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基本原理EV.ppt
《CDMA基本原理EV.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DMA基本原理EV.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CDMACDMA基本原理基本原理-4-4EVDOEVDO网讯教育网讯教育EVDO概述 通过本节学会:1、EVDO协议层组成及各协议层作用2、EVDO Rev.A技术特点2、信道分类及作用3、EVDO的关键技术等EVDO概述 EVDO是因特网的无线延伸,不是端到端的分组数据网络,为了解决分组数据的无线传送问题,设计了复杂的EVDO空中接口,完成类似于因特网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功能。EVDOEVDO空中接口协议栈模型空中接口协议栈模型 EVDO空中接口协议栈模型空中接口协议栈模型 EVDO空中接口协议栈模型空中接口协议栈模型 EVDO空中接口协议层组成EVDO空中接口由七个协议层组成
2、,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MAC层、安全层、连接层、会话层、流层和应用层,如图 2-1所示。各协议层按功能划分,而非按承载划分,各层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层承载关系:在时间上,各层协议可以同时存在,不存在严格的先后关系;在数据封装上,业务数据自上而下进行封装,可以跨越部分协议层。物理层物理层物理层规定了前反向物理信道的结构、输出功率、数据封装、基带及射频处理和工作频点等。其中,基带及射频处理包括调制编码、编解码、序列重复、交织、信道复用、基带成形、加载波等步骤。MAC层MAC层完成对物理信道的访问控制功能。其中,控制信道MAC协议规定了控制信道的传送方式和时序要求,接入信道MAC协议规定了终端接入系
3、统的方式和长码(Long Code)生成方式,前向业务信道MAC协议规定了前向业务信道的速率控制和复用/解复用方式,反向业务信道MAC协议规定了反向业务信道的捕获和速率选择机制。安全层安全层完成 CryptoSync的生成、密钥交换、数据加密和空口鉴权等功能。其中,安全协议用于生成鉴权和加密密钥的 CryptoSync和时戳,密钥交换协议用于 AT和 AN交换空口鉴权和数据加密所需要的会话密钥,鉴权协议用于检验终端是否为某空口会话的合法拥有者,加密协议用于 AT和 AN加密业务数据。连接层连接层完成系统的捕获、连接的建立/维持/释放、连接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和链路控制、以及对会话层数据分组的复用
4、和对安全层数据分组的解复用功能。其中,无线链路管理协议用于维护 AT与 AN之间的无线链路状态;初始化状态协议规定了终端接入网络的过程及消息;空闲状态协议定义了终端在已成功捕获网络但连接尚未打开时所遵循的流程及消息;连接状态协议定义了连接打开后 AT与 AN通信所需消息及交互过程;路径更新协议完成对终端位置的跟踪、维护及其跨扇区移动时的无线链路维护等功能;分组合并协议完成对会话层数据分组的复用和对安全层数据分组的解复用功能。会话层、流层、应用层会话层完成空口会话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功能。其中,会话管理协议负责会话层其他协议的激活、会话 KeepAlive和会话的关闭,地址管理协议负责会话终端的地
5、址分配,会话配置协议负责与会话相关的协议类型及其属性的协商和配置。注意,OSI协议模型中的会话层是端到端的,而 EVDO空口的会话层只针对接入层面。流层完成应用层数据和信令流的QoS标识功能,将单个或多个应用层分组流(Flow)合成为流层的径流(Stream)。应用层完成分组应用和信令应用数据分组的收发及其控制功能。EVDO Rev.A技术特点CDMA 1XCDMA 1X1X EVDO Rel.01X EVDO Rel.01X EVDO Rev.A1X EVDO Rev.A多址方式前向链路:CDMA;反向链路:CDMA前向时分+码分H-ARQ;反向码分前向时分+码分H-ARQ;反向码分反向码分
6、H-ARQH-ARQ业务分组数据业务和语言业务仅支持数据分组业务仅支持数据分组业务及实及实时业务时业务前反向最高速率(bps)153.6bps(RC3)2.4567Mbps/153.6bps 3.072Mbps/1.8Mbps3.072Mbps/1.8Mbps码片速率/1.25M1.2288Mcps1.2288Mcps1.2288Mcps编码方式卷积码和Turbo码Turbo码Turbo码调制方式前向QPSK;反向HPSK前向QPSK/8-PSK/16-QAM;反向BPSK前向QPSK/8-PSK/16-QAM;反向BPSK/QPSK/8-PSKQPSK/8-PSK帧长5、20、40、80ms
7、26.667ms26.667ms功控前向:快速功控;反向:开环和闭环功控 前向最大功率发射,无功控;反向同1X前向最大功率发射,无功控;反向同1X,增加增加T2PT2P软切换前向:软切换、更软切换;反向:软切换、更软切换前向虚拟软切换;反向同1X前向虚拟软切换;反向同1X,增加增加DSCDSC信道信道EVDO空中接口协议通信方式空中接口协议通信方式图图1.9-2 EVDO空口协议通信方式空口协议通信方式EVDO空中接口不同协议层之间和对等协议层之间的通信方式如图2-2所示,包含以下四类通信接口:1)消息(Message)型接口:用于 AT和 AN同层协议之间的通信。2)命令(Command)型
8、接口:用于 AT或 AN内高层协议向低层协议下发命令消息。3)指示(Indication)型接口:用于AT或 AN内低层协议向高层协议上报发生的事件。4)公共数据(Public Data)型接口:用于对等协议层之间或不同层协议之间的数据共享。EVDO空中接口信息传送方式空中接口信息传送方式EVDO空中接口信息传送方式空中接口信息传送方式上述通信接口只是规定了EVDO空中接口协议之间的通信方式,而没有规定空中接口信息的传送方式。EVDO在传送空中接口信息时,首先必须建立和配置空中接口会话(Session)的环境,然后建立空中接口连接(Connection),最后按照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
9、ata Unit,PDU)格式进行数据传送。PDU在空中接口的不同协议层有不同的定义,如MAC层的 PDU以数据分组(Packet)为最小单位;在物理层,PDU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构成的分组包囊(Capsule)。空中接口会话定义了AT与AN之间的通信环境,它包括会话主体和会话配置两部分。会话主体是AT和 AN:网络一旦建立起来,作为空口会话主体的AN一方也随之确定下来,AN的地址信息由扇区标识(Sector Identifier)提供;AN可同时与多个AT之间存在空口会话,为了区分空口会话主体的另一方AT,会话时 AN将为 AT分配唯一性的终端地址标识(Unicast Access T
10、erminal Identifier,UATI)或会话标识(Session Identifier)。话配置是指AT与 AN通信时所使用的协议及其参数:在会话刚建立起来时,AT与AN之间立即进行协议类型及其配置的协商,也可以采用缺省配置;在会话期间,根据用户或业务的不同属性,允许对会话的相关协议类型及其配置进行协商,但是协商结果在下次连接建立后才开始生效。空中接口连接是指为 AT分配前反向业务信道及其对应的MAC信道。连接建立可以伴随着空接口的鉴权过程;连接期间则伴随着导频集的维护和物理信道 MACIndex的指配过程。EVDO空中接口信息传送方式空中接口信息传送方式在一次会话期间,可以多次建立
11、或释放空中接口连接。一次会话的最大持续时间缺省值是54小时,如果在此时间内AT与AN之间没有信息交互而导致超时,会话将被关闭。会话关闭后,如果双方想发送数据给对方,就必须重新建立会话。在一次连接期间,收发双方按照 PDU进行信息交互,可以传递一个或多个 PDU。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数据传送,将进入会话休眠状态。图中显示了一次会话期间包含N个连接和在第一次连接内传送M个PDU的情况。EVDO空中接口信息传送方式空中接口信息传送方式EVDO物理层EVDO物理层规定了前反向物理信道的结构、输出功率、数据封装、基带及射频处理和工作频点等。其中,基带及射频处理包括分组数据的编码、序列重复、交织、信道复用、
12、基带成形和加载波等步骤。EVDO与 CDMA2000使用相同的频段(Band Class)和载波(Carrier)带宽。协议未指定EVDO工作频段内的首选频点号(Channel Number),当 EVDO与 CDMA2000工作在相同的频段时,可以灵活配置两网的工作频点。EVDO也可以工作在 ITU规定的其他频段上(包括2GHz核心频段)。另外,EVDO系统的切片速率、带宽、发射功率及基带成形滤波器系数等与 CDMA2000一致。因此,EVDO系统的 RF与CDMA2000兼容。EVDO前向信道前向信道前向信道物理层将MAC层分组按指定速率构造物理层数据分组,根据对应的参数配置表(时隙数、调
13、制编码方式及序列重复次数等),对各数据分组进行编码、序列重复、扩频、调制和加载波等处理,最后从空中接口发送出去。EVDO前向信道前向信道前向信道物理层将MAC层分组按指定速率构造物理层数据分组,根据对应的参数配置表(时隙数、调制编码方式及序列重复次数等),对各数据分组进行编码、序列重复、扩频、调制和加载波等处理,最后从空中接口发送出去。前向信道划分:EVDO前向信道前向信道由导频信道、MAC信道、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组成,MAC信道又分为反向活动(Reverse Activity,RA)子信道、反向功率控制(Reverse Power Control,RPC)子信道和 DRCLock子信道。导频
14、信道用于系统捕获、相干解调和链路质量的测量;RA用作系统反向负载的指示;RPC承载反向业务信道的功率控制信息;DRCLock指示系统是否正确接收DRC信息;控制信道用于承载系统控制消息;业务信道则用于承载物理层数据分组。DO的前向信道采用时分与码分结合的方法进行区分,Pilot、MAC、Control和Traffic信道采用时分机制,MAC信道中的Reverse Power Control和ARQ采用时分后再与Reverse Activity、DRCLock信道采用码分机制。EVDO前向各信道作用前向信道通过时隙划分;前向信道通过时隙划分;有数据业务时,业务信道时隙处于激活状态,各信道按一定顺
15、序和码片数进有数据业务时,业务信道时隙处于激活状态,各信道按一定顺序和码片数进行复用;行复用;没有数据业务时,业务信道时隙处于空闲状态,只传送没有数据业务时,业务信道时隙处于空闲状态,只传送MACMAC和导频信道;和导频信道;前向信道前向信道实现反向链路的实现反向链路的HARQHARQ功能功能W0W06464同一时间为一个用同一时间为一个用户携带业务数据户携带业务数据接入终端监视接入终端监视PilotPilot信道,以选择信号最信道,以选择信号最强小区及接入速率强小区及接入速率RARA信道通知终端反向链路负荷是否过信道通知终端反向链路负荷是否过高;若是的话,通知终端降低速率高;若是的话,通知终
16、端降低速率RPCRPC承载反向业务信道的功率控制信息承载反向业务信道的功率控制信息DRCLockDRCLock指示系统是否正确接收指示系统是否正确接收DRCDRC消息消息控制信道为空闲态终端携带开销消息,控制信道为空闲态终端携带开销消息,同时亦可携带业务数据同时亦可携带业务数据物理层前向帧结构物理层前向帧结构前向信道时分特性1 time slot=1.67msec=2048chips1 time slot=1.67msec=2048chips基站以满功率发射基站以满功率发射前向信道的标识 EVDO系统支持多个同时处于会话激活状态的用户,为了区分不同用户,EVDO系统引入了 6比特的MACInd
17、ex,作为与之通信的用户标识或前向信道(MAC信道、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标识。前向MAC信道由彼此正交的 Walsh码来区分,每个 Walsh码与 MACIndex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控制信道与业务信道以时分方式共享同一物理信道,终端根据信道前缀中的MAC Index来判断是控制信道还是业务信道。EVDO RA MAC Index为7bit支持每扇区100个以上的MAC信道,前向MAC信道(RPC、DRCLock、ARQ)使用128bit的walsh调制,前向业务数据前导采用64位双正交调制,后向兼容原有版本的MAC IndexEVDO前向信道MAC IndexMAC信道使用 Preamb
18、le使用Preamble长度0和1未使用 未使用N/A2未使用 76.8k控制信道使用5123未使用 38.4k控制信道使用10244RA 未使用N/A5RPC、DRCLock、ARQ 前向业务信道使用(若Broadcast未被协商)Variable64&65未使用 未使用N/A66未使用 多用户包(128/256/512/1024,4,256)25667未使用 多用户包(2048,4,128)12868未使用 多用户包(3072,2,64)6469未使用 多用户包(4096,2,64)6470未使用 多用户包(5120,2,64)6471未使用 19.2/38.4/76.8kbps控制信道使
19、用 未使用 128/256/512,4,1024102411-127RPC/DRCLock/ARQ 单用户包根据DRC定EVDO反向信道反向信道 反向信道划分EVDO反向信道的结构如图所示,它包括接入信道和反向业务信道。接入信道由导频信道和数据信道组成。反向业务信道由导频信道、MAC信道、应答信道(ACK)以及数据信道组成。其中,MAC信道又分为反向速率指示子信道(Reverse Rate Indicator,RRI)和数据速率控制子信道(Data Rate Control,DRC)。接入信道用于传送基站对终端的捕获信息。它的导频部分用于反向链路的相干解调和定时同步,以便于系统捕获接入终端;数
20、据部分携带基站对终端的捕获信息。反向业务信道用于传送反向业务信道的速率指示信息和来自反向业务信道MAC协议的数据分组,同时用于传送对前向业务信道的速率请求信息和终端是否正确接收前向业务信道数据分组的指示。其中,MAC信道辅助MAC层完成对前反向业务信道的速率控制功能,RRI信道用于指示反向业务信道数据部分的传送速率,DRC信道携带终端请求的前向业务信道速率值(DRCValue)及其通信扇区的标识(DRCCover);ACK信道用于指示终端是否正确接收前向业务信道数据分组;数据部分用于传送来自反向业务信道 MAC层协议的数据分组;导频部分除了用于连接状态下对反向链路的相干解调和定时控制外,还可以
21、用于链路质量估计,系统由此计算反向业务信道的闭环功控比特。EVDO反向信道反向信道 EVDO反向反向各信道作用各信道作用 反向信道反向信道W0W01616W2W24 4W0W01616W8W81616W8W84 4W2W24 4业务台业务台DATADATA信道传送用户数据信道传送用户数据ACKACK信道允许终端发送成功信道允许终端发送成功重复传输应答重复传输应答DSCDSC信道在终端进行虚拟软切换时,信道在终端进行虚拟软切换时,保证数据连续传输,降低时延保证数据连续传输,降低时延DRCDRC信道请求特定扇区为终信道请求特定扇区为终端以特定速率传输数据端以特定速率传输数据RRIRRI信道通知信道
22、通知APAP终端在反向数终端在反向数据信道上的请求速率据信道上的请求速率辅助导频信道作用相干解调辅助导频信道作用相干解调业务态导频信道起同步探测作用业务态导频信道起同步探测作用接入导频信道在接入阶段起接入导频信道在接入阶段起接入探测前导作用接入探测前导作用接入态数据信道在接入阶接入态数据信道在接入阶段携带用户请求段携带用户请求EVDO反向信道反向信道结构结构 1X EVDO1X EVDO反向信道结构:反向信道结构:反向信道以码分为主,时分为辅;反向采用相干解调技术,软切换与功率控制与CDMA 1X类似;RRIRRI、DRCDRC和和ACKACK信道:信道:均为专用控制信道;RRI子信道与DRC
23、子信道组成MAC信道;RRI子信道:AT向系统上报当前速率;DRC子信道:AT向系统请求前向传输速率;DRC子信道包含两方面信息:DRC Value和DRC Cover;DRC Value包含申请的速率信息;DRC Cover包含申请的服务扇区载频信息;ACK信道:对前向接收的数据包进行确认;DRC和ACK信道一起实现HARQ功能。EVDO空中接口关键技术空中接口关键技术EVDO系统作为因特网的无线延伸,当初主要针对具有非对称性、突发性和较高的带宽要求的无线因特网业务而设计的,设计优化的主要目标是使得系统容量最大化。为适应上述要求,EVDO前向链路采用了自适应调制编码、HARQ、多用户调度、功
24、率分配和虚拟软切换等关键技术,EVDO反向链路采用了速率控制和功率控制机制。自适应调制编码自适应调制编码自适应调制编码自适应调制编码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的实现方法:终端测量当前时隙前向导频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gnal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SINR。下文简称信噪比),预测下一时隙内前向链路所能支持的最大传送速率,并通过DRC信道上报给基站;基站根据调度算法选择被服务用户,按照该用户请求的数据速率来选择调制编码方式。影响自适应调制编码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1)前向链路质量估计不准确:若对前向导频 SINR的估计过高,则对应的DRC请求速率较高,基站以该速率发送时
25、,由于实际信道无法支持该速率,从而导致重传比率上升;若对前向导频SINR的估计过低,则对应的DRC请求速率较低,从而导致无线信道资源的浪费。2)多时隙分组传送时前向链路质量发生变化:多时隙传送期间,传送速率与前向链路实际支持的速率失配,从而会导致无线资源的浪费。HARQ 传统的ARQ技术(如停止等待ARQ、后退N步ARQ和选择重传ARQ等)都有一个共同缺点:只对错误帧进行重传,本身没有纠错功能。为了节约系统资源,EVDO系统采用了融合信道编码的检纠错功能与传统ARQ重传功能的HARQ技术。Type-I HARQ将前向差错控制(Front Error Control,FEC)机制与 ARQ结合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DMA 基本原理 EV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