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92019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1.下列能源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全球进一步变暖、雾霾天气增多的是( )A. 化石能源 B. 太阳能 C. 氢能 D. 地热能【答案】A【解析】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固体小颗粒和 CO2等,导致全球变暖,雾霾天气增多,而太阳能、氢能、地热能属于新能源,更为环保,故选项 A 正确。2.2.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NaCl B. NaOH C. CH3COOH D. CO2【答案】C【解析】【分析】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与少数盐,据此解答。【详解】A、
2、NaCl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A 错误;B、NaOH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B 错误;C、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C 正确;D、二氧化碳本身不能够电离,属于非电解质,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的判断,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电解质的强弱是以电离程度判断,易错项为 D,注意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导电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碳酸,二氧化碳本身不电离,是非电解质。3.3.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Al 与盐酸反应 B. 盐酸和 NaOH 溶液反应C. 乙醇燃烧反应 D. Ba(OH)28H2O 晶
3、体与 NH4Cl 固体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 Al 与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 错误;B. 盐酸和 NaOH 溶液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 错误;2C. 乙醇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C 错误;D. Ba(OH)28H2O 晶体与 NH4Cl 固体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 正确。答案选 D。4.4.常温下,最适宜薄荷生长的土壤 pH8,土壤中的c(OH) 最接近于A. 110-5 mol/L B. 110-6 mol/L C. 110-8 mol/L D. 110-9 mol/L【答案】B【解析】【详解】pH8 时氢离子浓度约是 108mol/L,则土壤中的c(OH)约是。答案选 B。5.5.
4、下列装置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BCD燃气灶硅太阳能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风力发电机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燃气灶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A 错误;B、硅太阳能电池属于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 错误;C、碱性锌锰电池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正确;D、风力发电机属于风能转化为电能,D 错误。答案选 C。36.6.下列措施不能加快 Zn 与 1mol/LH2SO4反应产生 H2的速率的是A. 升高温度B. 用 Zn 粉代替 Zn 粒C. 改用 0.1mol/LH2SO4与 Zn 反应D. 滴加少量的 CuSO4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 升高温度加
5、快反应速率,A 错误;B. 用 Zn 粉代替 Zn 粒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B 错误;C. 改用 0.1mol/LH2SO4与 Zn 反应,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C 正确;D. 滴加少量的 CuSO4溶液锌置换出铜,构成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D 错误;答案选 C。7.7.下列物质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可以得到该物质的是A. FeSO4 B. MgSO4 C. AlCl3 D. NH4Cl【答案】B【解析】【分析】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说明该溶质性质较稳定,蒸干、灼烧过程中不发生分解、不发生水解,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硫
6、酸亚铁在蒸干过程中发生水解,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但硫酸没有挥发性,所以蒸干、灼烧时得到硫酸铁,A 错误;B硫酸镁在溶液在加热时水解得到硫酸与氢氧化镁,但氢氧化镁难溶,硫酸是难挥发性酸,最后得到的固体为 MgSO4,B 正确;C氯化铝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加热蒸干并灼烧后,氯化氢挥发得到氢氧化铝,灼烧后得到氧化铝固体,C 错误;D氯化铵加热蒸干并灼烧后无固体物质,全部脱离体系,D 错误;答案选 B。8.8.下列事实中,使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金属防腐的是A. 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B. 金属护栏表面涂漆C. 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 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4【答案】
7、A【解析】【详解】A、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说明该装置构成原电池,被保护的金属作正极;地下钢管连接镁块,Fe、镁、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Fe 失电子能力小于镁而作正极被保护,所以该保护方法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A 正确;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阻止 Fe 与空气、水接触,从而防止金属被腐蚀,属于物理方法,B 错误;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阻止 Fe 与空气、水接触,从而防止金属被腐蚀,属于物理方法,C 错误;D、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构成电解池,是外接电流阴极保护法,D 错误。答案选 A。9.9.200、101kPa 时,在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H2和 1mo
8、lI2,发生反应 I2(g)+H2(g)2HI(g) H=14.9 kJ/mol。反应一段时间后,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放出的热量小于 14.9 kJB.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C. HI 生成的速率与 HI 分解的速率相等D. 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H2,同时生成 2a mol HI【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据此解答。【详解】A、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未平衡和平衡放出的热量都小于 14.9kJ,A 错误;B、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压强一直保持不
9、变,不能说明达平衡状态,B 错误;C、HI 生成的速率与 HI 分解的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C 正确;D、都体现的正反应方向,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D 错误;答案选 C。5【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 0。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10.10.下列解释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H2OHCO3+OHB.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C. 以 Na2S 为沉淀剂,除去溶液
10、中的 Cu2+:Cu2+S2CuSD. 向 KI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和淀粉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变蓝:4H+4I+O22I2+2H2O【答案】B【解析】【详解】A. 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水解方程式为 CO32+H2OHCO3+OH,A 正确;B.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2eFe2+,B 错误;C. 以 Na2S 为沉淀剂,除去溶液中的 Cu2+,发生离子反应 Cu2+S2CuS,C 正确;D. 向 KI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和淀粉溶液,碘离子被氧气氧化为单质碘,因此放置在空气中变蓝,反应的方程式为 4H+4I+O22I2+2H2O,D 正确。答案选 B。11.11.常温下,下列关于
11、 NaOH 溶液和氨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溶液中的c(OH)相等B. pH13 的两溶液稀释 100 倍,pH 都为 11C. 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 NH4Cl 固体,c(OH)均减小D. 体积相同、pH 相同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盐酸【答案】C【解析】【分析】NaOH 是强碱,一水合氨是弱碱,弱碱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同离子效应等会影响电离平衡的移动,据此分析。【详解】A、NaOH 是强碱,完全电离,一水合氨是弱碱,电离不完全,所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溶液中 NaOH 溶液中的c(OH)大,A 错误;6B、弱碱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时平衡正向移动
12、,pH13 的两溶液稀释 100倍,NaOH 溶液的 pH 为 11,氨水的 pH 大于 11,B 错误;C、NaOH 溶液中加入 NH4Cl 固体,能够生成一水合氨,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氨水中加入NH4Cl 固体,铵根离子浓度增大,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C正确;D、一水合氨是弱碱,弱碱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体积相同、pH 相同的两溶液中和盐酸时,氨水消耗的盐酸多,D 错误;答案选 C。12.12.对可逆反应 2SO2(g)+O2(g)2SO3(g) 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详解】A只增加氧气的浓度,则正反应
13、速率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图象吻合,A 正确;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图象不符,B 错误;C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但反应速率增大,到达平衡所用时间较少,图象不符,C 错误;D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到达平衡所用时间减少,但平衡不移动,图象不符,D 错误;答案选 A。【点睛】本题以图象题的形式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另外需要注意图像题的答题技巧,例如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
14、7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再比如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13.13.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CH3COOH(aq)H(aq)+CH3COO(aq) H0。25时,0.1mol/L 醋酸溶液中存在下述关系:,其中的数值是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B. 向该溶液中加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 该温度下 0.01mol/L 醋酸溶液Ka1.7510-5D. 升高温度,c(H)增大,Ka 变大【答案】D【解析】【详解】
15、A. 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后c(H)增大,A 错误;B. 向该溶液中加少量 CH3COONa 固体,醋酸根增大,平衡逆向移动,B 错误;C. 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该温度下 0.01mol/L 醋酸溶液Ka1.7510-5,C 错误;D. 电离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Ka 变大,D 正确。答案选 D。14.14.下列关于 0.1mol/LNaHCO3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 c(CO32)c(H2CO3)B. c(Na)c(HCO3)c(OH)c(H+)C. c(Na)2c(H2CO3)c(HCO3)c(CO32)D.
16、c(Na)c(H)c(OH)c(HCO3)c(CO32)【答案】B【解析】【详解】A、NaHCO3溶液呈碱性,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因此c(CO32)c(H2CO3),A 错误;B、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显弱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HCO3)c(OH)c(H+),B 正确;8C、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c(H2CO3)c(HCO3)c(CO32),C 错误;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HCO3)2c(CO32),D 错误。答案选 B。15.15.下列用来解释实验事实的相关平衡方程式不正确的是实验事实相关平衡A加入 N
17、aHCO3使氯水的漂白能力增强Cl2+H2OHClO+HClB配制 FeCl3溶液时加少量盐酸Fe3+3OHFe(OH)3C溶有 CO2的正常雨水 pH5.6H2O+CO2H2CO3H+HCO3DCaCO3固体溶于盐酸CaCO3(s)Ca2+(aq)+CO32(aq)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A加入 NaHCO3与盐酸反应,使平衡 Cl2+H2OHClO+HCl 正向移动,HClO 浓度增大,使氯水的漂白能力增强,A 正确;B配制 FeCl3溶液时,应加酸抑制水解,发生水解反应为 Fe3+3H2OFe(OH)3+3H+,B错误;C碳酸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
18、以第一步电离为主,离子反应为 H2O+CO2H2CO3H+ +HCO3,则正常雨水 pH5.6,C 正确;D加盐酸,与碳酸根离子反应,促进平衡 CaCO3(s)Ca2+(aq)+CO32(aq)正向移动,则 CaCO3固体溶于盐酸,D 正确;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的移动等,注重高频考点的考查,把握发生的离子反应、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6.16.一定温度下,10 mL 0.4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 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9t/min0246810V(O2)/m
19、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 06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B. 610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C. 反应至 6min 时,c(H2O2)0.20 mol/LD. 反应至 6min 时,H2O2分解了 40%【答案】D【解析】【详解】A、06min 时产生氧气体积为 22.4mL,物质的量是 0.001mol,则根据方程式2H2O22H2O+O2可知消耗 H2O2的物质的量为 0.002molmol,浓度是 0.2mol/L,则化
20、学反应速率 v(H2O2)0.2mol/L6min3.3102 mol/(Lmin),A 正确;B、随着反应进行,过氧化氢的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即 610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2 mol/(Lmin),B 正确;C、根据选项 A 的分析,反应至 6min 时,消耗的 H2O2物质的量为 2103mol,此时 H2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1030.42103)/(10103)molL10.2molL1,C 正确;D、反应至 6min 时,H2O2的分解率为 2103/(101030.4)100%50%,D 错误。答案选 D。17.17.下图为 H2与 O2反应
21、生成 H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1 mol H2分子断键需要吸收 436 kJ 的能量10B. H2(g)+1/2O2(g)H2O(g) H241.8 kJ/mol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比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答案】D【解析】【详解】A. 根据示意图可知 1 mol H2分子断键需要吸收 436 kJ 的能量,A 正确;B. 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因此 H2(g)+1/2O2(g)H2O(g)的反应热 H436 kJ/mol+1/2498 kJ/mol2463.4 kJ/mol241
22、.8 kJ/mol,B 正确;C. 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正确;D. 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比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D 错误。答案选 D。18.18.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盛放在 U 形管中的饱和 NaCl 溶液(滴有酚酞溶液) ,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通电后,NaCl 发生电离B. 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附近溶液先变红C. 当阳极生成 0.1 mol 气体时,整个电路中转移了 0.1 mol eD.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答案】D【解析】【分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阴极发生
23、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生成 NaOH,该极呈碱性;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总反应为:2NaCl+2H2O2NaOH+H2+Cl2,以此解答该题。11【详解】ANaCl 为强电解质,无论是否通电,在溶液中都发生电离,A 错误;B阳极生成氯气,阴极生成 NaOH,则阴极附近溶液先变红,B 错误;C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生成 0.1mol 氯气时,转移电子为0.2mol,C 错误;D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生成氯气,阴极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总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H2+Cl2,D 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下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