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共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共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共1页).doc(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尿素属于酰胺态氮肥,施入土壤中一小部分以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通过氢键作用被土壤吸附,其他大部分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铵,进而生成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铵,碳酸铵、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铵都是不稳定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会有相当数量的氨气逸出,成为尿素损失的主要途径。然后NH4+能被植物吸收和土壤胶体吸附,HCO3-也能被植物吸收,因此尿素施入土壤后不残留任何有害成分。另外尿素中含有的缩二脲也能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碳酸,尿素水解后生成铵态氮,表施会引起氨的挥发,尤其是碱性土壤更为严重,因此在施用尿素时应深施覆土,水田要深施到还原层。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受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在pH为4.5-5的酸性土壤中,当土壤温度10时尿素完全水解需5-7天;pH值大于5.6的土壤,无论温度高低,尿素3d即可完全分解。随着温度升高尿素分解速率加快,春季在10-14条件下尿素分解的氨气挥发高峰时需6d;夏季气温33-35时尿素3d即达到氨挥发高峰。当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时施用尿素,较水分过多或过少时易分解;在田间持水量60%至淹水状态,尿素水解基本稳定。专心-专注-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尿素 土壤 中的 转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