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3.ppt
《移动通信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3.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移动通信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 二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三、三、移动通信组网原理移动通信组网原理2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一)、通信系统 1.无线电寻呼系统无线电寻呼系统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单向传输。单向传输。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公众公众通信网。通信网。1有线电话公用电话网用户回路无线电寻呼控制中心及主发射台发射台发射台袖珍铃(BB机)备车载台3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2.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MS)传输方式:传输方式
2、:双向传输双向传输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公众通信网公众通信网。2 MSBSBSMSBSBSMSCMSC移动交换中心或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基站移动台移动通信网MSMS4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3.无绳电话系统无绳电话系统(Telepoint)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双向传输和单向传输。双向传输和单向传输。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家庭、办公室及几十公里内。家庭、办公室及几十公里内。属局域网。属局域网。手机K手机1普通电话电信点用户线市话局5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4.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传输方式:传输方式:以单向传输为主。适用范围:以单向传输为主。适用范
3、围:调度系统的专用通信网。调度系统的专用通信网。简单的调度系统简单的调度系统移动台移动台1移动台2移动台N选呼电路6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双向传输。双向传输。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海上、空中和地形复杂而人海上、空中和地形复杂而人口稀少的地区口稀少的地区7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二)、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方式(二)、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方式(1)集中控制方式)集中控制方式系统管理终端转发器1转发器2转发器M调度台调度台天线共用装置移动台1移动台N调度台手机电话互连器系统控制中心(SCC)PSTNPABX基
4、站BS8(2)分布控制方式)分布控制方式系统管理终端转发器1转发器2转发器M调度台天线共用装置移动台1移动台N调度台手机无线网络终端RNT其它系统或RNT逻辑控制单元LCULCULCUPABX或PSTN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一、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9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现状和趋势发展历史发展历史:18971897年,马可尼在陆地与一只拖船之间,用无线年,马可尼在陆地与一只拖船之间,用无线电进行了消息的传递,这是移动通信的电进行了消息的传递,这是移动通信的开端开端.随着无线广播和无线电报的出现,特别是两次世随着无线广播和无线电报的出现,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需要
5、,早期的移动通信的雏形已开发了界大战的需要,早期的移动通信的雏形已开发了出来,如出来,如步话机、对讲机步话机、对讲机等等等等 。大量大量6060年代年代晶体管晶体管的出现,专用无线电话系统的出现,专用无线电话系统出现,在出现,在公安、消防、出租汽车公安、消防、出租汽车等行业中应用。等行业中应用。107070年代初:年代初:贝尔实验室提出蜂窝系统的覆盖贝尔实验室提出蜂窝系统的覆盖小区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后,立即得到迅速小区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后,立即得到迅速的发展,很快进入了实用阶段。的发展,很快进入了实用阶段。在在19791979年:年:AMPSAMPS制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制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
6、系统在美国芝加哥试验后,终于在在美国芝加哥试验后,终于在19831983年年1212月在月在美国投入商用。美国投入商用。我国在我国在19871987年年开始使用模拟式蜂窝电话通信,开始使用模拟式蜂窝电话通信,19871987年年1111月,第一个移动电话局在广州开通。月,第一个移动电话局在广州开通。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现状和趋势11传输速率:传输速率:1.2kb/s10kb/s.模拟移动电话系统的质量完全可以与固定电话模拟移动电话系统的质量完全可以与固定电话媲美使通话双方能够清晰地听出对方的声音。媲美使通话双方能够清晰地听出对方的声音。模拟方式:通过电波所
7、传输的信号模拟人讲话模拟方式:通过电波所传输的信号模拟人讲话声音的高低起伏变化的通信方式。声音的高低起伏变化的通信方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主要采用模拟和频分多址模拟移动电话系统主要采用模拟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属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技术,属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一代移动通信第一代移动通信(1G)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现状和趋势12缺点缺点:频分多址技术造成频率资源不足;保密性频分多址技术造成频率资源不足;保密性较差,极易被并机盗打;只能实现话音业务,较差,极易被并机盗打;只能实现话音业务,无法提供丰富多彩的增值业务;网络覆盖范围无法提供丰富多彩的增
8、值业务;网络覆盖范围小且漫游功能差;模拟手机体积大、重量沉、小且漫游功能差;模拟手机体积大、重量沉、样式陈旧。样式陈旧。目前目前手机供应商已停止生产模拟手机,中国手机供应商已停止生产模拟手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于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于2001年年12月月31日后关闭模日后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现状和趋势第一代移动通信第一代移动通信(1G)13二、移动通信发展的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历史、现状和趋势趋势第二代移动通信第二代移动通信GSM GSM,简称,简称 “2G”2G
9、”8080年代后期:年代后期: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大量应用,为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大量应用,为开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数字开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GSM-GSM诞生,简称诞生,简称 “2G”2G”。19931993年年9 9月月1818日:日:浙江嘉兴首先开通了我国第浙江嘉兴首先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通信网。一个数字移动通信网。19941994年年1010月,月,第一个省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14第二代移动通信(第二代移动
10、通信(23G)GSMGSM是欧洲成立的一个移动通信小组是欧洲成立的一个移动通信小组的简称。的简称。GSMGSM移动电话系统采用时分多址移动电话系统采用时分多址技术技术(TDMA)(TDMA),对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对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等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等优点。优点。传输速率传输速率:8kb/s.:8kb/s.二、移动通信发展的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历史、现状和趋势现状和趋势15第二代移动通信第二代移动通信
11、GSM GSM,简称,简称 “2.5G”2.5G”GSMGSM以它相对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的优势,以它相对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的优势,目前广泛地占有市场。同时,在目前广泛地占有市场。同时,在GSMGSM基础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技术,如通用分组无上,增加了一些新技术,如通用分组无限技术(限技术(GPRS)GPRS)、无线应用协议、无线应用协议(WAP)(WAP)和和无线接口技术无线接口技术(篮牙技术篮牙技术),增加了多媒,增加了多媒体功能。如上网,聊天,传送彩色图片,体功能。如上网,聊天,传送彩色图片,发电子邮件,数码照相机,语音拨号彩发电子邮件,数码照相机,语音拨号彩色显示,称之为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的
12、色显示,称之为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的“2.5G”2.5G”。二、移动通信发展的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历史、现状和趋势16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3G)3G系统特点:系统特点:提供更高的容量、更快的提供更高的容量、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及多媒体业务。主要通过数据传输速率及多媒体业务。主要通过在现有网络上发展在现有网络上发展2.5G2.5G技术来实现。技术来实现。核心技术:核心技术:CDMACDMA(扩频)以及更先进的(扩频)以及更先进的空中接口技术。空中接口技术。传输速率:传输速率:9.6kb/s32kb/s.9.6kb/s32kb/s.二、移动通信发展的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通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