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 卫生学绪论(八年制08.8).ppt
《湘雅 卫生学绪论(八年制08.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雅 卫生学绪论(八年制08.8).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杨新文杨新文卫卫 生生 学学(Hygiene)What is the difinition of Hygiene?Why Should we learn it?What will we learn?绪绪 论论一一.概述概述(一)学科定义(一)学科定义 卫生学卫生学是现代医学中分化出来的独立学科是现代医学中分化出来的独立学科群。群。属于预防医学的组成部分。属于预防医学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主要研究:(1 1)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 2)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
2、影响的规律;(3 3)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预防医学理)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预防医学理论根据;论根据;(4 4)制订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制订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学学 科科 特特 点点1.1.预防医学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预防医学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2.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及其周围的环境,关注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及其周围的环境,关注的人群涵盖健康和无症状者的人群涵盖健康和无症状者。3.3.重点在于探讨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重点在于探讨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不。不仅关注有害因素对健康的不良影
3、响,同时重视有仅关注有害因素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同时重视有益因素对健康的促进作用。还包括环境与遗传相益因素对健康的促进作用。还包括环境与遗传相互作用对健康、疾病的影响等。互作用对健康、疾病的影响等。4.4.预防医学的对策更具积极意义,其人群预防医学的对策更具积极意义,其人群健康效益优于临床医学。健康效益优于临床医学。5.5.研究方法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方法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且,且强调全社会的参与和多部门的协调工作。强调全社会的参与和多部门的协调工作。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人群健康效益的比较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人群健康效益的比较单位人群单位人群(2020人)人)预防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服务)(
4、卫生服务)2 4 142 4 14 病病 轻病轻病 健康健康 制订三级预防制订三级预防整个人群受益整个人群受益临床医学临床医学 2 2病人病人治治 疗疗(痊愈、无效、(痊愈、无效、伤残、死亡、)伤残、死亡、)仅使病人受益仅使病人受益(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观点1.1.预防为主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2.2.大卫生观点大卫生观点3.3.生态平衡观点生态平衡观点4.4.疾病的因果多元性观点疾病的因果多元性观点5.5.亚健康状态观点亚健康状态观点6.6.量化研究观点量化研究观点7.7.以法治理观点以法治理观点 亚健康的定义:亚健康的定义:“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指人体虽无明确
5、疾病,却指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生理状态,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生理状态,主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主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过程低下所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种状态。亚健康状况范围极广,包括躯体、精神、亚健康状况范围极广,包括躯体、精神、心理上的不适感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确心理上的不适感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确诊是何种疾病所致。诊是何种疾病所致。如衰老、疲劳综合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如衰老、疲劳综合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及各种重病、慢病的恢复期等。症及各种重病、慢病的恢复期等。(三)分支
6、学科及研究范畴(三)分支学科及研究范畴 1.1.相关分支学科:相关分支学科:(1 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2 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 3)卫生毒理学)卫生毒理学(4 4)流行病学)流行病学(5 5)社会医学)社会医学(6 6)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 2.2.研究内容研究内容(1 1)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 2)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3 3)探讨病因及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分布的)探讨病因及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分布的规律。规律。3.3.研究方法及手段研究方法及手段(1 1)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环
7、境有害因素的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环境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变动规律、人群健康水平、性质;强度及变动规律、人群健康水平、病因等进行调查,确认健康危险因素,再通病因等进行调查,确认健康危险因素,再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结果做出分析解释。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结果做出分析解释。以探讨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以探讨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2 2)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 模拟环境因素的作用条件,以实验动物或模拟环境因素的作用条件,以实验动物或生物样品为对象,采用生理、生化及仪器等生物样品为对象,采用生理、生化及仪器等分析方法,探讨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毒效应分析方法,探讨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毒效应及环境因素
8、与健康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及环境因素与健康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3 3)临床观察的方法)临床观察的方法 环境因素所致疾病的识别、临床表现、环境因素所致疾病的识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处理措施等。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处理措施等。(四)卫生学的发展简史(四)卫生学的发展简史 1.1.初期:初期:养生养生 防病防病Hippocrates古希腊医学家古希腊医学家:“医生应注意观察环境医生应注意观察环境,了解病人所患了解病人所患疾病的根源疾病的根源”;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千金要方千金要方“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病之
9、病,下医治已病之病。个体健康个体健康 2.2.第一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1818世纪世纪6060年代年代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迅速发展能源开发、使用能源开发、使用 生活、生产环境恶化生活、生产环境恶化城市人口集中城市人口集中 环境污染导致的疾病环境污染导致的疾病 生物医学发展生物医学发展 疾病本质的认识疾病本质的认识 群体预防在疾病控制中的重要性群体预防在疾病控制中的重要性 确立预防医学的主导地位确立预防医学的主导地位 3.3.第二次卫生革命第二次卫生革命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年代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污染加剧;非传染病发病率非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和死亡率升高;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
10、因素导致的疾病增加;导致的疾病增加;健康观的更新健康观的更新 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模式转变4.4.全球卫生保健策略目标及实现的途径全球卫生保健策略目标及实现的途径 19771977年第年第3030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2000“2000年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卫生目标。其实质的全球卫生目标。其实质内容是:增加人类期望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内容是:增加人类期望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在国家间及国家内促进卫生公平,使所有的人在国家间及国家内促进卫生公平,使所有的人都能获得可持续性的、经济便捷的卫生服务。都能获得可持续性的、经济便捷的卫生服务。1978年年WHO提出实现该目
11、标的关键措施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措施是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是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初级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二二.健康观及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观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一)现代健康观现代健康观 WHO于于19481948年提出:年提出:健康(健康(health)是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well-being),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1.1.三大特征三大特征(1 1)突破了)突破了“无病即健康无病即健康”的狭隘、消极、的狭隘、消极、低层次的健康观;低层次的健康观;(2 2)对健康的解释从)对健康的解释从“生物人生物人”扩大到扩大到“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雅 卫生学绪论八年制08.8 卫生学 绪论 八年 08.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