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9 简单机械及其效率(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9 简单机械及其效率(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9 简单机械及其效率(含解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题专题 0909 简单机械及其效率简单机械及其效率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减少一个,杠杆将( )A. 左端下降 B. 右端下降 C. 仍然平衡 D. 无法判断【来源】山东省潍坊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设一个钩码的重为G,杠杆上一格的长度为L,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此时:2G3L=3G2L;若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减少一个,则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是:1G3L,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是:2G2L,由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较大,所以右端下降,故选 B。2如图为吸盘式挂杆,将吸盘压在瓷砖上排尽其中的空气,挂杆就能被固定在瓷砖上,挂有平底锅的挂钩沿光滑水平横杆
2、从 P 点开始向吸盘 B 移动,若吸盘与横杆的重力、吸盘大小均忽略不计,设挂钩与吸盘A 的距离为 L,则吸盘 B 受到的摩擦力 F 的大小与 L 的关系图象为( )A. B. C. D.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解:以吸盘 A 为支点,设 AP 的距离为 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LFAB,F,因为 AB、G 不变,L 不为零且 L 越大拉力 F 越大,故吸盘 B 受到的摩擦力 F 的大小与 L 的关系图象为 D。故选:D。点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平衡力分析进行解答。3人体中的许多部位都具有杠杆的功能。如图是人用手托住物体时手臂的示意图,当人手托
3、5kg 的物体2保持平衡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 )A. 大于 5kg B. 大于 49N C. 小于 49N D. 等于 49N【来源】山东省聊城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A、力的单位是 N,质量的单位是 kg,题目是求力的大小,不能用 kg 左单位,故 A 错误;BCD、由图知,物体的重力为 Gmg5kg9.8N/kg49N;肱二头肌的拉力为动力,物体对手的压力为阻力,支点在肘,如图所示:点睛: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及对应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并结合力臂的概念进行分析。4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4、A. B. C. D. 【来源】河南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分析: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A、羊角锤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B、筷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C、起子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3D、天平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5 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中“标” “本”表示力臂, “权” “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5、A. “权”小于“重”时,A 端一定上扬B. “权”小于“重”时, “标”一定小于“本”C. 增大“重”时,应把“权”向 A 端移D. 增大“重”时,应更换更小的“权”【来源】福建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解:A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权”小于“重”时,因为不知道“标”和“本”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权”和“标”的乘积与“重”和“本”乘积的大小的关系,故 A 错误。 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权”小于“重”时, “标”一定大于“本” ,故 B 错误。C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本”不变,增大“重”时,因为“权”不变, “标”会变大,即应把“权”向 A端移,故 C 正确。D使用杆秤时,
6、同一杆秤“权”不变, “重”可变,不同的“重”对应不同的“标” 。若更换更小的“权” ,“标”也会变得更大,不符合秤的原理,故 D 错误。答案为 C。6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 A 和物体 B 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 B 相比,提升 A 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 A 的过程4A. 额外功较小B. 额外功较大C. 总功较小D. 总功较大【来源】福建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机械效率的认识和理解,注意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高度相同时额外功是相同的。7 (2018宁波)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
7、物体 A 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 B 以 0.1m/s 的速度在物体A 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F2的功率为 0.6WB. 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9NC. 物体 A 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 如果增大 F2,物体 A 可能向左运动【来源】浙江省宁波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5点睛:重点是平衡状态的判断,要牢记匀速运动时物体一定平衡,本题中物体 A 受到 B 的摩擦力,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 F,此三个力平衡。8下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 6N 的物体 2s 内匀速上升 0.1
8、m,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示(不计绳重与摩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2.4NB.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0.05m/sC.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 0.12W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 83.3【来源】广东省深圳市 2018 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拉力端移动的距离,利用求拉力做的总功,再利用求功率;已知物体的重力和上升高度,利用求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6解答: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2.4N ,故 A 正确;物体 2s 内匀速上升 0.1m,物体上升的速度为,故 B 正确;n=3,拉力端端
9、移动距离,拉力做的总功为:;拉力的功率为:,故 C 错误;拉力做的有用功为:;滑轮组机械效率为:。故 D 正确;故答案为 C【点睛】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根据题图确定 n 的大小(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是本题的突破口,灵活选用公式计算是关键。9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将重 1000N 的物体在 5s 内匀速竖直提升了 1m,人对绳自由端的拉力 F 为600N,不计绳重和摩擦。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动滑轮的有用功为 600JB. 动滑轮的重力为 400NC.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83.3%D. 拉力 F 的功率为 120W【来源】重庆市 2018
10、 年中考物理试题 A 卷【答案】C点睛:首先应通过读图分析出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这样就能够知道提升高度与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的关系,再通过已知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拉力的功率、以及动滑轮的重力,有用功等10 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中“标” “本”表示力臂, “权” “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7A. “权”小于“重”时,A 端一定上扬B. “权”小于“重”时, “标”一定小于“本”C. 增大“重”时,应把“权”向 A 端移D. 增大“重”时,应更换更小的“权”【来源】福建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B 卷)【答案】CD使用杆秤时,同一杆秤“权”不变, “重”可变
11、,不同的“重”对应不同的“标” 。若更换更小的“权” ,“标”也会变得更大,不符合秤的原理,故 D 错误。 答案为 C。12 (题文)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 B. C. D. 【来源】海南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筷子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 A 不符合题意;B、钓鱼竿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 B 不符合题意;C、钢丝钳翦断钢丝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C 符合题意;D、食品夹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 D 不符合题意;8故选 C。13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已知每个滑轮重均为
12、 50N,滑轮组下端挂有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 A 相连,物体 A 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550N;在物体 B 下加挂重为 90N 的物体 C 后,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 A 可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 B 上升的速度大小为 5cm/s. 若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 取 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 A 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275NB. F 的大小为 530NC. F 做功的功率为 42wD. B 的重力为 500N【来源】湖北省荆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点睛:先对弹簧进行受力
13、分析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受到竖直向下的力的合力,即两条绳子向下的拉力和一个定滑轮的重力;然后对与 B 相连的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即该滑轮受到竖直向下自身的重力和 B的拉力的作用,受到竖直向上三条绳子的拉力,从而求出 B 的重力;然后根据物体 A 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然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功率公式即可求出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功率的大小。14下列各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9A. B. C. D.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 2018 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注意理解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
14、,不可描述为垂直向下。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存在省既费力又费距离的机械 B. 氢弹是利用核裂变原理制造的核武器C. 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D. 热量、 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来源】山东省济宁市 2018 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A. 自然界中存在省既费力又费距离的机械,如使用斜面时是费距离的,但如果摩擦力特别大,也可能费力,故 A 正确;B. 氢弹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制造的核武器,故 B 错误;C. 半导体二极管由特殊的半导体材料制成,具有单向导电性,故 C 正确;10D. 热量、 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故 D 正确;故选 B。 点睛:注
15、意 A 选项的判断,通常来说,费距离的机械是省力的,但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费距离又费力的机械是可能存在的。16如图所示,O 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 G 的物体,杠杆在力 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 F2代替力 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F1F2 B. F1F2 C. F2G D. F1=G【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点睛:由题知,O 为支点,当阻力、阻力臂不变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一定,当动力臂较大时,动力将较小;动力臂较小时,动力将较大。因此先判断出 F1、F2的力臂大小,即可判断出两力的大
16、小关系从而比较出 F1、F2与 G 的关系。二、多选题17工人师傅搬运货物时,在地面和卡车的车厢间倾斜放置一长木板搭成斜面,将地面上的货物沿斜面匀速拉上车厢用时 15s。已知车厢高 1.5m,木板长 3m,货物质量为 60kg,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400N,g=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人做的总功为 900J B. 工人做的额外功为 300JC. 工人做功的功率为 60W D. 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75%【来源】山东省聊城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11【答案】BD点睛:根据功的计算公式 WFs 可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再根据 P 可求功率;再根据 WGh 求出有用功;然后
17、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斜面的效率。 三、实验题18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螺母向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杠杆的_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改变较少钩码的前提下,只需将_即可。(3)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图丁所示。你认为_的实验方案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_。(4)实验中小王发现:如果在杠杆的 O 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在探
18、究实验时是否影响到杠杆的平衡?请说明理由_。【来源】山东省枣庄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右 左 将左侧的钩码去掉一个 小李 弹簧测力计在图丙的力与力臂垂直,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 这个作用在杠杆 O 点的力的力臂等于零,不影响杠杆的平衡【解析】解:(1)因为杠杆右端偏高,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应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12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 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 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左L左F右L右,即 4G2L2G3L,左端大,故左端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个数和悬挂点位置,根
19、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只需要将左侧的钩码去掉一个即可平衡;点睛:(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方便测量力臂;(2)设一个钩码重为 G,杠杆一个小格是 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杠杆向那端下降,要保持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移动那侧钩码;(3)根据钩码个数与每个钩码的重力求出测力计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图丙弹簧测力计方向向上,容易测量力臂,图丁方向不与杠杆垂直,不易测量力臂;(4)过支点的力,力臂为零。19图甲是某学习小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 4.5N 的物体
20、从 A 位置提升到 A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 B 位置上升到 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提升的高度是_cm,拉力是_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2)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改为图丙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来源】2018 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5.0 2 75% 变小【解析】 (1)如图刻度尺的单位是 cm,分度值为 1cm,A的位置对应的刻度为 0 刻度上面第 5 格,所以物体提升的高度 h 是 5.0cm,拉力移动的距
21、离为:;13如图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拉力是 2N;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2)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改为图丙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有用功不变,而滑轮的重增加,由于对滑轮做的功为额外功,所以额外功增大,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点睛:涉及机械效率的问题时,关键是要清楚总功、有用功、额外功都在哪,特别要清楚额外功是对谁做的功,使用滑轮或滑轮组时,额外功为提高滑轮做的功、克服摩擦及绳子重做的功。20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右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 )调节;如图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从 a 位置转到
22、b 位置,其示数将_(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填序号)A使测量数据更准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来源】广东省深圳市 2018 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 左 变大 C【解析】分析:(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方便测量力臂;(2)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向右倾斜,这时杠杆右侧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3)通过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时,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
23、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14解答:(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左端偏高,应把杠杆右的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从 a 位置转到 b 位置,此时拉力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变大; 【点睛】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在利用平衡条件公式时,要注意分析力和对应的力臂。21结合图中的实验情景,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对图中的两支蜡烛的要求是 _;(2)图中,_的机械效率高;(3)图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
24、跟_的关系;(4)图中的_ (填 “铁屑”或“小磁针”)能更好的显示磁场的分布。【来源】山东省济宁市 2018 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大小相等 乙 电流和电阻 铁销【解析】(1)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所以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对图中的两支蜡烛的要求是大小相等;(2)图中,同样的滑轮组,即动滑轮的重相同,当提升的物体越重时,有用功越多,根据可知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所以乙图的机械效率高;15(3)图是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固定不动时,两电阻串联,电流相等,可以研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当改变滑片的位置时,电流改变,通过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中 物理试题 分项版 解析 汇编 02 专题 09 简单机械 及其 效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