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元日 (2).ppt





《教育专题:元日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元日 (2).ppt(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元日:农历将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称为元日。元日还有许多别名,如元旦、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新年、元春等等,不过还是以“元日”的称呼用得最多。现在将公历的一年之首称作“元旦”,而农历的元日则专门使用“春节”这一名称。1、元日朝会 汉代以来,每逢元日,朝廷都要举行元会,群臣百官以及外国使节都会来朝祝贺。2、燃放爆竹 燃放爆竹,是古代新年习俗。燃放爆竹的原始目的在于惊吓年兽。当午夜交正子时,燃放爆竹,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3、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按旧时民俗,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
2、饮屠苏酒。古代之所以在元日合家欢饮屠苏酒,是传说在这一日饮了屠苏酒可以不生病。4、桃符和春联 早在秦、汉以前,我过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画有驱鬼压邪和保平安的神。五代的时候就在桃符板上写联语,再后来就改用纸的了,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特别到了入清以后,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了。5、贴年画 贴年画是后起的年俗。也是源于门神画,头来题材就越来越丰富了。6、倒贴“福”字。因为“到”与“倒”谐音,寓意“福气已到”。7、拜年 拜年是元日习俗。正月初一,小辈要依次向长辈拜贺新年,邻里朋友新年见面也要相互拜贺。8、压岁钱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纷飞孩子的钱。9、吃年糕 制作米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叶子抱起来蒸熟即成。吃年糕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专题:元日 2 教育 专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