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的社会化精选PPT.ppt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人的社会化精选PPT.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人的社会化第1页,此课件共40页哦第一节 人的社会化概述人的社会化概述 一、人的社会化的涵义一、人的社会化的涵义 1 1、广义说与狭义说、广义说与狭义说 狭义说:社会化是一个个体在未成年期经历的过狭义说:社会化是一个个体在未成年期经历的过 程。程。广广义义说说:人人的的社社会会化化不不仅仅是是一一个个从从“生生物物人人”向向“社社会会人人”转转变变的的过过程程,也也是是一一个个人人内内化化社社会会价价值值标标准准,学学习习角角色色扮扮演演,适适应应社社会会生生活活的的过过程程。社社会会化化贯贯穿穿人人生生的的始始终终的观点。的观点。第2页,此课件共40页哦2、单向说与双向说单向说:人的社
2、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生活技能与社会文化,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双向说:人的社会化不仅仅是社会以社会文化塑造个体、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个体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第3页,此课件共40页哦人的社会化定义:人的社会化定义:个体通过与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技能与规范,适应个体通过与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技能与规范,适应社会生活,创造社会文化,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生活,创造社会文化,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1 1)从时间上看,社会化是一个过程,贯穿于人生)从时间上看,社会化是一个过程,贯穿于人生发展的全部阶段。发展的全部阶段。(2 2)从内容上看,人的社会化要求
3、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从内容上看,人的社会化要求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必须学习与掌握该社会的文化遗产,同时还要创造新的文必须学习与掌握该社会的文化遗产,同时还要创造新的文化。化。(3 3)从关系上看,社会化既是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教)从关系上看,社会化既是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教化与控制,又是个体参与社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并发挥化与控制,又是个体参与社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作用的过程。第4页,此课件共40页哦二、社会化的基本特征1 1、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性表现为:人具有受生物规律支配的自然性,自
4、然性表现为:人具有受生物规律支配的自然性,如新陈代谢、生命过程的自我调节、遗传性和变异如新陈代谢、生命过程的自我调节、遗传性和变异性等。性等。社会性表现为:人是自身存在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有着人社会性表现为:人是自身存在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有着人类特有的社会性,如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能进行有计划类特有的社会性,如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能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劳动;有一套超越生物性本能的行为模式,并受有目的的劳动;有一套超越生物性本能的行为模式,并受一定的伦理规范所指导。一定的伦理规范所指导。第5页,此课件共40页哦人特有的生理特征为社会化提供可能 人的生理状况制约着社会化的程度与水平 人的社会性制约着自
5、然属性的性质和方向,是人类活动得以实现的根本条件。人的自然性是与生俱来的,而其社会性则是在自身生存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是人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培养并发展的。第6页,此课件共40页哦2、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统一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不间断地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过程,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社会化。由于生理发育、心理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要求,人的社会化过程又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社会化的内容的差别 社会化的目标的差别 社会化的方式与技巧的差别 第7页,此课件共40页哦3、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社会化的主体是指社会化的影响者,社会化的客体指社会化的被影响者。作为社会化的客体,个体要接受他人或外界对自己的要求,被周围的人与环
6、境所塑造。人积极主动地影响和作用于周围环境,有选择地将社会文化内化,将内化了的社会文化又创造性地外化出来,去创造新的文化。个体在接受他人影响的同时,又对他人施加影响。第8页,此课件共40页哦4 4、正向性与反向性的统一、正向性与反向性的统一侧重于不同辈份、不同地位之间的人的相互作用。侧重于不同辈份、不同地位之间的人的相互作用。正向社会化: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以及成人对儿童正向社会化: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以及成人对儿童的教化与影响。的教化与影响。反向社会化: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以及儿童对成年人反向社会化: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以及儿童对成年人的影响与作用。的影响与作用。在传统社会,大多数情
7、况下是父辈把知识、经验、技能、在传统社会,大多数情况下是父辈把知识、经验、技能、规范传递给子辈,子辈再传递给孙辈,基本上都是正向规范传递给子辈,子辈再传递给孙辈,基本上都是正向社会化。社会化。现代社会,子辈和孙辈越来越多地用新知识、新文化与现代社会,子辈和孙辈越来越多地用新知识、新文化与新技能影响他们的父辈与祖辈。新技能影响他们的父辈与祖辈。第9页,此课件共40页哦三、三、社会化的必要性与意义(一)从个人方面来看人的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前提。人的社会化是个人满足需要,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会化有利于个人适应不断变迁的社会 第10页,此课件共40页哦(二)从社会方面来看
8、有助于社会的正常运行 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有助于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第11页,此课件共40页哦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化的内容与历程社会化的内容与历程一、社会化的内容(一)生活技能社会化日常生活技能自谋生活技能(二)行为规范社会化通过模仿、训练和灌输,了解并掌握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生活准则、宗教戒律、政治法律规范以及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准则、条例、条令等。第12页,此课件共40页哦(三)生活目标社会化把社会目标内化为个体的生活目标 培养和造就社会的劳动者与专门人才,将获得的知识、技能、才智、创造力能动地外化于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四)角色社会化学习角色的期待与规范
9、,学会扮演各种角色,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相应的角色规范。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第13页,此课件共40页哦(五)政治社会化 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是一个人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形成的过程。(六)个性社会化 个性:个人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表现了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个性是一个人在其内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以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社会化既是一个人不断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实现共性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形成和发展个性,实现人的个性化过程。第14页,此课件共40页哦二、社会化的历
10、程 E埃里克森:八阶段说 R哈维格斯特:六阶段说 苏联学术界:三阶段说,劳动前阶段、劳动阶段、劳动后阶段 中国社会学界:以人的自然生命周期为依据把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婴幼儿时期,学龄初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老年时期几个阶段。第15页,此课件共40页哦(一)儿童社会化(一)儿童社会化 个体从出生至学龄初期的社会化个体从出生至学龄初期的社会化 内容:基本生活技能的学习、心智的发展、基本知识和规内容:基本生活技能的学习、心智的发展、基本知识和规范的掌握范的掌握 主要场所:家庭、幼儿园主要场所:家庭、幼儿园 、学校、学校学龄初期是个体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学龄初期是个体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 (二)少
11、年社会化(二)少年社会化世界观形成的初步时期世界观形成的初步时期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独立性增强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独立性增强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主要任务:学习文化与社会知识,掌握谋生技能,学会主要任务:学习文化与社会知识,掌握谋生技能,学会并运用社会规范,逐步完善自我观念。并运用社会规范,逐步完善自我观念。社会化的社会化的“危险期危险期”第16页,此课件共40页哦(三)青年社会化 “第二次诞生”、“心理上的断乳思想和行为的变化:自我观念深化 人生观、世界观大体形成 采用了新的社会化方式 任务:尽快确定人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实现自身的真正独立,努力担负社会
12、责任。第17页,此课件共40页哦(四)中年社会化在基本社会化基础上,个人继续学习社会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继续社会化的原因:社会的发展与变化、现代社会未成年人社会化并不完全 成年之后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主要任务:继承、传递、创造 第18页,此课件共40页哦(五)老年社会化特点:生理-衰退状态心理;自我认同弱化,思想言行趋于保守角色转变:退出职业活动;祖父母;丧偶任务:传授知识和经验,教育帮助年轻一代适应新生活与环境 第19页,此课件共40页哦三、再社会化 个体从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要求个体放弃原来的社会规范和生活方式,接受一套对他本人完全是新的社会
13、文化和生活方式。主动再社会化:由于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或变迁,人们自觉地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原因:社会变迁 社会流动 第20页,此课件共40页哦强制性再社会化:对象:有越轨行为、危害大多数人利益,并且给社会造成危害的人。方式:强制场所:监狱、劳教所或工读学校 第21页,此课件共40页哦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化的条件与途径社会化的条件与途径一、社会化的内在条件一、社会化的内在条件(一)人有思维能力(一)人有思维能力以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以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 人的大脑及高级神经活动系统人的大脑及高级神经活动系统(二)人有语言能力(二)人有语言能力语言: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社会化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