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数控加工技术7.ppt
《第7章数控加工技术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数控加工技术7.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7章章 数控铣床高级工考核实例数控铣床高级工考核实例7.1 数控铣床高级工考核实例数控铣床高级工考核实例12 1、工艺分析 (1)此工件难度较大,从图样中可以看到轮廓的周边曲线圆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而其它要求一般,零件采用平口虎钳装夹。将工件坐标系G54建立在工件上表面的对称中心处。(2)4-12H7的孔采用先钻孔、后铰孔方法来加工。(3)中间椭圆轮廓采用宏程序加工。2、数控加工工序卡 本课题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划分的加工工序为:工序一为粗、精加工轮廓表面及孔;工序二为钳工加工去除毛刺并倒棱,具体工序见表71。三、课题实施三、课题实施 1、参考程序 本题中椭圆加工较难,其余加工项目一
2、般,因此建议读者将学习重点放在此参处。该椭圆孔的加工采用B类的宏程序编写,具体宏程序编程说明可以参考第六章宏程序部分。参考程序见表72。二、课题分析二、课题分析3 如何评价加工程序的编写质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能完成同一个加工项目,一个理想的加工程序应当是编制工作中的辅助工作量小,编制程序时间短,程序指令规范、正确,程序段数少,刀具路径合理并且路线最短。应当强调,所编写的加工程序的可读性、理解性强,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评价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评价所编写的程序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正常生产中,编写程序的方法和要求,不仅要从指令上、使用条件上看,而且也要根据企业在多年加工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3、来看。不应该片面追求指令使用的技巧,如批量生产和单个产品的加工编程的要求显然是不一样的,在比赛中编写程序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四、课题小结四、课题小结4一、课题描述与课题图一、课题描述与课题图 7.2 数控铣床高级工考核实例数控铣床高级工考核实例25 二、课题分析 1、工艺分析 (1)此工件难度相对较大,从图样中可以看到轮廓的周边曲线圆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其它要求一般,零件采用平口虎钳装夹。将工件坐标系G54建立在工件上表面的对称中心处。(2)mm的孔先铣孔后进行精镗孔。(3)SR35mm的圆球面采用B类宏程序加工。(4)通过CAXA找点,得到图上4个点的坐标分别为:第 1 个点坐标:X=29
4、.479 Y=50.000、第 2 个点坐标:X=35.490 Y=35.490、第 3 个点坐标:X=26.552 Y=26.552、第 4 个点坐标:X=25.373 Y=16.0062、数控加工工序卡的编制本课题也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划分的加工工序为:工序一为粗、精加工轮廓表面及孔;工序二为钳工加工去毛刺并倒棱。6 三、课题实施三、课题实施 1、参考程序 此课题外轮廓、孔、两个腰形槽的加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尤其是这里的两个腰形槽,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太高并且宽度很小,如果没有直径小的刀具可以采用10的铣刀一次加工。另外凹球程序的编制依然采用宏程序,读者应作重点训练。四、课题小结四、课题小结
5、 数控机床的操作是一项基本的操作训练,养成良好的机床操作手法、步骤和过程是使用好机床的基本保证。在操作机床中万万不可采取“偷工减料”,否则会造成事故。在安全操作的前提下,熟悉和探索数控机床的功能,需要操作者不断积累经验,举一反,反复实践,才能发挥出机床的最大效能。77.3 数控铣床高级工考核实例数控铣床高级工考核实例3一、课题描述与课题图一、课题描述与课题图8二、课题分析二、课题分析1、工艺分析(1)精度分析1)尺寸精度本课题中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主要有:轮廓尺寸28 0-0.03、60 0-0.03,槽宽尺寸12+0.03 0、16+0.03 0、15+0.03 0,深度,尺寸10+0.03
6、0、15+0.03 0,孔尺寸10H8、25H8、40H8等。对于尺寸精度,主要通过在加工过程中的精确对刀、正确选用刀具及刀具参数和选用合适的加工工艺等措施来保证。2)形位精度本课题中主要的形位精度有:孔的位置精度150.03、500.03、760.03,槽的角度位置精度15、30,及加工部位底平面与工件底平面的平行度等。对于形位精度要求,主要通过精确的对刀、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安装与校正和基点坐标的正确计算等措施来保证。93)表面粗糙度本课题中外形轮廓及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m,加工部位底平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m。对于表面粗糙度要求,主要通过选用正确的粗、精加工路线、选用合适的切削用
7、量和正确使用切削液等措施来保证。(2)加工工艺分析1)编程原点的确定由于工件外形轮廓不对称,根据编程原点的确定原则,为了方便编程过程中的计算,选取40孔中心的上平面作为编程原点。2)加工方案及加工路线的确定 加工方案为了保证零件的各项精度要求,本工件采用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加工方案。粗加工主要用于去除工件余量并保证适当的精加工余量,本例的轮廓的精加工余量取0.3mm(单边),孔的精加工余量取0.2(双边)。粗加工时,应以保证加工效率为主,因此轮廓的粗加工一般使用大直径刀具,采用逆铣的加工方法。10精加工主要用于保证各项精度要求。精加工轮廓时,为了保证其加工精度,精加工采用顺铣的加工方法。210
8、H8孔采用中心钻定位钻孔铰孔的加工方案。25H8和40H8孔采用中心钻定位钻孔铣孔精镗孔的加工方案。加工路线外形铣削时,刀具的起刀点位于工件毛坯的左外侧,采用直线进刀方式沿轮廓切线方向切入。内轮廓铣削时,刀具的起刀点位于一端圆弧轮廓的中心。根据刀具直径(25)、刀具材料(高速钢)以及加工余量,确定在XY平面内采用分层切削、Z方向采取一次性切削的加工方法。(2)工件的定位夹紧本课题工件为单件加工。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选用通用夹具平口钳进行定位与装夹。在装夹过程中要注意平口钳的校正和工件装夹后的校正。112、数控加工工序卡的编制本课题也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划分的加工工序为:工序一为粗、精加工轮廓表面
9、及孔;工序二为钳工加工去毛刺并倒棱。三、参考程序三、参考程序1、工件基点与节点的计算1)基点计算本课题主要通过三角函数法或CAD作图找正法来进行基点计算,其计算相对较简单,请参照图纸自行计算。2)节点计算本课题中的正弦曲线采用等间距(X轴方向)直线段拟合的方法进行拟合。将该曲线在X轴方向均分成180段,则每段直线在X轴方向的间距为5/18mm,相对应正弦曲线的角度量为1,根据公式Y=29.0+18SIN计算出每一线段终点的Y坐标值。从而计算出曲线上的节点坐标。12四、课题总结四、课题总结该课题是高级数控铣/加工中心职业技能鉴定课题。通过对该课题的编程与加工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7章 数控加工技术7 数控 加工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