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气热能与温度PPT讲稿.ppt





《第二章大气热能与温度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大气热能与温度PPT讲稿.ppt(9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大气热能与温度第1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第一节 太阳辐射 自然界中一切物理过程和现象,乃至生命活动和现象,都直接或间接地以辐射能为能源基础,辐射能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Visible light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辐射基本知识第2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辐射基本知识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四周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传递交换的能量为辐射能。基本特点如下:(i)任何物体均能发出和吸收辐射,吸收辐射升温,反之降温。(ii)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越强,波长越短;反之辐射越弱,波长越 (iii)不同物体对
2、不同波长的辐射具有不同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特性。(iv)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第3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辐射基本知识辐射波动性:辐射以电磁波形式传播,波速(c)为光速,具有各种波长()和频率(f),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和衍射等现象。主要结论如下:(i)辐射传播无需介质;(ii)波长与频率成反比=c/f;(iii)短波辐射(如太阳辐射)和 长波辐射(如地面和大气辐射)。(iv)电磁波谱,包括射线、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等。第4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X-raysl 10nmUltraviolet(UV)10 l
3、 400nmVisible0.4 l 0.7mNear-Infrared(Near-IR)0.7 l 3.5mMiddle-IR3.5 l 30mFar-IR30 l 100mMicrowave1mml1m电磁波谱第5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辐射基本知识辐射粒子性:微观而言,辐射由一系列以光速运动的能量粒子(称为光子photons)组成的粒子流。主要结论如下:(i)光子无质量、无体积,以光速运动;(ii)每个光子能量EL与频率(f)成正比,即 EL=hf 比例系数为普朗克常数h,h=6.62610-34js (iii)光子能量越高,则辐射
4、频率越高,反之亦然。第6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辐射基本知识辐射的度量积分得球体的球面弧度:(1)球面弧度(steradians,str):球坐标系中,半径为r的球面上位于天顶角 和方位角 处的立体角微元d定义为:rdldd=dl/r第7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辐射基本知识辐射的度量 (2)辐射强度(I):沿一定方向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立体弧度角单位面积单位波长的辐射能,亦称单色辐射强度,单位为W m-2 str-1 m-1;I (3)宽带辐射强度(I):沿一定方向单位时间内垂直通
5、过单位立体弧度角单位面积的所有波长(0)或波段(12)的辐射能,单位为W m-2 str-1;第8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辐射基本知识辐射的度量 (4)辐射通量(F):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单位波长的辐射能,单位为W m-2 m-1。(5)辐射通量与辐射强度的关系:辐射通量(F)包括向下和向上两部分:和IF第9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辐射基本知识辐射的度量 (6)宽带辐射通量(F):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所有波长的辐射能,单位为W m-2。第10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
6、二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辐射基本知识辐射的度量 (7)平行光辐射条件下,辐射通量与辐射强度的关系:F平行光线Iabc推导:若能量无损耗,则 F Sab=I Sbc F=I Sbc/Sab=I cos 第11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物体对辐射的作用 Q0QrQdQa反射率:r=Qr/Q0吸收率:a=Qa/Q0透射率:d=Qd/Q0关系:r+a+d=1 规律:选择性,即物体的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大小随着辐射的波长和物体的性质而改变。黑体(Black body):a=1,r=d=0灰体(Gray body):d=0,a=1-r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7、一、辐射基本知识第12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普朗克函数(The Planck Function):黑体辐射强度I B(T,)与其温度(T)和辐射的波长()之间具有如下的关系:其中,h、k及c 依次为普朗克常数、Boltzmann常数及光速,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辐射基本知识第13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基尔霍夫(Kirchhoff)定律:推论1:任何物体在一定温度(T)时对一定波长()的放射强度I(,T)与其吸收率(aT)之比,只是温度和波长的函数,即 推论2:任何物体在一定温度(T)下对一定波长()的辐射强度IT等于其发射率(eT)与黑体辐射
8、强度I B(,T)之积,即 I(,T)=eTIB(,T)。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辐射基本知识任何物体在一定温度(T)时对一定波长()辐射的吸收率(aT)等于其在同温度下对相同波长辐射的放射率(e,T),即 第14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Stefan-Boltzmann定律:将普朗克函数I B(,T)对波长()积分,得黑体宽带辐射强度(BT),即 上式称为Stefan-Boltzmann定律。表明物体温度越高,其放射能力越强。因黑体辐射为各向同性,根据辐射通量和辐射强度的关系,得黑体辐射通量FT,为。推论:根据Stefan-Boltzmann定律计算的温度称为等
9、效黑体温度或亮度温度(Brightness temperature)TB。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辐射基本知识第15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Wien定律:黑体辐射的光谱强度(单色辐射能力)最大值对应的波长(m)与其热力学温度(T)成反比,其中,常数C=2897103 nm K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T=6000K,则m=480nm;地球辐射(长波辐射):T=288K,则m=10.1103nm;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辐射基本知识太阳辐射地球辐射第16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太阳常数(S0):当日地平均距离时,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
10、的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S0,S0=1380W/m2。由于地球与太阳间的天体运动,大气上界的实际太阳辐射强度是有所变化的。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二、太阳辐射第17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太阳光谱:6000K黑体光谱大气上界太阳光谱波长范围:0.15m4m可见光0.40.76m,50%;红外线0.76m,43%;紫外线0.4m,7%。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二、太阳辐射第18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的减弱: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二、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
11、反射作用,因此,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要远小于太阳常数。第19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的减弱: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二、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选择性:大气只吸收特定波段的太阳辐射。O2强烈吸收200nm、O3强吸收带200nm320nm及弱吸收带600nm、CO2主要吸收红外线(2.5/4.3/14.7m)、H2O吸收红光和红外线,0.722m间有多个吸收带,另外吸收带包括23m、47m。特点: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比例很小,约占19%。但是,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红外辐射,8103nm13103nm波段除外,该波段即所谓的“红外窗口(I
12、R Windows)”。第20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红外窗口第21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的减弱: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二、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定义:太阳辐射遇到大气分子或杂质粒子等时转向各个方向传播;特点:分子散射(Rayleigh散射):有选择性。波长越短,散射越强,故晴天为蔚蓝色;粒子散射(或米散射):无选择性。散射系数不随波长而变,又称漫散,雨或雾天天空为乳白色正是米散射结果。第22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的减弱: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二、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
13、的反射定义:太阳光线遇到大气中云层或较大尺度的颗粒时而改变传播 方向;特点:无选择性,平均反射率为5055。地-气系统平均反射率 约30%,称为行星反射率(Albedo)云高越低,反射越强;云量越多,反射越强;云层越厚,反射越强。aba=b第23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的减弱: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二、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减弱的定量表示:取决于大气厚度和粒子含量,前者以大气光学质量(m)表示,后者以大气透明度系数(P)表示。a)大气光学质量m:以太阳光通过大气的路径长度与大气层垂直厚度之比表示。随太阳高度角减小而增大。h大气质量数大气m=1h234
14、25第24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的减弱: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二、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减弱的定量表示:b)大气透明度系数P:太阳辐射透过一个大气质量数后,其强度与通过前的强度之比。h大气质透明度系数大气m=1h2345S0S0S0S0S0S1S2S3S4S5 整理得Bouguer-Lambert定律:表明地表太阳辐射强度随P增大而增大、随m增加而减小。Sm第25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二、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后,约有51%到达地面,这部分辐射包括两部分
15、:l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Direct solar radiation(S);l经过大气散射后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Diffuse radiation(D),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Total incoming solar radiation or Insolation(K),即K=S+D 第26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二、太阳辐射太阳直接辐射:以平行光线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直接辐射通量S为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高度角h和大气透明度P。h地面太阳直接辐射强度S大气mS0SmhS地
16、面 直接辐射有显著的年变化、日变化和随纬度的变化。第27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二、太阳辐射太阳散射辐射:散射辐射的强弱也与太阳高度角及大气透明度有关。太阳高度角增大时,到达近地面层的直接辐射增强,散射辐射也就相应地增强;相反,太阳高度角减小时,散射辐射也弱;大气透明度不好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增多,散射辐射增强;反之,减弱。云也能强烈地增大散射辐射。太阳散射辐射也具有日和年变化,一日内正午前后最强,一年内夏季最强。第28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第一节 太阳辐射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二
17、、太阳辐射太阳总辐射:日变化:日出前,总辐射中只有散射辐射;日出后,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逐渐增加,但前者增加得较快;当太阳高度升到约等于8时,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相等;当太阳高度为50时,散射辐射值仅相当总辐射的1020;到中午时太阳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强度均达到最大值;以后二者又按相反的次序变化。年变化:总辐射强度(月平均值)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地理分布:纬度愈低,总辐射愈大。反之就愈小。第29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第30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太阳高度角(h)对总辐射的影响 定义: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变化范围090;hSS0A0 A太阳光线地面 影响:若
18、不考虑大气影响,则地面太阳辐射通量(S)与太阳高度角(h)关系为特点:日变化,h早晚最小,中午最大;年变化,h冬至最小,夏至最大;地理变化,h高纬度较小,低纬度较大。计算公式:略第31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总辐射的日、年变化第32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第33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总辐射的地理分布S0S1S0S2地面大气大气S20,地面升温;夜晚Q*0,地面热盈余;高纬度Q*0;35N以北和35S以南,Qe*0。因此,为维持能量平衡,需将低纬地区盈余的热量输送至高纬地区,这种热量的输送主要是由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来完成。大气K*地面LSa第46页,共
19、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第47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地面有效辐射 L*=L-L=390-324=66地面辐射差额 Q*=K*-L*=168-66=102大气辐射差额Qa*=Sa+L*-L=67+66-235=-102地气系统辐射差额Qe*=Q*+Qe*=K*+Sa-L =168+67-235=0第48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全球年均地面太阳辐射分布Annual global distribution of insolation(Kcal/cm2)第49页,共9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全球年均地面辐射差额分布Annual global distri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大气 热能 温度 PPT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