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团体行为与管理精选文档.ppt
《管理心理学团体行为与管理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团体行为与管理精选文档.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心理学团体行为与管理本讲稿第一页,共三十二页 一、团体概述一、团体概述 1、什么是团体 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2、团体的主要特征 (1)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在心理上相互意识对方。(2)团体各成员之间,通过活动与交互作用,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彼此影响。(3)团体各成员在情感上有“我们同属一群体”的感受。本讲稿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3、构成团体的基本条件 (1)共同的目标和目的。(合作完成)(2)公允的规范和规则。(共同遵守)(3)团体要满足各个
2、成员的归属感。(4)团体有一定的结构,每个成员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5)团体成员之间有工作、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本讲稿第三页,共三十二页4、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根据构成团体的原则、方式和团体结构不同,可以把团体分为正式非正式团体两种。(1)正式团体:由组织正式设立并由明文规定的一种由固定编制、明确的职责权限、完备规章制度和确定的上下级关系的团体。正式团体的特点:a、正式团体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达到组织的特殊目标而设定的。b、团体成员之间有正式的共同目标和权益关系。c、团体中每个成员都有明确分工,都要承担规定的职责和义务。d、团体有正式规
3、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团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有明显的服从心理。e、团体成员的关系一般较为正式而稳定。本讲稿第四页,共三十二页 (2)非正式团体: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团体。*非正式团体有控制作用、激励作用和目标导向作用。企业领导应该承认、研究、重视这一事实。合理利用非正式团体为实现企业和组织的目标服务。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分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团体。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好非正式团体的转化和改造工作。、加强正式团体的建设,用正式团体融化非正式团体。、重视做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工作 、兴趣转移和吸引,联络感情等方法本讲稿第五页,共三十二页案例1v 某校三位青年教师
4、同时进校任教,同住一间集体宿舍,业余时间关系密切,引起学校一些人的议论。一次,学校定于晚上召开全校职工大会,三位青年教师为看一场难得的音乐会,分别请假。这件事使学校领导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教师集体,就要制止这种小团伙的发展,严肃处理这次音乐会事件。另一种认为:他们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扣“小团伙”的帽子。支部应通过适当方式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你认为哪种观点是正确的?请分析原因?本讲稿第六页,共三十二页案例2v某公司是一家生产服装的中型企业,一部分产品是自产自销,而绝大部分产品是按照国外订单生产,然后出口到国外。公司一直都保持着稳定的发展。自从公司的前厂长离开自己创业后,整个
5、形势就开始慢慢地变化。老总开始物色具有丰富服装生产和出口经验的管理者,结果前后来了三任厂长都改变不了车间混乱的状况,生产的服装几乎每批都被外贸公司退回返工,产品的质量达不到要求,一方面让公司大幅亏损,另一方面由于公司采取的是计件工资制,也导致员工的工资锐减。一时间公司内部流传着各种消息,如:又要换厂长了;刚做的一单又要返工;这个月的工资老板会压着不发;老板准备放弃这家企业等等。本讲稿第七页,共三十二页v 而这时公司的老总正在和深圳的一家贸易公司谈判,希望能获得一个100万元的海外订单,在离开公司之前虽然他也知道公司内部人心不稳,但他认为只要能签到大额的订单就可以稳住员工的心,然后生产也会走向正
6、常。结果,当他给员工发了上个月的工资,回到车间却发现已经有40%的员工集体在领到工资后就已经辞职。他发现这些一起离开的员工大多是来自同一个省份,或者以前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过。试以非正式群体理论分析上述情况并总结该老总管理中的失误。本讲稿第八页,共三十二页5、团体的功能 (1)团体对组织的作用 (2)团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团体使成员个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自己和其他成员保持友谊和密切联系,心理协调,彼此都体会到大家同属某一团体。团体使成员个人产生认同感。(共识心理)团体对个人能产生强大的支持力量。(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个人热爱自己的团体)本讲稿第九页,共三十二页 团体引入竞争机制,能促进成员之间相互
7、竞争和相互激励。(大锅饭,绝对平均主义则缺乏激励作用)团体能融洽并协调人际关系 团体可能满足成员的其他心理需要。本讲稿第十页,共三十二页(3)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社会助长作用:由于团体的其他成员在场,消除了单调情境,激发了个人的工作动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社会标准化倾向:人们有意识的趋向同一标准或规范的心理行为倾向。社会顾虑倾向:指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其行为表现拘谨、踌躇,反应效果下降。从众行为倾向:指个人在团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的“压力”,而在意见判断和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中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二、团体的凝聚力二、团体的凝聚力 1、什么是团体的
8、凝聚力 指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2、团体凝聚力的特征 有良好的团体气氛,其成员间意见沟通快,信息交流较为频繁,互相了解较为深刻,民主气氛好,关系和谐。有较强的吸引力、向心力,成员愿意参加团体活动。团体成员有较强的集体主义,愿意承担团体的任务,关心维护团体的利益和荣誉。团体成员有强烈的归属感、尊严感、自豪感等集体主义情感。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3、团体凝聚力的作用 团体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团体是否有战斗力、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讲,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团体,成员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团结合作,顺利完成组织任务;而意见分歧、关系
9、紧张、相互摩擦、凝聚力差的团体,个人顾个人,一盘散沙,不利于任务的完成。4、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 (1)领导因素;(2)团体的同质性;(3)外部压力;(4)集体主义精神和情感;(5)团体的规模、规范与风气;(6)其他因素的影响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三、团体的人际关系三、团体的人际关系 1、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联系和影响的关系称为人际关系。2、人际关系的作用 (1)人际关系健康是个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2)人际关系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3)人际关系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3、人际关系的类型(1)合作型(2)竞争型(3)分离型4、人际关系的
10、“P、A、C分析模型”这是加拿大蒙特利尔精神科医生柏恩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个性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即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简称P、A、C分析。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P:家长式的专制心理状态;A:理智、民主、平等的心理状态;C:幼稚、不成熟的心理状态 上述三种心理状态在个体心理与行为中,又不同表现,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点:(1)“P高A低C高”为专制幼稚型 (2)“P高A低C低”为专制型(3)“P低A低C高”为幼稚性 (4)“P低A高C低”为正统成人型(5)“P高A高C低”为父母成人型(6)“P低A高C高”成人儿童型 按照“
11、P、A、C分析”,可以划分16种人际交流类型。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5、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空间距离与交往频率(2)相似性因素(3)需要、性格、气质的互补作用(4)能力与专长的因素(5)仪表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6、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1)从个人角度分析 A、正确认识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摆正各种关系的位置,妥善处理好人际之间的矛盾。B、加强自我意识的修养,学会在社会交往中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调适自我。C、采用角色扮演法,加强心理品质与个性特征的锻炼与培训。D、加强情绪与意志力的培养和良好个性与行为的锻炼,养成心胸开阔、性情开朗、自我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心理学 团体 行为 管理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