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合理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儿科合理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合理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科合理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使用药物的目的n对病人安全、有效n避免不良反应、减少医疗纠纷背景n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是成人的4倍,中国每年死于不良用药者的1/3都是儿童n这些药物不良反应在成人临床试验中无法预知。n惨痛教训:沙利度胺致“海豹肢畸形”婴儿,氯霉素致“灰婴综合症”,扑尔敏致儿童烦躁,新霉素滴耳液可致婴儿听力受损等内容n一般原则n抗菌药物n抗病毒药物n感冒止咳药物n平喘药物一般原则n适应症n剂量n途径n疗程n有效性评价n毒副作用检测一般原则n按说明书n按教科书或药品手册n按指南n按杂志抗菌药物新生儿抗菌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n新生儿期肝、肾功能未发育成熟,肝酶分泌不
2、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避免应用n经肾排泄的氨基糖甙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经肝脏代谢的氯霉素n没有血药浓度监测不要使用新生儿抗菌药物的安全使用n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四环素、喹诺酮类禁用(影响新生儿发育)磺胺类和呋喃类避免使用(可导致核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肾功能尚不完善,青霉素、头孢类需减量使用,以免体内蓄积导致严重的中枢系统毒性反应发生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氨基糖甙类:小儿患者尽量避免使用(明显耳、肾毒性)临床有明确应用指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使用时,方可选用,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其结果个体化用药
3、雾化及外用也避免使用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n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小儿仅有明确指针时方可使用(有耳、肾毒性)签名n四环素:不可用于8岁以下儿童(可导致四环素牙)签名n喹诺酮类:避免18岁以下使用(对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签名妊娠期/哺乳期抗菌药物应用四环素、喹诺酮、氨基糖甙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妊娠期避免使用(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磷霉素妊娠期可以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提示n以说明书为准n青、头孢:过敏皮试n第一代:肾毒性,少用或不用n大环内酯类:肝毒性,阿奇霉素不要静脉滴注n克林霉素:4岁以下尽量不要使用n特殊贵重药品签字内酰胺类过敏反应与皮试n青霉素:明确需要
4、皮试n头孢菌素:一般无硬性皮试,临床是经验之举,不可忽视n过敏与剂量无关,皮试本身也有危险头孢曲松不宜和含钙溶液合用n不能混合使用。n小于28天,不要同时使用。合并用药和配伍禁忌n随着合并用药品种的增多,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会增加,如合并使用药品2-5种,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发生率为5.2%,合并用药品种数为6-10种,发生率为7.4%,并用药品数为11-15种,发生率为24%n最好不要合并输液最好不要合并输液抗病毒药物n金刚烷胺、金刚乙胺:仅用于甲流的防治n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用于甲、乙流感n利巴韦林:广谱抗病毒药物,对DNA、RNA病毒均有效,适用于各种病毒感染,但疗效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合理 用药 药物 不良反应 防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