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理论与应用-第6章(精品).ppt





《通信网理论与应用-第6章(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网理论与应用-第6章(精品).ppt(1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电话通信网电话通信网建立最早、发展规模最大的通信网。建立最早、发展规模最大的通信网。是通信网的主体,是各电信网络运营商的基是通信网的主体,是各电信网络运营商的基础网络。础网络。第六章 电话通信网 6.1 引言引言 6.2 固定电话网固定电话网 6.3 移动通信网移动通信网 6.4 智能网智能网 6.1引言引言引言电话网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话网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通信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话网已实现了交换与传输的数字化,的发展,电话网已实现了交换与传输的数字化,并与并与No.7No.7信令网和智能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信令网和智能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数据网与电话网互
2、通并向融合的方向发展,基于数据网与电话网互通并向融合的方向发展,基于数据网的数据网的IPIP电话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电话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电话网仍是通信网的主体,也是各电信网络运营电话网仍是通信网的主体,也是各电信网络运营商的基础网络。商的基础网络。电话网已从传统的只含固定电话业务的网络发展电话网已从传统的只含固定电话业务的网络发展成了今天的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两大类型。成了今天的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两大类型。第六章 电话通信网 6.1 引言引言 6.2 固定电话网固定电话网 6.3 移动通信网移动通信网 6.4 智能网智能网 等级结构等级结构 概念:概念:把全网的交换中心划分成若干个等
3、把全网的交换中心划分成若干个等级,低等级的交换中心与管辖它的高等级级,低等级的交换中心与管辖它的高等级的交换中心相连,形成多级汇接辐射网即的交换中心相连,形成多级汇接辐射网即星形网;而最高等级的交换中心间则直接星形网;而最高等级的交换中心间则直接互连,形成网状网,所以等级结构的电话互连,形成网状网,所以等级结构的电话网一般是复合形网。网一般是复合形网。参数:参数:全网的服务质量全网的服务质量 全网的经济性全网的经济性6.2 固定电话网图图图图6.1 6.1 固定电话网三级结构示意图固定电话网三级结构示意图固定电话网三级结构示意图固定电话网三级结构示意图 我国固定电话网经历近我国固定电话网经历近
4、20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由原来的五级结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由原来的五级结构演变为现在的三级结构构演变为现在的三级结构 6.2 固定电话网6.2 固定电话网6.2.1本地电话网本地电话网 6.2.2 长途电话网长途电话网6.2.3 国际电话网国际电话网6.2.4 路由选择方法路由选择方法 6.2.5 PAS系统系统 本地电话网本地电话网 定义:定义:本地电话网简称本地网,指在同一本地电话网简称本地网,指在同一长途编号区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或者长途编号区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或者由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及局间中继线、接由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及局间中继线、接入电路和话机终端等组成的电话网。入电路和话机终
5、端等组成的电话网。功能:功能:本地网用来疏通本长途编号区范围内本地网用来疏通本长途编号区范围内任何两个用户间的电话呼叫和长途发话、任何两个用户间的电话呼叫和长途发话、来话业务来话业务。6.2.1 本地电话网1.本地网的交换中心及职能本地网的交换中心及职能本地网内可设置本地网内可设置端局(端局(DLDL)和和汇接局(汇接局(TMTM)。端局通过用户线与用户相连,端局通过用户线与用户相连,疏通本局用户的去话和来话话务。疏通本局用户的去话和来话话务。汇接局与所管辖的端局相连汇接局与所管辖的端局相连 疏通端局间的话务疏通端局间的话务汇接局与其他汇接局相连汇接局与其他汇接局相连 疏通汇接区间端局话务疏通
6、汇接区间端局话务汇接局与长途交换中心相连汇接局与长途交换中心相连 疏通本汇接区的长途转话话务。疏通本汇接区的长途转话话务。6.2.1 本地电话网2.本地网的网络结构本地网的网络结构 由于各中心城市的行政地位、经济发展由于各中心城市的行政地位、经济发展及人口的不同,扩大的本地网交换设备容及人口的不同,扩大的本地网交换设备容量和网络规模相差很大,所以网络结构分量和网络规模相差很大,所以网络结构分为为网状网网状网和和二级网二级网两种。两种。6.2.1 本地电话网(1)网状网)网状网 图图6.2 本地网的网形网结构本地网的网形网结构 网状网是本地网结构中最简单的一种,网中所网状网是本地网结构中最简单的
7、一种,网中所有端局个个相连有端局个个相连端局之间设立直达电路。当本地网内交换局数端局之间设立直达电路。当本地网内交换局数目不太多时,可采用这种结构目不太多时,可采用这种结构6.2.1 本地电话网(2)二级网)二级网 当本地网中交换局数量较多时,可由端局当本地网中交换局数量较多时,可由端局和汇接局构成两级结构的等级网,端局为和汇接局构成两级结构的等级网,端局为低一级,汇接局为高一级。低一级,汇接局为高一级。二级网的结构有二级网的结构有分区汇接分区汇接和和全覆盖全覆盖两种。两种。6.2.1 本地电话网分区汇接分区汇接 网络结构:把本地网分成若干个汇接区,网络结构:把本地网分成若干个汇接区,在每个汇
8、接区内选择话务密度较大的一个在每个汇接区内选择话务密度较大的一个局或两个局作为汇接局局或两个局作为汇接局根据汇接局数目的不同,分区汇接有两种根据汇接局数目的不同,分区汇接有两种方式方式 6.2.1 本地电话网(a)分区单汇接)分区单汇接 基本结构:是每一个汇接区设一个汇接局,基本结构:是每一个汇接区设一个汇接局,汇接局之间以网形网连接,汇接局与端局汇接局之间以网形网连接,汇接局与端局之间根据话务量大小可以采用不同的连接之间根据话务量大小可以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方式。在城市地区,话务量比较大,应尽量做到在城市地区,话务量比较大,应尽量做到一次汇接,即来话汇接或去话汇接。一次汇接,即来话汇接或去话
9、汇接。在农村地区,由于话务量比较小,采用来、在农村地区,由于话务量比较小,采用来、去话汇接。去话汇接。6.2.1 本地电话网图图6.3 本地网的分区单汇接局结构本地网的分区单汇接局结构(来话汇接来话汇接)汇接局间结构简单,但是网络可靠性差汇接局间结构简单,但是网络可靠性差 6.2.1 本地电话网(b)分区双汇接)分区双汇接 基本结构:基本结构:每个汇接区内设两个汇接局,每个汇接区内设两个汇接局,两个汇接局地位平等,均匀分担话务,汇两个汇接局地位平等,均匀分担话务,汇接局之间网状相连;汇接局与端局的连接接局之间网状相连;汇接局与端局的连接方式同分区单汇接结构方式同分区单汇接结构,只是每个端局,只
10、是每个端局到汇接局的话务量一分为二,由两个汇接到汇接局的话务量一分为二,由两个汇接局承担。局承担。比较适用于网络规模大、局所数目多的本比较适用于网络规模大、局所数目多的本地网。地网。6.2.1 本地电话网图图6.4 本地网的分区双汇接局结构本地网的分区双汇接局结构(来话汇接来话汇接)比分区单汇接结构可靠性提高很多 6.2.1 本地电话网全覆盖全覆盖网络结构:在本地网内设立若干个汇接局,网络结构:在本地网内设立若干个汇接局,汇接局间地位平等,均匀分担话务负荷。汇接局间地位平等,均匀分担话务负荷。汇接局间以网状网相连。各端局与各汇接汇接局间以网状网相连。各端局与各汇接局均相连。两端局间用户通话最多
11、经局均相连。两端局间用户通话最多经一次一次转接。转接。结构可靠性高,但线路费用也提高很多结构可靠性高,但线路费用也提高很多 6.2.1 本地电话网图图6.5 本地网的全覆盖网络结构本地网的全覆盖网络结构 6.2.1 本地电话网3.本地网的类型本地网的类型自自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组建起以地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组建起以地(市)级以上城市为中心城市的(市)级以上城市为中心城市的扩大的本扩大的本地网地网。特点:城市周围的郊县与城市划在同一长途特点:城市周围的郊县与城市划在同一长途编号区内,其话务量集中流向编号区内,其话务量集中流向中心城市。中心城市。6.2.1 本地电话网(1 1)
12、特大和大城市本地网特大和大城市本地网定义:以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为中心,中心定义:以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与所辖的郊县(市)共同组成的本地城市与所辖的郊县(市)共同组成的本地网,简称特大或大城市本地网。网,简称特大或大城市本地网。目标网:二级结构、分区汇接组网方式,目标网:二级结构、分区汇接组网方式,汇接区数目以汇接区数目以2-42-4个为宜,每汇接区尽量个为宜,每汇接区尽量设置双汇接局,来话汇接或去话汇接,端设置双汇接局,来话汇接或去话汇接,端局双归属。局双归属。6.2.1 本地电话网图图6.6 某地区本地网网络组织示意图某地区本地网网络组织示意图6.2.1 本地电话网(2 2)中等城
13、市本地网中等城市本地网定义定义:以中等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与该:以中等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与该城市的郊区或所辖的郊县城市的郊区或所辖的郊县(市市)共同组成的共同组成的本地网,简称中等城市本地网。本地网,简称中等城市本地网。目标网:二级结构、全覆盖组网方式,目标网:二级结构、全覆盖组网方式,2-2-3 3个汇接局,一次转接。城市端局应实现个汇接局,一次转接。城市端局应实现端局双归属。地(市)级城市组建的本地端局双归属。地(市)级城市组建的本地网就是这种类型。网就是这种类型。6.2.1 本地电话网6.2 固定电话网6.2.1本地电话网本地电话网 6.2.2 长途电话网长途电话网6.2.3 国际电话
14、网国际电话网6.2.4 路由选择方法路由选择方法 6.2.5 PAS系统系统 定义:简称长途网,由长途交换中心、长定义:简称长途网,由长途交换中心、长市中继和长途电路组成。市中继和长途电路组成。我国长途网为两级网我国长途网为两级网6.2.2 长途电话网v省级省级(直辖市直辖市)交换中心交换中心DC1DC1,网状网相互连接,网状网相互连接 v地地(市市)交换中心交换中心DC2DC2,网状或不完全网状相连,网状或不完全网状相连 vDC1DC1与本省各地市的与本省各地市的DC2DC2以星形方式连接以星形方式连接 图图6.7 两级长途网的网络结构两级长途网的网络结构6.2.2 长途电话网6.2.2 长
15、途电话网汇接区:以各级交换中心为汇接局,汇接局汇接区:以各级交换中心为汇接局,汇接局负责汇接的范围称为汇接区。负责汇接的范围称为汇接区。全网以省级交换中心为汇接局,分为全网以省级交换中心为汇接局,分为3131个省个省(自治区自治区)汇接区。汇接区。1 1各级长途交换中心的职能各级长途交换中心的职能 DC1的职能主要是汇接所在省的省际长途的职能主要是汇接所在省的省际长途来话、去话话务,以及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来话、去话话务,以及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端话务。DC2的职能主要是汇接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的职能主要是汇接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端话务。6.2.2 长途电话网1 1长途交换中心的等级设
16、置原则长途交换中心的等级设置原则(1)直辖市本地网内设一个或多个长途交换中心)直辖市本地网内设一个或多个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均设为时,一般均设为DC1(含含DC2功能功能)。(2)省会本地网内设一个或两个长途交换中心时,)省会本地网内设一个或两个长途交换中心时,均设为均设为DC1(含含DC2功能功能);设三个及三个以上长途;设三个及三个以上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设两个交换中心时,一般设两个DC1和若干个和若干个DC2。(3)地(市)本地网内设长途交换中心时,所有)地(市)本地网内设长途交换中心时,所有的长途交换中心均为的长途交换中心均为DC2。长途网的发展趋势是。长途网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向无级网过
17、渡。逐步向无级网过渡。6.2.2 长途电话网6.2 固定电话网6.2.1本地电话网本地电话网 6.2.2 长途电话网长途电话网6.2.3 国际电话网国际电话网6.2.4 路由选择方法路由选择方法 6.2.5 PAS系统系统 国际电话网国际电话网由各国由各国(或地区或地区)的的国际交换中心国际交换中心(ISC)(ISC)和若和若干干国际转接中心国际转接中心(ITC)(ITC)组成。组成。国际交换中心又称国际出入口局,它的任务国际交换中心又称国际出入口局,它的任务是连通国际电话网和国内长途电话网。是连通国际电话网和国内长途电话网。国际电话网通过国际转接中心国际电话网通过国际转接中心ITC1ITC1
18、、ITC2 ITC2 和国际交换中心和国际交换中心ISCISC将各国长途电话网进行将各国长途电话网进行互联,构成互联,构成三级国际长途电话网三级国际长途电话网。6.2.3 国际电话网国际电话网国际电话网特点:通信距离远、多数国家之间不邻接的特点:通信距离远、多数国家之间不邻接的情况占多数。情况占多数。传输手段多数:使用长中继无线通信、卫星传输手段多数:使用长中继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或海底同轴电缆、光缆等;通信或海底同轴电缆、光缆等;通信技术:高效多路复用技术通信技术:高效多路复用技术 回音抑制器或回音抵消器回音抑制器或回音抵消器6.2.3 国际电话网图图6.8 国际电话网结构示意图国际电话网结构
19、示意图 6.2.3 国际电话网1一级国际转接中心一级国际转接中心ITC1ITC1ITC1负责一个洲或洲内一部分范围的话务交换和负责一个洲或洲内一部分范围的话务交换和接续任务,其数量很少,全世界共设有接续任务,其数量很少,全世界共设有8 8个个ITC1ITC1。2二级国际转接中心二级国际转接中心ITC2ITC2ITC2是为在每个是为在每个ITC1ITC1所辖区域内的一些较大国家所辖区域内的一些较大国家设置的中间转接局。这样的国家全部或部分国际设置的中间转接局。这样的国家全部或部分国际业务经业务经ITC2ITC2汇接后送到就近的汇接后送到就近的ITC1ITC1局。局。ITC2ITC2和和ITC1I
20、TC1之间仅有国际电路。之间仅有国际电路。3三级国际交换中心三级国际交换中心ISCISCISC设置在每个国家,各国的国际电话从国内长话设置在每个国家,各国的国际电话从国内长话网通过网通过ISCISC局进入国际网。每个国家可有一个或多局进入国际网。每个国家可有一个或多个个ISCISC局,例如我国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有三个局,例如我国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有三个ISCISC局,负责我国国际电话的接入与接出。局,负责我国国际电话的接入与接出。6.2.3 国际电话网6.2 固定电话网6.2.1本地电话网本地电话网 6.2.2 长途电话网长途电话网6.2.3 国际电话网国际电话网6.2.4 路由选择方法路
21、由选择方法 6.2.5 PAS系统系统 1 1路由的含义与分类路由的含义与分类 可以由一个电路群组成,也可以由多个电路可以由一个电路群组成,也可以由多个电路群经交换中心串接而成。群经交换中心串接而成。6.2.4 路由选择方法v含义:进行通话的两个用户经常不属于同含义:进行通话的两个用户经常不属于同一交换中心,当用户有呼叫请求时,在交一交换中心,当用户有呼叫请求时,在交换中心之间要为其建立起一条传送信息的换中心之间要为其建立起一条传送信息的通道,这就是路由通道,这就是路由(Route)(Route)。图图6.9 路由示意图路由示意图 交换中心交换中心A A与与B B,B B与与C C之间的路由分
22、别是之间的路由分别是ABAB,BBC C,它们各由一个电路群组成;交换中心,它们各由一个电路群组成;交换中心A A与与C C之间之间的路由是的路由是ABCABC,它由两个电路群经交换中心,它由两个电路群经交换中心B B串接而成。串接而成。6.2.4 路由选择方法v分类分类6.2.4 路由选择方法按呼损分按呼损分高效路由高效路由低呼损路由低呼损路由按路由选择按路由选择分分首选路由与迂首选路由与迂回路由回路由直达路由直达路由最终路由最终路由常规路由与非常规路由与非常规路由常规路由安全迂回路由安全迂回路由按所连交换按所连交换中心的地位中心的地位分分基干路由基干路由跨级路由跨级路由跨区路由跨区路由几种
23、基本路由和路由选择时常用的路由几种基本路由和路由选择时常用的路由 基干路由基干路由构成网络基干结构的路由,由具有汇接关系的相邻等级交构成网络基干结构的路由,由具有汇接关系的相邻等级交换中心之间以及长途网和本地网的最高等级交换中心之间的低呼损电换中心之间以及长途网和本地网的最高等级交换中心之间的低呼损电路群组成。基干路由上的低呼损电路群又叫基干电路群。电路群的呼路群组成。基干路由上的低呼损电路群又叫基干电路群。电路群的呼损指标是为保证全网的接续质量而规定的,应小于或等于损指标是为保证全网的接续质量而规定的,应小于或等于1,且基,且基干路由上的话务量不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基干路由示意图,如图干路由
24、上的话务量不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基干路由示意图,如图6.7所示。所示。低呼损直达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直达路由是指由两个交换中心之间的电路群组成的,直达路由是指由两个交换中心之间的电路群组成的,不经过其他交换中心转接的路由。任意两个等级的交换中心由低呼损不经过其他交换中心转接的路由。任意两个等级的交换中心由低呼损电路群组成的直达路由称为低呼损直达路由。电路群的呼损小于或等电路群组成的直达路由称为低呼损直达路由。电路群的呼损小于或等于于1,且话务量不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上。,且话务量不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上。两交换中心之间的低呼损直达路由可以疏通其间的终端话务,也可以两交换中心之间的低呼损直达路由可以疏
25、通其间的终端话务,也可以疏通由这两个交换中心转接的话务。疏通由这两个交换中心转接的话务。高效直达路由高效直达路由任意两个交换中心之间由高效电路群组成的直达路由任意两个交换中心之间由高效电路群组成的直达路由称为高效直达路由。高效直达路由上的电路群没有呼损指标的要求,称为高效直达路由。高效直达路由上的电路群没有呼损指标的要求,话务量允许溢出至规定的迂回路由上。话务量允许溢出至规定的迂回路由上。两个交换中心之间的高效直达路由可以疏通其间的终端话务,也可以两个交换中心之间的高效直达路由可以疏通其间的终端话务,也可以疏通经这两个交换中心转接的话务。疏通经这两个交换中心转接的话务。6.2.4 路由选择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网 理论 应用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