖类及其分解代谢糖类及其分解代谢一、代谢总论一、代谢总论 二、生物体内的糖类二、生物体内的糖类三、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三、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四、糖的无氧降解及厌氧发酵四、糖的无氧降解及厌氧发酵五、葡萄糖的有氧分解代谢五、葡萄糖的有氧分解代谢一、糖代谢总论一、糖代谢总论l新陈代谢包括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异化作用)和和合成代谢(同化合成代谢(同化作用)作用)。l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的分解代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的分解代谢提供的。同时,糖分解的中间产物,又为生物体合成谢提供的。同时,糖分解的中间产物,又为生物体合成其它类型的
2、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等,其它类型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等,提供碳源或碳链骨架。提供碳源或碳链骨架。l植物和某些藻类能够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植物和某些藻类能够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即糖类化合物,即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主要是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规模最大的一种学能(主要是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规模最大的一种能量转换过程。能量转换过程。糖糖定义:定义:糖类物质是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糖类物质是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或聚合物;化合物或聚合物;糖的生物学意义;糖的生物学意义;糖类物质
3、可以根据其水解情况分为:糖类物质可以根据其水解情况分为:单糖、寡单糖、寡糖和多糖;糖和多糖;在生物体内,糖类物质主要以均一多糖、杂多在生物体内,糖类物质主要以均一多糖、杂多糖、糖蛋白和蛋白聚糖形式存在。糖、糖蛋白和蛋白聚糖形式存在。l 最初,糖类化合物用最初,糖类化合物用Cn(H2O)m表示,统称碳水表示,统称碳水 化合物化合物。特例:鼠李糖及岩藻糖(特例:鼠李糖及岩藻糖(C6H12O5)、脱氧核糖脱氧核糖(C5H10O4)等;等;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单糖单糖寡糖寡糖多糖多糖: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糖类,是多羟基的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糖类,是多羟基的醛或酮的衍生物(醛糖或酮糖)醛或酮的衍生物(醛糖或酮糖
4、):有有210个分子单糖缩合而成,水解个分子单糖缩合而成,水解后产生单糖后产生单糖:由多由多分子单糖或其衍生物所组成,水分子单糖或其衍生物所组成,水解后产生原来的单糖或其衍生物。解后产生原来的单糖或其衍生物。根据所含碳原子数目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和己根据所含碳原子数目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和己糖、庚糖。单糖构型由甘油醛和二羟丙酮派生。糖、庚糖。单糖构型由甘油醛和二羟丙酮派生。重要的己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重要的己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糖等。-D-吡喃葡萄糖吡喃葡萄糖-D-吡喃半乳糖吡喃半乳糖1.1.单糖的结构单糖的结构-D-吡喃甘露糖吡喃甘露糖-D-呋喃果糖呋喃果糖
5、蔗糖蔗糖2.2.寡糖(二糖)寡糖(二糖)OOOCH2OHCH2OHHOCH212324 葡萄糖葡萄糖(1 12 2)果糖苷果糖苷乳乳 糖糖14OCH2OHOCH2OHOHO14123 麦芽糖麦芽糖(1).(1).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分子量约1万-200万,250-260个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聚合而成。呈螺旋结构,遇碘显紫蓝色。支链淀粉支链淀粉中除了(14)糖苷键构成糖链以外,在支点处存在(16)糖苷键,分子量较高。遇碘显紫红色。3.3.多糖多糖(2).(2).纤维素纤维素由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不溶于水。(3).(
6、3).几丁质(壳多糖)几丁质(壳多糖)N-乙酰-D-葡萄糖胺,以(14)糖苷键缩合而成的线性均一多糖。(4).(4).杂多糖杂多糖糖胺聚糖(粘多糖、氨基多糖等)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硫酸角质素肝素糖原糖原二、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二、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1.1.概述概述 多糖和寡聚糖只有分解成小分子后才能被吸收利用,生产中常称为糖化糖化。2.2.蔗糖水解蔗糖水解 植物界中分布最广的双糖,在甘蔗、甜菜和菠萝汁液中含量丰富。蔗糖水解主要有两种酶(P139):蔗糖合成酶 蔗糖酶l3.3.麦芽糖水解麦芽糖水解 麦芽糖酶 植物体中麦芽糖酶与淀粉酶同时存在;4.4.乳糖水解乳糖水解 -半乳糖苷酶半乳糖
7、苷酶 涉及乳糖不耐症的主要酶5.5.淀粉淀粉 淀粉是高等植物的贮存多糖,也是人类粮食及动物饲料的重要来源。糖原动物淀粉 酶降解途径:水解,磷酸解淀粉的酶促水解:淀粉的酶促水解:淀粉 糊精 寡糖 麦芽糖 G 水解淀粉的淀粉酶有与与淀粉酶,淀粉酶,脱支酶,麦芽糖酶。脱支酶,麦芽糖酶。l-淀粉酶:内切酶,淀粉酶:内切酶,可以水解淀粉(或糖原)中任何部位的-1,4糖键,产物为葡萄糖和麦芽糖,若底物为支链淀粉,还有含-1,6糖苷键的糊精。l-淀粉酶淀粉酶:外切酶,外切酶,只能从非还原端开始水解,以两个糖单位切下来,故水解直链淀粉产物为麦芽糖,水解支链淀粉为麦芽糖和极限糊精。l两者淀粉酶的性质不同;l水解
8、淀粉中的-1,6糖苷键的酶是脱支酶(脱支酶(-1,6糖糖苷键酶)苷键酶)还原末端非还原末端-1,4糖苷键-1,6糖苷键淀粉的磷酸解淀粉的磷酸解l淀粉磷酸化酶l糖原磷酸化酶细胞壁多糖的酶促降解细胞壁多糖的酶促降解纤维素降解果胶物质降解:原果胶,果胶,果胶酸三、糖酵解三、糖酵解1.1.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glycolysis)(Embden Meyerhof Parnas,EMP)(1)EMP(1)EMP途径的生化历程途径的生化历程糖酵解过程糖酵解过程ab12341 1)第一阶段:葡萄糖)第一阶段:葡萄糖 1,6-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
9、 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3 3)第三阶段:)第三阶段:3-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2-2-磷酸甘磷酸甘油酸油酸4 4)第四阶段:)第四阶段:2-2-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 丙酮丙酮酸酸糖酵解过程中能量的产生糖酵解过程中能量的产生葡萄糖在酵解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有两种形式:直葡萄糖在酵解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有两种形式:直接产生接产生ATPATP;生成高能分子生成高能分子NADHNADH或或FADHFADH2 2,后者在后者在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并产生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并产生ATPATP。糖酵解:糖酵解:1 1分子葡萄糖分子葡萄糖 2 2分子丙酮酸,共消分子丙酮酸,共消耗了耗了2 2个个ATPATP,产生
10、了产生了4 4 个个ATPATP,实际上净生成了实际上净生成了2 2个个ATPATP,同时产生同时产生2 2个个NADHNADH。(。(2 2)有氧分解(丙有氧分解(丙酮酸生成乙酰酮酸生成乙酰CoACoA及三羧酸循环)产生的及三羧酸循环)产生的ATPATP、NADHNADH和和FADHFADH2 2丙酮酸氧化脱羧:丙酮酸丙酮酸氧化脱羧:丙酮酸 乙酰乙酰CoACoA,生成生成1 1个个NADHNADH。三羧酸循环:乙酰三羧酸循环:乙酰CoACoA CO CO2 2和和H H2 2O O,产生一个产生一个GTPGTP(即(即ATPATP)、)、3 3个个NADHNADH和和1 1个个FADHFAD
11、H2 2。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总能量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总能量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及三羧酸循环生成的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及三羧酸循环生成的NADHNADH和和FADHFADH2 2,进入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并生成进入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并生成ATPATP。线粒线粒体呼吸链是葡萄糖分解代谢产生体呼吸链是葡萄糖分解代谢产生ATPATP的最主要途径。的最主要途径。葡萄糖分解代谢总反应式葡萄糖分解代谢总反应式C C6 6H H6 6O O6 6+6 H+6 H2 2O+10 NADO+10 NAD+2 FAD+4 ADP+4Pi +2 FAD+4 ADP+4Pi 6 CO 6 CO2 2+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类 及其 分解代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