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11章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物理方法.ppt
《有机化学第11章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物理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第11章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物理方法.ppt(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物理方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物理方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重要手段n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n优点:快速、样品用量少、准确度高。优点:快速、样品用量少、准确度高。11.1电磁波谱的基本概念电磁波谱的基本概念n电磁辐射是光量子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电磁辐射是光量子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c/:电磁波振动频率,单位赫兹(电磁波振动频率,单位赫兹(Hz)和兆赫兹(和兆赫兹(MHz)常用波长的倒数(常用波长的倒数(1/),即),即波数波数表示表示,单位单位cm-1。:波长,常用单位微米和纳米波长,常用单位微米和纳米n按波长或
2、频率的不同,可将电磁波谱分为若干区域。按波长或频率的不同,可将电磁波谱分为若干区域。n电磁波的粒子性:电磁波的粒子性:Ehhc/n有机分子吸收了一定波长的电磁波便获得了某种量子化有机分子吸收了一定波长的电磁波便获得了某种量子化的能量,从而导致分子中相应能级的跃迁,产生特征的的能量,从而导致分子中相应能级的跃迁,产生特征的光谱。光谱。n例如分子吸收了紫外可见光,能引起价电子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产例如分子吸收了紫外可见光,能引起价电子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产生生紫外紫外-可见光谱可见光谱。n分子吸收了红外光,能引起分子中振动能级的跃迁,产生分子吸收了红外光,能引起分子中振动能级的跃迁,产生红外光谱红外光
3、谱。n吸收无线电波引起分子中某些原子核的自旋跃迁,产生吸收无线电波引起分子中某些原子核的自旋跃迁,产生核磁共振核磁共振。远远紫外紫外紫外紫外可见可见近近红外红外红外红外远远红外红外微波微波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紫外可见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波长波长(nm)(m)2.525波数波数(cm-1)4000400频率频率(MHz)600601002004008002500250005.01085.010911.1红外光谱一、红外光谱的原理一、红外光谱的原理n用连续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分子发生键振动能级的跃迁,用连续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品,分子发生键振动能级的跃迁,所测得的吸收光
4、谱叫红外光谱,所测得的吸收光谱叫红外光谱,InfraredSpectra(IR)。)。通常通常的波数的波数4000400cm-1。1.分子的振动类型分子的振动类型(1)伸缩振动伸缩振动。沿着键轴伸长或缩短的振动。沿着键轴伸长或缩短的振动特点:键长变,键角不变,分为对称和不对称伸缩。特点:键长变,键角不变,分为对称和不对称伸缩。(2)弯曲振动弯曲振动。相邻原子键的原子离开键轴方向上下左右的振动。相邻原子键的原子离开键轴方向上下左右的振动。特点:键角变,键长不变,分为面内弯曲和面外弯曲振动。特点:键角变,键长不变,分为面内弯曲和面外弯曲振动。2.振动能级和产生红外光谱的条件振动能级和产生红外光谱的
5、条件n分子振动是量子化的,具有一定的振动能级,其能量为:分子振动是量子化的,具有一定的振动能级,其能量为:E(+1/2)h0。是振动量子数,是振动量子数,0、1、2。0为基本频率。两个能级之间的能级差为基本频率。两个能级之间的能级差Eh0,0123简谐振动简谐振动双双原子分原子分子的振动子的振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带是由分子吸收一定频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带是由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光,发生振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率的红外光,发生振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跃迁均产生吸收。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跃迁均产生吸收。首先振动能级的跃迁一般只在相邻的两个首先振动能级的跃迁一般只在相邻的两个能级之间发生,同时通
6、常大多数分子处于能级之间发生,同时通常大多数分子处于最低振动能级,即振动基态,因而当吸收最低振动能级,即振动基态,因而当吸收的红外光的频率等于分子振动的基本频率的红外光的频率等于分子振动的基本频率时,分子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这叫时,分子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这叫振动的振动的基本跃迁基本跃迁,基本跃迁在红外光谱上,基本跃迁在红外光谱上出现的吸收峰叫做出现的吸收峰叫做基频峰基频峰。n其次,红外光的能量从外界到有机分子的转移是通过分其次,红外光的能量从外界到有机分子的转移是通过分子偶极矩的变化来实现的,因而只有伴随有子偶极矩的变化来实现的,因而只有伴随有偶极矩变化偶极矩变化的振动才能吸收红外光
7、产生红外光谱。的振动才能吸收红外光产生红外光谱。n3.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n有机分子中的各个化学键可以近似的看作双原子分子,有机分子中的各个化学键可以近似的看作双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化学键的振动又可以近似的按谐振运动来处双原子分子化学键的振动又可以近似的按谐振运动来处理,所以键的振动频率与振动原子的质量及键的强度理,所以键的振动频率与振动原子的质量及键的强度(键的力常数)有关。(键的力常数)有关。因为因为所以所以折合质量折合质量n由由上式可知:上式可知:1.原子的原子量越小,振动的频率或波数越高。组成原子的原子量越小,振动的频率或波数越高。组成O-H、N-H、C-H等键的原子中
8、一个是原子量小的氢,等键的原子中一个是原子量小的氢,它们的折合质量它们的折合质量比别的键如比别的键如C-O、C-N、C-C等小等小的多,而单键的力常数都在的多,而单键的力常数都在46之间,所以之间,所以O-H、N-H、C-H等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高波数区域出现。等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高波数区域出现。2.键的力常数越大,振动频率或波数越高,键的力常数越大,振动频率或波数越高,、的力常数分别为的力常数分别为12-18、8-12、4-6,所以在红,所以在红外上伸缩振动出现的波数区域逐渐降低,依次分别外上伸缩振动出现的波数区域逐渐降低,依次分别为为2100-2260cm-1、1620-1680cm-1
9、、700-1200cm-1。3.弯曲振动不改变键长,键常数较小弯曲振动不改变键长,键常数较小(k98%或符合或符合商业规格才便于与纯物质的标准光谱进行对照。多组份试商业规格才便于与纯物质的标准光谱进行对照。多组份试样应在测定前尽量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或色谱法进样应在测定前尽量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或色谱法进行分离提纯,否则各组份光谱相互重叠,难于判断。行分离提纯,否则各组份光谱相互重叠,难于判断。(2)试样中不应含有游离水。水本身有红外吸收,会严重)试样中不应含有游离水。水本身有红外吸收,会严重干扰样品谱,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干扰样品谱,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3)试样的浓度和测试
10、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的)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的大多数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大多数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80%范围内。范围内。二、制样的方法1.气体样品气体样品气态样品可在玻璃气槽内进行测定,它的两端粘有红外透光的NaCl或KBr窗片。先将气槽抽真空,再将试样注入。2.液体和溶液试样液体和溶液试样(1)液体池法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试样,可注入封闭液体池中,液层厚度一般为0.011mm。(2)液膜法沸点较高的试样,直接直接滴在两片盐片之间,形成液膜。对于一些吸收很强的液体,当用调整厚度的方法仍然得不到满意的谱图时,可用适当的溶剂配成稀溶液进行测定。一些固体也可以溶液
11、的形式进行测定。常用的红外光谱溶剂应在所测光谱区内本身没有强烈的吸收,不侵蚀盐窗,对试样没有强烈的溶剂化效应等。3.固体试样n(1)压片法)压片法将将12mg试样与试样与200mg纯纯KBr研细均匀,置于模具中,用研细均匀,置于模具中,用510MPa压力在油压机上压成透明薄片,即可用于测定。试样和压力在油压机上压成透明薄片,即可用于测定。试样和KBr都应经都应经干燥处理,研磨到粒度小于干燥处理,研磨到粒度小于2微米,以免散射光影响。微米,以免散射光影响。(2)石蜡糊法)石蜡糊法将干燥处理后的试样研细,与液体石蜡或全氟代烃混合,调成糊状,将干燥处理后的试样研细,与液体石蜡或全氟代烃混合,调成糊状
12、,夹在盐片中测定。夹在盐片中测定。(3)薄膜法)薄膜法主要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测定。可将它们直接加热熔融制或压制成主要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测定。可将它们直接加热熔融制或压制成膜。也可将试样溶解在低沸点的易挥发溶剂中,涂在盐片上,待溶膜。也可将试样溶解在低沸点的易挥发溶剂中,涂在盐片上,待溶剂挥发后成膜测定。剂挥发后成膜测定。11.1紫外光谱n与与红外光相比,紫外光的波长短,频率高,因而具有红外光相比,紫外光的波长短,频率高,因而具有较高的能量。较高的能量。n有机分子吸收紫外光后,发生有机分子吸收紫外光后,发生电子能级电子能级的跃迁,所测的跃迁,所测得的吸收光谱叫得的吸收光谱叫紫外光谱紫外光谱(UV
13、)。)。一般的紫外光谱一般的紫外光谱仪所用的波长的范围为仪所用的波长的范围为200-800nm,即包括可见光区,即包括可见光区,所以也叫紫外所以也叫紫外-可见光谱。可见光谱。n表示:横坐标波长(表示:横坐标波长(nm),),纵坐标为吸光度纵坐标为吸光度A。吸光吸光度与测定时溶液的浓度度与测定时溶液的浓度c和光通过的溶液的厚度和光通过的溶液的厚度l有关。有关。n为摩尔消光系数,纵坐标也可用为摩尔消光系数,纵坐标也可用或或lg表示。表示。n由于电子发生能级跃迁时,伴随发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由于电子发生能级跃迁时,伴随发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因而紫外的变化,因而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带比较宽。报道可见光
14、谱的吸收带比较宽。报道数据时,一般指出吸光度极大处的波长数据时,一般指出吸光度极大处的波长max及相应的及相应的摩尔消光系数摩尔消光系数,溶剂对吸收带的位置有一定的影响,溶剂对吸收带的位置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因此必须注明测定时所用的溶剂必须注明测定时所用的溶剂。n如如max252nm(CH3OH),),12300。二、电子跃迁二、电子跃迁n有机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有机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可见光后,发生价电可见光后,发生价电子的跃迁,这时所吸收的光量子的能量等于两个电子子的跃迁,这时所吸收的光量子的能量等于两个电子能级之间的能量差(能级之间的能量差(Eh)n电子跃迁的类型:电子跃迁的类型:*
15、、n*、*和和n*n各类跃迁时所需能量大小的一般顺序:各类跃迁时所需能量大小的一般顺序:*n*n*n*n*n各种电子跃迁所需能量大小示意图各种电子跃迁所需能量大小示意图1.*跃迁跃迁n有机分子中有机分子中电子结合的很牢固,成键和反键轨道之电子结合的很牢固,成键和反键轨道之间的能量差很大,要使电子跃迁需要较高的能量,通间的能量差很大,要使电子跃迁需要较高的能量,通常需要波长在常需要波长在150nm以下的光,因此,只含有以下的光,因此,只含有键的键的化合物如烷烃,在紫外化合物如烷烃,在紫外-可见区没有吸收。可见区没有吸收。2.n*跃迁跃迁n醇羟基上有未共用电子对,它们占据非键轨道(醇羟基上有未共用
16、电子对,它们占据非键轨道(n轨轨道),其能级比道),其能级比轨道高,吸收光能可以使非键电子轨道高,吸收光能可以使非键电子跃迁到反键轨道(跃迁到反键轨道(n*)。但)。但n*跃迁需要波长跃迁需要波长200nm以下的光,所以也无紫外以下的光,所以也无紫外-可见吸收。可见吸收。3.*跃迁跃迁n烯烃分子中的烯烃分子中的轨道能级比轨道能级比轨道高,而轨道高,而*反键轨道比反键轨道比*轨道低,轨道低,所以吸收光可以使所以吸收光可以使电子跃迁到电子跃迁到*轨道(轨道(*)。)。但含有孤立但含有孤立的烯烃的吸收带也在的烯烃的吸收带也在200nm以下,如乙烯以下,如乙烯165nm。乙烯乙烯1,3-丁二烯有吸收丁
17、二烯有吸收max217nm基态基态激发态激发态1*h3*4*21,3-丁二烯分子中丁二烯分子中的最高已占轨道和的最高已占轨道和最低未占轨道的能最低未占轨道的能级差比孤立的双烯级差比孤立的双烯的能级差小,使的能级差小,使电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子跃迁所需的能量就小,所以有吸收就小,所以有吸收n共轭双键数目增加,吸收带进一步向长波方向移动。共轭双键数目增加,吸收带进一步向长波方向移动。1,3,5-已三烯已三烯max265nm35000胡萝卜素胡萝卜素max487nm1300004.n*跃迁跃迁n羰基化合物,如丙酮,其羰基氧原子上有未共用电子对,吸收光能时,电子可能发生如下跃迁:*,n*,*(max18
18、8nm),n*(max279nm)。其中n*跃迁产生的吸收带在200nm以上,所以在紫外-可见光谱图上,在275-297nm有弱的吸收带,一般可以认为是醛或酮。n在,-不饱和醛酮中,碳碳双键与碳氧双键组成共轭体系,其吸收带也向增加波长的方向移动。如:CH3CHOn*max293nm17甲醛*max170nm10000CH3CHCHCHOn3*max320nm192-丁烯醛3*max218nm18000确认峰的跃确认峰的跃迁类型迁类型n在光谱术语中,把能够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孤立官能团叫做发色团发色团,发色团是具有发色团是具有*和和n*跃迁的基团跃迁的基团,如碳碳叁键,CC、CN、CO、NN、NO
19、2、NO等。n有些官能团在紫外-可见区无吸收带,但它们与发色团连接在一起时能使吸收带向长波的方向移动,并使吸收的程度增加,这种官能团叫做助色团助色团。助色团是含有未共用电子助色团是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杂原子的饱和基团对的杂原子的饱和基团。常见的助色团有OH、OR、NH2、NHR、X等。max256nm(CH3OH)200max270nm(CH3OH)1450max280nm(CH3OH)1430三、紫外-可见光谱的应用n用来推测分子中是否存在发色团和共轭体系用来推测分子中是否存在发色团和共轭体系只要分子中含有相同的发色团和共轭结构,就有相似的光谱。只要分子中含有相同的发色团和共轭结构,就有相似的
20、光谱。n用来测定某些顺反异构体的构型。用来测定某些顺反异构体的构型。顺反异构体的紫外顺反异构体的紫外-可见光谱有显著的差异,通常可见光谱有显著的差异,通常E构型的构型的max和和值值大于大于Z构型。在构型。在E构型中,烯键和苯环在同一平面内,形构型中,烯键和苯环在同一平面内,形成稳定的共轭体系,而在成稳定的共轭体系,而在Z构型中由于立体障碍,苯环偏离烯构型中由于立体障碍,苯环偏离烯键所在的平面,共轭程度减小,键所在的平面,共轭程度减小,max和和值减小值减小EZmax=296nm=29000max=280nm=1050011.4核磁共振谱n一、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n像电子一样,一些原子核也有自
21、旋现象,并且自旋的同时也产生磁矩,但是并不是所有原子核都有自旋现象。n等原子核的质量与原子序数均为偶数,其自旋量子数(I)为零,因而无自旋现象。n等原子核的质量与原子序数中有奇数,其自旋量子数(I)不为零,因而有自旋现象。n氢核的自旋量子数为,因而有两种自旋态(2I+12)。两种自旋态的能量和出现的几率几乎相等,但在强大的外加磁场(H0)中,两种自旋态的能量不再相等。n氢核的自旋磁矩与H0同向平行的自旋态(ms+1/2,用表示)的能级低于与H0反向平行的自旋态(ms1/2,用表示)。两个能级之差为E,与外加磁场强度H0成正比。为磁旋比,是磁核的特征常数。为磁旋比,是磁核的特征常数。n如果提供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11 测定 有机化合物 结构 物理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