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doc
《浙江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浙江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能力练习题(一一)及答案及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各地正在进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送到废品收购站D.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装在一起丢人垃圾箱【答案】D2、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
2、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答案】B3、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B.HClC.Na2SD.Na2O2【答案】A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1 世纪,化学科学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B.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C.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是进入 20 世纪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答案】D5、某教师在讲述金属钠的性质时,向学生演示了金属钠与水
3、反应的实验,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了金属钠所具有的部分性质。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的化学教学原则。A.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B.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C.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D.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答案】C6、下列关于探究学习与教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探究学习重过程,轻结论B.探究学习中仍需要教师的指导C.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探究教学D.只有实验教学才是探究教学【答案】B7、A、B 两种有机化合物,当混合物质量一定时,无论 A、B 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产生的 CO2 的量均相等,肯定符合上述条件的是()A.B.C.D.【答案】A8、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
4、,稍有不慎即会酿成大祸,生活中对于化学用品的取用同样要求谨慎。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自来水厂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水中D.燃着的酒精灯,酒精不够时,可直接添加【答案】D9、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A10、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
5、导人【答案】A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H+、Cl-、S2O32-、K+B.钠、钾、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5.6LCO2 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 3.011023D.NO2 与 H2O 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答案】B1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A.科技教育B.素质教育C.减负D.现代教育【答案】B13、化学教材不包括()。A.化学教科书B.电子教材C.学生探究活动指南D.音像教材【答案】C14、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A.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B.学生已有的
6、认知特点C.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D.化学课程标准【答案】A15、某次期末考试,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分别编制 A 卷和 B 卷两种试卷,衡量两次测验的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学生学业水平的实际程度。衡量测验的正确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B16、课程改革要求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初中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A.B.C.D.【答案】C17、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
7、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是()。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的衔接【答案】A18、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时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学语言具有的特点()。A.科学性B.逻辑性C.启发性D.人文性【答案】D19、各层次教育目标的制定顺序应为()A.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教学目标教育
8、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答案】A20、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 l869 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 63 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某学生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四个特征: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 18 种元素;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是指 IA 族的所有的元素。其中正确的是()。A.只
9、有B.只有C.只有D.只有【答案】C21、下列实验操作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A.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稀碱溶液的 pH,所测定的 pH 值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消耗标准溶液体积D.测定中和热实验时,将碱溶液缓慢倒人酸中使其充分反应,所测得中和热【答案】B22、属于化学教学综合方法的是()。A.讲授听记B.指导实习C.组织参观D.实验讨论【答案】D23、在 0.1mol/L 的 CH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水后,平衡
10、向逆反应方一向移动B.加入 0.1mol/L 的 HCl 溶液,溶液中 c(H+)减小C.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C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 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 的回收利用和 NO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答案】C25、关于化学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11、是()。A.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等B.引导一发现法是在教室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C.演示法除了教师的演示外,还包括学生的演示D.讨论法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不需要参与【答案】D26、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子利用率为()。A.50%B.75%C.100%D.25%【答案】C27、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A.组织教学B.导入新课C.教授新课D.总结练习【答案】C28、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化学实验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实验者B.实验手段C.实验对象D.实验环境【答案】D29、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
12、主体性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A30、以下有关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个体内差异评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B.这种评价的结果往往难以反映个体问的差异,也无法确定被评价者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C.一个学生化学成绩持续提高,教师就可以做出该生已有进步的评价D.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答案】D31、化学教材不包括()。A.化学教科书B.电子教材C.学生探究活动指南D.音像教材【答案】C32、在科学探究的四部分内容中,()是核心。A.发展科学探究能力B.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C.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D.
13、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答案】A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是熵增大的反应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 H2 的速率C.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并影响平衡的移动D.增大反应物固体的量可促使平衡正向移动【答案】A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 Na2SO4、CuSO4 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B.司母戊鼎、定远舰甲板、有机玻璃等原材料属于合金C.聚酯纤维、碳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驾,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答案】D35、在“燃烧的条件”这一实验活动的教学中
14、,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亲自动手实验,获取相关知识,发展相关能力。该过程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探究法B.谈话-讨论法C.演示-观察法D.讨论-发现法【答案】A36、常温、常压下,将 1 mol 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 1 L 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H-TS 和熵的变化情况是()A.H-TS0,S0B.H-TS0C.H-TS0,S0D.H-TS0,Sr(Z)r(W)B.元素 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 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2 的强D.只含 X、Y、Z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D45、下列关于自主学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5、)。A.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B.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C.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D.自主学习就是上自习课【答案】D46、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菜肴香气扑鼻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分子是可再分的C.压缩氮气分子间是有间隔的D.冰与水的性质不同分子的结构不同【答案】D47、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为()。A.B.C.D.【答案】B48、重在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式是()。A.纸笔测验B.档案袋评价C.作业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D49、讲授法是以化学教学内容的某种主体为
16、中心,有组织地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方法。下面关于讲授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讲授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B.讲授法的最大缺点是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C.讲授法就是照本宣科,不再适用于当今化学教学D.讲授法中可以用启发式教学【答案】C50、进入 20 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D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案例:下面是某教师关于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
17、片段实录:师: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在化学上,一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所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空气就是混合物。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质是混合物,如食醋、墨水、生理盐水、石油(老师边说边板书,学生边听讲边做笔记)生:还有水(学生插嘴说着)。师:我先把“水”写在黑板的最下边。告诉大家,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生:那纯净水是不是纯净物呢师:纯净水、洁净的空气都是混合物,大家不要被“纯净”“洁净”这样的词所迷糊。混合物的特点是(略)师: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确定的性质。例如氧气,就是纯净物。刚才有同学说“水”,我把它写在“纯净物”这边。告诉大
18、家,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一般说“水”,是指纯净物。生:那自来水是什么(又有学生插嘴说着)师:自来水、自然界中的水是混合物。铁粉、干冰是纯净物。干冰是什么大家知道吗生: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师:说得对。生:那冰也是纯净物。【答案】(1)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预期相差很大的原因主要是教师不恰当的教学设计。在该教学片段中,教师从讲解概念的定义开始。将有关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尽管教师先给出的“混合物和纯净物”定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框架但教学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了接受概念定义和模仿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实质上停留在接受事实、记忆事实的水平。忽视了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教学留给学生更多的是文字形式上的定义。而对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