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5 电与磁 信息的传递与能源(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5 电与磁 信息的传递与能源(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5 电与磁 信息的传递与能源(含解析).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题专题 1515 电与磁电与磁 信息的传递与能源信息的传递与能源一、单选题1关于电和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B.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一会产生感应电流C. 改变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来源】四川省自贡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1)根据电动机的原理来判断。 (2)根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来判断;(3)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弱和导体运动速度有关;(4)据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2自贡一学生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以下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同名磁极互吸引B. 条形磁体能够吸引
2、小铁钉C. 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D. 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没有相互作用了【来源】四川省自贡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A、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 A 错误;B、由课本知识知和: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故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故 B 正确;C、将条形磁体用线悬挂起来,让磁体自由转动,静止时指向地理南极的磁极叫南(或 S)极,指向地理北极的是磁体的北极(N 极)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 C 错误;D、玻璃不能隔离磁场,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仍有互
3、相作用,故 D 错误。故选:B。点睛:(1)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3)磁体具有指向性,当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其 N 极指北,S 极指南;(4)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玻璃不能隔离磁场。3如图甲所示,一个不能打开的盒子外面露出一段细长的导线,在不损坏导线的情况下,用图乙中(a) 、2(b)两个实验所对应的结论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a)能 B. 只有(b)能 C. (a) (b)都能 D. (a) (b)都不能【来源】江苏省 2018 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由于不能断开导线,因此可用电流的磁效应来设计实验:将导
4、线放入磁场,观察导线是否因受磁场力运动;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将导线平行于小磁针的正上方,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来进行判断。4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对于生产、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事例中利用物质透光性的是( )A. B. C. D. 【来源】江苏省 2018 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A拉力器上的弹簧是利用了弹簧的弹性,不符合题意;B、连接在电路中的碳棒,利用了碳棒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C、能吸引铁钉的磁体,利用了磁铁的磁性,不符合题意;D、用玻璃做阳台的窗户,可以保证室内明亮,光照充足,利用玻璃良好的透光性,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物质的物理属性包含:密度、比热容、硬度
5、、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熔点等等。5在下面四幅图中,图文相符的是( )3A. 电动机利用图示原理制成的B. 电铃是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C. 发电机是利用图示原理制成的D. 扬声器是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来源】2018 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A. 图中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利用图示原理制成的,故A 错误;故选 B。点睛:注意分清楚研究电磁感应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两个实验,两个实验从图看很相似,容易混淆,区分的方法是,有电源的是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实验,有灵敏电流计的是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6如图所示,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6、是( )A. 如图,把小磁针放在地理赤道附近,小磁针静止时磁针 N 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B. 如图,通电线圈在磁场作用下转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4C. 如图,利用“电生磁”将铁钉磁化,利用安培右手定则可判定铁钉上端为 N 极D. 如图,当用力让线圈发生转动时,电流表就有电流通过,工作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解:A、地球是个大磁体,在地理赤道附近,悬挂起来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 N 极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故 A 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地磁场,电磁场,发电机和电动机原理,是一道综合题。7关于图(甲) 、 (乙)所示的实验,下
7、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实验的原理与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相同B. 甲实验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 乙实验的原理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相同D. 乙实验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来源】湖北省咸宁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A. 如图甲实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动圈式话筒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故 A 正确;B. 甲实验演示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 B 错误;5C. 乙实验,演示的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 C 错误;D. 乙实验演示的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实验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
8、注意分清楚研究电磁感应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两个实验,两个实验从图看很相似,容易混淆,区分的方法是,有电源的是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实验,有灵敏电流计的是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8图中的 a 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当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 B. C. D. 【来源】天津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解:磁极间的磁感线是从 N 极指向 S 极,由图可知,C 中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故 C正确;ABD 中的导体运动时,导体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都不会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BD 错误
9、;故选:C。点睛: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就要看能否满足闭合电路;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必要条件。9在图中的 a 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 B. C. D. 【来源】四川省乐山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判断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关键是看导体是否做“切割”磁感线运动。A、C 导体向上或向下运动时,与磁感线平行,不切割磁感线,不产生感应电流,故 AC 错误;B、导体静止,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产生电流,故 B 错误;D、导体向左运动时,切割磁感线运动,能产生电流,故 D 正确;6故选 D。点睛:重
10、点是产生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牢记产生感应电流应具备三个条件,一、闭合回路,即必须是通路,二、一部分导体,三、切割磁感线运动。其中第三条是判断的重点。10中央电视台“加油向未来”某期节目中,有一项比赛,两个小组利用完全相同的设备,通过骑车发电来烤熟两个一样的面包,首先烤熟面包的小组获胜。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骑车发电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B. 骑车发电利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C. 获胜小组获得的电流要大些D. 两个小组烤熟面包用的发热体是串联的【来源】湖北省黄冈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本题以骑车发电来烤熟面包为题,考查了物理知识在骑车发电来烤熟面包上的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科技的联系,
11、有一定意义。11如图是一模拟风力发电的模型,电动机通电时,风扇 a 高速转动产生风力模拟自然风,风扇 b 在风力作用下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与发电机相连的小灯泡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动机转动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C. 电池电压降低时,风扇 a 的转速不会改变D. 风力大小不会影响小灯泡发光亮度【来源】陕西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解:A电动机转动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A 错误。7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故 B 正确。C电池电压降低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减小,风扇 a 的转速减小,故 C 错误。D风力越大,风扇 b 转动越快,
12、发电机产生的电流越大,则小灯泡越亮,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B。点睛:影响感应电流的因素有导体运动的速度和磁场的强弱,因此风力大小会影响小灯泡发光亮度。12如图所示,是一种自行车前轮的结构图,行驶中,磁铁靠近传感器时磁场能使其中的带电粒子发生偏转(即相当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产生一种信号,信号传入速度计能测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和里程。下列能说明其原理的是图( )A. B. C. D.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知道,讲述的是磁场对电流作用;A 图是演示电流的磁效应的实验装置,故 A 不符合题意;B 图是演示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实验装置,通电导
13、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故 B 符合题意;C 图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是发电机的原理,故 C 不符合题意;D 图中的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电路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电与磁这一单元最典型的四个实验,它们各自的特点不同,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是这一部分的重点知识。13下列电器中,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制成的是( )A. 电视机 B. 继电器 C. 发电机 D. 电动机【来源】广西省玉林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解:A、电视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形式的能,没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B、电磁继电器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C、发电机原理是根据电
14、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D、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现象制成的。故选:C。点睛: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若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在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该现象就是电磁8感应现象,此时产生的电流是感应电流,即运动产生电流。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磁铁静止时 A 端总是指向地理北方,则 A 端是磁铁的北极B. 图乙为动圈式话筒的结构示意图,它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C. 图丙为水位自动报警器,当水位上升到金属块 A 时,红灯不亮绿灯亮D. 图丁所示的现象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不会使家庭电路电流过大【来源】2018 包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D. 图丁所示的现象中,同时工作
15、的用电器过多,干路通过的电流会过大,导线会过热,甚至引起火灾,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注意区分电磁感应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两个原理,容易混淆,从能的转化看,两者是相反的,即电磁感应现象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5关于做功或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其弹性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C.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 吊车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此过程中货物的重力对自身做了功【来源】2018 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A. 汽油机在压缩冲
16、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A 错误;9B. 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弓的弹性势能主要转化为箭的动能,故 B 正确;C.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电能,获得了机械能,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C 错误;D. 吊车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的过程中,由于货物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且货物沿水平方向运动,没有向下运动,所以重力不做功,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要能根据做功的两个要素进行判断,即一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当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此力不做功。16下列家用电器工作时,利用电磁波的是( )A. 电饭煲 B. 吹风机 C. 微波炉 D.
17、电热毯【来源】2018 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 电饭煲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 A 不符合题意;B. 吹风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没有利用电磁波,故 B 不符合题意;C. 微波炉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波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依靠电磁来加热食物,故 C 符合题意;D. 电热毯工作,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牢记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传递能量工作的典型例子,这类的题目从能的转化过程,很容易判断,特别是利用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生活中我们都是很熟悉的。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震耳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18、. 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C.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微波炉是用声波来加热食品的【来源】湖北省黄冈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震耳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 “禁止鸣笛”是为了防止产生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B 错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B 错误;利用微波是利用电磁波加热食品的,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和防治噪声的途径及电磁波的应用,难度不大,注意分清易错易混之处。1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 )A. 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10B.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 游泳池注水后
19、,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好像变浅了D. 共享单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来源】广西省玉林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因此应佩戴凹透镜矫正。紫外线能验钞。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用互成直角的小平面镜,将自行车后面汽车或摩托车发出射来的光再按照原路反射回去。19许多城市都在推广利用太阳能,城市交通指示灯及路灯照明系统已大量使用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 B. 太阳能为二次能源C.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 太阳能清洁
20、,无污染【来源】2018 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A.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 ,因为太阳上一刻不停的进行着氢核聚变,聚变提供巨大的能量,故 A 正确;B. 太阳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是一次能源,故 B 错误;C.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属于可再生能源,故 C 正确;D. 太阳能的使用,不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所以属于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故 D 正确;故 B 错误,符合题意。点睛: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因为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以及污染问题,所以人类正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的清洁能源,其中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
21、海洋温差能等。它们在自然界取之不尽或可以循环再生。20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能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B.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11C.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时是有方向性的D. 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它既不能创生,也不会消灭【来源】湖北省武汉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知道二次能源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在能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21在我国西部建有不同类型的发电站,下列发电站在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A. B. C. D. 【来源】四川省乐山市
22、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A、燃气发电站利用天然气进行发电,天然气属于化石类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燃气发电站是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故 A 符合题意;BCD、太阳能、风能、水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能够循环利用,是可再生能源,故 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睛: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22如图是一辆长达 30m 的无轨电动列车,它外观采用流线型结构,与燃料汽车相比,行驶时电动机比内燃机的噪声小很多,与有轨电车相比,它拐弯灵活,下列关于无轨电车的说法不正确的
23、是12A. 流线型结构有利于减小行驶中受到的空气阻力B. 灵活拐弯时无轨电车的运动状态不改变C. 行驶时噪声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电动车取代燃料汽车可减小对大气的污染【来源】陕西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解:A列车运行时受到空气的阻力与其速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流线型结构有利于减小行驶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故 A 正确。B灵活拐弯时,列车的运动方向在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 B 错误。C行驶时电动机比内燃机的噪声小很多,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C 正确。D电动车消耗的是电能,清洁无污染,燃料汽车工作时排出的废气会带来对大气的污染,所以电动车取代燃料汽车可减小对大气的污染,故
24、D 正确。故答案为 B。点睛: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232017 年 11 月,衢州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焚烧垃圾发电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下列发电方式的工作原理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水力发电B风力发电C火力发电D太阳能电池发电【来源】浙江省衢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A,水力发电;B风力发电;C火力发电,其中的发电机都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只不过初级能源形式不同,但在机械能转化电能这一步骤都是相同的,即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电流。D太阳能电池发电,利用电池板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 D 与其它三项发电原理是不同的,选 D。点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中 物理试题 分项版 解析 汇编 03 专题 15 信息 传递 能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