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ppt(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专题专题 产业转移与就业产业转移与就业2012-3-201“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一、产业转移概述一、产业转移概述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一个包含国际与地区间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这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国际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2012-3-202“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产业转移的类型产业转移的类型按照涉及地域范围的不同,产业转移可分为国内产业转移和跨国
2、产业转移;按照转移客体中最突出生产要素特性的不同,产业转移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三种;2012-3-203“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按照转移主体的性质、转移的内在机理不同,产业转移可分为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和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指为占领外部市场进行的产业空间上的转移。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指由于外部竞争和内部调整压力而进行的围绕成本节约目的的战略性迁移。2012-3-204“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按照转移的空间流动方式不同,产业转移可分为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水平转移水平转移指在同质区域之间发生
3、的产业转移;垂直转移垂直转移指在存在梯度的异质区域之间发生的产业转移。2012-3-205“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二、产业转移的条件和动因二、产业转移的条件和动因条件:条件:一、区域间存在产业级差;产业演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演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资本密集型产业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二、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三、区域间存在产业利益差;四、产业竞争。2012-3-206“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动力:动力:第一,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第二,区域经济结构的变迁;第三,生产要素供给结构的变迁;第四,产品市场需求的变迁。2012-3-207“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
4、转移与就业注注 意意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法律法律法规、政策、配套服务、基础设施法规、政策、配套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人文环境、风俗习惯人文环境、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对产业转移的速度、方式、方向、作用等均产生重要影响。2012-3-208“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三、国际产业转移的三、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进程和趋势历史进程和趋势1.1.历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和特点历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和特点 进程:进程: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1818世纪末和世纪末和1919世纪上半叶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2020世纪五六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年代,
5、产业转移的路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西德转移。2012-3-209“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开始于2020世世纪七八十年代纪七八十年代,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区域在东亚地区。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端于2020世纪九世纪九十年代,延续至今十年代,延续至今。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输出地有日本、亚洲“四小龙”、美国,产业承接地有东盟四国、中国大陆地区。2012-3-2010“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小小 结结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产业的输出地区和承接地区都能从产业转移中获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尤其对于承接地区而言,更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
6、捷径。2012-3-2011“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2.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1.更加重视东道国本土的市场消费需求;2.围绕获取技术和科研成果的产业转移逐渐突出;3.研发中心伴随生产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4.更多地围绕能源和原材料优势进行产业转移;5.新兴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2012-3-2012“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四、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四、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1.1.中国产业转移的历程中国产业转移的历程第一阶段(1979-1991)。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处于起步阶段,承接的产业主要是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行业,加工贸易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重
7、要方式。第二阶段(1992-2001)。我国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2012-3-2013“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第三阶段(2002-至今)。我国进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新的高速增长阶段,成为世界上吸引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小小 结:结:中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一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向前推进的。中国成为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受益最大的国家,维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2012-3-2014“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2.2.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和趋势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和趋势 现现
8、 状状:(1 1)区域差别大。)区域差别大。东部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并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实现了较快的增长。中西部: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所占份额少。(2 2)承接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承接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3 3)产业转移的方式以绿地投资为主,构)产业转移的方式以绿地投资为主,构建建OEM代工基地。代工基地。2012-3-2015“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趋趋 势势东部东部: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中西部中西部: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承接地。2012-3-2016“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五、产业转移的效应五、产业转移的效应
9、1.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2.产业转移对区域分工合作区域分工合作的影响;3.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区域环境的影响;4.产业转移对劳动力就业劳动力就业的影响。2012-3-2017“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六、把握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六、把握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1.1.历次国际产业转移对就业的影响历次国际产业转移对就业的影响第一次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工业化初期,转移的产业主要涉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第二次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就业结构变化大,对就业劳动力的科技水平要求提高。2012-3-2018“形势与政
10、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第三次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中,日本作为主要产业转出国,实现了从轻工业向重工业的产业升级。对外投资拉动本国上游或下游产业的覆辙,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产业结构提升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在这次产业转移中,日本不仅维持了较高的就业率,也改善了就业劳动力结构。2012-3-2019“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在第四次产业转移中,中国作为最重在第四次产业转移中,中国作为最重要的产业承接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要的产业承接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保持了经济长期高速发展。体系,保持了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改善了劳动力就业结构。2
11、012-3-2020“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2.2.当前国内外产业转移当前国内外产业转移带来的就业机遇带来的就业机遇 金融危机以来新的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内经济发展新趋势,加速了中国大陆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中西部工业的发展。中国大陆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大陆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增加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必然增加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为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带来了这为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带来了空前的就业机遇,中西部工业的发展也空前的就业机遇,中西部工业的发展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2012-3-2021“形势与政策”专题产
12、业转移与就业3.3.如何抓住就业机遇?如何抓住就业机遇?一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二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掌握就业主动权;三是从“打工型”就业向“创业型”就业转变。2012-3-2022“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图图1 1:1978-2009年,年,广东三次产业占广东三次产业占GDP比重比重2012-3-2023“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图图2 2:1979-2009年,广东三次产年,广东三次产业对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增长的贡献率2012-3-2024“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一、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喜与忧喜与忧 广东产业升级与就业广东
13、产业升级与就业2012-3-2025“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一)经济发展水平(一)经济发展水平 1 1、经经济济总总量量:GDPGDP雄雄踞踞全全国国第第一一。自自1989年年以以来来,广广东东省省一一直直是是全全国国第第一一的的GDP大大省省。2009年年 GDP为为 39081.59亿亿 元元,占占 全全 国国 GDP总总 量量(335353亿元)的比重为亿元)的比重为11.7%。1989年以来广东省GDP总量及其占全国比重 2012-3-2026“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一)经济发展水平(一)经济发展水平 2 2、人均水平: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人均水平: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14、2009年广年广东省人均东省人均GDP为为40748元,按照名义汇率折元,按照名义汇率折算为算为5965美元,排在上海(美元,排在上海(11320.41美元)、美元)、北京(北京(10298.30)、天津()、天津(9295.48美元)、美元)、浙江(浙江(6582.88美元)、江苏(美元)、江苏(6437.91美元)美元)之后,居于全国第六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之后,居于全国第六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浙江和江苏人均浙江和江苏人均GDP以前一直低于广东省,以前一直低于广东省,90年代后期浙江超越,年代后期浙江超越,2005年开始江苏超越。年开始江苏超越。另外,内蒙(另外,内蒙(5467.30美元)
15、、山东(美元)、山东(5262.96美元)、辽宁(美元)、辽宁(5013.66美元)与广东差距有美元)与广东差距有缩小趋势缩小趋势。2012-3-2027“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二)经济增长与需求结构的关系(二)经济增长与需求结构的关系 1、经经济济增增长长与与消消费费的的关关系系:和和全全国国一一样样,广广东东省省消消费费对对经经济济增增长长的的贡贡献献呈呈持持续续下下降降的的趋趋势势,但但下下降降幅幅度度低低于于全全国国平平均均水水平平。从从2000年年到到2008年年,广广东东省省最最终终消消费费额额占占GDP比比重重从从53%下下降降到到49%,全全国国从从62%下下降降到到
16、49%。同同时时,广广东东省省消消费费占占GDP比比重持续高于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可比省份。重持续高于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可比省份。2012-3-2028“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2000-2008年广东省最终消费年广东省最终消费占占GDP的比重变化的比重变化2012-3-2029“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2、经济增长与投资的关系:广东省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与投资的关系:广东省经济增长的投资贡献率低于江苏、山东和浙江等可比省份,投资贡献率低于江苏、山东和浙江等可比省份,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00年到年到2008年,广年,广东省经济增长的投资的贡献率平均为东省经
17、济增长的投资的贡献率平均为36.02%,低低于浙江(于浙江(47.3%)、江苏()、江苏(49.3%)、山东)、山东(46%)和全国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45.1%)。)。2000-2008年间广东省与可比省份经济增长投资依存度比较 2012-3-2030“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3、经济增长与出口的关系:广东省是一个净出、经济增长与出口的关系:广东省是一个净出口大省,货物净出口从口大省,货物净出口从2000年的年的137亿美元上升亿美元上升到到2008年的年的1249亿美元。亿美元。2009年为年为1068亿美元,亿美元,略有下降。略有下降。2000-2008年净出口贡献率平均为
18、年净出口贡献率平均为14.4%,高于浙江(,高于浙江(10%)、江苏()、江苏(10.3%)、)、山东(山东(6.9%)和全国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11.2%)。)。2000-2008年广东省货物净出口额 2012-3-2031“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2000-2008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比较 2012-3-2032“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三)产业结构(三)产业结构 1 1、整整体体优优于于全全国国平平均均水水平平和和可可比比省省份份。从1990年到2009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4.7:39.5:35.8转变为5.1:49.3:45.6,第一产业占GDP的
19、比重下降了19.6%,工业上升了9.8%,服务业上升了9.76%,产业结构不断向高度化方向演进。广东省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山东(33.4%)、浙江(41%)和江苏(38.1%)等省份。2012-3-2033“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2008年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其他省份年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其他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2012-3-2034“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 2 2、产业价值链结构严重偏低。、产业价值链结构严重偏低。广东省产业发展具有高行业结构与低产业价值链结构并存的特点,在电子信息和电器机械等许多代表现代制造业发展方向的行业中,广东省都处于国际产业链条分工的低端环节
20、,主要从事加工组装和贴牌生产,核心技术、关键制造和品牌仍然主要掌握在国外跨国公司手上。其中,广东省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率平均仅为24.2%,作为IT产业主要内容的通信及计算机制造业只有21.3%。越是代表高新技术的产业行业,工业增加值率越低。2012-3-2035“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四)收入分配结构(四)收入分配结构 劳动者报酬明显偏低,三大主体的收入分配结构持续向企业和政府倾斜。1978-2008年间,在第一次分配过程中,广东省劳动者报酬、政府生产性税收净值和企业盈余的整体变化趋势是劳动者报酬所占份额呈明显下降趋势,政府生产税净额所占份额呈明显上升趋势态势,企业营业盈余所占份额呈
21、快速上升态势。2012-3-2036“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省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2012-3-2037“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横向比较,广东省劳动报酬所占比重高于山东、横向比较,广东省劳动报酬所占比重高于山东、江苏,但低于浙江和全国平均水平江苏,但低于浙江和全国平均水平。将广东省与国际上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经济体的收入分配结构对照,可以发现,广东省劳动报酬广东省劳动报酬份额偏低的情况更为明显。份额偏低的情况更为明显。如韩国1990年(人均GDP5770美元)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为45.8%、日本1980年(人均GDP100
22、00美元)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为54.3%,美国1970年(人均GDP为4950美元)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为61.3%;英国1980年(人均GDP为8550美元)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为59.7%,均远远高于广东省的38.7%。2012-3-2038“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2007年广东省劳动者报酬占年广东省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比重与部分省份以及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与部分省份以及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2012-3-2039“形势与政策”专题产业转移与就业(五)区域协调发展(五)区域协调发展1、地地区区差差异异系系数数:纵向比较开始下降,横向比较水平仍然偏大。从2000-2008年广东人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转移与就业 形势 政策 专题 产业 转移 就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