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PPT讲稿.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PPT讲稿.ppt(1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2.1 2.1 引言引言n热力学是研究能量相互转换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规热力学是研究能量相互转换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规律的科学。律的科学。广义的说,热力学是研究系统宏观性广义的说,热力学是研究系统宏观性质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方质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方向和限度。向和限度。n热力学可分为经典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和非平衡热力学可分为经典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和非平衡热力学。热力学。其中经典热力学是学习热力学的基础。其中经典热力学是学习热力学的基础。本课程重点学习本课程重点学习经典热力学经典热力学。n热力学的基础是热力学的基础是热力学
2、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热力学第二定律律和和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n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是用热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化学现象是用热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化学现象以及和化学现象有关的物理现象。以及和化学现象有关的物理现象。第2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化学热力学的主要内容化学热力学的主要内容1.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研究化学变化的热效应问题。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研究化学变化的热效应问题。2.利用热力学第二律预测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利用热力学第二律预测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以及相平衡、化学平衡问题,行的方向和限度,以及相平衡、化学平衡问题,并并确定产物的理论产
3、量。确定产物的理论产量。如反应:如反应:C(石墨)(石墨)C(金刚石)(金刚石)通过热力学计算方知,在常温常压下石墨不通过热力学计算方知,在常温常压下石墨不能变成金刚石。只有在能变成金刚石。只有在15001500atm下,此反应才能下,此反应才能变成现实。变成现实。第3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化学热力学的主要内容化学热力学的主要内容 又如又如N2+3H2=2NH3在常温常压下几乎不进行反应,而必须选择在常温常压下几乎不进行反应,而必须选择450,300atm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此,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此,热力学的原理在选择反应温度及压力等工艺条件热力学的原理在选择反应温
4、度及压力等工艺条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3.3.热力学第三定律主要是研究低温下物质的运动热力学第三定律主要是研究低温下物质的运动状态,并为各种物质的热力学函数的计算进一步状态,并为各种物质的热力学函数的计算进一步提供科学方法,解决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问题。提供科学方法,解决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问题。第4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热力学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热力学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热力学所用的方法是严格的数理逻辑推理的热力学所用的方法是严格的数理逻辑推理的方法。热力学方法的方法。热力学方法的特点特点:1.1.只研究宏观性质只研究宏观性质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具热力学的研究
5、对象是具有足够大量质点的系统,即讨论具体对象的宏观有足够大量质点的系统,即讨论具体对象的宏观性质。对于物质的微观性质,即个别或少数分子、性质。对于物质的微观性质,即个别或少数分子、原子的行为不能作出回答。原子的行为不能作出回答。(即不考虑物质的微(即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观结构)。2.2.只重视物质变化过程的始态和终态只重视物质变化过程的始态和终态 热力热力学只需知到系统的始态和终态以及外界条件,就学只需知到系统的始态和终态以及外界条件,就可进行相应的计算,来判断一个反应的可能性,可进行相应的计算,来判断一个反应的可能性,不需知道过程进行的机理,不需知道过程进行的机理,也不考虑变化过程的也不
6、考虑变化过程的速率和完成过程所需的时间速率和完成过程所需的时间。第5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热力学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热力学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3.3.只研究大量分子或原子表现的集体行为。只研究大量分子或原子表现的集体行为。因此,热力学方法属于宏观方法。因此,热力学方法属于宏观方法。热力学方法的热力学方法的局限性局限性:1.热力学只能预测在一定条件下某一个化学反热力学只能预测在一定条件下某一个化学反应能否发生,若能发生,反应的最大限度,即理论应能否发生,若能发生,反应的最大限度,即理论产量是多少。但不能说明反应能够进行的根本原产量是多少。但不能说明反应能够进行的根本原因,而且也不
7、能预测反应的实际产量。因,而且也不能预测反应的实际产量。第6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热力学的方法和局限性热力学的方法和局限性 2.2.没有时间概念没有时间概念 热力学只能告诉我们热力学只能告诉我们一个反应能否进行,进行到甚么程度,但不能告一个反应能否进行,进行到甚么程度,但不能告诉我们变化所需的时间,诉我们变化所需的时间,所以不涉及过程进行的所以不涉及过程进行的速率问题。这些特点既是热力学方法的优点,也速率问题。这些特点既是热力学方法的优点,也是它的局限性。是它的局限性。3.3.一般来说,热力学研究的是宏观系统的一般来说,热力学研究的是宏观系统的平衡态性质,不涉及个别粒子的微观
8、性质。平衡态性质,不涉及个别粒子的微观性质。第7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2-2 2-2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基本概念一、系统与环境一、系统与环境 系统系统(System)在科学研究时必须先确定研究对象,把一在科学研究时必须先确定研究对象,把一部分物质与其余分开,这种分离可以是实际的,部分物质与其余分开,这种分离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想象的。这种也可以是想象的。这种被划定的研究对象称为系被划定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统,亦称为亦称为物系或体系物系或体系。环境环境(surroundings)系统以外,并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系统以外,并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 第8页,共149页,编辑于202
9、2年,星期三系统的分类系统的分类 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物质与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物质与能量的传递关系,把系统分为三能量的传递关系,把系统分为三类:类:1.1.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既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既可以可以有物质的交换有物质的交换,也可以,也可以有能有能量的交换量的交换。如加热一烧杯水(烧如加热一烧杯水(烧杯以内为系统)。杯以内为系统)。2.2.封(关)闭系统:系统与封(关)闭系统:系统与环境环境没有物质的交换没有物质的交换,只有能量只有能量的交换的交换。如一封闭的反应器(反如一封闭的反应器(反应器以内为系统)应器以内为系统)。第9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系统分类系统分
10、类3.3.孤立系统或隔绝系统:孤立系统或隔绝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物质的交换,既没有物质的交换,也没有能量的交换也没有能量的交换。如绝热性能良好的封如绝热性能良好的封闭反应器(反应器以内为系统)。闭反应器(反应器以内为系统)。有时有时把封闭系统和系统影响所及的环境一起把封闭系统和系统影响所及的环境一起作为孤立系统来考虑。作为孤立系统来考虑。4.4.绝热系统:绝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热的交换没有热的交换,但可以,但可以有功的交换有功的交换。应该说明的是:系统与环境的划分是人应该说明的是:系统与环境的划分是人为的,而不是系统本身有甚么本质上的不同。为的,而不是系
11、统本身有甚么本质上的不同。第10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二、状态和状态函数二、状态和状态函数n系统的系统的状态状态是系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综合是系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表现。系统的状态由系统的性质确定,系统的状态由系统的性质确定,状态就是状态就是系统一切性质的总和。系统一切性质的总和。这些性质都是宏观的物理这些性质都是宏观的物理量,如系统的压力、温度、粘度、密度、折光率量,如系统的压力、温度、粘度、密度、折光率等。等。当系统中所有性质都确定时,系统的状态就当系统中所有性质都确定时,系统的状态就确定了;如果任何一个性质发生了变化,系统的确定了;如果任何一个性质发生
12、了变化,系统的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n状态可分为状态可分为平衡态平衡态和和非平衡态非平衡态。如果不改变环境。如果不改变环境的条件,平衡态系统的各部分在长时间内不会发的条件,平衡态系统的各部分在长时间内不会发生任何宏观变化;而非平衡态则迟早都会发生变生任何宏观变化;而非平衡态则迟早都会发生变化。化。在本课程中,我们只讨论系统平衡态。在本课程中,我们只讨论系统平衡态。第11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状态和状态函数状态和状态函数n我们把确定系统状态的我们把确定系统状态的性质性质称为状态性质或称状称为状态性质或称状态函数。态函数。n状态函数按其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可分
13、为两类:状态函数按其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可分为两类:1.1.容量性质或广度性质:容量性质或广度性质:如体积、质量、内如体积、质量、内能等。能等。这种性质具有这种性质具有加合性加合性,即整个系统的容量,即整个系统的容量性质的数值是系统中各部分该性质数值的总和。性质的数值是系统中各部分该性质数值的总和。如如:m,V,U,H,S,G等等 2.2.强度性质: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物质强度性质: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物质的量无关,即这种性质的量无关,即这种性质没有加合性没有加合性。如系统的压。如系统的压力、温度、粘度、密度等。力、温度、粘度、密度等。如如:T,p,d第12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
14、星期三状态和状态函数状态和状态函数往往两个容量性质之比成为系统的强度性质,如:第13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函数的特点1、状态参变量:、状态参变量:p,V,T 可用于描述任意热力学状态函数的、独立的可可用于描述任意热力学状态函数的、独立的可测物理量。测物理量。系统的状态函数是相互关联的。系统的状态函数是相互关联的。n纯组分,单相封闭系统纯组分,单相封闭系统:p、T、n n固定固定封闭系统封闭系统V=f(p,T)n多种物质组成的均相封闭系统:多种物质组成的均相封闭系统:T、p、n1、n2niV=f(p,T,n1,n2)(多组分单相系统)多组分单相系统)状态函数之
15、间的定量关系称为状态函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称为状态方程状态方程。第14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函数的特点 2、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状态确定,状态函数有唯一确定的值。状态确定,状态函数有唯一确定的值。(状态改变是否每一状态函数都变状态改变是否每一状态函数都变?反之反之?)?)3、Z与变化途径无关,只与两点与变化途径无关,只与两点(?)有关。有关。第15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函数的特点4、状态函数、状态函数Z的无限小改变量的无限小改变量dZ在数学上具有全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微分的性质。当系统从
16、始态变化到终态,状态函数的变化当系统从始态变化到终态,状态函数的变化 Z可用下式表达:可用下式表达:Zn若系统经历了一个循环过程,状态还原,则若系统经历了一个循环过程,状态还原,则,状态函数也全部复原。,状态函数也全部复原。n如何判断状态函数如何判断状态函数:若系统中某一函数的变化量:若系统中某一函数的变化量只与系统状态变化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只与系统状态变化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具体过程无关,则其必为一状态函数。的具体过程无关,则其必为一状态函数。第16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三、过程与途径三、过程与途径1、过程过程系统状态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均称为过程。系统状态所发
17、生的一切变化均称为过程。n常见的过程常见的过程:恒温过程恒温过程T=T环境环境=定值定值恒压过程恒压过程P=P环境环境=定值定值恒容过程恒容过程V=定值定值绝热过程绝热过程无热交换无热交换循环过程循环过程始态始态始态始态 对抗恒定外压过程对抗恒定外压过程p环境环境常数常数 自由膨胀过程(向真空膨胀)自由膨胀过程(向真空膨胀)p环境环境0 第17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2、途径、途径途径是系统由始态变化到终态所经历的一个或途径是系统由始态变化到终态所经历的一个或多个过程的总和。多个过程的总和。n在系统状态发生变化时,由始态到终态,可以经在系统状态发生变化时,由始态到终态,可以经由
18、不同的途径。由不同的途径。状态状态1状态状态2途径途径 1途径途径 2(T1,p1)(T2,p2)第18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途径途径在这种变化中,系统终态函数的变化数值不因在这种变化中,系统终态函数的变化数值不因变化途径的不同而不同。变化途径的不同而不同。n状态函数的计算状态函数的计算 在确定的两个状态之间,可以采取在确定的两个状态之间,可以采取(设计出设计出)任意任意途径来计算状态函数的改变量途径来计算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各途径、各种各途径、各种不变不变!恒压恒压恒温恒温恒容恒容+恒温恒温第19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过程与途径过程与途径n化学热力学重点研究
19、的宏观过程化学热力学重点研究的宏观过程 1、单纯、单纯(简单简单)状态变化过程状态变化过程(pVT过程过程)2、相变过程、相变过程3、化学反应过程、化学反应过程第20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四、热力学平衡态四、热力学平衡态 系统中各个状态函数均不随时间而变化,则称系统中各个状态函数均不随时间而变化,则称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它包括下列几个平衡:它包括下列几个平衡:1.热平衡热平衡:系统中各部分没有温度差,:系统中各部分没有温度差,T不变。不变。2.力平衡力平衡:系统中各部分压力相同,:系统中各部分压力相同,p内内=p外外,或,或V=0。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
20、:系统的组成(浓度:系统的组成(浓度ci)不随时间而变。)不随时间而变。4.相平衡相平衡:系统中各相(:系统中各相(g、l、s)的数量和组成不)的数量和组成不随时间而变。随时间而变。第21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2-3 2-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一、热与功一、热与功n热力学过程进行中热力学过程进行中,系统与环境之间交换能量的系统与环境之间交换能量的两种形式。两种形式。不是描述一个特定状态的物理量不是描述一个特定状态的物理量,不是状态函数不是状态函数因此,微变量用因此,微变量用Q、W表示,以示区别。表示,以示区别。1 1、热(、热(Q ):):由于温差系统与环境之间传递
21、的能量。由于温差系统与环境之间传递的能量。规定:规定:Q 0 0,系统吸热。,系统吸热。单位:单位:J第22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热和功热和功2、功(、功(W):除热以外,系统与环境之间传递的其它各种形除热以外,系统与环境之间传递的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式的能量。规定:规定:W 0 0,系统对环境做功,系统对环境做功 W 0,速度快速度快Q=0,U0;对应对应 TW1 体积功的计算p2p1V2V1第37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可逆?可逆?加三个砝码使系统复原:加三个砝码使系统复原:W-2 =7483(J)W2W-2第38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22、3 3)先取掉二,再取一个砝码先取掉二,再取一个砝码先取掉二,再取一个砝码先取掉二,再取一个砝码(p p外外=200+100kPa=200+100kPa的急速的急速的急速的急速膨胀膨胀膨胀膨胀)W3=Wa+Wb 可逆?可逆?加一、二个砝码使系统复原:加一、二个砝码使系统复原:W-3=4988(J)体积功的计算P1PP2第39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4)一个个取掉砝码一个个取掉砝码(p外外=300+200+100kPa)体积功的计算P1PPP2第40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可逆可逆?加一、二、三个砝码使系统复原加一、二、三个砝码使系统复原:W-4=4573(J)
23、n可见可见v2、3、4过程都不可逆,因为系统复原后过程都不可逆,因为系统复原后 环境对系统做功环境对系统做功 系统对环境做功系统对环境做功v 系统对环境做功系统对环境做功Wi依次增大依次增大v 系统复原过程,环境做功系统复原过程,环境做功W-i依次减小依次减小 W4=Wa+Wb+Wc第41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5)气体在连续可变的外压下膨胀)气体在连续可变的外压下膨胀)气体在连续可变的外压下膨胀)气体在连续可变的外压下膨胀 (一粒粒取掉细砂一粒粒取掉细砂)体积功的计算沙沙沙沙p1p2第42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n一粒粒取掉细砂一粒粒取掉细砂可逆?可逆?一粒
24、粒加细砂,使系统复原一粒粒加细砂,使系统复原:第43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nW5=3458J系统所做的系统所做的最大功最大功 W-5=-3458J系统复原,环境所做的系统复原,环境所做的最小功最小功n两者绝对值相等,故称两者绝对值相等,故称可逆过程可逆过程n在相同的在相同的始始、终态终态之间,可逆过程做之间,可逆过程做最大功最大功n系统经可逆过程复原后系统经可逆过程复原后,环境中不留任何变化的痕环境中不留任何变化的痕迹迹:W5+W-5=0 过程 膨胀功(J)压缩功(J)环境损耗功(J)一次膨胀 1871 -7483 -5612二次膨胀 2494 -4988 -2494 三次膨
25、胀 2702 -4573 -1871无数次膨胀 3458 -3458 0第44页,共1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可逆过程可逆过程 某过程进行后,若系统恢复原状的同时,环某过程进行后,若系统恢复原状的同时,环境也能恢复原状,而未留下任何永久的变化,则境也能恢复原状,而未留下任何永久的变化,则此过程称为此过程称为热力学可逆过程热力学可逆过程。如果系统发生了某一过程后,在使系统恢如果系统发生了某一过程后,在使系统恢复原状的同时,环境没有完全复原,则此过程称复原状的同时,环境没有完全复原,则此过程称为为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不可逆过程。例如例如2、3、4过程中,系统还原时,环境消过程中,系统还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热力学 第一 定律 及其 应用 PPT 讲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