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ppt(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本章重点:(1)酸碱平衡理论(2)各类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方法(3)各类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4)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6-1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一、电解质溶液一、电解质溶液 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生成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物质。如酸、碱和盐都是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少部分发生电离的电 解质。二、电离度二、电离度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已电离的部分与其总量之比称为电离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三、活度与活度系数三、活度与活度系数活度:活度:是指有效浓度,即单位体积电解质溶液中表现出来的表观离子有效浓
2、度,即扣除了离子间相互作用的浓度。以a(activity)表示。:活度系数活度系数,稀溶液中,500500 pH=-pH=-lgHlgH+=5.60=5.60(3)(3)两性物质两性物质 pH=-pH=-lgHlgH+=8.31=8.311.缓冲作用的原理缓冲作用的原理 以HAc-NaAc组成的缓冲溶液为例,说明缓冲作用的原理。这种缓冲溶液的特点是:体系中同时含有相当大量的HAc和Ac-,并存在着HAc的解离平衡 HAc H+Ac-当外加适量酸时,溶液中的Ac-瞬间即与外加H+结合成HAc,平衡左移;当外加适量碱时,溶液中未解离的HAc就继续解离以补充H+的消耗,平衡右移。三、缓冲溶液三、缓冲
3、溶液能够抵抗外加少量酸、碱或加水稀释,而本身pH值基本保持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HAc H+Ac-c酸-x x c盐+x近似:c酸-x c酸,c盐+x c盐2.缓冲溶液的缓冲溶液的pH值值(以HAc-NaAc为例)弱酸-弱酸盐弱碱-弱碱盐例:将0.1L0.20mol/LHAc与0.05L0.20mol/LNaOH溶液混合后,求溶液的pH值。已知HAc的pKa=4.75。解解:混合后发生反应混合后发生反应 HAc+NaOHHAc+NaOH=NaAc+H=NaAc+H2 2O O这时溶液中剩余这时溶液中剩余HAcHAc的浓度及生成的浓度及生成NaAcNaAc的浓度分别为的浓度分别为3.缓冲溶液
4、的配制缓冲溶液的配制 为了使缓冲溶液具有较大的缓冲能力,所选用的弱酸的pKa应尽可能接近缓冲溶液的pH值,或所选用的弱碱的pKb尽可能接近缓冲溶液的pOH值。如需配制pH值在5.0左右的缓冲液,可选用HAc-NaAc缓冲体系;如需配制pH=9.0的缓冲液,可选用NH3-NH4Cl缓冲体系。例:欲配制1.0L的pH5.00,cHAc0.20mol/L的缓冲溶液,问需要用多少克NaAc3H2O晶体?需用多少升2.0mol/LHAc?已知HAc的pKa=4.75解:解:5.00=4.75+lgAc5.00=4.75+lgAc-/HAc=4.75+lgAc/HAc=4.75+lgAc-/0.20/0.
5、20 Ac Ac-=0.35mol/L=0.35mol/L所需所需NaAc3HNaAc3H2 2O=0.35mol/L1.0L136.1g/mol=48gO=0.35mol/L1.0L136.1g/mol=48g需要需要2.0mol/LHAc2.0mol/LHAc溶液的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为 0.20mol/L1.0L/2.0molL0.20mol/L1.0L/2.0molL-1-1=0.10L=0.10L作业作业p131的的1,5,6,13,14共五大题。共五大题。6-5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1.指示剂的特点指示剂的特点 a本身是弱的有机酸或碱 b
6、酸式体和碱式体颜色明显不同指示终点 c溶液pH变化指示剂结构改变颜色变化指示终点酸式体 碱式体 或碱式体 酸式体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动画动画)(动画动画)酸碱式体混合色酸碱式体混合色1)In-/HIn 10 或pH p KHIn+1 碱式色2)In-/HIn 1/10 或 pH p KHIn1 酸式色3)1/10 In-/HIn 10 或 p KHIn1 pH p KHIn+1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讨论:讨论:KHIn一定,H+决定比值大小,影响溶液颜色 HIn H+In-酸式体酸式体酸式体酸式体碱式体碱式体碱式体碱式体指示剂理
7、论变色范围指示剂理论变色范围指示剂理论变色范围指示剂理论变色范围 pH=p KHIn 1指示剂理论变色点指示剂理论变色点指示剂理论变色点指示剂理论变色点 pH=p KHIn ,In-=HIn注:注:实际与理论的变色范围有差别,深色比浅色灵敏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指示变色越敏锐。例:pKa 理论范围 实际范围甲基橙 3.4 2.44.4 3.14.4甲基红 5.1 4.16.1 4.46.2 酚酞 9.1 8.110.1 8.010.0百里酚酞 10.0 9.011.0 9.410.6三、三、混合指示剂混合指示剂组成组成 1指示剂+惰性染料 例:甲基橙+靛蓝(紫色绿色)2两种指示剂混合而成 例
8、:溴甲酚绿+甲基红(酒红色绿色)(见p136表8-2)特点特点 变色敏锐;变色范围窄6-6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酸碱滴定基本原理及指示剂选择及指示剂选择一、强碱滴定强酸一、强碱滴定强酸NaOH(0.1000mol/L)HCl(0.1000mol/L,20.00mL)1滴定过程中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值的变化2滴定曲线的形状滴定曲线的形状3滴定突跃滴定突跃4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和指示剂的选择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和指示剂的选择(动画动画)1滴定过程中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值的变化(1)Vb=0:(2)Vb Va:SP前0.1%时,加入NaOH 19.98mL(3)Vb=Va(SP):(4)Vb Va:SP
9、后0.1%,加入NaOH 20.02mL2 2滴定曲线的形状滴定曲线的形状滴定曲线的形状滴定曲线的形状滴定开始,强酸缓冲区,滴定开始,强酸缓冲区,pH微小微小 随滴定进行随滴定进行,HCl ,pH渐渐 SP前后前后0.1%,pH ,酸酸碱碱 pH=5.4 继续滴继续滴NaOH,强碱缓冲区,强碱缓冲区,pH3滴定突跃滴定突跃 滴滴滴滴定定定定的的的的pHpHpHpH突突突突跃跃跃跃:化化学学计计量量点点前前后后0.1%0.1%的的变变化化引引起起pHpH值突然改变的现象。值突然改变的现象。滴定突跃范围:滴定突跃范围:滴定突跃范围:滴定突跃范围:滴定突跃所在的滴定突跃所在的pHpH范围。范围。用途
10、:用途:利用滴定突跃,选择利用滴定突跃,选择 合适的指示剂指示终点。合适的指示剂指示终点。4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和指示剂的选择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和指示剂的选择影响滴定突跃因素:影响滴定突跃因素:影响滴定突跃因素:影响滴定突跃因素:浓度浓度 C C,pHpH,可选指示剂可选指示剂多多例:例:C C1010倍,倍,pHpH2 2个单位个单位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指示剂变色点指示剂变色点pHpH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 (指示剂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指示剂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讨论讨论v甲基橙(3.14.4
11、)*3.45v甲基红(4.46.2)*5.1v 酚酞(8.010.0)*9.1 1.0 mol/L NaOH1.0 mol/L HCl pH=3.310.7 选择甲基橙,甲基红,酚酞 0.1mol/Ll NaOH0.1mol/L HCl pH=4.39.7 选择甲基红,酚酞,甲基橙(差)0.01mol/L NaOH0.01mol/L HCl pH=5.38.7 选择甲基红,酚酞(差)二、强酸滴定强碱二、强酸滴定强碱0.1000mol/L HCl标液 0.1000mol/L的 NaOH滴定曲线形状类似强碱滴定强酸,pH变化相反滴定突跃范围决定于酸标液浓度及被测碱浓度指示剂的选择:甲基红,酚酞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酸碱 平衡 滴定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