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机制.ppt
《第一讲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机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机制.ppt(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成分变化的新相长大有成分变化的新相长大一定温度下相界面上两相的成分由平衡状态图所确定一定温度下相界面上两相的成分由平衡状态图所确定新相长大通过溶质原子的长程扩散来实现,长大速度取决新相长大通过溶质原子的长程扩散来实现,长大速度取决于溶质原子的扩散速度。于溶质原子的扩散速度。n n有成分变化有成分变化新相的长大速度:新相的长大速度:n n n n与扩散系数和相界面附近母相中的浓度梯与扩散系数和相界面附近母相中的浓度梯度成正比,与两相在相界面上的平衡浓度度成正比,与两相在相界面上的平衡浓度差成反比。差成反比。固态相变固态相变等温转变曲线等温转变曲线等温转变曲线等温转变曲线“C C”曲线,或曲线,
2、或TTTTTT曲线曲线 条件条件:在不同温度等温在不同温度等温n适用于适用于扩散相变扩散相变冷却阶段冷却阶段n相变要有一定的相变要有一定的过冷度过冷度n形核需要形核需要孕育期孕育期n转变转变温度较高温度较高时孕育期长;时孕育期长;n随随温度下降温度下降,孕育期缩短,孕育期缩短;n某一温度某一温度时,孕育期最短,时,孕育期最短,转变速度最快;转变速度最快;n再降低温度再降低温度,孕育期又变长;孕育期又变长;温度很低时不能转变。温度很低时不能转变。n教学目的:掌握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规律,为各n 种冷却转变打下基础n主要内容:奥氏体的组织、结构、性能n 奥氏体的形成机制n 奥氏体等温形成的动力学n
3、 钢在连续加热时珠光体到奥氏体的转变n 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控制n重点内容:奥氏体的形成机制n 奥氏体等温形成、连续形成的动力学n 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控制第二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前 言n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的三阶段:加热、保温、冷却n金属材料热处理的目的:改变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以满足性能要求。n热处理加热温度:一般都在相变临界点以上;n加热后获得组织:奥氏体(A、)多种化学元素溶入-Fe中构成的固溶体(碳溶入面心立方晶格的-Fe中形成间隙固熔体)。n加热转变的意义:1.改进热处理工艺 2.为冷却转变打基础n奥氏体稳定存在区域是:GSEJNGGSEJNGn相变临界点:A A1 1、A A3 3、A
4、 Acmcmn实际加热时相变临界点:A Ac1c1、A Ac3c3、A Accmccmn实际冷却时相变临界点:A Ar1r1、A Ar3r3、A Arcmrcm2.1 奥氏体及其形成条件n思考:1.1.S S、E E、G G、P P点?点?2.珠光体?3.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的含碳量及平衡组织?相组成?加热时的转变?2.1.1 奥氏体的组织和结构显微组织:显微组织: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图:淬火前的晶界仍存在不锈钢经固溶处理后的组织:不锈钢经固溶处理后的组织:奥氏体,部分的奥氏体晶粒有孪晶面奥氏体,部分的奥氏体晶粒有孪晶面 钢中的奥氏体:碳溶于面心立方的钢中的奥氏体:碳溶于面心立方的 FeF
5、e中的固溶体,中的固溶体,合金钢中的奥氏体:碳及合金元素合金钢中的奥氏体:碳及合金元素溶于溶于 FeFe中的固溶体。中的固溶体。碳原子位置碳原子位置:面心立方晶格的八面体间隙中。面心立方晶格的八面体间隙中。n奥氏体的最大碳含量奥氏体的最大碳含量:?%:?%。n点阵常数随碳含量的升高而增大。点阵常数随碳含量的升高而增大。n力学性能:滑移系多,硬度和屈服强度不高;因为面心立方点阵的滑移系多因为面心立方点阵的滑移系多(12(12个个),所以塑性好,屈,所以塑性好,屈服强度低,易于变形。钢的锻造常在奥氏体区进行服强度低,易于变形。钢的锻造常在奥氏体区进行。n物理性能:比容小:面心立方点阵的致密度高;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讲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机制 第一 奥氏体 形成 机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