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10浮力.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10浮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10浮力.doc(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010浮力浮力 24(2018泰安)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 示。从此处 匀速下放物块, 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 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 。物块下放过程 中, 弹簧测力计示数 F 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 的深度 h 的关系如图乙。g 取 10N/kg,水的 密度是 1.0103kg/m3。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223. (2018威海)图12是生活中常用的小茶杯,请你在下列器材中选择 合理的题材,利用浮力等相关知识设计一个测量小茶杯密度的实验 。备选器材:若干个量筒、溢水杯和烧杯,记号笔、
2、足量水(小茶杯可 以放入溢水杯、烧杯,但放不进量筒) 要求,(1)简述实验步骤 (如需将小茶杯放入水中,请明确表述小茶杯放入水中的具体操作) :用符号表示有关的物理量。 (2)利用测出的物理量写出小茶杯密度的表达式(水的密度用水表 示)17(2018烟台)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当两球静止时,两液面高度相同,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小球;甲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 = 3FB,两小球所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关系为GA = GB,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 p乙(均选填“”、“=”或“”)。【分析】(1)A、B是两个
3、完全相同的小球,漂浮和悬浮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由此可知两小球受浮力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关系;(2)根据漂浮和悬浮时液体密度和球的密度关系,找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又知道两容器液面等高(深度h相同),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解答】解:由图可知,A球漂浮,B球悬浮,所以根据悬浮和漂浮条件可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由于两个小球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FA=FB=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重力GA=FA,GB=FB,所以GA=GB;由于A球漂浮,B球悬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甲球,乙=球,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甲
4、乙。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知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15(2018淄博)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甲和乙、杯中装满了水,将两个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小球A和B分别放入溢水杯中。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B小球A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D水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分析】(1)根据A漂浮,B悬浮,可根据物体浮沉条件确定小球A和B的密度关系,又知小球A和B的体积关系,由m=V分
5、析它们的质量关系;(2)漂浮和悬浮都有F浮=G,由此分析两球的浮力关系;(3)根据p=gh判断水对甲杯底的压强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关系;根据p=分析两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关系;然后比较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再根据p=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图知A漂浮,所以A水;B悬浮,所以B=水,则AB。A、AB,小球A和B的体积相同。由=知,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故A正确;B、漂浮和悬浮时,F浮=G物,由于小球A的4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故小球A的重力小于小球B的重力,所以小球A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故B错误;CD、由图可知,两杯水面高度相等,根据p=gh知,水对甲
6、杯底的压强等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两容器相同,则底面积相同,根据p=知两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相等,容器重力相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根据p=知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故C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浮沉条件、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综合性强,关键是用好浮沉条件,灵活运用公式进行判断。22(2018淄博)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 测量空桶的重力 ,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D、B、A、C (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
7、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0.2 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 0.2 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 通过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会具有片面性或偶然性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 。实验步骤ABCD弹簧测力计示数/N1.61.80.50.3(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 体积 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就要测出物体的浮力,可根据F
8、浮=GF示得出,然后测出排开液体的重力,两者进行比较即可验证。(2)根据称重法求出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用桶和水的总重力减去桶的重力算出排开水的重力;为了找普遍规律,需要换用不同的液体再次实验;(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要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需要选用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解答】解:5(1)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需要测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需要先测出空桶的重力,由图示实验可知,实验遗漏的步骤是:测量空桶的重力;实验时,先测出空桶的重力,然后测出物体的重力,再将物体浸在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F浮=GF示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
9、,最后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力,从而测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因此合理的实验步骤是:D、B、A、C;(2)由实验步骤AB可知,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FBFA=1.8N1.6N=0.2N;由实验步骤CD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FCFD=0.5N0.3N=0.2N;由于只测了一组实验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会具有片面性或偶然性,所以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做完一次实验后,需要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3)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需要选用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体,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保证了液体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比较浮力的大小。故答案为:(1)测量空桶的重力;D、B、
10、A、C;(2)0.2;0.2;通过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会具有片面性或偶然性;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3)体积。【点评】本题目就是考查学生对阿基米德实验的掌握程度,看学生能否掌握每个步骤,以及每一步要测量的对象,只要基本知识掌握扎实,题目不难做出。23(2018枣庄)现有一个用超薄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它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200cm2,高度h=20cm,如图甲所示;另有一个实心匀质圆柱体,密度=0.8103kg/m3,底面积S1=120cm2,高度与容器高相同,如图乙所示。(水=1.0103kg/m3,g=10N/kg)。(1)将圆柱体竖直放在圆柱形容器内,求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
11、少?(2)向容器内缓缓注水直至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零,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所注的水重各是多少?【分析】(1)利用F=G=mg=gV求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再利用p=求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向容器内缓缓注水直至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零,圆柱体刚好处于漂浮状态,F浮=G,利用F浮=水gV排=水gSh水求水的深度,再利用p=gh求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利用G水=m水g=水gV水=水g(SS1)h求所注水的重力【解答】解:(1)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柱=m柱g=gV柱=gS1h=0.8103kg/m310N/kg120104m220102m=19.2N;圆柱体对容器
12、底部的压强:p=6=1600Pa;(2)向容器内缓缓注水直至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零,圆柱体刚好处于漂浮状态,则:F浮=G柱=19.2N,由F浮=水gV排=水gS1h水得水的深度:h水=0.16m,此时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p=水gh水=1103kg/m310N/kg0.16m=1600Pa;所注水的体积:V水=(SS1)h水=(200104m2120104m2)0.16m=1.28103m3,所注水的重力:G水=m水g=水gV水=1103kg/m310N/kg1.28103m3=12.8N。答:(1)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1600Pa;(2)向容器内缓缓注水直至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
13、力刚好为零,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所注的水重各是1600Pa、12.8N。【点评】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定义式、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由于计算数字比较复杂,要细心,易错题!25(2018潍坊)如图所示,用细线将正方体A和物体B相连放入水中,两物体静止后恰好悬浮,此时A上表面到水面的高度差为0.12m。已知A的体积为1.0103m3,所受重力为8N;B的体积为0.5103m3,水的密度=1.0103kg/m3,g取10N/kg,求:(1)A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2)B所受重力大小;(3)细线对B的拉力大小。解:(1)A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p=
14、水gh=1103kg/m310N/kg0.12m=1200Pa;(2)A、B受到的总浮力:F浮=水gV排=水g(VA+VB)=1103kg/m310N/kg(1.0103m3+0.5103m3)=15N;因为A、B恰好悬浮,所以F浮=GA+GB,则B的重力:GB=F浮GA=15N8N=7N;(3)B受到的浮力:F浮B=水gV排B=水gVB=1103kg/m310N/kg0.5103m3=5N,细线对B的拉力:F拉=GBF浮B=7N5N=2N。答:(1)A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1200Pa;(2)B所受重力大小为7N;(3)细线对B的拉力大小为2N。24(2018滨州)图甲是一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
15、现置于水平桌面7上,容器内水深为0.3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图乙是一质量均匀的塑料球,密度为0.2103kg/m3,(g取10N/kg)。求:(1)容器中水的质量;(2)距容器底部0.1m处A点液体的压强;(3)把塑料球放入该容器中,用了16N的力恰好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塑料球的重力多大?解:(1)容器中水的体积:V=Sh=0.04m20.3m=0.012m3,由=可得水的质量:m=V=1103kg/m30.012m3=12kg;(2)距容器底部0.1m处A点液体的压强:p=gh=1103kg/m310N/kg(0.3m0.1m)=2000Pa;(3)设塑料球的体积为V,塑料球放入该
16、容器中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液gV排=液gV,塑料球的重力:G=mg=塑Vg,塑料球放入该容器中,用了16N的力恰好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对塑料球分析受力有:F浮=F+G,液gV=F+塑Vg,(液g塑g)V=F,代入数据,(1103kg/m310N/kg0.2103kg/m310N/kg)V=16N,解得:V=2103m3,由=可得塑料球的质量:m球=塑料V=0.2103kg/m32103m3=0.4kg,塑料球的重力:G球=m球g=0.4kg10N/kg=4N。答:(1)容器中水的质量是12kg;(2)距容器底部0.1m处A点液体的压强是2000Pa;(3)塑料球的重力是4N。14(
17、2018临沂)2018年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如图所示)成功首潜。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 )A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B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变大C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D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分析】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作用,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因此判断浮力的大小,关键判断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发生怎样的变化。潜水器受到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潜水器所处的深度有关,因此判断压强的大小,关键是判断液体密度和潜水器所处深度的变化。【解答】解: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8此时水的密度不变,潜水器浸没在水中,
18、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但是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深。根据公式P=gh和公式F浮=液gV排可知,潜水器受到的压强增大,浮力不变,即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不变。故选项A、B、C均错误,D正确。故选:D。21(2018青岛)探究浮力的大小数据结论如图,甲、乙、丙、丁是用同一金属块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丙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比图乙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大 (填“大”或“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图丁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人小等于 0.3 N比较图 丙、丁 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数据结论如图,用木块、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和小桶进行实验: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 1.2 N。
19、木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水= 1.2 N。比较数据可知: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等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分析】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越大;比较乙丙可得浮力大9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F浮=GF确定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要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使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根据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的特点确定浮力的大小;利用水和桶的总重减空桶的重力便可得排开水的重力;比较浮力和排开水重,可得结论。【解答】解:由图知,丙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更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小,说明受到的浮力更大,且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
20、液体的体积有关;由甲图知,物体的重力G=3.6N,由图丁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N,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GF=3.6N3.3N=0.3N;图丙丁,物体都是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所受浮力不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由图甲知,木块的重力G=1.2N,因为木块漂浮,所以F浮=G=1.2N;空桶的重力为0.4N,桶和水的总重为1.6N,可知排开水的重力为G排=G总G桶=1.6N0.4N=1.2N;由数据可知,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故答案为: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0.3;丙、丁;1.2;1.2;等于。【点
21、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是浮力部分的两个重点实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需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探究漂浮的物体所受浮力和排开的液体重力的关系,需用用到浮沉条件来判断浮力大小。33(2018青岛)重为2N、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体积分别为200cm3的木球和25cm3的塑料球用轻质细绳相连放入水中,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它自身体积的,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如图甲所示;当把细绳剪断后,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塑料球沉到容器底,如图乙所示。(1)图甲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少?(2)图乙中,容器底对塑料球的支
22、持力是多少?(3)图乙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分析】(1)图甲中,知道水深和水的密度,利用p=gh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由题知,当把细绳剪断后,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利用F浮=G求木球的密度,利用G=mg=Vg求木球重力;在图甲中,求出两球排开水的体积,由于木球和塑料球漂浮,受到的总浮力等于两球总重力,据此求塑料球的重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塑料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图乙中,容器底对塑10料球的支持力等于塑料球的重力减去浮力;(3)在图甲中,两球漂浮,两球的总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利用m=Sh求水的总质量,利用G=mg求水重力,在图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两球
23、、容器的总重力,知道受力面积,利用p=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解答】解:(1)图甲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gh=1103kg/m310N/kg0.2m=2000Pa;(2)由题知,当把细绳剪断后,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即V排=V木,因为F浮=G,即水V排g=木Vg,水Vg=木V木g,所以木=水=1103kg/m3=0.5103kg/m3,木球重力:G木=m木g=木V木g=0.5103kg/m310N/kg200106m3=1N,图甲中,两球排开水的体积V排=(1)V木+V塑=200106m3+25106m3=150106m3=1.5104m3,因为木球和塑料球漂浮,所以F浮
24、=G木+G塑,水V排g=1N+G塑,1103kg/m310N/kg1.5104m3=1N+G塑,则塑料球的重力:G塑=0.5N,塑料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塑=水V排塑g=1103kg/m310N/kg25106m3=0.25N,图乙中,容器底对塑料球的支持力:F支=G塑F浮塑=0.5N0.25N=0.25N;(3)在图甲中,两球漂浮,两球的总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则水的总质量:m水=水V水=1103kg/m3100104m20.2m=2kg,水重力:G水=m水g=2kg10N/kg=20N,在图乙中,水、两球、容器的总重力:G总=G水+G球+G容器=20N+1N+0.5N+2N=23.5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中 物理题 分类 汇编 10 浮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