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地地 理理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到“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回答下面小题1. 目前,黑龙江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A. 红壤土层瘠薄,肥力低下 B. 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碱
2、化C. 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 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2. 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粮牧企中的企是指新建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 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赖加大科技投入C. 从“北大仓”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 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市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答案】1. C 2. D【解析】1.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黑土冲刷,湿地破坏。故选 C。2. 产业结构调整应走面向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道路。故选 D。我国已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 “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
3、土监管能力。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 对规土资源进行“天上看和网上管”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A.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C. 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4. 从国情出发,我国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测的主要目的有 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指导城市交通运输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 建立灾害预警系统 减少灾毁耕地A. B. C. D. 【答案】3. A 4. B- 2 -【解析】试题分析:3. 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 ,天上看,是指 RS 遥感的监测功能。网上管是 GIS 分析、存储、处理信息的技术。所以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技术
4、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A 对。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导航,数字地球是将信息转化成数据,都没有监测、处理信息能力,B、C、D 错。4. 从国情出发,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指导城市交通运输不是主要目的,错。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对。建立灾害预警系统,是手段,不是目的,错。C 对,A、B、D 错。【考点定位】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主要目的。5. “滴滴打车”是中国首款便民打车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乘客可以轻松发单,随时随地打车。据图完成下题。 “滴滴打车”软件采集乘客附近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显示在手机上,并且规划好最近的路线,其主要地理信息
5、技术是 GIS 数字地球 RS GPS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GPS 是导航、定位为主要功能,可以确定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可选;将出租车位置信息通过 GIS 分析处理数据后,找到距客户最近的出租车,再传给用户。这里需要对城市出租车信息,道路网信息,客户个人位置信息等时行综合分析,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所以 A 对。数字地球是用数字化方法,将已知的信息用数字表示出来,实现资源共享,不能分析、处理,不入选。RS 是遥感,不能进行分析、处理,所以不入选。故选 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3S”技术手段的选取。近年来,我国不少煤炭企业制定并实施了新的发展策略,在整体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6、以煤炭资源为核心,选择先进的适用技术,通过洁净煤利用和转化技术的优化集成,实现能源化工的联产,形成了煤电、煤电化、煤电热冶、煤电建材的发展模式。读平顶山某企业集团的产业联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6. 关于图示煤炭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煤炭的各种利用方式都是循环的B. 图中的煤炭利用可以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C. 煤炭是工业生产的直接能源D. 煤炭气化或液化后,只能作为化工原料使用7. 该企业集团的煤炭产业链所属模式是( )A. 煤电化、煤电热冶、煤电建材B. 煤电化、煤电热冶C. 煤电热冶、煤电建材D. 煤电化、煤电建材【答案】6. B 7. D【解析】试题分析:6. 读图
7、可知,图中煤炭的各种利用方式并非都是循环的;工业生产并非都是直接将煤炭作为能源;煤炭气化或液化后,除作为工业原料使用外,还可以作为能源等。图中的煤炭利用可以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B 正确。7. 图中反映出的最终产品,主要是各类化工产品和新型建材,没有冶金工业的生产过程。煤电热冶产业链体现不出来,D 正确。- 4 -【考点定位】循环经济【知识拓展】循环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
8、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
9、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2016 年 2 月 8-9 日中国第 32 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罗斯海地区的难言岛(东经 16346南纬 7454)进行中国第 5 个南极考察站的新站优化选址作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我国即将建设的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A. 东南方 B. 东北方 C. 西南方 D. 西北方9. 新站选址作业期间A. 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B. 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出东北方- 5 -C. 南极地区昼渐长夜渐
10、短 D. 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答案】8. C 9. D【解析】试题分析:9. 新站选址作业期间是 2 月,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A 错;2 月是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各地地区日出东南方,B 错;2 月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在向北移,南极地区昼渐短夜渐长,依然是昼长夜短,C 错;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选 D 正确。考点:考查地图方向和地球运动知识。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 ,回答下面小题。 10. 上图中 A 点的海拔范围(H)和 B 地温度值(T)范围是( )A. 1000 米H1300 米 3T4.8B. 1200 米H1500 米 3T4.8C. 1500 米
11、H1800 米 6T7.8D. 1200 米H1500 米 6T7.811. 按照上左图中的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 0.5 厘米) ,则坝长和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A. 50 米、200 米 B. 500 米、150 米C. 500 米、100 米 D. 50 米、100 米【答案】10. B 11. C【解析】10. 据图可知,右图最低等温线为 12,对应海拔为 300 米,该区域等温距为 1.8,等高距为 300 米;根据等值线的一般规律,A 地与 M 地温差为 5.4-7.2,故 A 地海拔为 1200- 6 -1500 米,B 地与 M 地高差为 1200-1500
12、米,则温度为 3-4。故选 B。11. 由比例尺与图上距离可得坝长为 500 米,坝顶的高度为 550 米,坝底高为 450-500 米。因此坝高约 100 米。故选 C。读世界某大陆图,回答下面小题。12. 图中四地 1 月份盛行西北风,且降水较多的是( )A. P 地 B. M 地 C. N 地 D. Q 地13. 对四地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P 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B. M 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 N 地C. Q 地年太阳日照时数小于 M 地D. N 地的圣诞节前是又冷又长的平安夜【答案】12. A 13. A【解析】12. 根据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判断 P 地位于澳大利亚西
13、北部,1 月,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给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带来充足的降水,为热带草原气候;M 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多地形雨;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N 地是地中海气候,1 月,该地受盛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Q 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从陆地吹向海洋的东南信风加上沿岸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共同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故选 A。13. 据图可知,P 地纬度最低,因此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故选 A。著名学者邦奇( W.Bunge)等曾用“人类大陆图”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
14、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读下图“世界人类大陆图” ,完成下面小题。- 7 -14. 下列有关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的表述正确的是A. 趋向于热带雨林地区 B. 趋向于中高纬度C. 趋向于岸边(海岸、河岸) D. 趋向于地势平坦的高原地区15. 图中甲处被周围人口稀疏区包围而形成了孤岛的主要原因是A. 海拔较低,气候温暖 B. 土壤肥沃,农业发达C.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D. 水源丰富,环境承载力较高【答案】14. C 15. D【解析】试题分析:14. 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实现,在热带雨林区,尽管水热资源丰富,植物生长快,人类生存条件好,
15、但气温高,雨量过多,使土壤肥力难以保存,且细菌滋生迅速,疾病容易流行,同样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沿岸和沿海平原成为人类密集的地区。15. 甲处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降水少,沙漠广布,环境承载力低,只能在有高山冰川融水提供水源的地方发展绿洲农业,使环境承载力提高,形成了一个人口稠密的孤岛。“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下图中,上海市 Q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16. 上海市 Q 区 2002-2012 年外来人员平均每年增加约A. 1 万人
16、B. 5 万人 C. 10 万人 D. 15 万人17. 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A. 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B. 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C. 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 D. 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18. 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A. 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B. 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C. 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 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答案】16. C 17. B 18. A【解析】试题分析:16. 由图示可知 2012 年外来人员的数量大概为 120 万,2002 年外来人口数量大概为 20 万,10 年间外来人口增加大约 100 万,平均每年增加约 10 万,选 C 项。17. 上海的近郊区工业区广布
17、,环境相对较差,高档住宅多分布在远郊区,故 A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上海人口倒挂区主要为近郊区,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上海的工业区逐步向近郊区迁移,因而这里的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B 项正确;高新技术产业园所需的劳动力主要是高素质劳动力,C 错;由材料可知,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地区外来人口较多,这些外来人口为上海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比城区低,故 D 项错误。- 9 -18. 分析材料可知,当地人口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造成了劳动力不足,进而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流入,导致了人口倒挂,故 C 项错误、A 项正确。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不能表明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故
18、B 项错误。上海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并在继续升高,不能说出现人口倒挂是上海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的标志,故 D 项错误。考点:人口的数量变化下图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对该地区的高度数据进行采集,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中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A 处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520 米;该地区陆地上的最大高差大于 500 米;图中山脊走向大致为西北东南A,B,C,D 四地中最佳的海上日出观赏地点是 D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低缓高原A. B. C. D. 20. 某旅行社在 A 地举办攀岩比赛,需要制作陡崖剖面图海报,想宣传“险、奇”效果,绘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地理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新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